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

陆鸿越看越觉得奇怪,不是说岛上只有三位当家吗,一位去了东莱守捉交“例钱”,两位留在岛上刚刚战死,怎么这些人还能组织反抗?

他把齐秃子叫来,问道:“你不是说今天陈安峰不在岛上吗,怎么似乎还有人在指挥?”

齐秃子见他怀疑起来,顿时苦着脸道:“大人,小的所言句句属实,不过岛上还有一位李公子,虽然不带兵,却能使得动三位当家……”

“那你不早说!”三流子一把捉住他的衣领,恶狠狠地问。

齐秃子无奈地道:“不怨小的,是将军没问啊……”

陆鸿挥挥手哦叫三流子放开他,又问:“这位李公子是不是叫李密源?”

齐秃子摇头道:“不清楚叫甚么,不过应该是单名,有一回隐约听到二将军说起甚么公,就是那个李公子,不过小人还没听真切便被赶开了。”

三流子凑到陆鸿跟前悄声道:“八成是化名,我瞧你那大舅哥逃不了干系!”

陆鸿瞪了他一眼,斥道:“甚么大舅哥小舅子的,少放屁!”

三流子将障刀一挎,嘿嘿笑着走到一边去了。

不一会赵大成率领大军越逼越近,擂鼓也是一声响似一声,岸上那些观望的海匪们显然都动摇起来,开始三三两两地后撤。此时也不知谁喊了一声:“不好啦,李公子从后面走了!”

海匪们一片哗然,军心顿时崩塌下来,不约而同地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陆鸿唯恐是计,也不上岸追赶,只命令两艘艨艟绕过鹦鹉岛去找那位“李公子”。

这时后面商船上面开始放下数十只小艇,边军们在小艇上飞快地划桨,赵大成站在头一艘上,不断地催促,终于在艨艟上旗号的指引下到了陆鸿这边,在底下喊道:“大人安否?”

只见三流子从船舷边上探出半个身子,笑骂道:“赵校尉,甭拽文啦,大人好得很,叫你速速登岛清缴。”

赵大成当即大手一挥,叫道:“统统给老子下水登岛,敢反抗的一个不留!”

千余边军齐声怒吼,趟着哗啦啦的水花涌上海滩。

只见边军们从四面八方扑进岛中,各归哨长、队正率领着,杂而不乱。没过多久,岛上的村寨里就响起了一阵阵喊杀声,陆鸿拄刀在甲板上一撑,说道:“咱们也跟过去瞧瞧。”

侯义答应一声,下令开船进港。

等到陆鸿等人登上岛上村寨时,整个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只见房舍倒毁不计其数,到处都是歪歪倒倒的尸体,偶尔有两个没断气的,都被人上去补了一刀了事。

看见他们这一行人,正在清点战利品的赵大成一溜烟跑了过来,一脸喜气地走到陆鸿跟前,挺身行了个军礼,笑道:“大人,完事儿啦,这帮孙子根本不堪一击!三团、四团还在清扫,估计也剩不下啥敌人了。”

陆鸿左右寻摸了一遍,奇怪地问:“左虎呢,怎么不见他人?”赵大成和左虎两个虽然天天吵架拌嘴,但是其实秤不离砣砣不离称,此时只见赵大成,却没见左虎,却叫人猜不到路数了。

赵大成一咧嘴,神情十分鄙夷地说:“左大炮天天牛皮吹得震天响,今日可不是怂了——他还在船上干吐哩,腿软得走不动道儿!一路过来

连昨夜剩的点儿渣滓都吐出来了,还他娘的指望老子背着他打杀,这不是笑话嘛!”

这时一个二团的哨长从旁边经过,闻言尴尬地低下头,匆匆便走远忙活去了。

陆鸿笑道:“你别五十步笑百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回头有你被笑话的时候……还有,以后也别当着底下的兄弟们损人,影响不好!”

赵大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答应道:“最多以后咱们只说悄悄话罢了……”

不一时人员清点出来,三团老校尉古超兴走过来,捋了一把胡子禀报道:“报告将军,我军本役出动两千五百二十人,阵亡一百三十四,重伤六十,轻伤一百八十二;海匪击毙八百余人,俘虏六百六十人,其余人等失踪在查,请示下!”

“重伤就地医治,轻伤员用艨艟送回青龙港,再带医药过来,征集陆上左近所有船只来岛上待命!”

古超兴领命去了。

陆鸿带着人在岛上四下巡视了一遍,那村寨之中有个大屋,门匾上刻着“聚义堂”三个字。他哂笑一声,不禁想到了绿林好汉齐聚水浒的场景。

那“大将军”陈安峰所属的房里,一个浑身赤裸,只披着一床棉被的女子缩在墙角,惊恐地看着进进出出的边军,从床底下一箱一箱地往外倒腾着金银、制钱。

陆鸿见是抢来的民女,便叫人丢了一件衣服给那女人,自己带着屋里的人都退了出去。谁知过了良久再打开门时,那女子已经赤着身子吊死在了房梁之上……

到了傍晚,边军开始在岛上做饭,整个清缴海匪的行动终于行将结束,而那位“李公子”,并没有捉住其人,据张头儿回来报告说,他是乘快艇逃走的,艨艟追赶不上,此时也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了。

陆鸿命人将岛上所有战利品、证物、俘虏统一装船,分批送回青龙港,保海县岑维元得到消息,也尽遣捕快皂吏,以及当地团练兵帮助平海军押送俘虏、证物,附近庄户、村民,还有以朱胤为首的青州商会自发地送酒送食,到青龙港劳军。

肆虐了将近一个月的海匪终于在平海军陆指挥使的带领下清缴完毕……

陆鸿等人在岛上休整了两天,终于将所有物品清查完毕,期间撒出去侦查、追捕的船只无数,除了抓到部分跳海逃窜的海匪,并没有找到“李公子”的踪影。

海匪的“大将军”陈安峰也一直不曾返回鹦鹉岛。

三日后,莱州传来消息,陈安峰刺杀东莱守捉使,带人出海潜逃入南唐;东牟守捉使自缢,两守捉勾结海匪大小从犯数十人,被手下边军绑缚至青州都督府……

这件消息在几天之内席卷整个儿齐鲁大地,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震动朝野!

而且有很多人敏锐地将这件事与平海军贪腐案、契丹驮队间谍案、甚至是去年的大周南唐之战联系起来,对境内地方军负有监督之责的青州都督府被送到了风口浪尖,无数的矛头指向了毫无作为的大都督李毅,而且在海匪事件中逃脱的一个核心人物——“李公子”,也受到了多方的猜测与调查。

朝堂上再度掀起了一股统南还是扫北的分歧,有人便顺势用海匪的事情直指是南唐在背后撺掇和搅和,说不定那个“李公子”就是南唐派来的,因此这些人借助这件事,重

新抬出了先灭南唐、解决心腹大患的话题!

当然了,这对于扫北已成既定事实的国家大略来说,除了能够起到捣乱拖延的效果,其实并不能达到甚么实质性的改变,叫嚣改变方向的政客们也并不是真的奢望一举取消“扫北”计划,而是希望借此来打压他们的政治对手罢了。

就在这些糟乱气和火药味之中,以皇帝和政事堂为主导的朝廷中枢,力排众议,为海匪之乱做了最后的定论和对策:一,由兵部牵头再立“督查司”,奔赴青州对此案做一次彻底调查;二,启动“监军巡察制度”,大规模派遣监军巡视全国驻军,查贪腐、振军纪,务必在扫北开战之前彻底清扫一批类似刘德海等人的军中蛀虫,以正朝纲!

就在许多人猜测军方要进行一次大换血之时,便有人开始放出阴阳怪气的论调:朝廷这是借势为军制改革做铺垫,文官将彻底压倒武将,成为朝廷中枢的主角,军方将退出权利之争,大周朝崇文抑武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不过这种论调很快就遭到了有识之士的无情抨击:如今大周朝四面楚歌、强敌环伺,未来说不定还有几十上百年的战争要打,根本没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条件!

现行的军武制度虽然在强大府兵制的外表下,存在着无数冗肿、老化和腐朽弊病,而且所谓的府兵制已经逐渐萎缩,但是在这种特定的时代仍然保有着相当的活力和战力。特别是在武帝军改之后,募兵制下的禁军和府兵制的缩影——新式团练兵已经悄然走上舞台,并且各自扮演着攻防两端的重要地位,这种多元化的军事制度并不存在甚么致命的弊病!

所以在这种颇为乐观的主流声音中,“军制改革”论刚出现不久便淹没在了漫天的口水之中……

而外面已经乱成一锅粥的“繁华”景象,似乎并没有对我们的陆鸿产生多大的影响。

他在鹦鹉岛上渡过了今年的“龙头节”,直到二月初三那天,六艘艨艟战舰才载着所有剩余的边军和战利品返回青龙港。早已预先得知消息的朱胤等人在港口张灯结彩,遍邀平海镇的父老乡亲,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好在今日天气晴好,天空之中万里无云,海面上视线也宽阔得紧,艨艟离岸还有三里多地,陆鸿刚刚出现在船头,便引起了岸上一阵漫天欢呼之声。

三流子凑了出来,笑道:“鸿哥,那姓朱的挺会办事啊,我瞧给这人好好栽培栽培,提个从八品啥的,多卖他几万缗。”

陆鸿摇摇头,也笑了起来,说道:“你当人家傻啊,八品也是官身,九品也是官身,他只是要的这个身份,又没打算真往官场上打拼!”

三流子点头道:“那也说的是,瞧他喜滋滋的样子,多半是都督府已经批下来了。”

陆鸿也是这样想的,战舰越驶越近,那朱胤今日并没有穿他平日里的绣缎长袍,而是学着官样人穿了一身浅青色笔挺的书生袍,站在码头上遥遥下拜,他身后白三等富商们不甘其后,一齐拜了下去。

这时只听岸上父老乡亲们齐声呼道:“平海军回来啦,陆将军威武!”其中更有许多军户,想着自家的男人或儿子就在船上,更是激动不已,有些妇人们甚至流下泪来……

提心吊胆的日子总算是过去了!

(本章完)

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庙(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陆副都护看不下去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爷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阵图之地载阵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临的问题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十八章 当不当兵?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陈石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战(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
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庙(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陆副都护看不下去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爷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阵图之地载阵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临的问题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十八章 当不当兵?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陈石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战(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