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战局

第二百二十五章宣大战局

大战之时,各种情报漫天飞,真的,假的,真中有假的,假中有真的,直接的,间接的,总之,每一个将领对自己所得到的每一分情报,都要相信的话,他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判断,因为,他会发现,按照他得到的情报,做什么都是错的。

这些情报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

成国公如果不是信了宣府与河套的情报,也不会败这么惨。

所以,曹义不是说对这个情报不相信。而是即便相信,却也要防止兀良哈杀一个回马枪,毕竟所谓辽河大捷的胜利,与猫儿庄的失败根本不可能比。

兀良哈女真各部,随时都可以杀一个回马枪。

所以,真正能够抽调兵力支援宣大,却要在曹义确定,双方默契的达成。

这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这并不着急。

此刻的宣大,似乎并不是太需要时间。

因为孟瑛完成了他的使命,让也先如陷泥泽之中。

瓦刺再安抚各部,分了大明军队遗留下来的兵器甲仗之后,重申军令,再次南下。

这一次,瓦刺直扑天成卫。大抵觉得大同城坚,杨洪又是一个难搞的。所以避开大同,至于天成卫,就在宣府与大同之间。

而孟瑛已经下令杨洪守大同,郭登守宣府,方瑾守紫荆关,朱谦守居庸关,各部分守不提。至于各部卫城,府县都有人把守,多则万余,少则数千,但都是本地人,而且宣大之地本就是民风彪悍。瓦刺人的屠戮,更是激起反抗,每一个城池之中,都是全面管控,妇孺在后,青壮登城。

有时候,也不论是不是士兵,反正男人都有义务操刀子上。

其中这也证明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九边战力比其他卫所要强,未必是九边卫所情况比其他卫所好,不如说大明百姓坚持抵抗外辱而已。 wWW⊕тt kan⊕¢〇

这样的情况之下,瓦刺各部想要轻取某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而且朱祁镇花在宣大的钱,相当一部分都化为粮食,藏在各城的府库之中,不敢说每一个城池都可以支撑三年以上,但是支持全城百姓吃上几个月却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即便说的再多,明军依然损失很大。

因为这里说的,都是大城,乃是府城,县城,已经卫城,至于下面的小城池,比如只能容纳几十个人小城堡,烽火台,还有百户所,千户所,是损失最大一批。

原因无他,这些小城人太少了。

即便明军适应守城,但是面对这样的小城,死几个人后连城头都站不满了,又有什么办法啊?

更不要说,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额。

缺额问题,在明军之中,从来是一个大问题。

之前明军处于攻势的时候,都是从各地抽调精锐进攻,故而看不出什么问题。

但是而今却不行了。瓦刺可以自由选择进攻的方向,明军一下子将兵力崩得很紧,大地方如大同,宣府,乃至小县城,和卫城。

虽然有缺额,但是可以用民户青壮来填补,毕竟破城之后,谁也活不了,大家都明白这一点,百姓也不得不愿意,担着壮丁的名义,干着战兵的活。

其实这样的事情,朱祁镇在朝廷的奏报之中也看过,比如陕西地方就想雇佣猎户为边军所用。

只是在大同,这样已经成为成规,已经成为潜规则。所以都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即便如此很多小地方,即便是想找足够的壮丁,也征召不齐。所以,他们面对连城池都站不满的老弱病残。

更有不少世袭百户千户,见情况不妙,自己丢下自己的驻地,逃亡大城之中了。

剩下的情况,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这还是有城池保护的地方。那些没有城池保护的地方,就更不要说了。

在古代,大部分百姓都是生活在城外的,甚至虽然因为军事的原因,宣大地区,城池密集,大小城堡林立。

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没有那一个城池能容纳当地全部乡村的人口。

所以有大量百姓滞留在外。

即便猫儿庄大败之后,瓦刺主力停滞了半个月左右,用来解决内部问题,但是这半个月时间,也不足以让百姓全部逃走。

特别是大同以南的地方。、

虽然,孟瑛已经下令让山西都司,严守雁门关等关卡,不能让瓦刺突入山西,并接纳宣大百姓入山西避难。

但是在这个时代的行政能力,与行政效率,又能做些什么事情?

历史上土木堡之变后,瓦刺从宣大地区的劫掠,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不知道多少百姓被杀,也不知道多少百姓从此变成鞑子的奴隶。

不过,面对这样的局面,孟瑛并不是什么也不做的。

而孟瑛带着主力,也就是十三万步骑。

其中有五万骑兵,七万步卒,还有不少辎重。并没有躲在城池之中,而今卡在宣府与大同之间,并追逐瓦刺的主力。

这五万骑兵,一部分是从宣大两地抽调的,其余大部分都是从猫儿庄败回来的将士。

这里要提一下,虽然杨洪只接应了三万余骑兵入关,但在这一段时间,陆陆续续有骑兵归队,却是在成国公从集宁海子撤回来的时候,与大队人马走散的人,少则几十人,几个人,多则千余人。

零零星星算在一起,也有一万多骑。至于有没有畏罪不敢回来的士卒就不知道了。

总体来说,猫儿庄之战丧师十万是有的,剩下的骑兵大抵有五万上下,只是这些人建制混乱,都缺兵少将,虽然有些人士卒矢志报仇,打起仗一心想要与瓦刺同归于尽,但是也有不少士气消沉,畏敌如虎。

一时间不能再打仗了。

所以,孟瑛将抽调了一半边军骑兵,一半京营骑兵,毕竟宣府与大同时候以守城为主,所以这些骑兵有时间休养。

按理说,一场败仗之后,这些残兵败将,最好不要立即投入战场之中。

但是在骑兵紧缺的情况之下,也没有办法,只能挑选一些能用的,不能用的,就让他们先在城池之中休养。

骑兵如此,步卒也如此,孟瑛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留在孟瑛军中的都是一等一的精锐,与他在云南带得兵,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孟瑛自己麾下主力的任务很清楚,就是牵制瓦刺主力,压缩瓦刺主力自由活动的空间,最大的减少瓦刺对宣大的侵害。

所以,在瓦刺猛攻天成卫的时候。

孟瑛就提大军来援救天成卫。

虽然天成卫告急,一封封求救文书,说瓦刺先驱民登城,又用火炮轰击,有很多攻城器械,蚁附攻城。

天成卫被一次次抽调精锐士卒出战,而今天成卫留下的大多是屯兵,根本不堪战,不仅仅有士卒缺额,还有武器缺额。

之前大规模走私武器,是从什么地方走货的?想想就明白。兵部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即便在大战之前,朱祁镇有过增补的。

但是如果仅仅看天成卫的武器数量清单,不是满编,而是超编,估计最少超编三成以上。这是朱祁镇定下的标准。

朱祁镇这才放心。

只是朱祁镇太小看下面的人的胆子,当初的走私大案,王振都折进去了,连同宣府,大同已经各卫的镇守太监,几乎全部被清理了一遍。

唯独军中没有清洗,是被成国公给抗下来了,成国公自己也处置了不少人。

但是成国公处置人,与朱祁镇处置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七十八章 祖孙尽释前嫌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将骄第一百零八章 不负使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九十章 开海二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再无亦失哈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一百三十九章 杨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兴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震动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九十三章 当今日本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四十三章 凭祥之战第九十章 贝琳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三章 都掌蛮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六章 困境第二十四章 碧溪
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银流向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七十八章 祖孙尽释前嫌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将骄第一百零八章 不负使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九十章 开海二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再无亦失哈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一百三十九章 杨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兴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震动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九十三章 当今日本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四十三章 凭祥之战第九十章 贝琳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三章 都掌蛮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六章 困境第二十四章 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