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

而此时遥远的南部业态城中,江庆的平海军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老校尉古超兴不幸捐躯,如今全军在前有强敌,后无援兵的情况下,整体的士气都有些低落。

前几天他趁着一股哀兵气势突袭北面的另一座大城感养城,虽然平海军势如破竹地攻破了感养城纸糊一般的防线,迅速夺取了这座没有半块墙砖的城池,但是没守到两天,就被积利州来的南部大军打退了回来。

现在他们只能固守在业态城中,等待青州方面的援军——出发之前朝廷已经命令青州都督府迅速组织团练兵赶来增援,但是从他八月廿七从青龙港出海以来,将近十二天的时间,不仅没收到青州方面的一兵一卒,甚至连自己派回去求援的信使也是音讯全无!

他已经在最快的时间内派人到平州去通报了这一消息,希望陆副都护尽早了解到此处的情况,并且想办法给他抽调哪怕是一二千的兵力。

前天和昨天积利州来的大军已经连续对业态城北门进行了两天两夜的强攻,虽然他们占了地利,又有城中百姓的支持,但是毕竟兵力悬殊,现在他手上还能站起来的兵不到一千二百人!

而且失去了古超兴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军旅,他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着赵大成和左虎两个不着调的家伙出谋划策……

现在老古的三团暂时由五团副尉孙山率领,此时守在北门后面的,就是这部人马。

而一团和二团两个在上半年扫北之中屡立奇功的骑兵团,如今在这群山林立的地形之中,反而显得有些累赘!

更让他焦愁的是,那个前段时间刚刚归顺的泉三周,最近两天也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之下表现得有些不大牢靠……

最明显的就是,原本业态城中因推翻了高晋真的统治而战意颇高的上民军队,此时面对积利州来的大军,却显得有些畏首畏尾,甚至一度起了退出业态城的想法!

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开始思考,这些原本生活还算过得去的上民们,在关键时刻是不是真的能够倚仗……

……

……

同一天的仓岩州,全面主持工作的都护府长史孔良却面领着另一个问题:现在他手中有兵无将。

是的,他现在手下有从前内部傉萨、现大周迁安王留下的三万常备军,和新近征召的两万新军,都一股脑儿分布在仓岩州、哥勿州、盖牟州等几个大城当中,五万大军和正在急招的预计三四万人就这么干守在城里,对于外面的局势一筹莫展。

他当然知道如今东、西、南三部都已经确定起兵反叛,而且作为安东副都护的陆鸿,如今身上承受的压力,肯定是无比的艰巨!

因为他满打满算,平州如今能够调动的正规军绝不会超过三万,即便加上营州借来的平卢军和燕郡守捉城军,也不过四万余人,要想与三部连同新罗一共将近二十万大军抗衡,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大将大将!

假如现在老天肯发一个能够统兵的大将下来给他,那么老孔宁愿少活三五年,也比现在空有力气而使不出去干着急的好!

就在仓岩州没几天,孔良的嘴巴里就因为着急上火而起了好几个水泡,他现在紧急召集韦曈、元稹、笪子明、贺纶四名下

属齐聚仓岩州新建的安东都护府衙门之中商讨今后的安排。

“都说说,有甚么办法?要不要出兵,出兵的话该怎么打?”孔良急得敲起了桌面。

下面四名下属面面相觑,他们都是文官,虽然都瞧过几本史书,若问他们甚么朝代发生过甚么样著名的大战,他们能够毫不犹豫地列举出一大串来——甚么长平之战、围魏救赵,甚么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本朝最耳熟能详的屈山宙战江东……

可是真要叫他们出谋划策,拿出个具体的行动方案来,却是强人所难了。

纸上谈兵谁都会,就好像前头在平州港死于乱军之中的那位日本四国第一兵家,但是如今讨论的是关乎安东存亡、大伙儿身家性命的大事,谁也不敢妄加置喙。

孔良抬眼扫了一圈,知道自己算是找错人了……

是啊,他自己也对兵事一窍不通,这几个人都跟他差相仿佛,他都没个主意,凭甚么就得让别人想出办法来?

这时韦曈攒着眉头,犹豫了半晌,开口说道:“出兵的事情恐怕得延后再议,现在有一桩更急的问题,安东守捉使贺高将军刚刚派人来求援,说是东部傉萨阵亡之后,整个东部军就被新罗人接收了,再加上前几天新罗再度增兵,所以鸭绿水怕是守不住了。贺将军想请您将原本安东守捉分拨过来守仓岩州城的四千人马调还回去,顺便再给他部分增援……”

他说着便将手中的一份文书递了上去。

孔良拆开来匆匆瞧了两眼,确实是像韦曈刚才所说的,鸭绿水的防线已经十分吃紧了。

“没有兵!”这三个字刚刚到了嘴边,就被他咽了回去。

即便是他对兵事一窍不通,也能想得明白,假如鸭绿水防线失守,那么仓岩州便将立即暴露在敌军的锋芒之下,到时候就不是他想不想打的问题了,而是别人逼得他不得不打!

而真正打了起来,就凭他这个门外汉的统帅,又有几分胜算?

所以他虽然想把士兵都屯在仓岩州里,自己也图个心安,但是理智告诉他,这绝不是个好主意……

“四千照给,另外再从老军当中调拨五千给他,让他务必守住!”孔良痛苦地表态,并且咬着牙狠狠地一挥手,九千大军就拨了出去!

韦曈正要下去拟书,却忽然被旁边的元稹叫住了。他愕然望着这个和自己一样新来的同僚,难道元微之还有甚么高见?

孔良看了元稹一眼,说实话他不大喜欢这小子。这人文采是没得说的,但是偏偏有一样文人的通病——恃才傲物!

在仓岩州这几天已经和他顶过好几次牛了。

他强自压下心中的不快,将韦曈方才的疑惑问了出来:“微之还有何高见吗?”

元稹在下面拱了拱手,说道:“不敢。”然后走到大堂中间,向另外几人看了看,说,“高见是没有的,不过依在下愚见,不如请贺将军放弃鸭绿水的阵地,撤回到仓岩州来。”

孔良本来虽然不大喜欢这人,但是仍然是抱有几分希冀的,并且期待这个文坛上的后起之秀能有甚么独到的见解。但是等元稹说完之后,他听了颇为失望,这书生毕竟还是对兵事一窍不通!

孔良下意识地反驳了他的意见,毫

不客气地道:“不行,鸭绿水是仓岩州和安东的最后一道防线,怎能撤回?你不懂就不必再说了!”

元稹倒不着恼,也不强辩,只是平心静气地说:“下官确实不懂军事,但是有人懂啊!咱们这里现成有一位大将,何不召回来将大军全权交给他节制?”

孔良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道:“你是说贺高将军?”

元稹点点头,说道:“失却鸭绿水防线未必就是灭顶之灾,咱们却能平白得一大军统帅,总好过数万人困守在三城之中无用武之地罢?”

孔良沉吟一声,显然是十分意动,只不过仍旧拿不定主意。

那新任集安县令贺纶与安东守捉使贺高是同族,听了这话便立即附和:“元微之所虑的是,下官认为此计可行!”

孔良的目光从他身上一扫而过,落到后面的笪子明身上:“子明,你是甚么意见?”

笪子明见问到了他的头上,便站起来欠了欠身,也说:“属下一位,现下的情况,似乎并无更好的办法。”

孔良最后看向韦曈,这韦敏光德高持重,他还是比较信得过的,因此也十分看重他的意见。

韦曈这回没再犹豫,当即点头表示同意:“属下也觉得值得一试。不过咱们可以先通书问问贺将军本人的看法,如果贺将军认为鸭绿水防线丢不得,那么咱们再从长计议也不迟;如果贺将军觉得可以放弃鸭绿水,那就请他立即赶回仓岩州接手大军指挥权,咱们这边严阵以待,防备敌军趁势攻打便了。”

孔良见大伙儿都同意这个办法,当即从善如流,说道:“既然诸位都觉得可行,那就这么办!”

元稹撩起眼皮乜了他一眼,心中暗道:这官儿精,自己倒先推个干净……

……

……

九月初九,业态城的守军在抵挡住了最新一波的进攻之后,平海军指挥使江庆收到了平州方面的回复。

由于平州城内的大军已经赶往前线,所以业态城方面的消息暂时还没有转到陆鸿手里,给他回信的是守在平州的胡小五。

信中告诉他,情况已经快马向陆副都护所在的白鹭城传递,而胡小五本人给他的建议是:立即放弃对业态城的上民的倚重和期望,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将业态城的土地统计起来,按人口均分,取得广大下民的支持。同时从下民当中就地征兵,充实兵员,争取守到援军的到来……

江庆看了信后,简直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这个办法简直从另人拍案叫绝!

这些下民手里有了自己的土地,这业态城的生死存亡也就和他们自己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当然要拼死守城!

他在遵照办理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胡小五的机智,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从这个办法之中嗅到了浓厚而独特的陆鸿式行事风格——大胆而另辟蹊径,霸道又直指要害!

当然了,虽然说胡小五跟在陆鸿身边着实吸收到了不少的经验,但是这个办法却绝不是他的原创,因为这就是陆鸿带着他们在业态城一行之后,为安东量身定制的土改方针……

(感谢水帘小狐和青山已黄的捧场,赏了不少,就是抽月票的运气着实不佳……另,介绍一本书《水浒天王传》)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缴海匪(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爷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罴将军之死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七十章 倒霉的汤柏(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动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四十五章 初见将军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边军大寨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庙(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
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缴海匪(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爷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罴将军之死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七十章 倒霉的汤柏(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动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四十五章 初见将军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边军大寨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庙(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