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基本国策

大统五年(公元214年)十月,我这天正在**散步,考虑很多天后,我对大汉王朝将驶向何处已经明确了大致方向。是时候了,利用我现在强势地位,利用几年休养生息的结果,彻底解决北方问题,侍机东进占领台湾与控制硫球、日本,从而确立我中华民族为大陆海洋兼重国家,从而保证我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身边站着侍郎崔琰与董和,我说道:“季硅啊,明日朝会通知在京的所有六百担以上官员都来,朕有点大事要商量,还有太子与梁王、凉王都要上殿,明日有几个国策问题需要讨论,这关系道他们未来的利益。”

崔琰当即退下,去内阁通知所有朝臣。

这时刘相、刘舒、刘梁前来汇报今日功课,刘相已经十三岁了,刘舒已经八岁,而刘梁才六岁。刘梁因为年龄过少,还没有上学,但我仍然让他每日跟到刘相、刘舒去玩,正如我们幼时幼儿园小班,在读书前先跟随老师混几天。此外,这也增加刘梁与刘相、刘舒多接触机会,增加兄弟之间感情。

刘相背了下孔子论语后,我再让他背下道德经,大多数能够背下来,这让我感到很高兴。想前世我十岁的时候,古诗只能背几十首,不能过分强求古人吧。

我沉思片刻说道:“相儿,翻了年你便是十三岁了,朕在几年前已经说过,在你们十几岁的时候,每年必须游学三个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父皇最大成就不是在课本、从老师那里只能增长人的智慧,增长见识,但若要增加能力,治理好整个国家、驾驭群臣,还是需要每年游学各方。”

刘相非常温顺的回答:“孩儿知道了。”

我再次说道:“让太子太傅王元籍陪你去吧,游学地方你们商议后报告朕就可以。另外,为了保证你的安全,由黄子远调派一百羽林卫保护。最后,游学的时候,要多注意民生,农民疾苦,另外可参观各地郡国学院,州国学院。‘

末了,我摸摸刘相头说:“在温室中是长不大的,高祖、世祖、还有父皇为何能够夺取天下,主要原因是朕等不仅仅学而论道,而是多了解民生,了解民生疾苦,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经过苦难洗礼后才有今日成就。不要因为朕安排你等游学,就认为朕不喜欢你等,而是因为朕太爱你们了,所以才放你们出去飞。“

随后,再简单考了下刘舒的功课后,问一边上窜下跳的刘梁,:“兄长们功课都作得不错,你呢?”

刘梁说道:“孩儿跟随舅父学了一套拳法,父皇指点一二。”

我看其招数秉承马超的路数,异常凶狠,于是说道:“汝还是要读书,不要一天到晚学武艺,虽然凉州羌人众多,桀骜不驯,但是武艺最多是百人敌,还是要学儒家、道家、兵家的东西,否则只能是一员勇将,就如你舅舅,何来万人敌,如何镇守凉州。”

看到刘梁呆呆的站在那里,要哭又不敢哭,我知道有点过分了,毕竟是六岁的小孩子,于是说道:“孩儿按照为父的方法去作,一定会成为朝廷的大将军,帮助父兄分镇一方。”

听到这里刘梁才涕为笑,说道:“父皇,什么时候让孩儿到凉州去,以击败鲜卑西部。”

我摸着他的头说道:“时候到了父皇一定带你去。”

第二天早朝,文武大臣都来到殿前,三呼万岁之后,我说道:“人民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朕近日总结历朝历代兴亡,颇有感慨,决定将下面几点定为我大汉的国策,众爱卿及后世君王必须遵守,不得违背,现在朕一一道出,众爱卿都必须遵守。

第一点:关于太子任命或者皇位继承问题,大家都知道我大汉一直施行的是嫡长子被任命为太子,继承皇位。朕认为这个制度从总体上来说非常不错,但有一点导致了主幼国疑问题,造成周公辅政,霍光辅助问题。

世人都知道周公与霍光这种圣人难以强求,况且霍光辅政后,其儿子居然依靠权位造反,企图夺取我大汉江山。因此,朕认为皇位传承制度应该改变,太子任命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太子年龄必须在十五岁以上,继承皇位的皇帝必须年满十岁,否则由先皇兄弟担任。

对于这点诸卿有何疑义?

对于这点修正儒家经典的论述,在朝堂中引起轩然大波,特别是孔融等人极力反对,认为这背叛了儒家经典,有违常规。

这些反映我早就预料道,问道:“孔爱卿,有什么反对意见?”

孔融引用儒家经典来反驳,在大殿中显示自己的口才,口若悬河,讲了半天,我有点不耐烦了,问道:“孔爱卿,你认为前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孔融认为是恒帝、灵帝无能,导致黄巾起义,国势沦丧,最后在董卓篡权,导致曹操乱政。

我大笑说道:“孔爱卿见识一般啊,须知恒帝、灵帝之前的汉室帝王年龄才多少?大将军窦武等外戚为了掌握大权,连续立了三个幼帝,有的皇帝年龄仅仅一百天,如此一来,大汉到底是刘家在作皇帝,还是外戚,而皇帝为了掌握大权,往往依靠宦官势力,粉碎外戚后常常导致宦官掌权,从而导致恒帝灵帝时期外戚与宦官掌权,导致皇帝亲近小人而远离大臣,如此我大汉怎能不乱?”

我停顿一下说道:“朕不是不爱自己的嫡氏长房,实乃为了我大汉的长治久安,杜绝心怀不轨者利用幼帝而号令天下,杜绝外戚与宦官再专政。诸位爱卿还有何异议?”

孔融回答道:“臣理解陛下的苦心,但如此传承制度难以明了啊。”

我回答道:“怎么不明了呢?如太子刘相驾崩的时候,皇长孙年幼,那刘相这一支就失去了皇位继承权。若刘相有遗诏,任命那位兄弟,就是那位兄弟。若无遗诏,那就由梁王刘舒继位,其后皇位继承由刘舒这一支,怎么不明了。皇位就在嫡氏中产生,若嫡氏无人,就按照年龄高低选择兄弟继承皇位啊。”

孔融回答道:“陛下,如此一来我大汉传承制度混乱,天下难安啊。”

我反问道:“恒帝、灵帝被立为皇帝,岂非外戚认为恒帝、灵帝为旁支,好控制吗?不是当时大将军依靠自己权位肆意而立吗?朕这种传承制度,是当皇子年龄低于十岁的时候,将其排除在皇位继承范围内。另外朕规定了皇帝早逝,皇位传承制度。而不是由朝中重臣为了掌控朝政,根据个人喜好,大肆立任用年幼或懦弱之辈,有何不可?”

最后,大臣在一番议论纷纷之后,除了孔融等人还反对之外,多数大臣都赞成了。我见大家没有异议,说道:“朕如此作法,还是让后世皇帝不能每日夜夜笙歌,胡作非为,而是勤于朝政,若他真为大汉着想,真为祖宗家业着想,好好休身养性,如此一来怎会出现这种子幼国疑的事情,如此怎么会导致他这支丧失皇位继承权呢。”

我清清嗓子说道:“朕第二个国策,就是后世皇帝或皇子,非战争不满四十而夭者,不能尊号为孝字。皇族与外戚三代之内不可通婚。”

众人听得混混噩噩,后世皇帝的年龄与婚姻,这种事情也规定,众人感觉好笑。我看了下众臣后说道:“朕为何规定皇帝不满四十岁而亡为夭折者,为不孝者,大家都知道人身最大的悲哀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若一个皇帝早亡,扔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有的还有皇祖母,是何等的不幸。而自己母后或者太皇太后还要为幼主能否掌握朝政而忐忑不安,是何等的悲凉,这难道是大孝所为吗?如此帝王或皇子,怎能称之为孝,又有何孝可言。”

除了孔融、杨彪有点反对意见,认为人的寿命早天注定,岂可强求,殿下众臣多默然。我看了反映不激烈,再次说道:“皇帝拥有海内外,实难自我约束,就拿朕来说吧。应该算自少英勇不凡,甚少灾病。就前几日内事过多,就感觉腰酸背痛,很多事情虽然自有天命,但是我们大家要多加爱惜自己身体吧。一个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皇帝,必然早逝。这种只顾自己风流快乐,抛下年迈的母后,留下孤儿寡母的皇帝,抛下大汉江山,怎能自称为孝,又有何孝可言?”

孔融、杨彪听到这里,大是赞成,认为这能够约束君王胡作非为,确实为一个好的注意。孔融当场认为,人民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有待考虑,应该是“不孝有四,早逝为大”。若自己早逝,扔下父母如何自安。

我见众人没有反对意见,说道:“朕为何规定皇子不能娶三代以内外戚的女儿呢?实际上害怕外戚势力过大,大家知道我们汉人都喜欢亲上加亲,皇宫中那些皇妃公主什么的,看着皇子年幼长大,自是非常喜欢,但这样后果影响是很大的。如外戚势力过大,容易拉帮结派,搞阴谋。此外,很多近亲结婚导致太多悲剧,最后连亲戚都作不了,如景帝时期薄皇后,武帝时期陈阿娇,还有卫太子与卫青那个女儿,这种悲剧不可记数吧。因此朕决意,皇子公主三代以内不得成婚。”

满朝大臣想,这是陛下的家事,且皇子公主不能三代以内成婚,很多大臣都有机会。何乐不为,如此大家都没有意见了。

我喝了口水说道:“孔御史,朕听说汝曾经向曹操提出了这个观点,非千里不能封侯,不知可有其事?”

孔融回答道:“融见曹操篡位之势已经非常明显,于是提出非千里不能封侯。”

我说道:“这个观点非常之好啊,此乃保证根强叶茂啊。”

我说道:“朕决意,后世非三千里不得封王,也就是后世子孙都须封在凉州、幽州、并州、交趾这些偏远地区,如朕封最为亲近的皇弟刘磐为襄平王,封刘梁在辽远的西凉王,而皇二子刘舒,朕将来也准备改封在辽远的边地。为何朕如此狠心将最为亲近的皇帝、皇子分封到偏远的边地?实乃爱惜他等啊?”

卿等看世祖与列代祖宗分封了多少王爷,到如今保留下来的有几个啊,实乃无大功于国家,因此朕决意让最亲近的皇弟、皇子到边远之地协助皇帝治理国家。“

在今天,大家都舍不得自己的亲人远征漠北,远征草原,朕决意让朕的亲人随大家一起出征,皇弟皇子与将士们共同镇守边地。

最后,若后世皇帝认为皇子羸弱,不堪镇守边地,那么也可以在益州、冀州,但最多为郡王,也就是分封之地不可超过一郡,食邑不得超过三千。”

大家听后,没有其它意见,认为皇帝分封宗室那是皇家之事,且中原土地上分封王室少,世人更有机会得到提升,多数朝臣在内心中非常感激这样一个分封制度。

第108章 周瑜中箭第10章 丑汉庞统113章 就任益州牧第63章 学子徐庶第99章 刘璋的烦恼第67章 张松求援第95章 打虎英雄127章 举师北伐第91章 人工呼吸119章 士庶不同席另评三国十大武将第9章 闻鸡起舞第56章 妻妾之争第130章 争夺第136章 荆州大胜第10章 丑汉庞统119章 士庶不同席77章 兵临汉中城下第20章 孙吴军威第175章 大战乌恒1第2章 三国刘琦第45章 率军北上第9章 交心77章 要谈判就城下之盟第41章 大汉雄起第72章 斩杀张允第31章 射杀凌操第87章 龙阳君之嗜?第89章 伤离别第158章 追击周瑜2第139章 出访西凉第63章 学子徐庶第190章 刘备之死第67章 张松求援第19章 夜宴第60章 才子徐庶第24章 反击第45章 率军北上第91章 血腥抢马第116章 迎亲第59章 隔林黄鹂空好音第31章 整军向前第38章 凯旋而归主人公出现混乱事宜第74章 刘备兄弟第27章 夺取兵权第65章 刘表发怒了第103章 撤兵还是进军第29章 断敌后路第58章 伊人已逝第9章 交心第13章 活字印刷第115章 所得税第90章 装聋作哑第47章 曹操之怒第26章 绝处逢生第21章 受伤第142章 中原会战第83章 另类官渡之战130章 奇袭潼关第192章 荡平中部鲜卑1第191章 闪电战第138章 巩固汉中第179章 再战袁尚1第23章 诱敌深入第105章 张任之死第72章 何去何从?第87章 龙阳君之嗜?121章 个人所得税第189章 曹操之死第49章 火攻第48章 豹骑第141章 猛攻宛城第88章 宣传战第85章 不和谐声音第25章 死亡谷第183章 天下一统2第98章 兴义师讨奸佞第9章 交心121章 个人所得税129章 华南虎第29章 断敌后路第7章 公子认母第50章 杀胡儿78章 阴差阳错剑阁被破第66章 刘备兄弟第23章 诱敌深入第78章 结拜兄弟第157章 追击周瑜(1)第160章 攻陷建业1点评穿越三国丛书第53章 再斩敌将第72章 何去何从?137章 阻援打点第123章 射杀猛虎第73章 悲壮出击第100章 会盟第44章 孔明之谋第6章 初步胜利第13章 五马分尸
第108章 周瑜中箭第10章 丑汉庞统113章 就任益州牧第63章 学子徐庶第99章 刘璋的烦恼第67章 张松求援第95章 打虎英雄127章 举师北伐第91章 人工呼吸119章 士庶不同席另评三国十大武将第9章 闻鸡起舞第56章 妻妾之争第130章 争夺第136章 荆州大胜第10章 丑汉庞统119章 士庶不同席77章 兵临汉中城下第20章 孙吴军威第175章 大战乌恒1第2章 三国刘琦第45章 率军北上第9章 交心77章 要谈判就城下之盟第41章 大汉雄起第72章 斩杀张允第31章 射杀凌操第87章 龙阳君之嗜?第89章 伤离别第158章 追击周瑜2第139章 出访西凉第63章 学子徐庶第190章 刘备之死第67章 张松求援第19章 夜宴第60章 才子徐庶第24章 反击第45章 率军北上第91章 血腥抢马第116章 迎亲第59章 隔林黄鹂空好音第31章 整军向前第38章 凯旋而归主人公出现混乱事宜第74章 刘备兄弟第27章 夺取兵权第65章 刘表发怒了第103章 撤兵还是进军第29章 断敌后路第58章 伊人已逝第9章 交心第13章 活字印刷第115章 所得税第90章 装聋作哑第47章 曹操之怒第26章 绝处逢生第21章 受伤第142章 中原会战第83章 另类官渡之战130章 奇袭潼关第192章 荡平中部鲜卑1第191章 闪电战第138章 巩固汉中第179章 再战袁尚1第23章 诱敌深入第105章 张任之死第72章 何去何从?第87章 龙阳君之嗜?121章 个人所得税第189章 曹操之死第49章 火攻第48章 豹骑第141章 猛攻宛城第88章 宣传战第85章 不和谐声音第25章 死亡谷第183章 天下一统2第98章 兴义师讨奸佞第9章 交心121章 个人所得税129章 华南虎第29章 断敌后路第7章 公子认母第50章 杀胡儿78章 阴差阳错剑阁被破第66章 刘备兄弟第23章 诱敌深入第78章 结拜兄弟第157章 追击周瑜(1)第160章 攻陷建业1点评穿越三国丛书第53章 再斩敌将第72章 何去何从?137章 阻援打点第123章 射杀猛虎第73章 悲壮出击第100章 会盟第44章 孔明之谋第6章 初步胜利第13章 五马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