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

七月初六,陆鸿升帐聚将,麾下皮休、李嫣、江庆、赵大成、左虎、侯义、孙山、马敖、元香,以及沿途收编的一些地方军队的军官。

在他的身后,胡小五、小金子、张冲、喜子,四人面无表情地跨刀挺立,目光平视前方,更衬得这帐中的气氛有些肃杀起来。

“合兵之前最后一战!”

陆鸿刚开场就给这场大战定下了基调。

但是没有人把注意力放在“最后一战”上面,大家最关注的,显然是“合兵”!

合兵,跟谁合,怎样合,合兵之后是个怎样的安排?

大家心中都很清楚的是,他们合兵的对象显然是陈州王的大军。

但是不清楚的是,他们在襄邑县守了许多天,与陈州互为掎角之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甚至表现出坐稳坐大的苗头之后,为甚么要合兵。

将分左右,陆鸿独坐中间,他抬眼扫了扫两旁的人,从每个人的眼睛之中都读出了不一样的意思。

他心中明白的很,这些人当中,有是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唯他马首是瞻的,有着急挺进神都勤王的,有想维持现状并且远远观望的,甚至有心心念念割据一方的……

当然了,其中更加不乏拥立不远处的陈州王,打算做从龙功臣的!

在局势完全明朗之前,他们的这些想法都不会很深刻,更加难以表露出来。

但是随着战局的变化,人的心思也难免跟随着不断地活跃。

当然了,在如今的情形下,还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军令,即便他做出的决定并不是有些人心中想要的。

所以,大伙儿没有发表任何意见,都在等着他说出道理,或者直接下达命令。

“通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陆鸿敲了敲桌面,发出两记清脆的响动,沉声说道,“圣君两天前派人送来急信,神都方面的敌军已经即将完成合围,朝廷计划向太原突围!”

“太原!”

有人惊呼了一声。

陆鸿向那人瞥了一眼,见是齐州团练使,在他们打到全节县的时候带着一千多人跟进队伍的,叫做田永年。

此人兵虽少,却是个从五品的将军,因此这一声惊呼便在情理之中。

——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神都被围”这种事情上,而是看得更加长远,自然需要一定的见识。

“所以,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陆鸿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搅得大部分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并且面面相觑着,开始找左近的人窃窃私语。

听意见?甚么意见?

陆鸿没有制止这种行为,他既然要听意见,自然要允许他们思考,交流,能够帮助他们思考。

所以他端坐在位子上,等了很长时间。

这件事很重要,值得他等。

不过,那些平海军、沭河军以及红袖军的人,都没有说话,他们很明白自己的统帅,也很了解陆鸿的指挥风格——让你们讨论,并不是说我没主意;而当我有主意的时候,讨论得天花乱坠都没有用!

你们有任何不同意见,只需要等着被我说服,然后依旧照我的意思办就行了……

实在说服不了的话,这个江庆很有经验——举手表决,让大家来说服你!

所以他们这些“老人”根本没动,他们只需要猜想着陆鸿会是个甚么主意,然后在心中尽可能地替陆鸿把这个主意完善。

这就是开会的目的。

当然了,要想猜到陆鸿的主意,首先得明白他那句话的意思——他想要听甚么意见!

田永年明白了,事实上,在他自己喊出“太原”两个字的时候,就隐隐猜到上头的陆帅想说甚么了。

神都被围不是问题,因为那是迟早的事情。

向太原突围才有问题,因为太原,是王睿的老家。

丰庆帝只要去了太原,这个天下,或者说这个风雨飘摇、残破不堪的大周,恐怕就属于临泉王了!

所以,他认为,陆帅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其实是想听听看大家怎么选择。

而选项,在他的理解当中,有这么几个:

一,支援,但阻止皇帝去太原。

二,支援,并将皇帝送去太原。

三,静观其变。

而且,这个静观其变也很有学问。

其表面意思当然很明白,按兵不动,让朝廷大军自行突围。

关键在于朝廷自行突围之后——突围,成功,爱去哪去哪,临泉王把持朝政或篡位,我们拥立陈州王;不成功,皇帝等人被杀或被俘,我们拥立陈州王。

所以,静观其变的意思,就是拥立陈州王……

因为,做出这三个选择的前提,是合兵。

与陈州王合兵,那么他们,就成了陈州王的兵,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就是陆帅让他们给他意见,或者说做的选择。

在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那些原本就转着做从龙功臣念头的人们,脸上既有喜色,也充满了忐忑。

想勤王的人们,心里难免便会失望一些。

想维持现状或者思考着割据念头的,则完全失望了。

当然了,还有一些人,根本连其中的深意也没能想明白。

只有那些静等陆鸿命令的人们,也就是那些“老人”们,半点儿情绪波动也没有,他们知道,自己只需要服从命令;他们同时也对陆鸿抱以极大的信任,相信跟着他,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禀告陆帅,职下的想法是,合兵之后,静观其变……”

说话的还是田永年,他说完之后便闭上了嘴巴,脸颊上被流矢射中而留下的一个深坑样的疤痕,随着他的腮帮子微微鼓胀起来,而显得愈发光亮。

他很紧张,他知道,自己说完了这句话,便等于在向陆帅宣称:我要拥立陈州王!我要从龙。

也等于在向陈州王宣告:圣君万岁!

向丰庆帝:你下台!

向临泉王:你这个逆贼……

做这种事,任谁都会紧张。

陆鸿深深地瞧了他一眼,心想:没看出来,这田永年倒是个人物!

不过他没有立即采纳这个意见,而是把目光向更远的地方扫了一遍。

有些人在犹豫着,甚至将自己的脸都涨红了;有的人则下意识地把脑袋低下去,不敢与他对视。

议事厅里静得能够听到所有人的呼吸,甚至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年岁较长的上戍主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份宁静,说道:“禀告陆帅,职下认为,若不增援,恐留下一个‘不忠’之名。因此窃以为增援是上策,至于其后圣君是否坚持要去太原,可以再请宰相们调停。”

陆鸿没有问“如果宰相们调停不了怎么办”这种话,因为他明白这位上戍主的意思——一切遵从圣命!

宰相能调停到哪就跟随去哪

,如果宰相无法调停,圣君还是坚持、或者说不得不去太原,那么他们也得跟着去太原。

这种态度有些圆滑,有些迂腐,也有些投机取巧,原本可以算作最省力的一个做法。

但是没人附和他,因为上戍主只是个正八品下,虽然这位老校尉实实在在带着两千多人。

于是议事厅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陆鸿知道他们在顾虑甚么。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打算一点儿退路,比如,万一自己做了一些对圣君不敬的事情,而最后圣君恰恰稳坐宝殿……

所以陆鸿说了一句:“今日之事,绝不外传!”

没人怀疑这句话,于是有一位明显犹豫多时的镇将站起来大声道:“敢问陆帅,既然咱们已经确定要合兵,那么不知陈州王是甚么意思?”

这句话一出,许多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是的,既然一定要合兵,自然要听听陈州王的意思!

许多人是这么想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敢这么问。

——把难题推给上级,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陆鸿望着那位正七品的中镇将,然后看了看所有的人,口气严峻地说道:“我的意思,就是陈州王的意思!”

整个议事厅顿时响起了一片刻意压低的哗然!

“所以我要问问大家的意见,来确定我的意思。”

有些人仿佛又明白了一些甚么,而有些人,却越发地糊涂了。

这些更糊涂的人,甚至包括那些跟了陆鸿很久的“老人”,比如江庆,左虎,侯义,马敖,元香……

大部分人的疑惑都是,他们的陆帅虽然说一直与陈州互为犄角,但是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同陈州王亲自会面。

这种掎角之势,或者说军事上的合作势态,纯粹是陈州方面被动配合,而襄邑县主动出击,否则基本上就是各自为战。

那么,陆帅甚么时候已经可以代替陈州王做决策了?

但是很多人立即就想明白了,其实从陆帅最初进驻襄邑县开始,就一直在替陈州王拿主意——因为陈州方面的一切军事动向,都是在襄邑县有所动作之后才做出的配合行为……

许多人都以为这一片战场之上,一直是围绕着陈州王在攻守,但是现在很多人醒悟过来,原来主导东线战场方向大势的,一直都是如今驻扎在襄邑县的大军,都是他们自己!

而这场东线风暴的中心,一直就是陆帅!

包括姜炎,也在不知不觉中被陆帅牵着鼻子走——从陆帅进入沭河大营的那一天起。

陆帅进了沭河大营,姜炎便跟上沂山;

陆帅到青州取红袖军,姜炎跟去了青州;

陆帅退到河北道,姜炎跟去了河北道;

陆帅潜回河南道,姜炎跟回河南道;

陆帅靠近陈州王,姜炎攻打陈州王;

陆帅挂起尸首,姜炎分兵打襄邑县;

陆帅守住襄邑县,姜炎从西线战场调兵……

有些人猛然抬起头来,看着原先并不是很亲近的陆帅,眼中的光芒变了。

更多的人抬起头来,眼中的光芒变了!

李嫣抬起头。

江庆抬起头。

皮休缓缓地抬起头……

可是,他们明白了一些,却又多了一个疑问,陆帅为甚么要让姜炎从西线抽调兵员来东线?

(敬问各位看官:你们,明白了吗?)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于安东的治理设想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军的墙角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陈石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二百零四章 到达业态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三百五十章 杀死王睿的真正意义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二百四十九章 辞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三章 坝集二月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五章 蹊跷的刺杀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
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于安东的治理设想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军的墙角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陈石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二百零四章 到达业态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三百五十章 杀死王睿的真正意义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二百四十九章 辞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三章 坝集二月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五章 蹊跷的刺杀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