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

“陆经略此去辛苦!”

只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之后,张镒便不再言语,侧身肃客。

那顾综不知是对这种情形见怪不怪,还是城府深湛、反应机敏,总之面上一如平常,扶着陆鸿的一条臂膀,帮着张镒引导招呼。

陆鸿在此时,总算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了。

之前他可是跟顾综沟通过的,要借他们顾、张两家的关系,来帮他从中调停,尽量把张老爷子拉拢到朝廷这面来。

只要张镒点了头,以他的影响力,那些遍布江南,各怀异心的地主士绅们,最少一半都得消停一些。这就能为朝廷赢得更多的时间布置,将暴动叛乱的风险降到最低!

即便这张镒心系前朝,不肯向新朝低头,只要他能看在顾家的几分颜面,不要在背后煽风点火,也算是帮了大忙。

好在从顾综的反馈来看,张老爷子的态度,应该还是不错的,从张家多次打听他的消息便能瞧出一二。

因此在陆鸿来说,原本还是颇有信心的。

可是等他此时到了张府,才瞧出来,这顾、张两家的交情,绝非师生、同窗情分那么简单!

陆鸿感觉在这方小天地中,自己变成了唯一的一个外人……

好哇,这顾圆滑,瞒的老子好苦!

他一面在心里咒骂着边上的顾综,一面脸上堆笑,与老态龙钟的张镒有一句没一句地谈着闲话。

从中门外走到客厅中,张镒已经随口之间将陆鸿的籍贯、年龄、喜好都打听清楚了,但是他本人说的话,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个字,而且神色之间依旧冷冷淡淡,没甚么表情变化。

陆鸿一边维持着面上的客套,一边按着顾综的指点落座。

张镒等陆鸿坐定,自己便在主位上大马金刀地一坐,同时板着脸向下吩咐:“预备酒菜!”

顾综笑眯眯地在陆鸿对面作陪。

他的大儿子立即答应,出门传话去了。二儿子便束手站着,低眉垂目,好似功课缺漏的学生,面对着严厉的先生一般,规规矩矩,战战兢兢。

门外的下人走动之间,都是弯腰低头,大气也不敢多出。包括给陆鸿上茶的茶工,也是轻手轻脚,完全不敢抬头看人。

陆鸿见了这等情状,不由得便拿积善坊花家,来跟这张府两相比较,只觉两家同样的门禁森严,规矩极大,但是这张府处处透露出一股威严压迫的味道,而花家却是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此处的形容,却是只对气象风度而言,绝不指装潢修饰这类泛泛外表。

陆鸿与张镒虽然不曾深交,但是从这张府之中的气氛上,差不多可以类推出此人的心性。

眼看两人都沉默下来,尽管距离最后一句谈话落音,只是几个瞬息的时间。

顾综便适时地插口,并且开了句玩笑,说道:“大人,您这一走便是二十天,季权公原打算回苏州小住,为了替您接风,可是多余等了半个月——待会入了席,大人少不得先罚三杯!”

不过他的话一说完,心里便后悔了。

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这位年轻上司到底会不会喝酒,万一是个滴酒不沾的,自己把话

说得这么满,那不是叫大家都下不来台吗!

好在陆鸿哈哈一笑,满口答应:“好,该罚该罚。只是不知季权公吃不吃得酒?”

他这也是试探性的有一问。从对花老太爷他们的了解来看,这些文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大多都讲究“惜福”、“养生”,一俟过了六十岁,非但滴酒不沾,连饭也少吃,甚至全然茹素,或过午不食!

他见张镒如此模样,精神已然不大健旺,便先问个清楚,等会到了席间也好客随主便。

谁知顾综爽然笑道:“我这叔父,每餐必饮。清晨六钱,晌午、晚宴各饮三两,足量足数!”

这时守在门边的张二郎抬起头来说道:“好教陆经略、敬宗兄晓得,父亲致仕之后,不必上朝,清晨的六钱,已添作三两了。”

“哦?”顾综急忙向张镒确认。

那老人谈到酒时,眼皮微微撑开了一些,面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此时听顾综询问,便微笑着点了点头。

“哈哈哈!”顾综抚掌大笑,说道:“好,此事当浮一大白!大人,您说是不是啊?”

陆鸿笑吟吟地点点头,心里却渐渐生出一丝不耐烦来。

倒不是因为张府招呼不周,而是因为这张镒的冷淡,加上顾综的虚伪矫作,以及身在客境的危机感,渐渐磨去了他心里的耐性!

在他看来,整个张府的人和物,都与自己的心性格格不入。

或者说,整个南唐崖岸自高、浮夸虚枉的风气,就让他打心底里无法接受,甚至反感!

张镒与顾综,显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人物……

“听闻陆经略,走遍了建邺十县?”

笑声之中,忽听张镒那苍老而平淡的声音响了起来。

顾综与张二郎都是一愣。

若在平时,谈到酒兴上面,老头子少不得要搭个腔,说上两句“酒话”,可是今日却有些反常,主动提到了甚么“建邺十县”,和传遍了全城的“陆经略使出访”。

陆鸿听他谈到正事,稍稍松了一口气,点头道:“是,走了一趟。”说着笑了笑,“总算领略了一回江南风物。”

张镒一张枯瘦的右手在大腿上轻轻敲着,约莫是此老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对陆鸿的话,不置可否地说道:“嗯,景致并没有甚么——时节还早。陆经略若有兴致,三四月的时候,到苏州来看看,总是不错的!”

陆鸿道:“三四月时若一切顺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

他这是话里有话,意思是:到时候要真没有狗屁倒灶的烂事才去,至少局面得维持的住——你老若真心请我,那就得出个手,帮我摆平摆平。否则就是虚伪造作。

张镒显然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嗯”了一声,模棱两可地说道:“江南人明白事理的多,总不至于太乱。”

陆鸿笑了笑,说道:“那未必。”

从刚才便一直静静陪听的顾综,此时心中咯噔一跳,连忙去看张镒的脸色。

好在张镒面色如常,仍旧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只是花白的扫帚眉微微扬了一下,说道:“哦?怎么未必?”

鸿仔细地看了对方一眼,见他的一对瞳仁浑浊不堪,迷迷蒙蒙好似罩上了一层云雾,愈发使得这位老人意态昏沉。

陆鸿想了想,决定直言不讳:“弊病甚深,沉疴将发!”

他这话已经算是很不客气了。

毕竟在一年之前,南唐的一切政务,都还掌握在面前的这位老人手中,此时批评南唐的弊政,等于在变相地批评张镒,对他的施政措施予以否定!

因此顾综与张二郎都有些变色。

顾综是怪他失言,同时连使眼色。

张二郎则是带着几分愠怒,以及愤愤不平的神情。

他觉得,这陆经略虽然权柄甚大,但是水平未见得与其官职相称——以他这初出茅庐的模样,不提谦虚请教也就罢了,竟公然到张府门上,来批评老爷子的施政,那不是大言不惭、狂妄之至么?

他觉得,只看老爷子刚刚致仕,朝廷便倒台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父亲是如何的高明、朝廷的支撑全靠他父亲一力维持!

所以他很不满于这位陆经略妄议前辈、睁眼说瞎话!

但是他不敢反驳,因为张家的规矩,老爷子会客,没有他插嘴放肆的余地。

谁知张镒听了,非但没有像二人一般的神情变化,反而点了点头,道:“不错,大唐已经烂了几十年,江南更是积重难返。是老夫无能,挽救不了大唐的弊病,否则也不至于刚刚离开,便遭到大厦倾覆的下场!”

顾综与张二郎同时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而张镒虽然直承己过,陆鸿却是明白:这老头实在精明得很,知道无力回天,便觑准时机,急流勇退,保住了晚节。

所以他意有所指地道:“季权公果然深谋远虑。”

顾综正奇怪于他拍马屁拍得不着四六,这“深谋远虑”从何谈起?

张镒心中却十分明白,这是在说他早早看清了局势,退班致仕的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一退,不仅躲开了亡国之耻,而且博得一身美名,造就了一个旁人无法超越的“栋梁”神话。

张镒一双浑浊的眼眸倏然睁开,凌厉的光芒一闪而过,随即收敛得无影无踪。

就在他想要说些甚么的时候,突然听见外边一声肆意放纵的长笑,径闯大门而来!

张镒看了门外一眼,脸上闪过一抹厌恶,显然对那人的到来很不愉快。

张二郎的脸上却骇然变色,不待老父吩咐,便一个箭步冲了出去阻拦,步履之矫健,看上去丝毫不像是个五十岁的中年。

不一会儿,只听院中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二舅哥,何以如此推搡!骨肉亲情不要了吗,上门是客的道理也不讲了吗?”

对方说话并没有刻意提高嗓门,但是一字一句,仍然清清楚楚地传进屋内。

“你!”

只听张二郎怒喝一声,眼前一道人影一闪,从中门大摇大摆地进了来。

陆鸿凝神看去,只见一个道人打扮的中年,黄袍黄冠,须发鬓角皆是一丝不苟,油光发亮,面皮白嫩,俊朗非凡,只是眉眼、唇角之间无不带着桀骜不驯不逊的神气!

(本章完)

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会面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见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营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爷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上架感言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乡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三百零三章 再见陈州王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五十一章 两大督查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
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会面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见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营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爷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建邺城(二)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上架感言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乡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三百零三章 再见陈州王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五十一章 两大督查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