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

现在安东的局势,就是这般,一天没有全部拿下五部,一天就无法得到安生!

“安东的根本问题,我觉得就是部族傉萨统治的问题。朝廷必须承认傉萨的统治权,才能得到内部的支持和北部的合作,但是南部、西部和东部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陆鸿为难地咂了咂嘴,有些无奈。

他觉得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军事天分比起来,还是平庸得很,虽然能够分析出事情的本质,也能看透一些比较深层的矛盾,但是若论解决方法,他并甚么可行的计划……

“而且……”他补充了一句,“我感觉那位‘白衣山神’的来头绝对不简单,那些所谓的山贼,在我看来,绝对是训练有素!至少他们使用的那几种阵法,相当地熟练,而且威力不容小觑。”

洪成没能理解这两件事情有甚么联系性,陆鸿一会儿说到山贼,一会儿分析安东的局势,一会儿又回到山贼的话题,这么大幅度的跳跃性让他有些转不过弯来。

虽然陆鸿的每一句话他都觉得在理,但是他一时之间并没有办法将这些内容消化掉,所以他无法给出甚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我们的洪县令虽然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地方治理心得,但是这些大半都是建立在他勤勉的性格上的,说到急智,他甚至连高医正也不如!

“对了,你应该将高正实带来的,他虽然是个医官,但是在分析条理方面可比我在行。”洪成摇摇头惋惜地说。

“高健?”陆鸿这一趟走得确实匆忙,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他都想去青州找自己的“老丈人”李毅要几个帮手过来……

不过洪成说到了医官,倒提醒了陆鸿,去年在青州行营的时候,他在军医营里不是有个好朋友张迪张承启?当初颇帮了他不少忙,也有一副好头脑,而且还是司马巽的外甥!

嗯,对了,等他到了平州,就托人打听打听,张承启如今在哪一军,他得想办法把这家伙调动过来……

其实过去得用的人还要不少,郑新、吴卫、陈森,还有那个一直和他鸡狗不到头的杨智,这些人最好也一股脑儿地搂过来凑一块儿!

说起动脑子的事,他最看好的还是如今在徐州做了校尉的李长山,那小子的机灵劲儿没得说,而且马上又要成了王正的大舅子……

只可惜人家早就打上了邓家军的烙印,是邓大将军邓澜的得力爱将,他也不好意思去请邓老帅忍痛割爱。

好在最近小五子也长进了不少,勉强也算是个不错的参谋。

“……你怎么看?”

他突然听见洪成说了这么一句,这才醒悟过来,自己刚才走神走得有点儿远了……

“您说的啥?”陆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没听见。”

好在洪成不以为意,又重复了一遍:“我觉得,这个所谓的‘白衣山神’,要么就是听命于南部傉萨高晋真,要么就是东部的人,你觉得呢?”

“我觉得恰恰相反!”陆鸿手指轻轻地敲打着鞍桥,“这个白

衣山神,我看既不是东部人,也不是南部人,更加不是西部人……这个人能够从东部蹿到南部,而且在三部之中都畅通无阻、游刃有余,我看他应该和三部都保持着一定的利益关系,他应该代表着外来的某一股势力。”

“你觉得是新罗人?”洪成问道。

“有可能,也有可能是唐人,甚至有可能是咱们周人,总之这个白衣山神不是凡类——至少一个懂得兵战的将军,突然间自降身份变成山贼,这背后肯定不会是咱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洪成点点头,他无法反驳这个观点,事实上,在听了陆鸿的解释之后,他觉得这才是唯一的可能!

营州大部分地区都是军镇和军城、守捉城控制着,说白了,整个营州最初就是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的都督府。

在武帝时期,整个营州都督府人口只有不足千户、约三千七百余人,军队倒有数万。

后来随着北方的平定,文帝载道十二年颁布政令,鼓励中原狭乡向宽乡迁置人口,并且将大量在天灾之中损失田亩的百姓迁往东北数州,经过几十年的开垦繁衍,如今营州才达到了八万余人。

陆鸿一行人走走停停,营州地面上别说敌人,蟊贼也看不见一个,闲着已经完全没有了安全方面的担忧,一路上的驿站接待也达到了正常水平,因此在紧赶慢赶行进了三天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平州城。

这一天是八月十四,距离与孔良分别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九天……

此时日头当空,刚刚过了晌午,陆鸿带着人马风尘仆仆地赶到平州城下,见城门外两排守军正设卡严查,几十名百姓排着长队在士兵们过筛一般的检查之下缓缓通行。

陆鸿皱着眉头看着眼前半天也不挪动一下的长龙,心里微微焦急起来,他要赶着进城去见老师一面,却好死不死地碰上了大检查!

他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实在是挨不下去了,干脆骑着马从长队之中走了出来,打算找个当兵的问问,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谁知道他还没开口,旁边押着队伍的一什兵便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拉扯他的缰绳,并且大声喝问道:“干甚么的!没看见要排队吗?”

好在陆鸿骑术精湛,否则险些被两个士兵给扯下马来,还没等他有所动作,那十二名亲兵便呼啦啦地冲了上来,举着马鞭对那几个兵兜头兜脑地一阵乱抽,将他们打退了之后便排成一圈,将陆鸿护在了中间。

喜子手里按着刀柄,用马鞭指着那什兵喝道:“瞎了你们的狗眼,甚么驾都敢冲?”

那些排队的百姓都看得傻了,城门外顿时鼓噪起来。负责守门的校尉见了这等场景,大叫一声:“妈的,造反了!”带着两队人马左右包抄过来,刚刚被亲兵们打退的那什人马也纷纷抽刀要砍。

陆鸿一看事情闹得大了,来不及责怪那些亲兵们,赶忙向范翔招了招手。

范翔也急匆匆越众而出,手里举着陆鸿的狮虎佩,高声叫道:“住手!这是陆副都护!”

那校尉嘴里正不干不净地骂着,并且催促着士兵们上前捉人,见了这赤红色的玩意儿心头一震,连忙拉住了左右,走到陆鸿的马前躬身便拜:“职下方栓子拜见副都护!”

他一面心中狂跳、冷汗直下,一面低头偷眼瞧着躺在地上哇哇乱叫的几个人——最早动手的那什人刚刚第二次被那些亲兵们撂倒在地。

“甚么事情这样严查?”

方栓子听见前面的人问,他抬起头来答道:“禀告副都护,城里出了刺客,温司马受伤了,成将军命我们严格搜查进出人等!”

陆鸿知道安东这边有个都护府司马叫做温蒲,还有个防御使成凹斗,都是高句丽族人,是安东都护府衙门资格比较老,势力也很大的两位官员。

没想到他还没到任,就发生了司马被刺的事件!

“卢大帅和孔长史呢?”他问。

“卢大帅三天前已经回京了,孔长史……不清楚。”

甚么话?

这个“不清楚”三个字可太有意思了,孔良早在八月初五就到了平州,这校尉怎么会不清楚?

“是这样的,孔长史确实是在城里,但是职下不清楚他的消息,副都护可以亲自进城去问问……”

这方校尉此时已经满脸满脖子都是汗珠,刚才不由分说上来抓人的那个什也并排站在了一边,大气也不敢出。

陆鸿皱着眉头,说了句:“先让我进城再说。”便带着一行人向城内走去。

方校尉连忙答应,趁着陆鸿从他身边经过的当儿,伸手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跟着一串小跑到城门边上,向城内叫道:“开正门,开正门,留着个狗洞管甚么用?”

陆鸿正打算从侧门里挤挤,抓紧进城,可是听他这么一声喊,只好翻了个白眼,老老实实地等在了正门口。

不一会大门“嘎吱”一声大开,十几个守门的士兵诚惶诚恐地贴着门洞站在两边。

陆鸿挥挥手道:“你们先忙。”说着便带着人打马鱼贯进了城中。

那方栓子欲言又止,可是副都护的人影眨眼就消失在了街道之中,他回头看了看还在“罚站”的那什兵,搓着手不知如何是好……

这几个东西到底该怎样处置,陆副都护还没发下话儿来呐!

打两棍子罢,人家毕竟是忠于职守,干了分内的事;就这么放了罢,那也毕竟是冲撞了陆大人的钧驾——要知道,现在卢大帅已经回京述职了,整个安东就是陆副都护说了全算!

方校尉撮着牙花子,突然一声下令:“罚……罚站,甚么时候下值甚么时候算完,没眼力价儿的东西!”他指着四周的手下们骂道,“还有你们,就算陆副都护没穿官袍,可是他老人家三道白光从顶门和肩膀射上天,也瞧不出来?瞎了狗眼的玩意儿!”

他好像完全忘记了,刚才就是他自己大喊着“造反了”,并且带着人马往上冲的……

(感谢冷雨夜思的捧场,感谢所有订阅、推荐,祝顺。)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发雌威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邓锦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辞行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陆副都护看不下去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缘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发雌威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邓锦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辞行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陆副都护看不下去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缘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