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由于设于金门与马祖等大陆沿海岛屿上的地面雷达站被摧毁,台湾失去雷达前哨阵地,情报收集出现了问题,原本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台湾还有空中预警机可用,其实空中预警机的效果更好。随着空中战线深入内陆地区,为了便于进一步掌握情况,按计划应留在台湾岛以东的E2T预警机开始靠近大陆,并非常冒险的飞到了海峡中线附近,这无疑陷入了危险之地。空中预警机因其巨大功效为各国空军竞相装备,同时也被各国空军列为“眼中刺、肉中钉”,解放军更是将打空中预警机列为一项重点工作,然而E2T预警机上的机组成员丝毫没有认识到危险的存在,他们更关心前方的战局。

一直“游荡”战场外围的“雷阵雨”大队终于找到了机会,在大队长朱鲲鹏的率领下,凭借超低空飞行及电子机的掩护,编队中有2架是电子机型,避开激战地带,神不知鬼不觉的飞向海峡方向,这时朱鲲鹏已经感觉到胜利正在向他招手,他的目标是E2T预警机。

“队长,我们马上要出海了,”后座的陈铭向朱鲲鹏报告道,朱鲲鹏问道:“有没有E2T的信息?”

“等一下!”陈铭说着检查了一下,然后回答道:“有,它已经靠近了海峡中线,现在打开机载雷达吗?”为避免被发现,机载雷达没有开机,所需信息由地面指挥中心通过数字方式传来。

“不,等我们出海再打开!”

一分钟后,他们的编队飞出海岸线,“升高!”朱鲲鹏下完命令后,第一个将飞机拉开起来,几乎是以90度角,由超低空直向上冲,这时油门已开到最大,发动机发出怒吼之声,高度表上的数字直线一升。

这时E2T预警机机组人员也发现了正在靠近急速上升中的“雷阵雨”大队,虽然已经确定是敌机,但由于距离较远,他们并没有感到多少危险,再说那不过是几架几乎没有空战能力的“飞豹”。

“开机!”朱鲲鹏大声的命令道,同时他将飞机改平,此时飞机已上升到2000米,并以小角度继续上升,已达机载雷达工作的最佳高度,很快传来陈铭兴奋的声音,“发现目标!锁定成功!”

“发射!”朱鲲鹏一边说着,一边按下了导弹发射键,两枚红火2――超远程空对空导弹离开发射架,紧接着他们几架飞机也发射了同一型号的导弹。发射完导弹,朱鲲鹏立即率队脱离,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快走为妙,这好象出现一个问题,由于技术原因,远程空对空导弹只有距目标很近的时候才能转入自主制导阶段,在此之前,依然需要由载机接供引导。原来红火2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是专门为对付预警机设计的,采用双制导系统,一种是常规的主动雷达制导,用于未端制导;另一种是反幅射制导,经过跟踪目标雷达发出的雷达信息来确定目标方位,用于中段制导。

这时E2T预警机机组人员也发觉情况不对劲,机上的报警系统显示飞机已被制导雷达封定,而且敌机已做出明显的导弹发射动作,虽然敌机距离太远了,早超出已知任何一种导弹的射程,但是为了安全起见,E2T预警机还是转向台湾岛方向,准备避一避,不过它没有全速脱离的意思,还是采取巡航速度,机组人员把情况看的太乐观,丝毫没有认识到危机的来临,他们还在继续工作着,机上的雷达依然没有关闭,这无疑等于告诉红火2它在那里。

预警机机上的雷达突然发现一个正在高速向他们冲过来的目标,可以确认那是一枚导弹,他们终于认识到危机的存在,可惜太晚了!红火2的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已开始工作,导弹进入自主制导阶段。

采用螺旋浆发动机的E2T预警机速度慢,根本无法与3倍音速的红火2比,也就是说跑不了;E2T预警机本身设计上对机动性要求不高,根本无法完成类似于战斗机的大过载机动,因此无法依靠机动躲避导弹攻击;E2T预警机更谈不上隐形的问题,唯一躲避攻击的方法是进行电子干扰,所以一时间天空如同放礼花,五彩缤纷,然而E2T预警机最终还是被击中,机组成员无一生还。

击落一架E2T预警机的战果并没有让朱鲲鹏感到满足,他并没有率队返航,而是退出战区,回避一会,准备再找机会下手,反正“飞豹”的航程大,巡航时间长。正当他找机会再次出手之时,他的一个朋友正在心中大骂他,那个人就是空3师9团的杨孤鸿,原来对付E2T预警机的任务此前已被分配给他,可是“雷阵雨”大队抢先完成了他的任务。

也许是上天为了照顾杨孤鸿的情绪,又一架E2T预警机出现了,那架E2T预警机被击落后等于打瞎了台湾空军指挥系统的一只眼睛,使本来就处于混乱之中的空中指挥更加混乱,后面的指挥部无法有效的了解前方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解放军也存在,必竟需要同时指挥好几百架飞机,而且分布于广阔的空域内,只不过解放军的情况好一点,必竟战斗多发生于大陆上空,那可是解放军的控制区。

为了便于了解前方的情况,台湾空军被迫将正在台湾岛西南外海上空待命的另一架E2T预警机调来,并特意派出几架战斗机护航,这就给了杨孤鸿一个机会。

接获指挥部的情报后,杨孤鸿立即按预定方案行事,实际上他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出击点,他已驾驶着苏-27,借助山区地面杂波干扰强的掩护一点点接近目标,不过马上就要出海了,一旦到海面上敌机将很快发现他。他现在并不担心被发现,因为没有必要了,他驾机一出海岸线,立即大角度爬升,最后的冲刺开始!

E2T预警机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向台湾岛方向逃去,只要台湾岛陆地上空,就可以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保护,那时才是安全的,因此这是一场速度的竞争,谁快谁是胜利者。E2T预警机必竟不是喷气式飞机,速度根本无法与苏-27相比,苏-27的速度已超过2倍音速,接近最大飞行速度,苏-27与E2T预警机间的距离正在不断缩小。随杨孤鸿出击的几架苏-27为掩护他,将几架正在赶来救援的台湾战斗机拦截下来,令他的压力大减,然而形式依然不容乐观。这时E2T预警机也已接近台湾岛的海岸线,马上就到安全地带,一个地空导弹连已准备向跟在它后面的苏-27开火。杨孤鸿不为之所动,相反心静如水,随着机身微震,两枚导弹齐射而出,可是他还不能马上脱离,导弹还没有进入自主制导阶段,他还要继续引导。这时机上的报警器大叫,敌地空导弹发射了,可是他一点反应也没有,直到导弹进入自主制导,他才猛拉操纵杆,仅仅一秒钟后,一枚地空导弹从旁边飞过,于侧前方爆炸,如果再晚一点,他的飞机一定被那枚地空导弹击中。

杨孤鸿安全返航,不过他的好几位战友为掩护他而被击落或击伤,不过他的任务已完成,他发射的导弹没有落空,击中了那架E2T预警机,战后他又得知,当时导弹将E2T飞机击成重伤,后经飞行员努力才迫降于农田之中,全部机组成员得以生还,不过飞机就此报费。

连续两架E2T预警机被击落之后,台湾不敢派出预警机升空,再也损失不起了,实际上也无机可派,也没有可以马上升空的值班预警机。失去预警机后,台湾空军差不多失去了眼睛,对前方的情况再也无法即时了解。本来美国人可以为台湾提供这些情报支援,但是台湾主动开战的举行,令美国人不愿再提供支援,也不憨提供支援,因为怕引起中国方面的反应,美国人不想参战,至少现在不行。

形势对台湾空军越来越不利,台空军主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诱入内陆,后方越来越空虚,海峡上空仅有少数战机。空中预警机被打掉后,地面雷达系统也受到反幅射导弹的攻击。

击落E2T预警机后,“雷阵雨”大队并没有返航,朱鲲鹏事前就预谋好了,出击前“雷阵雨”大队的每架飞机上都另外加挂了2枚反幅射导弹,反正飞机装完空对空导弹之后还有地方。在战区外游荡一会后,他们又找机会乘乱冲入战场,对台军设于澎湖列岛上的地面雷达站,发射了全部12枚反幅射导弹,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可以说攻击非常成功。“雷阵雨”大队击落E2T预警机已经把空3师的人气得大叫,这次攻击雷达站又把空2师的人气坏了,按计划对付这几个地面雷达站是空2师的事。因此没等“雷阵雨”大队返航,空2师与空3师的领导就找到陈诚,就此事状告“雷阵雨”大队,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上级以不听从指挥之名给予“雷阵雨”大队通报批评的处分,可是“雷阵雨”大队人人与此为荣。

虽然被“雷阵雨”大队抢先了,但空2师也没有闲着,依然按计划对台军雷达系统发射了大量反幅射导弹,令对此缺少准备的台军雷达系统付出了不小的损失。

解放军攻台总指挥部内的大型显示器上,红色的小点代表解放军的飞机,蓝色的小点代表台湾的飞机,这些红点与蓝点随着战况的变化而不时改变着位置、数量增加或者减少。

杨国雄正在指挥大厅内,与大家观看战况,这时陈诚走了进来,还没等陈诚开口,他就问道:“情况如何?”

“情况很混乱,指挥、通信等全成了问题,许多部队我们已经不能有效指挥了,敌我识别特成问题,已经多次出现误击事件。”

陈诚报道的内容没有什么好消息,但杨国雄显得非常乐观,“不用怕!敌人的情况比我们还糟,不是吗?”

“是的,敌人的情况比我们还混乱,是否立即反击?”

“反击!立即反击!”

为发起强有力的反击,解放军特意保留部分兵力充当预备队,一接到了反击命令,这些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部队立即投入战斗,战场形式立即随之发生改变。同时负责对地攻击任务的攻击机群出跟在战头机群后发起冲击。

空3师和空11师的主力部队很快就分别在台湾海峡的南北两侧各组成了一个大机群,随后两个机群立即实施迂回,按计划这两个机群将在海峡中部会合,这被称为:“关门”。

这时台军指挥部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大门”被关上了,那将是毁灭性的结果,于是“绝对不能让大门关上!”的死命令下达了,令“大门”之内的战机马上回防突围,同时投入预备队解围。然而空3师和空11师都是精锐部队,装备是解放军中最好的,担任“关门”任务的飞行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相比之下,台军投入的预备队数量太少,而且都是老式飞机,如:F-5,飞行员素质也差,好飞机和优势的飞行员早就投入战斗。

空3师与空11师很快就会合形成包围圈,此后台空军虽全力实施解围,但收效不大。陷入包围的台军战机机试图摆脱解放军战斗机的纠缠,实施突围,可在刚才的战斗中它们已经消防了大量的燃料和弹药,且飞行员已经很累了。与它们纠缠在一起的解放军战斗机那怎能让它们轻易走掉?一见敌机撤退就立即在后面紧追不放。

撤退时本应进行交替掩护,可惜台军指挥系统正处于混乱中,无法有效指挥撤退行动,于是突圈成了毫无组织的行动,各机争先恐后的撤退,退却很快发展为溃退。

无法将追击者击退,那么只能靠速度摆脱追击者。论飞行速度,台湾战机明显处于下风,尤其是IDF战斗机,该机设计时对速度的要求不高,因此歼7可以很容易的追上IDF.幻影-2000或F16要比IDF快得很多,但这些飞机不具备超音速巡航的能力,飞行速度要超过速音必须发动机开加力,那时发动机的油耗将是惊人的。可是台军战机已不知不觉的深入内陆,距其基地很远,再说此前已消耗了大量的燃油,因此台湾飞行员必须注意燃料的消耗情况,一般不敢以最大速度飞行。解放军飞机员则根本不用考虑油耗问题,燃油将尽的显示灯亮起后再找地方降落不迟,反正依然处于已方控制区内。

在整个追击过程中,表现出众是歼-7,此前一直表现不佳的歼-7终于有了发威的机会,歼7在设计时所强调的高空高速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追击过程中歼7往往是从高空俯冲而下,迅速达到两倍于音速的速度,追击中低空的敌机。

无论是IDF,还是F16在设计上强调的都不是超音速条件下的机动飞,高亚音速状态下的机动性还可以,可一旦超过音速飞机的机动性就变得很差,几乎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靶子”,因此一旦被追上就很难摆脱攻击。不过台湾飞行员不缺乏主动精神,一旦发现被追上,常会选择回头一战,解放军飞行员常常要面对反扑回来的敌机,因此追击并不是很轻松的工作。

姜凯涛本想大战一场,但身负团长的职责,不得不担任起空中指挥的重任,因此他一直没有机会参战。待敌机开始全面退却,他再也忍不住,经一再请求,上级终于同意他率队参加追击。

“公园管理处呼叫火柴,公园管理处呼叫火柴,”这是指挥部正在呼叫他,他立即回答道:“我是火柴,我是火柴,”

“火柴注意,101空域发现两只兔子,注意拦截!”

“火柴明白!”

看来运气不错,有两架IDF战斗机正等着他收拾,然而到达指定空域之后,他们没有发现目标。

“火柴呼叫公园管理处,火柴呼叫公园管理处,我已到达101空域,未发现兔子!”

“我是公园管理处,兔子处于低空,注意收搜!”

突然无线电中传来杨志的声音,“敌机!”听这声音可以感觉出第一次参战的他有点过于紧张,几乎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低空中有两个高速移动的小点――目标:敌机。这时已无需姜凯涛报告敌机方位,他已经知道敌机在那了。敌机正超低空飞机,试图希望利用山地复杂的地形躲避追击。于是他率队高速俯冲而下,向目标追去。

当接近至可开火的距离时,他突然命令减速,原来他发现这里地形过于复杂,他们速度又太快,而且高度已经下降许多。始果速度过高,很容易超过目标,一旦丢失目标,再找回来很困难。速度过高还影响机动性,如果现在发生格斗,很可能被对手反咬一口。

这个决定是正确地,IDF战斗机是一种中低空性能不错的战斗机,歼-7想在低空击落它非常困难,好在及时减速使歼-7一直处于IDF后面的位置,一直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开火,可供开火的机会仅为瞬间,飞行员根本反应不过来。歼-7的设计过于强调高空高速,中低空性能不佳,因此这时的反应显得很笨拙,操纵相当困难,这种情况下IDF确有机会反击,可惜驾驶IDF的飞行员无心恋战,而且更高一点的高度上还有数架歼-7关照着低空的“伙伴”。

这场追逐战很快发生了改变,他们已经离开山区,到了海上,地形再也无法帮助台湾飞行员。姜凯涛终于找到一个开火的机会,一枚霹雳-9C飞出将一架IDF当场打得凌空开花,如果不是姜凯涛躲避及时,很可能被弹片击中,待他将飞机稳住,搜寻另一架敌机下落时,他发现敌机已经消失,“另一架敌机谁击落?”

“没有人击落它,是它自已下海了。”过了一会才听到杨志的回答,原来敌机为躲避攻击竟窜入海中,非常意外的结果。

虽然空中包围圈已成,如果是在陆战中,那么就不会有一个敌人也别想漏网,可惜这个包围围上在空中,大量台军战机冲出包围圈返回台湾。

战斗并没有因台湾空军的全面退却而结束,解放军的大规模反击才刚刚开始了!

解放军的对地攻击机机群紧随着战斗机机群之后,杀气腾腾的向目标扑来。不等空军的攻击机群越过海峡中线,二炮导弹部队的导弹就首先“光临”。

第一批落下的弹道导弹有12枚,其型号为“东风”-21改,该导弹由“东风”-21改装而成,其特点是威力大和高精度。重达一吨半的战斗部足以确保弹着点周围300米内的软目标的摧毁,最新式末端制导系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其精度,唯一的不足是,导弹的最大射程下降至500公里,然而这已经足够了。

“东风”-21改是以台湾的远程预警系统和主要防空导弹阵地为目标,它们发射时,虽被美国人的预警系统发现,有关情况也被通报给台湾方面,可惜台湾自以为豪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根本没有机会实施了拦截。原来台湾使用的拦截方案对付老式的弹道导弹也许还行,可要对付“东风”-21改这样的新式弹道导弹根本没用,结果台湾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台湾地面远程预警雷达站和全部“爱国者”导弹阵地被击中后不是装备全毁,就是无法使用,失去作用。可惜“东风”-21改只装备了12枚,因为这些导弹生产不易、成本太高,这一次就被全用完了。

第二批发射的导弹有31枚,全部是老式中远程弹道导弹,本来这些导弹因性能太差,除用于训练外,大多久居库房内。为锻炼部队,也是为清理这些无用的“库存品”,这次将这些导弹被换装常规弹头用上。因此它们有幸成为世界上第一批被用于实战的战略导弹和中程导弹,而且是在内战中。已失去了对弹道导弹的远程预警能力的台湾只得座视这批弹道导弹击中花莲和台东机场,因为这两个机场的位置是在台湾岛的东部,使用飞机进行攻击不太容易。这些导弹的命中精度根本无法与“东风”-21改相比,但攻击机场这类面积巨大的目标精度并不重要。虽然核弹头被常规弹头代替,但这些常规弹头的威力依然不小,机场上被留下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弹坑,巨大的弹坑使机场等于被费弃了一样。一位生还者对当时的回忆是:“那仿佛是世界末日,太好怕了!”

地地弹道导弹攻击刚刚结束,巡航导弹紧接着落下。中国从来没有出公布过有关巡航导弹的情况,甚至不承认已装备巡航导弹一事,因此外界只能通过少得可怜的资料加以猜测,几乎成为一个迷。因此当台湾方面为东风系统导弹大痛脑筋,将弹道导弹防御问题列入台湾防务重点之时,几乎没有考虑如何防御解放军的巡航导弹问题,结果台湾几乎谈不上拥有巡航导弹防御能力,等认识到这个问题时,已经太晚了。

巡航导弹攻击的目标是台湾的防空导弹系统。虽说台湾的大多数防空导弹系统是可以机动的,但是在本是弹丸之地的台湾,土地本来就紧张,众多的人口对土地的需求又很大,因此没有太多的土地供军队使用,经常发生居民与军队争夺土地。这样的结果造成台湾岛上能可供部署防空导弹阵地的地方太少,防空导弹阵地无法随着部署,许多不得不部署于固定的阵地之上。虽说防空导弹可以击落巡航导弹,必竟巡航导弹也属于空中目标,可惜要拦截超低空高速飞行的巡航导弹太困难,无法随意机动的防空导弹等于靶子一样。这次解放军一共发射了一百枚巡航导弹,除去几枚因故障失事的巡航导弹之外,全部击中目标。这些巡航导弹是专门为打击防空导弹阵地设计的,其特殊设计的战斗部在目标上空爆炸之后,能将周围数百米内的非装甲保护的目标摧毁,而大部分防空导弹设备是没有装甲保护的。

如欲夺取台海制空权,必先消灭台湾空军,至少也令其“残废”,因此台湾的空军基地成为解放军重点打击的目标。现在可是发起空袭的好时机,经过二炮导弹部队的打击之后,台湾地面防空导弹系统损失惨重,这就为后继的攻击机群扫清了路道。台湾空军的大部分战斗机已经消耗完弹药和油料之后,迫切需要降落以便加油装弹,能够实施拦截的战斗机数量少的可怜,而且还要面对解放军的护航战斗机。

今天空12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攻击机机群护航,因此顺利完成拦截任务后,姜凯涛急忙率队赶向预定的会合空域,按计划他们将为一支海军航空兵的攻击机护航。

“火柴呼叫火鸟3,火柴呼叫火鸟3,”姜凯涛开始呼叫攻击机机群,可是连续呼叫了几次,依然没有人回答,正在他为此着急时,他突然发现低空处有几架飞机,由于距离较远,只有看到几个小点,无法确认是什么型号的飞机,但其飞行方向正指向台湾岛,与预定的航线相同。这时无线电中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我是火鸟3,我是火鸟3,你们应该看到我们了!我们在你们的下方!”终于联系上了,通话完成解除了他的疑问,一边回答道,“我看到你们了,我们会跟上的,祝你们好运!”一边率队紧跟在下方编队之后,以便提供掩护。那个陌生的声音在回应,“也祝你们好运!”之后再没有开口。

过了一会,杨志突然问道:“我们掩护的是海航的‘飞豹’吧?”他在飞行时,不喜欢安静,总想说说话,现在他又有点忍不住,“他们的速度很快!不象是强-5.”

姜凯涛应道,“不过有象有点不对劲,他们的速度太快,”他刚才看了一下速度表,再比较了一个双方的位置,发现对方的速度比他所知的‘飞豹’巡航速度高。

“是不是他们有点急了?”

“可能吧!”

这时两个人都停止说下去,他们已经看到台湾岛的海岸线,马上要到达目标上空。正在这时刚才那个陌生的声音再次传来:“你们慢一点,我们跟不上了。”

“什么?”这下可让姜凯涛糊涂了,怎么回事?感到有些不对劲的他,立即驾机俯冲而下,他决定靠近一点看一看。

“敌机!准备战斗!”他突然大叫,虽然他还无法确定对方的机型,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其外形特点明显不是“飞豹”或者强-5,那么99%的可能性是敌机。待距离再近一点后,可以确定其机型为F-16,那么解释只有一个――敌机。

敌机发现了正在高速接近中的姜凯涛编队,立即机动躲避,然而一切努力终究白费,因为姜凯涛占领着非常不错的地位――敌机的后上方,正处于攻击位置。敌机也发现了正在高速接近中的解放军战斗机编队,立即机动躲避,这时敌机没有一点还手之力,因此F-16型战斗机不具备攻击尾后目标的能力,其实几乎所有的战头机都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之法,这下子姜凯涛等人可占了大便宜。

攻击太顺利了,几乎与打靶训练一样;第一次攻击,姜凯涛与杨志各击落一架敌机;待他们准备对剩下的两架敌机发起攻击时,意外发生了。他们突然受到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原来他们已进入台军地面防空炮火的杀伤范围内。虽然炮火没有击中他们,但敌机已借此机会摆脱追击,消失于视线之中。原本他们可以继续追下去,然而担任为攻击机群护航的职责,令他们不得不放弃追击,返回到护航的位置上。

由于护航战斗机的成功掩护,攻击机机群一路顺利,没有受到敌机有拦截,现在轮到攻击机飞行员们“建功立业”,对台湾各空军基地的大规模轰炸开始。

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无制导能力的火箭弹和炸弹在解放军飞行员手中就已能象长了眼睛一样,其命中率不次于精确制导武器,然而飞行员们还是希望能够使用有制导能力的导弹和炸弹攻击目标,因为无制导能力的武器对飞行员的要求太高了,而且付出的损失也大。

虽然失去了战斗机的支持和大量的防空导弹,但台湾的防空能力依然不低,看来台湾投入防空的巨额经费没白费。台湾地面防空部队的拼命抵抗下,解放军付出相当大的损失。然而解放军的数量优势发挥了作用,损失一架之后又会有另一架出现,连续不断的打击下台湾付出惨重的损失。

解放军将台湾机场当成了武器试验场,各种炸弹先后登场。专门设计的机场路道破坏弹,这种炸弹属于半穿甲弹,利用下落时产生的巨大动能击穿跑道,然后在跑道下爆炸,在跑道下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洞。特别穿甲弹是对付各种坚固工事的特佳选择,它可以轻松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还有对人员杀伤弹,它实际是一种集束炸弹,它撒布出的子战斗部威力很小,根本摧毁不了机库等设施,但足以毁伤各种车辆,在飞机表面上留下的一道道伤痕,足以令飞机不得不返厂大修。对人员也有很强的杀伤力,几百枚小炸弹天女散花般的同时落下时,让人避无可避,被击中的人多是受了伤,伤势不重也不轻。由于伤员太多了,许多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去。对此一名参加抢救的人回忆道:“太恐怖了!”,于是西方的舆论纷纷指责大陆的行为不人道。

当解放军的攻击机郡耗尽弹药,纷纷返航时,台湾空军各机场的情况只能用“悲惨”来形容,跑道上一个又一个弹坑,各种设施损坏严重,人员伤亡惨重。

台湾空军战机的性能与飞行员的素质并不比解放军差,甚至可能更好,可惜兵力有限,无法满足需要,质量上的优势无法弥补数量上的劣势。台湾岛太小,缺少纵深,几乎无后方可言,全部目标都在解放军的打击作战半径之内。不过台湾多年来花在军备建设上的钱还是没白花,坚固的机库尤其是“佳山”计划的实施为台空军提供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掩体,令许多战机得以在空袭中生存下来。

第1节 第62章 第1节 第25章 第13章 第8章 第24章 第58章 第2节 第1节 第6章 第2节 第3节 第3节 第1节 第2节 第2节 第3节 第2节 第9章 第32章 第29章 第20章 第47章 第59章 第43章 第18章 第2节 第2节 第25章 第2节 第21章 第2节 第62章 第22章 第1节 第33章 第3节 第3节 第23章 第3节 第3节 第3节 第27章 第8章 第51章 第30章 第2节 第9章 第43章 第61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22章 第32章 第1节 第3节 第3节 第19章 第15章 第55章 第38章 第1节 第3节 第53章 第1节 第1节 第1节 第54章 第62章 第31章 第3节 第3节 第3节 第2章 第54章 第1节 第4章 第53章 第1节 第13章 第2节 第8章 第11章 第2节 第56章 第3节 第3节 第34章 第55章 第2节 第1节 第2节 第15章 第1节 第50章
第1节 第62章 第1节 第25章 第13章 第8章 第24章 第58章 第2节 第1节 第6章 第2节 第3节 第3节 第1节 第2节 第2节 第3节 第2节 第9章 第32章 第29章 第20章 第47章 第59章 第43章 第18章 第2节 第2节 第25章 第2节 第21章 第2节 第62章 第22章 第1节 第33章 第3节 第3节 第23章 第3节 第3节 第3节 第27章 第8章 第51章 第30章 第2节 第9章 第43章 第61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22章 第32章 第1节 第3节 第3节 第19章 第15章 第55章 第38章 第1节 第3节 第53章 第1节 第1节 第1节 第54章 第62章 第31章 第3节 第3节 第3节 第2章 第54章 第1节 第4章 第53章 第1节 第13章 第2节 第8章 第11章 第2节 第56章 第3节 第3节 第34章 第55章 第2节 第1节 第2节 第15章 第1节 第5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