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

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

王振换阮安。

这一件事情敲定,不用别人插手。朱祁镇自己就能搞定。

但是剩下的事情,却需要朱祁镇细细推敲了。

朱祁镇翻着下面的纸条,一个个纸条写着一个个人名。朱祁镇首先看到的是马顺。

“臣拜见陛下。”马顺跪在大殿之下。

朱祁镇并没有在御座之上,而是一旁的书架之上。他一只手揣着一封奏疏,一只手从书架上一套套书上轻轻拂过,说道:“马顺,马指挥使。”

马顺说道:“臣在。”

一时间他大汗淋漓,头埋在地面之上,不敢抬头,只能听着朱祁镇的脚步之声,忽左忽右,说话的声音缥缈恍惚。只能用心去判断朱祁镇在什么位置。

朱祁镇说道:“你是谁的?”

马顺说道:“臣是陛下的人。”

“是?”朱祁镇不知道怎么忽然出现在马顺身边,将手头的奏疏砸在马顺头上。说道:“你好大胆子,王振这些事情都是通过你做的吗?”

“朕怎么能用得起你啊?”

“陛下。”马顺不敢去看,这些奏疏上面写着什么,只能一边磕头一边说道:“臣是陛下的人,臣之所以听王公公的,也是因为臣见不到陛下,以为王公公所说,就是陛下的的命令。”

“我马家从太祖朝开始,就是锦衣卫,所有锦衣卫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效忠陛下。绝无他念。”

朱祁镇冷笑说道:“是吗?那么你为什么没有向朕禀报?”

马顺说道:“臣进宫不便,只能通过王公公,是以不敢。”

一时间大殿之中,死一般的宁静,马顺几乎能听见他额头大汗滴落的声音。

好一阵子,才传来朱祁镇的声音,说道:“朕姑且信你。也信锦衣卫对皇室忠诚,记着朕对你说过,锦衣卫是朝廷鹰犬,但是不能捕猎,反而偷吃家禽的鹰犬,朕从来是一锅炖的,这样的话,朕不想也不会说第三次,只会对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说第一次。”

马顺瞬间觉得心中欢喜要炸开一般。

今日朝廷上的事情传开,又听说王振去种菜了,马顺紧张不已,很害怕,这一进宫,出来的就是一具尸体。

听了,这一句话。这才知道,这项上人头总算是保住了。

“臣谢陛下皇恩,谢陛下-----”马顺磕头如捣蒜。

朱祁镇说道:“不用废话了,下去将关系到这一件事情的锦衣卫都处置了,记住做锦衣卫指挥使,想要善始善终,就要记清楚你的身份。”

“臣明白。”马顺说道:“锦衣卫唯陛下之命是从。”

“恩。”朱祁镇说道。马顺立即会意,几乎倒跪着向外面退。

“起来吧。”朱祁镇说道:“这东西给你。”

“啪”的一声,一个红色木牌砸在地面上,上面写着描金的大字。不是别的字,就是一个:“禁”字。

马顺见状,大喜过望,这东西就是宫禁令牌,有了这个令牌,马顺就有了随时进宫见驾的权力。

马顺立即双手捧着,说道:“谢陛下隆恩。”

朱祁镇根本没有看他,只是摆摆手,让他下去。

等马顺离开之后,朱祁镇回到御座之上,将写着马顺的纸条给撕扯成碎皮。朱祁镇心中一叹,暗道:“虽然说,使功不如使过,但是朕夹带里面实在没有人,这马顺将就着用吧。”

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之中,不会没有人才的,但是朱祁镇却不知道,到底是谁能代替马顺,而且挑上来的人,不会是别的人。

至少马顺已经证明过了,他是王振的人。他给马顺宫禁令牌,其实是将马顺收拢到手中,马顺能直接联系到皇帝,还会对王振有多少忠心。

所以朱祁镇对马顺仅仅是敲打。

但是下面这个人,朱祁镇就要费心思了。

因为下面这个人,是于谦。

王振对朱祁镇来说,不过家奴,锦衣卫也不过是鹰犬。而于谦,朱祁镇之前当做老师,而今却发现,这是错的。

于谦,不仅仅是于谦,还有大多数士大夫。要当做合作者。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人说道:“传于先生。”

于谦到了大殿上,说道:“陛下,臣料事不周,方有今日之事,请陛下责罚。”

朱祁镇观察于谦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细节,看上去于谦的惭愧之心,却是发乎内心的。他心中松了一口气,说道:“于先生何过之有,只是朕将这一件事情想简单,没有听先生的劝导,却是朕的错。”

于谦说道:“陛下,臣-----”

于谦还是比较老实的,他在地方上做事是相当有手腕的,只是对朝廷之上的尔虞我诈,还没有深刻的理解。

今日之事,于谦其实也深刻的反省自己,已经做好,被贬出京师的准备了。却不想朱祁镇连说都没有说,就此一笔勾销了。

心中岂能不感动。

朱祁镇说道:“先生,不必说了,千错万错都是朕的错。而今朕还需要先生相助。毕竟朕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总要善始善终。”

“请动太皇太后一次,也不容易的。”

于谦听了,说道:“杨首辅不是已经按照陛下之言行事,新安为特例,可以供海外子民贸易之用。不用朝贡之例。”

朱祁镇说道:“朕知道,只是朕开海也不是好大喜功,而是想为朝廷开一财源。而今朝廷各处都要用钱,赈灾,军费。”

于谦说道:“恕臣直言,欲速则不达,今日一事,已经让百官汹汹,天下迟早是陛下的,陛下何必如此心急,而今陛下应该好好读书。自然有亲政之时。”

“先生之言极是。”朱祁镇说道:“朕也明白。朕也没有想要大张旗鼓,不过是想做些准备以备将来。”

“朕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请先生选一新安知县。掌管海贸内情,将来有所举动,朕也可以有的放矢。”

于谦听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个知县而已。

这一件事情,于谦还是能办到的。而且于谦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不管朱祁镇有没有亲政。安排一个知县的权力还是有的。

甚至于谦只要光明正大的将这一件事情告诉杨士奇,杨士奇也会给朱祁镇安排了。

“陛下属意何人?”于谦说道。

朱祁镇说道:“朕没有人选,只是为将来计,这个人决计要清廉,有吏才。”

于谦想了想说道:“陛下,想要这样的人却是难了。”

朱祁镇说道:“为何?”

于谦说道:“杨首辅最近大量清理百官,庸者下,能者上,但凡清名在外的,最少是一个知府。除非在新科进士之中选。”

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原因。

不得不说,以杨士奇为首的,洪宣辅政集团,还是相当有能力的。三杨秉政时期,即便放在整个大明朝,也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大部分官员的能力都还不错,不能说没有贪官污吏,最少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

朱祁镇说道:“新科进士没有经验,朕担心会误事。于先生认为李时勉如何?”

于谦说道:“李大人,陛下属意李大人?”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今日将李讲官远窜,实非得已,只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也。既然李讲官一点要外放,何不做一番事业,将来也好调回京师。”

“只是朕担心李讲官清贵惯了,却不知道,能不能操劳庶务?”

于谦说道:“陛下爱护李大人如此,实在乃天下百姓之幸,不过陛下也多虑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四十章 薪火相传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学院第二十九章 武学开学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一百三十八章 盐业帝国的景愿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汉当几胡?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第十四章 遗诏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开始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六十九章 水师主导权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八十四章 沙县民变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观新世界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医学院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一百一十三章 议麓川四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十六章 经筵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盐产业链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马第三十六章 老将不老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残局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三十章 风云暗藏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开始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实学思想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第八十七章 钱氏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七十四章 新理学的种子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四十章 薪火相传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学院第二十九章 武学开学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一百三十八章 盐业帝国的景愿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汉当几胡?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第十四章 遗诏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开始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六十九章 水师主导权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八十四章 沙县民变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观新世界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医学院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一百一十三章 议麓川四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十六章 经筵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盐产业链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马第三十六章 老将不老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残局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三十章 风云暗藏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一百八十二章 吴瑾扬名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开始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实学思想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第八十七章 钱氏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七十四章 新理学的种子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