第564章 反击

朱由检到底对林纯鸿渗透宣大心有不甘,于是孙传庭接到了朱由检的密旨。

朱由检密旨令孙传庭着力限制骠骑军的活动范围,限制黄渤在宣大兴风作浪。孙传庭对朱由检密旨的保密程度,有着相当的保留。他觉得,在传旨时,不仅林纯鸿会及时获悉,恐怕济尔哈朗也会在第一时间获悉。

大明的统治,还是太松散,远不及荆州那般严密和高效,这恐怕也是朝廷日渐窘迫的原因之一。

紧接着,孙传庭又收到了杨嗣昌的密信。在密信中,杨嗣昌倒是对孙传庭信任万分,直接说了一句话:“公可便宜行事,朝堂杨某一力承之……”

孙传庭看完密信,冷笑不止,心道:“朝堂不拨一文,却寄希望于某一力挡之,岂不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是先解了宣大的当前之困再说……”

孙传庭乃务实之人,认为左右羁绊之下,杨嗣昌不仅做不到“一力承之”,恐怕自身地位都难保。所以,一切都还得靠他自己。

于是,盛坤山还远在涿鹿,孙传庭便秘密前往,在阳原与骠骑军迎头碰上。

孙传庭与荆州军的关系,远远谈不上和谐。当初在对阵张献忠时,孙传庭一举打破林纯鸿的算计,让熊文灿从招降一事中解套,致使熊文灿目前在朝中沉默寡言,甚少为荆州说话。从这事来说,双方应该还有宿怨。

盛坤山听闻孙传庭只身来到军中,颇为惊异,慌忙将孙传庭迎入。

孙传庭也不废话,直接提出了双方合作演一出戏,引诱济尔哈朗上钩之策,盛坤山也早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约定骠骑军抵达西韩岭后,由孙传庭派遣重兵做围攻之状。

丁奎安得知后,大惊,问道:“若是孙传庭想将我军一鼓荡平,我军岂不是自投罗网?”

盛坤山大笑道:“孙传庭真要这么做,除非他想让整个北方落入鞑子之手!”

丁奎安一想,果然如此,遂不再怀疑。

待盛坤山率众抵达西韩岭后,孙传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遣重兵占据西韩岭周边要地,将骠骑军围得水泄不通。

骠骑军中低层军官并不知盛坤山与孙传庭的约定,大惊失色,纷纷请求向南突围。盛坤山顺势而为,不停地派遣小股兵力试探孙传庭的防线,寻找包围圈的薄弱之处。

孙传庭二话不说,令麾下坚决反击,将试探兵力打回去。

于是,双方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伤亡。

戏演到这个份上,丁奎安再一次怀疑孙传庭的真实用意。

盛坤山小心抚慰,好不容易安抚住丁奎安。丁奎安都怀疑,就更别谈中低层军官了,这帮军官恼怒万分,将当面的朝廷官兵恨到了骨子里。同时,他们纷纷建言,趁军内军械、粮草尚足,一鼓作气冲出去。

这些建言,毫无例外地被盛坤山以寻找薄弱环节为由挡了回去。

一旁的张凤仪看在眼里,心里也狐疑不定。虽然她早已知晓盛坤山的计划,并且按照盛坤山之令,未打出武卫军的旗号,但孙传庭和盛坤山演戏演出了鲜血,这让她始料未及。

出于谨慎,她亲率近卫,赴西韩岭附近查看,这一看,直把她吓得魂飞魄散,孙传庭居然将火炮都运到了西韩岭周边,还在要地附近放满了拒马、铁蒺藜等物。

张凤仪如风一般飞奔回营,正准备点兵前往救援骠骑军时,孙传庭却暗中来到军营,指天画地,发誓这是演戏。

张凤仪压根不信这套,孙传庭无奈之下,只好说道:“张将军应该知道,骠骑军粮草尚够使用十日以上,若十日后,济尔哈朗还不到,而本督又不撤围的话,张将军大可与骠骑军内外夹击包围之兵。”

张凤仪估摸着,骠骑军在武卫军的外围接应下,突围应该不难,遂相信了孙传庭的话,按兵不动。

孙传庭和盛坤山血淋淋地演戏,还未将济尔哈朗引入彀中,却骗倒了朝堂。

朱由检听闻孙传庭重兵合围骠骑军后,大惊,慌忙将杨嗣昌召入宫内询问:“孙传庭这个关键时节攻击骠骑军,万一济尔哈朗趁机来攻,如何是好?”

杨嗣昌得到消息比朱由检早,他琢磨来琢磨去,虽倾向于相信孙传庭和盛坤山在演戏,但心里到底还是忐忑不安。此时见皇上慌乱,他不能率先失去分寸,遂安慰道:“孙传庭十有八九在引诱济尔哈朗上钩,不过,以防万一,还是令洪承畴靠近宣府为妙。”

增兵以备不测,显然是最好的应对方略。朱由检从其议。

朱由检和杨嗣昌能沉得住气,朝堂之臣却就没这份素质了。听闻孙传庭与骠骑军兵戎相见后,朝堂一下子炸了锅。一些不通军事之辈,奔走相告,称早该如此,永绝后患;一些见识稍远之辈,则忧虑万分,惟恐双方打仗时,济尔哈朗趁机来攻;还有一些则看得更远,觉得此举会引起林纯鸿的雷霆之怒,大明朝廷很可能在荆州军的攻击下灰飞烟灭,他们开始准备后计……

与此同时,针对杨嗣昌的一股潜流暗中涌动,将宣大现在险恶的局势归咎于杨嗣昌,要求杨嗣昌辞职以谢天下。

纷乱,以明廷为最……

济尔哈朗非常谨慎,显示出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绝佳素质。

Www_ Tтkā n_ c ○

“骠骑军粮草可供使用几日?”

“回郑亲王,最多能使用三日!”

济尔哈朗精明无比,选择了粮草这个最基本点作为判断的依据。这显然是骠骑军、孙传庭无法绕开的环节,盛坤山、孙传庭再狠,也不至于让骠骑军在包围圈中挨饿三日吧?

满清鞑子对大明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就连在宣大边军中也安插了无数的眼线,粮草这么敏感的军事机密,济尔哈朗也能轻易获取。

……

“启禀郑亲王,骠骑军已经在杀马充饥了……”

战马,无论在荆州军,还是在明军中,可是稀缺物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杀马。济尔哈朗大为动心。

但是济尔哈朗还真沉得住气,下命令道:“再等三日!”

不过,仅仅等了一日,济尔哈朗获悉,洪承畴率领万五兵力,从蓟辽一线往宣府移动。

济尔哈朗一听,不再犹豫,马上擂鼓聚将,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盛坤山和孙传庭万万想不到,两人辛辛苦苦地忙活这么长时间,连士兵的性命也付出了不少,最终迷惑济尔哈朗的而是隐瞒粮草和二货朝廷做出的以防万一决定。

济尔哈朗兵马一动,孙传庭的兵马立即撤围,盛坤山在集合了张凤仪部后,兵出大同,经由集宁海子(今黄旗海),迅速插向济尔哈朗的后路。

孙传庭的动作丝毫不慢,率领精锐陕兵,日夜兼程,赶赴怀安前线迎敌。

怀安位于大同和宣府之间,离宣府更近。长城从境内穿越而过,历来就是大明防守的薄弱环节。

孙传庭和盛坤山重兵聚于大同,济尔哈朗惟恐中计,不敢轻易靠近大同,特意选择了远离大同的怀安。而且,济尔哈朗以朝鲜步兵为进攻先导,以蒙古轻骑左右两翼,自己则率领三千重骑在后压阵。

大军鼓噪前进,攻势非常凶猛。由于孙传庭将主力集中在大同,怀安的防守非常薄弱。六月初二,朝鲜军轻易突破西湾堡。六月初三,朝鲜军在蒙古军的配合下,又突破西沙城。

至此,大明甚为倚重的长城防线全部被突破,朝鲜军和蒙古轻骑迅速往纵深发展,有将大明宣大防线搅得七零八落之势。

连战连捷之下,蒙古轻骑和朝鲜军士气高涨,再加上沿途劫掠,掳掠人口无数、财货巨万,强盗们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惟恐落于他人之后。

而济尔哈朗则率领三千重骑顿兵于西湾堡,为大军守住了后路。

济尔哈朗动作快,盛坤山一点也不亚于他,大军的动作,几乎与内线消息传递速度一样快。

当济尔哈朗得知骠骑军迅速插向他的后路之时,盛坤山业已率众抵达兴和,正迅速向着联军压来。

济尔哈朗听闻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也是,局势明朗,总比一直悬着一颗心要好。骠骑军的到来,还需要数日,济尔哈朗完全有时间往东面撤退,让骠骑军吃一满嘴的沙子。

茫茫大草原中,济尔哈朗享有主场之利,兵力占优,如果骠骑军胆敢追来,济尔哈朗完全可以从容排兵布阵,寻找战机,让骠骑军吃一个大亏。

于是,济尔哈朗立即令蒙古轻骑和朝鲜军抛弃一切俘虏和财货,迅速往西湾堡撤退。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济尔哈朗的预期。

“什么?兴和的骑兵兵力将近一万?不止一个军?”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古怪,济尔哈朗本能地觉得不妥,却又不知不妥处在哪里。

紧接着,济尔哈朗接报:蒙古轻骑和朝鲜军冲得太快,兵力分得太散,两日内无法抵达西湾堡!

济尔哈朗大惊失色,咬牙切齿地下令道:“能回来多少算多少,回不来的,不管了!两日后,大军从西湾堡撤退!”

第252章 排兵布阵第533章 合围(二)第218章 勇悍与气节第602章 武卫军第99章 招募骑士(一)第421章 局眼第15章 祸不单行第388章 火速进兵第680章 官场大地震第313章 滩头之战第166章 围三缺一第237章 虞山脚下第493章 分歧第42章 一场闹剧第470章 金吾营第582章 银票第391章 立足未稳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58章 大厦将倾第63章 暴雨如注第98章 利益交换第237章 虞山脚下第608章 左右开弓第503章 奏章第157章 战争发动第184章 如影随形第474章 互相算计第529章 无冕之王第277章 晋商身影第301章 蠢蠢欲动第62章 徽州会馆第222章 海商大会(二)第六十九 掌崇祯皇帝第132章 脱离包围第17章 借力生力第22章 定计除匪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257章 步骑对决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617章 大时代(二)第622章 欧洲之行(一)第406章 突变第409章 大节第165章 温柔之谋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05章 汉魂第240章 趁虚夜袭第268章 平贼将军第182章 游戏规则第486章 敌袭第87章 围剿曹操(二)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603章 参军联席署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505章 殉国第247章 走马观花第471章 掳掠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501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132章 脱离包围第696章 复辽大计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618章 嚣张探矿第144章 镇守太监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219章 离间之计第326章 大媒婆第609章 中计第652章 朝廷变局(二)第531章 屠杀第428章 筹码的心思第11章 新桃换旧符第57章 百般刁难第508章 压力(一)第506章 有所不为第526章 目标第665章 灭国之战(十)第288章 辽东往事第264章 援兵赶到第461章 北上第100章 招募骑士(二)第160章 急转直下第494章 筹钱粮第365章 搅动时局第228章 租借锦普第279章 几件怪事第512章 接仗第491章 收编第33章 穷途末路第325章 兵临城下第203章 娄东张溥第25章 升官之后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247章 走马观花第493章 分歧第143章 海盗受抚第633章 禁卫军第83章 辽州之战第663章 灭国之战(八)第88章 纷争又起
第252章 排兵布阵第533章 合围(二)第218章 勇悍与气节第602章 武卫军第99章 招募骑士(一)第421章 局眼第15章 祸不单行第388章 火速进兵第680章 官场大地震第313章 滩头之战第166章 围三缺一第237章 虞山脚下第493章 分歧第42章 一场闹剧第470章 金吾营第582章 银票第391章 立足未稳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58章 大厦将倾第63章 暴雨如注第98章 利益交换第237章 虞山脚下第608章 左右开弓第503章 奏章第157章 战争发动第184章 如影随形第474章 互相算计第529章 无冕之王第277章 晋商身影第301章 蠢蠢欲动第62章 徽州会馆第222章 海商大会(二)第六十九 掌崇祯皇帝第132章 脱离包围第17章 借力生力第22章 定计除匪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257章 步骑对决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617章 大时代(二)第622章 欧洲之行(一)第406章 突变第409章 大节第165章 温柔之谋第32章 如火如荼第305章 汉魂第240章 趁虚夜袭第268章 平贼将军第182章 游戏规则第486章 敌袭第87章 围剿曹操(二)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603章 参军联席署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505章 殉国第247章 走马观花第471章 掳掠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501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132章 脱离包围第696章 复辽大计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618章 嚣张探矿第144章 镇守太监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219章 离间之计第326章 大媒婆第609章 中计第652章 朝廷变局(二)第531章 屠杀第428章 筹码的心思第11章 新桃换旧符第57章 百般刁难第508章 压力(一)第506章 有所不为第526章 目标第665章 灭国之战(十)第288章 辽东往事第264章 援兵赶到第461章 北上第100章 招募骑士(二)第160章 急转直下第494章 筹钱粮第365章 搅动时局第228章 租借锦普第279章 几件怪事第512章 接仗第491章 收编第33章 穷途末路第325章 兵临城下第203章 娄东张溥第25章 升官之后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247章 走马观花第493章 分歧第143章 海盗受抚第633章 禁卫军第83章 辽州之战第663章 灭国之战(八)第88章 纷争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