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

自从濡河谷一场大战过后,草原上似乎从此陷入了平静。虽然六月初一的那一战严重影响了濡河的水质,使得依托这条河流生活的人们不得不停了好几天的水,改用井水和其他水源度日。

直到大约六月初四左右,檀州的百姓们才发现河水中淡淡的血红色已经重归清澈。

本以为今年的这场战争总算结束了,那些因为害怕战火而到城中躲避的乡人们,这才带着懊悔赶回家乡,去伺候他们的摆烂了两个多月的土地。

可是没等他们把田间的荒草除净、把水灌满,禁军向草原人发兵的消息就再一次飘进了他们的耳朵里……

六月初十,龙武卫再度出击,穿越燕山山脉,打进饶乐草原。

但是这次并没有将大军全员出动,数万人来到濡河谷之后便开始依托两道山体建立营寨,同时派出八千轻骑,由猛将刘斗儿率领,沿着濡河一路向北扫荡。

濡河谷所在之地是整条濡河的中段,呈东西走向,但是不论从西口还是东口出来,河道便转了个弯,改为由北向南。大军选择在此修建兵寨,一来是看中了濡河谷的险要地势,二来因为山谷地处奚人进关的咽喉位置,只要布置得当,就能极大地遏制两胡南下的势头。

因此这回王睿大将军选择大军在此驻扎建寨,并不是为了扩大今年扫北战役的战果——事实上随着奚军大举败退、奚王牙帐被捣毁,在整个饶乐草原上已经没有可观的战利可图——而是为了长远考虑,将这颗锋利的钉子楔入敌人的要害之地。

如果能够以这座新建的兵寨,使得奚人从此动弹不得、如骨鲠在喉,那显然要比消灭敌人几万大军来得划算!

六月十三,花源部奉大将军命令,从南苏州出兵,向松漠草原契丹本部试探;濡河谷两边山中树木砍伐大半,堆得满山满谷。

六月十六,刘斗儿骑军在消灭了数个奚人小部落之后,与契丹日连部一万多兵马遭遇,双方交战两天三夜,各有胜负,日连部退走;濡河谷东西出口各立起一道闸门,整个山谷正式封闭。

六月十八,花源部从契丹军的口袋阵中逃脱,向东南撤退;濡河谷两山顶开始搭建哨楼。

六月十九,追击花源部的两万契丹军在南苏州城下损兵折将,退回草原。

六月二十,刘斗儿紧追日连部败兵,深入敌境,中计兵败,带着数百人仓惶撤退。

六月廿四,花源部返回南苏州。

七月初六,一座新的兵寨在濡河谷中崛起,四十二座哨楼箭塔好似雄壮高大的巨人,在山巅立作两排,冷冷地俯瞰着苍茫的草原。

七月十七,檀州镇远军移防濡河谷大寨,龙武卫大军从饶乐撤兵……

陆鸿并没有参与到这场“盛会”中去,他带着剩余不到七千人的军队守在广边军大寨里,做了几件事:整理这场扫北战事的得失、写信、养病。

他命范翔整理五月十二接到朝廷檄文以来,每一天所记录的军事日志,并且做成一份厚厚的《丰庆七年平海军进援幽州、平海军清灵军出塞佐战之战后陈述》,派人送进关内,经由驿道转呈兵部。

陆鸿这么做并不是已经接到了撤军的命令,而是

他笃定地预料到,这场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两胡兵马虽然遭到重创,并且大范围放弃了饶乐草原,但是事实也已证明,光凭龙武卫大军的一己之力,并不具备击败两胡的实力!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假如正面交锋的话,仅凭较为孱弱的奚人也能独自与大军对阵而完全不落下风……

所以他断定,在胡人经不起战争消耗,而扫北大军也不具备歼灭敌人的实力这两个大前提下,这场战争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了!

而且如今两面僵持的局面已经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此时谁再主动出击,谁就一定失败!

他将这些见解同时附到《战后陈述》之后,在六月十二这天一并报给了朝廷,请求朝廷结束扫北战略,同意龙武卫班师还朝……

果然就在他这封信发出去没几天,他的预言就被结结实实地印证了:六月十八、六月十九、六月二十这三天日,花源与刘斗儿的军队先后在敌境遭到失败,主动出击的契丹人也没有讨到好果子吃。

因此在六月底,朝廷经过“慎重考虑”,命令“扫北”主帅王睿尽快建成濡河谷大寨,并且班师回朝……

这道诏书一出,实际上便宣布了丰庆七年声势浩大的“扫北”战略提前结束了!

在忙于整理《战后陈述》的同时,陆鸿前后给妫州的毕大维写了三封信。

第一封类似于寒暄问好,并将草原上如今的形势剖析告知,且在信的末尾,让他不要再对胡人抱任何幻想,让他知道现在继续坚持下去并没有好结果……

从头到尾他都是用一种平和客气的语气,像是两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彼此寒暄。

但是除了毕大维没有为难信使,并将那个送信的小兵客客气气地送出城外,这封信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第二封则是用颇具诚意又颇为强硬的语调,劝毕大维及早回头是岸,并释放清灵军的指挥使雷文耀,不可一错再错!并且提出愿意为他作保,请求朝廷从轻发落。

这封信从六月十一送到妫州城之后,一连三天仍然没有等到任何答复。但是在第四天,也就是六月十五这日,毕大维命人送来了那二百多假“神武卫”的首级。

第三封信却是发给朝廷的,他请求丰庆帝下诏书,对广边军拥兵自重、据城违命的行为从宽处置。这封信一式两份,不仅通过蓟门关发往神都,而且抄送了一份到妫州城。

六月十八,毕大维大开妫州四门,释放雷文耀,并派骑兵将其送入蓟门关。他同时上表朝廷,痛陈己罪,甘愿认罪伏法。

六月二十,陆鸿派古超兴持右鱼符前往妫州城,接收广边军,并将毕大维及一干从犯军官统统关押下狱。同时他也遵守承诺,不仅善待投降是士兵,而且并没有对这些收押的军官们予以刁难。

这一连串的事情看起来进行得十分顺利,我们的陆鸿其实已经陷入了重病的折磨之中!

就在那天洗过澡之后的晚上,他突然大发高烧,军医用药两日后病情稍稍减退,但是第三日又开始头痛发热,之后一连几日都在反反复复当中度过。

并且他的病情从六月十三开始急

转直下,进入了彻底严重的境地之中,他的皮肤开始呈现病态的红色,神智也愈发模糊,基本无法理事!

陆鸿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趁着偶尔的清醒,坚持完成了《战后陈述》的整理,以及成功降服广边军的第三封信。

如果毕大维足够细心的话,他就会发现第三封信的笔迹和前两封都不一样,因为那是陆鸿躺在病榻上口述,而范翔代笔的!

六月二十陆鸿甚至都没能亲自前往妫州接收广边军,而是提前委派了老成持重的古超兴,作为古超兴的副手一同前往的,还有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赵清德。

因为此时他的病情使得他睁开双眼也不能够——他昏迷了。

六月廿二,就在陆鸿昏迷的第三天,陈三流七天之内骑马往返狂奔一千二百里,从保海县官医馆将高健带到了广边军大寨……

如今大伙儿就等在广边军指挥所的屋外,焦急地听着里面的声音。

不一会外门响动,王正刚刚从草原上巡视回来,正急匆匆地往里走。他一回大寨就听说高医正到了,因此连衣甲都没来得及脱下,就满头大汗地冲进了指挥所来。

“咋样了?我三哥哩?”王正抓住小五子一叠声地问道。

胡小五连忙示意他噤声,指了指房门压低了嗓音道:“你小声点,别打扰到高医正——你三哥在睡觉,他累坏了……”

王正连连点头,向紧闭的大门看了两眼,估摸着一时半会儿很难有甚么结果,便道:“我先瞧两眼三哥去!”

胡小五点点头,叮嘱他道:“他在自己房里,去那也小声点,别把他吵醒了!”

“欸!”小王正满口答应,转身便出了人群。

他轻手轻脚地经过两间兵舍,来到三流子所住的屋子,门外两个把手的亲兵,见他过来都默不作声地行礼。

王正猜想这是他五哥安排下的,为了防止三流子免受打扰,事实也是如此。

他向那两人点点头,踮着脚尖走到窗下,透过窗棂间的空隙向里面望去。

只见门内一张小床,三流子正穿着一身破烂袍服,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均匀而贪婪地打着呼噜,一头乱发像鸡窝似得堆在脑袋上,脸颊和眼窝都深陷下去,唇边也满是未经打理的胡茬子。

这形象简直与平日里那个玩世不恭的三哥判若两人!

王正感觉到喉咙被甚么东西哽住了,他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转身又轻手轻脚地离开了这间屋子。不一会他便从斥候营里抽调出十几个斥候兵来,将这间屋子团团围住,不再允许任何人接近十步之内……

时间从这一天飞快地转到了六月廿五,陆鸿在高健的精心医治下,病情渐渐好转。

同时广边军大寨接到了朝廷的制授文书,封陆鸿为从四品上宣威将军、守正四品下左千牛卫中郎将、加勋正四品上轻军都尉,除平海军指挥使,由原指挥副使江庆代职接任;除广边军指挥使,由花源接任。

诏令特恩,着左千牛卫中郎将陆鸿自恢复起,入京休养……

(感谢书友38755197的纵横币捧场,感谢推荐票和订阅支持,今日起正常六千更新。)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人的诡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请假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个真实的神机门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阵图之地载阵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营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辞(一)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十三章 征兵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动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会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鹭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问题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
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人的诡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请假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个真实的神机门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阵图之地载阵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营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辞(一)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十三章 征兵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动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会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鹭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问题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