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游击战

当晚援军就住进了徐州军的寨子,可是由于军寨太小,邓湛甚至带着原先驻扎的几百徐州军搬到了营寨外面露宿……

天快亮的时候邓大将军邓澜和邓三将军邓波终于带着败兵回到营里——李长山派出去的人还没赶到,两位将军就已经从萧县败下阵来,他们带去的八百多士兵,回来的只有一半。

邓澜和邓波一路上故布疑阵,兜兜转转绕了个大圈,才没让敌人跟着追到此处。

据说驻扎在萧县那个小县城附近的唐军最少有五千人……

如果不是邓澜的谨慎和邓波的机敏,这些人还能不能回得来就真的难说了!

李长山偷偷告诉陆鸿:邓老帅三个儿子,老三邓波的脾性和老帅最像,也最会带兵;老二性子温和儒雅,也比较平庸;老大沉稳,却得了老帅守城的真传。

对于邓波的评价陆鸿觉得十分中肯,早在青州城修都督府的时候他就见过邓波。那时带着人强闯都督府,在李毅面前自刎要挟的就是这位邓三将军!

他对这位老兄的印象不可谓不深,那一身血池里爬出来的形象至今还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陆鸿还没来得及打问李长山他们离开青州以后的情况,就被邓老帅派人请了过去——韩清要集合众将商量转移的事情。

陆鸿刚到帅帐,便听见一个陌生的声音说道:“咱们必须马上拔寨转移,估计姜炎的人马很快会找过来。我听说这个人用兵很是了得,尤其擅长野战,武晏把他从沂州撤下来对付我们,就是欺我们无城可守罢了……”

陆鸿掀开帘门走了进去,见邓锦一头白发,精神矍铄地坐在主位,韩清在他身边。

下首依次坐了三位将军,说话的那位就坐在下首第一位,手臂上缠了一圈生布,多半便是邓澜了。

这时大伙儿见他进门,都齐刷刷地望了过来,邓湛和邓波一齐向他点头示意,邓澜也停了嘴巴。

陆鸿正要上前一一见礼,却见邓老帅把手一挥,豪气干云地道:“陆校尉请坐罢,咱们自己人不用讲什么臭礼节。”

陆鸿还是两面拱手,在右边下位坐了,空了上首两座,正在邓波对面,这时邓澜才冲他点头致意。

邓波和他岁数相差不多,因此格外亲近,见他坐定了,小校也奉上茶来,便笑着道:“听韩大将军说,陆校尉主张敌后游击?”

陆鸿偷眼瞧见主位的邓老帅和上首的邓澜,这两位都对老三的插嘴毫无愠色,甚至连同二哥邓湛都在静静等着自己开口,这才点了点头,谨慎地道:“是的,职下正是这个想法。”

这时老大邓澜将手一摆,说道:“在咱们这不用‘直上职下’的客套!你叫我们三兄弟一声哥哥,互相之间也不算啥高攀。”

他本是一本正经地在说,邓老帅也听得点头拈须,不住地微笑。

谁知坐在一边的韩清倒不答应了,“砰当”一声将桌上的茶盏拍得直跳,对着邓澜冷笑道:“怎么着,他大侄子?小陆倒是不高攀,他是我弟兄,从我这论得管你老子叫哥。你这么攀愣是要拉我一辈?”

邓澜听了一愣,尚未反应过来,邓老帅连忙出来打圆场:“哈呀,韩老弟,他们年轻人论弟兄由得他们,各论各的!我家老大都快四十了,难不成你让他管陆贤侄叫叔?”

他开口就把陆鸿的“侄子辈”坐实了,韩清哼了

一声,怪眼一翻,抱着手臂不再言语。

邓澜朝他拱拱手,又转向陆鸿道:“陆兄弟,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你刚到徐州,这边儿的情形你不大了解。如今徐州城由南唐野战名将姜炎接管,连本城并七个县驻唐军三万朝上,一来敌方野战精熟,二来敌我人数相差太多,咱们游击胜算不大。”

这时邓波又插口道:“陆兄弟,我大哥的意思呢,是攻略其中某县,可战可守,至不济再退进中原——你知道的,我大哥守城一辈子,给他座城才会打仗,哈哈……”

他二哥邓湛连忙咳嗽一声,打断了他。邓波偷眼瞧了瞧邓老帅神色不善,也赶忙打了个哈哈住了嘴。

只因他这几句评语虽说他大哥,但是换到老头子身上依然得用……

外传邓家是墨氏遗珠,邓老帅也是打小学的防御守城,对外攻略心得不多,听了小儿子这般说话,若不是韩清和陆鸿在场,早都一记飞脚踢过去了!

邓波见他老爹脸色黑的像锅底似得,不敢多言,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坐在那“入定”。

二哥邓湛是个老好人,见家父兄弟两头不自在,只得出来解释道:“陆兄弟,你来之前咱们已经是计较过的。大哥主张攻城守备,三弟主张野战侵袭,争到了现在。”

陆鸿这才明白,原来是两方争不过,老二又一贯居中,两头不偏,于是叫了自己这个“第三方”来参与表决……

邓澜道:“陆兄弟,如今徐州战情便是如此,你是代表青州军的最高军官,有甚么看法尽管直说。”

陆鸿满头黑线,原来他还是沾了“青州军”的光……

他也算知道兵贵神速,于是并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道:“邓大哥……依我看攻城行不通,如今东、南两面都被唐军控制,两面几个县都是重地,可掠不可守,即便打下来也守不住;若要攻城,只剩北方、西方滕县、沛县、丰县、萧县四城,可是滕县靠近沂州,武晏大军在侧,沛县、丰县相邻不远,互为犄角,萧县又是重兵把守,都不好打!”

他瞧了瞧众人的神色,见都在认真倾听,于是接着道:“如今徐州为他人之地,咱们是‘入人之地不深,为轻地’。《兵法》上说:轻地勿止。我觉得应该立即拔寨,频繁转移,无规律打击,要占据主动权,才能逆转局势!”

他说着情不自禁地挥了一下拳头,邓波拍手叫道:“说得好,我就是这个意思!”

邓老帅和韩清对视一眼,不置可否,他已说过全凭这兄弟做主,因此会上根本没有发表意见。

韩清见老帅如此态度,这才放心下了决议:“咱们取个折中的法子,先攻城,然后分作两部,老邓头在内守城作为全军据点,我带小陆在外游击。萧县敌军势大,离徐州本城又近,咱们还是北上打下丰县再作计较。”

他这个决定大家都没有异议,因此行动极快,所有人马当即拔寨启程。

十月初六,沛县外围突然遭到一路人马清扫,城中八百守军当即出城迎战,被陆鸿部迎头痛击,退进城内。

十月初七,沛县被陆鸿部攻打,各有伤亡,丰县守军出动支援,援军半路遭到突骑军伏击,六百人无一逃脱。

伏在丰县城外的徐州军当即出手夺了城池。

十月初九子夜,沛县乡勇暴动,杀了守城军官,打开城门。

十月初十,陆鸿部占领沛县。

十月十五,南唐兵马近万人分头攻打沛县、丰县,陆鸿部从沛县撤离,正式转入游击战。

此时邓家军在丰县招募团练、乡勇,人数达一千八百余。

陆鸿部接收沛县暴动壮丁,扩增至七百余。

突骑军从战场消失……

十月廿六。

天空中一团浓浓的乌云悄然遮蔽了皎皎月光,稀稀落落的雨点滴滴答答地砸在人身上,不痛不痒。

这是近一个月以来的第一场雨。

不知不觉已经入冬了呢。

陆鸿想着,右手攥着障刀的刀柄,左手小心翼翼地一张一握,试图缓解冰冷的空气带来的麻木。远处一个驿站亮着灯火,在夜风中显得忽明忽暗,那里驻扎着一路南唐的粮队,约莫三百人。

几颗冰凉的雨点落在了裸露的后颈上,冻得他紧紧缩住了脖子。

●тTk án●co

这时三流子像鬼一样不知从哪摸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还是老样子,咋办?”

陆鸿沉吟了一番,当机立断地道:“咱们撤!”

话音刚落,原本黑压压爬满坡地的士兵立即默不作声地向后匍匐,按照既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缓缓退却。

陆鸿眯起眼睛,目光中透着阴冷的色彩,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驿站。他身边的吴副尉不甘心地在地上砸了一拳,嘴里鼓囊着听不懂的言语。

他们追踪这支粮队已经是第三天了,和前面大大小小的袭击对象不同,这支粮队从一开始就公然出现在官道上,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

陆鸿头一天就觉得蹊跷,因此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远远跟着他们兜了一个大圈子,在萧县外围绕了一趟,今天又回到这个驿站外边儿。

他们一路由北向南,由南往北,再从北面打到南面,甚至连徐州城外也去打过一次,每回都有斩获。当然也遇到过两次围堵伏击,都被他机敏地躲了过去。

其中有一回,敌人出动了近六千人,七面包围,还是叫他从漏掉的一角及时蹿了出来……

可是眼前这支看起来就是个肥羊的粮队楞是叫他跟了三天也没敢下手。

这绝对是个诱饵!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

陆鸿已经清楚地察觉到,他的手下练兵带将,包括他自己,都已经快被连日来的胜利麻痹了。有些人已经冲昏了头脑……

青州军一口气退了十几里,终于在一处背风挡雨的山坳里停了下来。

一路上吴副尉找了陆鸿好几回,不停地质问他为甚么不打。

陆鸿的解释很简单:有诈。

吴副尉问:“你怎么知道有诈?”

陆鸿道:“直觉!”

刚才那个叫做上福驿的驿站里,驻扎的粮队军官正半躺在藤床上闭目养神。他右手支着脑袋,左手在屈起来的大腿上轻轻打着拍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他的副手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向他行了个军礼,道:“姜帅!”

那军官眼皮也没抬,甚至翻了个身,在藤床上躺正了,问道:“怎样,又退了?”

副手扶了扶左眼上黑色的眼罩,点头道:“姜帅料的不错,北周军退下去了。”

那军官突然睁开眼皮,眼中闪着熠熠光彩,道:“有意思!越来越有趣了……”

(本章完)

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请假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机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邓锦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七十章 倒霉的汤柏(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三十七章 一门往事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萧宛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风云巨变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陈森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二百四十章 新罗日本联军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问题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上架感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
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请假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机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邓锦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七十章 倒霉的汤柏(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三十七章 一门往事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萧宛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风云巨变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陈森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二百四十章 新罗日本联军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问题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上架感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