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洪都闹翻天了

话说朱元璋收到李饮冰从洪都派人送来的铁证,已萌生了收拾朱文正的决心。关键时刻,又是马氏站了出来,让朱元璋决定再放朱文正一马。

这话又说回来,马氏三番两次帮朱文正说话,除了是真心想帮朱元璋掌控大局,其实也是有一点点自己的小私心的。

马氏的这点小私心就是为了自己的闺蜜。

马氏的闺蜜是谁?

答案就是谢翠英!

不错就是叛将谢再兴的长女,朱文正的妻子谢翠英。虽然她们二人要论起来,一个是婶婶,一个是侄儿媳妇儿,但她们的年龄其实相差并不大,且谢再兴当初是跟着郭子兴起兵之人,马氏与谢翠英关系好也很正常。

朱元璋要罢免朱文正,马氏当然得帮朱文正说话,不然,她怎么对得起自己的闺蜜谢翠英?

虽然经过马氏一番劝阻,朱元璋决定再次饶过朱文正一次,但是朱元璋觉得必须得好好管教一下朱文正了。

朱元璋亲笔给朱文正写了一封信,信中对其在洪都的荒诞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对其阻挠李饮冰正常工作的行为也是大书特书。朱元璋甚至在信中威胁,他朱文正如果再这么胡作非为,就罢了他的大都督之职。

写好了这封信,朱元璋觉得还不够,必须得派个重要人物去一趟洪都,将他的意思当面向朱文正传达。

当时,李善长被派去信阳联络王保保父子了,要不然,朱元璋都准备派他去的。

李善长不在,朱升老爷子年纪太大了,朱元璋不忍心让他旅途劳顿。刘伯温可走不开,刚刚拿下了庐州,朱元璋正与刘伯温研究下一步的用兵方向呢!

思来想去,朱元璋最后派出了两个人跟着屠性一道去了洪都。

第一个人就是汪广洋。汪广洋是高邮人,是朱元璋攻克太平之后,前来投奔的。汪广洋曾考中元朝的进士,其人不仅精通诗文,还经常能给朱元璋出一些好主意。由于其才能出众,逐渐成为了朱元璋早期除开李善长、朱升、刘伯温之外第四大谋士。洪武三年的那次大封功臣中,汪广洋跟刘伯温一样,被封为伯爵。

第二个人就是杨宪。杨宪是朱元璋攻克集庆之后,前来投奔的。杨宪投奔朱元璋之初,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官,一直也没什么表现机会。直到刘伯温投奔朱元璋,并得到朱元璋重用之后,多年未得到提拔的杨宪便投到刘伯温门下,以应对淮西派对他的打压。

朱元璋成立了拱卫队之后,觉得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拱卫队成员都是武夫出身,搞情报工作还是差那么点意思。于是,朱元璋又搞出了一个新名堂,那就是发展壮大了检校组织。

检校这个官职起源于南北朝,就是文官中的一种散官,相当于中央临时派到各地的办事人员。

而朱元璋认为检校这个官职不错,于是就开始往一些外出征战的部队中派出检校官,通过这些检校官来掌握这些外任将军、官员的情况,防止其有不轨之心。

检校官相比于拱卫队员,其办事能力更强。对于一线的情报收集工作,他们不仅亲力亲为,往往还会采取“劳务外包”的形式,比如花钱请一些和尚、道士、妓女、乞丐,甚至是地痞、流氓来帮他们收集情报。

检校组织虽然起步比拱卫队迟,但发展速度却比拱卫队快。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将拱卫队与检校组织合并,成立了著名的“锦衣卫”。

由于刘伯温的强力推荐,杨宪成了朱元璋外派的第一批检校官。杨宪也没有辜负刘伯温的强力推荐,因为不怕得罪人,做事风格泼辣,杨宪很快成了这批检校官中的佼佼者,越来越受到朱元璋的看重。

朱元璋此番派汪广洋去洪都,就是怕他抹不开面子,拿不住朱文正,因此还派了杨宪同去。

当汪广洋、杨宪在屠性的带路下,入了洪都,见到了朱文正之后,汪广洋将朱元璋的亲笔信交给了朱文正。

朱文正见信之后大惊失色。汪广洋看看也差不多了,只是委婉地表达了一下朱元璋的意思,便不再多说话了。

这时,杨宪再次展现了他泼辣的一面。他完全是以一个朱元璋身边红人的身份,当着洪都城内众多官员的面,将朱文正训斥了一番。

在这种情况下,朱文正除了唯唯诺诺地“诚恳”接受批评,可是不敢有半句顶撞杨宪之言。虽然他在心中将李饮冰、杨宪是骂了千万遍,但表面上,他还是显得相当恭顺。

杨宪训斥了朱文正还不算完,他还告诫洪都城的一众官员,今后谁敢不支持按察使的工作,吴王朱元璋将第一个收拾谁……

杨宪在大都督府是替李饮冰出了一口气,同时也让朱文正在洪都众官员面前是脸面全无。

送走了汪广洋、杨宪之后,朱文正与李饮冰算是彻底地扯破了脸皮。虽然朱文正不再继续在明面上给李饮冰穿小鞋了,但是与李饮冰的暗中争斗却是更加激烈了。

而此时的洪都百官就面临着一个站队的问题,眼下朱文正与李饮冰彻底决裂,今后站在哪边呢?

正是因为洪都百官将站队视为当前第一要务,这正常的工作,就没有谁去关心了。也正是洪都城内大都督与按察使发生了龌蹉,西线的大好局面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来在朱元璋的安排之下,邓愈率军从洪都出发,向西南方向用兵。一些残余的大汉势力和一些土匪势力,见邓愈锐不可当,均望风而降。

在李饮冰到达洪都之际,邓愈已经征服了江西西南边大片地方,正率大军从南安(今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出发,兵锋直指南雄(今广东南雄市)。

就在邓愈率军攻取南雄的紧要关头,也正是朱文正与李饮冰彻底扯破脸皮之际,一些本已归附的土匪势力和大汉的残余势力再度跳了出来。

先是离洪都城较近的新淦(今江西新干县)发生了叛乱,紧接着迅速向南蔓延,吉安、赣州、南安三地也相继发生叛乱。

闻知后院着火,身处前线的邓愈哪里还顾得上攻打南雄,只得迅速回师,平定南安的叛乱之敌。

而此时的洪都兵力空虚,大部分兵力都已派往武昌上游去肃清大汉残余势力。也幸亏是这四处叛乱之敌,只求自立,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向洪都进攻,朱文正说不定将沦为历史上的一大笑柄,曾经抵挡了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却没顶住几股叛乱的匪军。

江西西南四地叛乱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应天,本来朱元璋还谋划着如何对付张士诚,这下只能将此事先搁置在一边了。

朱元璋立即命令常遇春率军火速驰援江西西南的邓愈,让徐达率领少部分军队迅速抵达武昌。在常遇春、邓愈向洪都西南方向用兵的同时,徐达的任务就是,迅速平定武昌上游的各处大汉残余势力和匪军势力,防止新淦等四地叛乱的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实要平定武昌上游各处大汉残余势力和匪军势力,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但为什么朱元璋只让徐达率领自己麾下的少部分人去呢?

因为从庐州至苏北一线的大部分地方都是新近攻取的,人心还极不稳定,而且当时李善长去联络王保保还未返回应天,也就是说当时朱元璋还未与王保保父子达成默契。这个时候,徐达麾下的大部分兵力是自然不能离开的。

那徐达只带少部分兵力去平定武昌上游,他能搞得定吗?徐达心里没底,朱元璋心中也没底。

为了稳妥起见,徐达也是当面向朱元璋提出了这个问题。

经过朱元璋、徐达、常遇春三方磋商,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常遇春暂时将麾下傅友德的人马交由徐达指挥。毕竟常遇春带一部分兵力,再加上本已在江西西南的邓愈部,平定这四地的叛乱,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这样,徐达、常遇春这两大王牌再度去了西线,而我也没法在第一时间将陈维林即将大婚的好消息告诉常二哥了。

就在我们回到应天之后不久,西线传来好消息。由于常遇春的援军及时赶到,新淦、吉安、赣州、南安四地的叛乱被迅速平息,常遇春、邓愈二人合兵一处,再度向南雄发起进攻。

不过这一次,常遇春也给朱元璋留下了一点不好的印象。那就是平定这四地的叛乱之后,常遇春一口气将再次投降的叛军全给活埋了。

站在常遇春的立场,他这么做也有他的道理。这四地的叛军就是典型的墙头草,当初看见邓愈的精兵锐不可当,便投降了邓愈。后来,洪都城朱文正与李饮冰闹得不可开交,他们便趁机反叛自立。现在自己与邓愈的大军再度压境,这些叛军一看敌不过,又马上投降。

说不定过些时候,情况发生点儿什么变化,这帮人又会起异心。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为了震慑那些蠢蠢欲动之人,常遇春是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些叛军全都给活埋了。

当这四地叛军投降后被常遇春活埋的消息传回应天之时,朱元璋心中甚是不悦。

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六百六十一章 张士诚突围第四百三十九章 灭敌先锋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五百零四章 听戏求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摇篮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六十章 交椅之争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588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还得坚守一个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顿刘基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六十六章 苦练精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陨铁宝刀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帮实力大增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四百三十九章 灭敌先锋第五百三十章 “疯狂”的郭兴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记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第四十一章 中计遭伏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五章 盆地脱困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战队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夺水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们玩PPP?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五百三十七章 进贤门告急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八十章 到达峡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杀蔡彦文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谋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阳指也是假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
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六百六十一章 张士诚突围第四百三十九章 灭敌先锋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五百四十九章 张子明被擒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五百零四章 听戏求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九十章 营救思淑(上)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摇篮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六十章 交椅之争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588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还得坚守一个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顿刘基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渗透第六十六章 苦练精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陨铁宝刀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帮实力大增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四百三十九章 灭敌先锋第五百三十章 “疯狂”的郭兴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谢内斗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记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谈判继续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第四十一章 中计遭伏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五章 盆地脱困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战队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夺水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们玩PPP?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二百五十章 贴心小棉袄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五百三十七章 进贤门告急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八十章 到达峡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杀蔡彦文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谋第八十九章 听荤曲儿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阳指也是假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