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

众人说笑了一番,便正式进入了议题。

这次会议主要就是两个精神:一、接待好督查司的几位大人和监军巡察使,整治军容军貌,大扫除,大检查;二、造茅厕、水渠、打井,修兵道,建设骑军,平海军彻底革新升级!

会议并没有开多长时间,除了将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下去,并且简单地讨论了一番、解答了各位的疑问之外,便给大家布置了“家庭作业”。

陆鸿命令曹司统计整理平海军账上现存的所有钱物,洪成与冯纲互相协调,将今年上半年的训练、农事日程表排一份出来,经过下次会议讨论之后张贴公告。

杜康负责安排修建茅厕,并将水渠、打井、兵道所需的费用造册呈报。

指挥副使江庆则带领几位团校尉拟定一份《平海军操典》。

诸般事务发布下去之后,陆鸿便解散了会议,带着江庆和杜康“勘察施工场地”去了。

平海军大寨背山面海,修建在与姥姥山山脚连着山脚、东南方的一个小矮山之上。

按理说这军寨应该在后方姥姥山上择地而建,既能扼守水源,又能居高临下,当初负责修建的官员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就在姥姥山的山顶上,至今还保存着一个能容千余人的破烂寨子——猪猡寨。

据说那处猪猡寨才是最初的“平海军大寨”,但是当年方案效果呈报上去之后,却引得武帝勃然大怒,那座老寨子甚至被武帝讥讽为:打盹都伸不直脚的猪猡寨!

皇帝金口一开,这座老寨从此便有了名字。

至于如今这座平海军大寨,就是后来的监工官员痛定思痛,重新造下的,规模是“猪猡寨”的十倍,这才勉勉强强验收合格……

既然平海军大寨地势也高于周遭,那就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水,没水就没法冲厕所,没法冲厕所就得靠人力搬运下去择地堆放,人力搬运的话,就难免会造成,与辕门几百步之隔的指挥所常常会受到污秽之物散发臭气的“熏陶”……

江庆他们听了他这番论调,全都傻眼了。平海军每日往外头运粪的原因难道不是茅厕是积粪坑,所以无法外排吗?

当然了,这两种思路其实都对,之所以引起两种理解上的误差,其实是因为他们这些人还并没有“化粪池”和“污水管道”的概念,而陆鸿说的,显然就是这种想法。

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排污系统,水是必不可少的流通介质……

所以陆鸿才认为根源都在水上。

他让江庆把昨天那张草图拿出来,对照着草图勾勒出一整个“排污系统”。

主要思路就是寨中建厕所,山下挖积坑,一方面省去了挑粪恶臭的烦恼,一方面山下积肥,便于附近农田取用。同时从姥姥山引泉水,直接到通平海军大寨,这就要修渠……

另外在寨中取合适地点钻井,作两手准备。

江庆和杜康这才明白,原来说了半天,造茅厕和修渠、打井是一个“配套工程”……

“我主要还是从军事角度来考

虑这件事的,一个合格的兵寨,不能没有水源!”陆鸿最后丢下这样一句话,便转身回指挥所了。

江庆和杜康面面相觑,是的,平海军的确没有可用的水源。虽然多年前曾经在指挥所和厨房门口各打了一眼井,但是由于井壁做的不好,井水早就混沌不堪,现在平海军一切吃用的水都是从山下挑上来的。

两人想了想都觉得有几分道理,便不由自主地凑到一起再度研究起那个草图来。

不过,那个草图还是画得太“抽象派”了,两人在充分交流了各自的理解之后,还是决定先选址,至于细节方面到时候再去请教一下陆鸿。

到了傍晚日落时分,平海军大寨终于接到了他们的第一批客人——兵部督查司。

陆鸿亲自带着一众文武,骑马出十里相迎。这次牵头的还是他们的老熟人,汤胖子。

“老汤,上头派你来,是怎么个打算?”陆鸿刚刚见面便探起了汤柏的口风。

他和汤柏两个并肩骑马走在前头,其余人都远远地在后面缀着,好给他们私下里聊天的空间。

汤柏呵呵一笑,十分轻松地说:“能有甚么?还是去年那回事。”

他这么一说陆鸿便明白了,这个所谓的督查司仍然是披着调查案子的外衣,来敲打李毅的。

不过他不知道,朝廷或者皇帝心心念念想着找李毅的麻烦到底所为何来,关键每次都不是真的打算拉李毅下马!

“曹相的权势越来越大了,太子的羽翼也……”他说着回头望了一眼,见后面一批人离得远远的,几个兵部的同僚都在和冯纲等人有说有笑,并未关心这边的谈话,于是接着前面的话头说,“太子的羽翼也日渐丰满,我私下猜测圣君是出于好意打压,省得再酿成二年的祸事。但是李毅这边哩,现在总算是半个军方人物,圣君等闲不会轻动,总是要给东宫留些帮手。”

其实这些话一半是他自己猜的,一半是徐尚书点给他知晓的,否则以汤柏的政治嗅觉,等闲想不到这样久远。不过他此时完全是当作自己的一番高瞻远瞩说了出来,然后就观察着陆鸿的表现,看看陆将军能同意几分。

现在陆鸿的官阶比他可高了,而且汤胖子一向信服这年轻人的眼光和见识……

陆鸿也实在没把汤柏当外人,闻言便笑了笑,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我瞧没这么简单,圣君一而再再而三地叫你们查李毅,这是为了甚么,难道只是故技重施走个场面、大家心照不宣地了事吗?”

汤柏听他有不同的看法,顿时来了兴致,奇道:“那是为了甚么?”

“很简单啊——”陆鸿摆出一副“这都不明白”的表情,“一个案子为甚么一查再查,因为前面都没查出叫人满意的结果啊!”

汤柏似乎有几分信了,但又疑惑不解地问:“既然如此,圣君为何不换个人来查?”

“我猜不外乎三点。”陆鸿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是你们轻车熟路,手上都有现成的证据;第二,如果想要明着查,除了兵部师出有名,别人都不合适

;第三,如果一个没查出结果就立即换人来查,那么圣君剔除李毅的想法就过于明显了,搞不好与东宫、曹相都撕破脸皮。你也说了,他老人家可不想再弄出一个‘桃李园案’来!”

“原来是这样……”汤柏忧心忡忡地皱起眉头来。本来嘛,以他原来的想法,这件事走走过场便罢,反正皇帝也并不是真的想搞掉李毅!

但是现在听陆鸿这么一说,他又感觉这番说辞更加在理,那么事不过三,除过青州行营一次、神都一次,这已经是兵部第三次针对李毅进行调查了,假如再查不出个结果来,那么回去还能交得了差?

他瞅瞅旁边的陆鸿,不禁又埋怨起来:“这事都怪你,你干甚么好好的把驮队证物都给了都督府?”

陆鸿冲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老着脸皮说道:“又不是我送的,是都督府跟我要的!”

汤柏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你少来,你这话说给别人还能听听,我还不晓得你?”

陆鸿是真那他没办法了,只好拱手陪着笑说:“你叫我咋办,我跟他没仇没怨的,怎么好做这种结死仇的事情?再说了,我把那些烫手山芋送到神都去,你们敢接手吗……接了这些东西,你们就得审查上报,否则就是知情不报的罪过;你们要是查,这么明显的罪证在那,一查就是腥风血雨丢官杀头,万一东宫和曹相那边反噬起来,别说徐尚书承受不起,就是圣君也得掂量斟酌。”

汤柏给他说得腮帮子一抖,惊得瞪大了眼睛,不敢确定地道:“不会罢?有这么严重?”

陆鸿认真地道:“那是自然,你自个儿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谁知汤柏啐了一口,笑道:“险些信了你的邪,我还想啥,谁不知道李毅要做你的老丈人,你自然帮他遮掩。亏你编的出这般瞎话来诓我!”

陆鸿差点给他气得吐血,怎么现在谁都拿他和李嫣两个说事?联想到早上小金子说的话,他便把驳斥汤柏的话咽了回去,并且陷入了沉默。

正当他打算好好思量一下李嫣的事情时,却听汤柏一拍大腿,一惊一乍地说:“虽说你是给你老丈人说项,但是仔细想来,你这番话也未尝没有道理哩!”

陆鸿懒得理他了,闭着嘴闷着头赶路,汤柏讨了个没趣,也就没再聒噪,他想着,该趁着监军巡察使没来的几天,抓紧找小陆将军再请教请教,看看这件事到底怎生办法……

汤柏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长处在于办事踏实、思虑周到,但是短处也很明显,就是缺乏机变,嗅觉迟钝,而这些恰恰是陆鸿所具备的本事。

“朝廷不是派了监军巡察使,是哪位老公,怎么没和你们一起来?”陆鸿突然想起来这事,便问了一句。

“这次来的是圣君身边的办事太监,丘老公。他在千乘县遇到了南边来的大才李钰,便留了下来。”汤柏面上不以为然地说,“这李钰是圣君极推崇的一位风流才子,诗赋上造诣颇高,丘老公也作的一手好诗,正好与那李钰切磋请教,回去讨圣君欢心……”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西战线的局势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客(一)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八十章 战江东大曲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庙(一)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乡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三十七章 一门往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客(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陈石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见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四十章 游击战请假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
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西战线的局势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客(一)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八十章 战江东大曲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庙(一)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乡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三十七章 一门往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客(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陈石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见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四十章 游击战请假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