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辞(一)

小应九脸上挂着客气而矜持的笑容,肃立在殿廊之中,恭恭敬敬的,只等陆鸿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才开口低声说道:“陆帅,大家在殿中休憩之间等您。”

陆鸿不知道“休憩之间”是指甚么地方,想来也就是朝会或者接见的间隙时,预备给皇帝休息之用的所在。

他虽不知,也不用多问,只需跟着小应九的指点,跨进敞开的大殿右侧门,便置身于极度宽敞、高阔的殿堂之中,一根根合抱粗的的圆柱,朱漆黯淡,微藏细纹,颇有些历史沧桑之感。

陆鸿随意地打量了两眼,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小应九在他身侧,伸手向大殿东北角一座小型的屏风一指,低声说道:“门户就在屏风后面……”

陆鸿点点头,正要抬步,却听小应九接着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更早时三殿下来过了。”

陆鸿一愣,脚步僵在了当地。才想起来所谓“三殿下”,就是指的陈州王李安。

陈州王在龙门的时候,就不止一次地往韩城奔走,丰庆帝当年“永世不得觐见”的旨意,早就化作尘埃了。

但是……今日陈州王来做甚么?

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应九和他提这件事,又想做甚么?

这小应九是皇帝的贴身太监,按道理说,不该与他这个外臣说这些多余的话……

“应公公,甚么意思?”陆鸿淡淡地问。

小应九身子微微前倾,低着脑袋,依旧谦卑地道:“在下也不知三殿下,是甚么意思。”

陆鸿眉头微皱,沉声道:“我是问你——你告诉我这些,是甚么意思?”

小应九倒也沉着,既不怕,也不恼,甚至低笑了一声,道:“只是感念陆帅功高,今日近处相见,愈觉亲近,有心提个醒儿……哪知是多心又多嘴,反惹得陆帅不快,真真罪过!”

他解释得越多,虽然声音平稳,可陆鸿愈发不信,只觉其中必有所指,或别有用心。

特别是那“功高”二字,最是让他心中微颤,仿佛平静的深潭之中,凭空落下了一枚石子,没来由地溅起阵阵涟漪。

陆鸿摇摇头,便没再理会这年轻太监,直接拔步往那屏风后面走去。

小应九不疾不徐地追了上来,脚步轻盈沉稳,想来刚才说话的那份沉着倒未必是装出来的……

如果是装的,那么这位当个太监,也太过屈才了……

陆鸿一气绕过屏风,果见其后有一个单扇的门户,虚掩着,瞧不见内里的情景。

小应九轻轻伸手推开,便自行退了下去。

这件屋子不大,装修也没有多少富丽堂皇的布置,只是古色古香、庄重而不失儒雅,正当中立着一尊双耳镂空铜香炉,正从镂空的空隙之中,袅袅地散发着青烟,释出阵阵舒润的馨香。

陆鸿闻这香味颇有凝神静气之用,却不知是个甚么种类。

他左右瞧了一眼,榻上几个蒲团都空空如也,并未见得有人,便除下靴子,放到墙根,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他瞧着空荡荡的屋子,心中暗想:刚才那小应九不是说,圣君已在甚么“休憩之所”相候,怎么不见人影?

他左右百无聊赖,便四下打量着这间屋子,只见当中的圆柱中段,挂着一块两掌大小,形状不大规则的椭圆形木牌,上面用朱笔写着三个大字:静心斋。

陆鸿愈发奇怪了,难道这间小屋叫做静心斋?

可那所谓“休憩之所”又是何处?

他细想一下便明白了——这静心斋与那“休憩之所”本来便不是同一处所在,皇帝固然已经等在“休憩之所”,也的的确确是在等他,但是这于理、于制皆不合!

——以皇帝至尊,怎么可以提前为臣子坐等?

于是便使了这么一个偷换概念的法子:先将陆鸿请到静心斋来,等着皇帝,然后皇帝再从“休憩之所”过来接见,总算是既给足了陆鸿的面子,也不逾越礼制。

陆鸿不禁有些头疼,两人还没见面,就先摆出这许多迷魂阵,看来这个假,真不怎么好请……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却听大殿正堂之中脚步声音响起,一个轻快矫健,是刚刚离开的小应九;一个沉重缓滞,恐怕便是年老体重的丰庆帝了。

陆鸿连忙对门而立,不敢稍有不恭不敬之态,眼看这对君臣之间,便要进行生平第一次的会谈了……

丰庆帝人影尚未在门口出现,便已经开了嗓音说道:“朕的小陆将军到了?”

话落人至,他平平常常地披了一身闲适宽松的袍服,稍稍遮掩了一些宽胖的身躯,便出现在了屏风之前、门户之外。

陆鸿倒不是完全没有见过丰庆帝本人,远远望过几次,双方间距最近的一此,丰庆七年西苑大演武时,陆鸿被李毅下放到观众席瞧热闹,当时丰庆帝乘御辇过天街,由李毅亲自驾车穿过定鼎门时,陆鸿就在门洞里瞧着……

再过短短一个月,距离当日的“近距离接触”,便整整两年了!

陆鸿连忙趋前两步,躬身下拜:“臣,拜见圣君万岁!”

丰庆帝显得兴致不错,呵呵笑着将他扶了起来,颇有些感慨地说道:“七年初一,出城往西苑,朕便在定鼎门中瞧见了你,好个少年郎!”

陆鸿完全没想到,皇帝对他的第一句话便是提到了这件事情,而这件事正是他方才心中所想。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他不过是一名六品军官,躲在人群之中连自己都生怕找不见自己,这丰庆帝居然当时便注意到了?

不管怎样,他还是觉得心中暖洋洋的,很是感动,忙道:“圣君谬赞,没想到圣君当年慧眼如炬,竟瞧见了臣下。”

丰庆帝哈哈大笑,摆手道:“若说没想到,朕更加想不到,当年那位牵着迟行,躲在人群中的少年校尉,今日已是功勋赫赫的朝廷柱石!”

陆鸿奇道:“圣君认得迟行?”

丰庆帝神秘地一笑,说道:“这匹马还是头小驹子的时候,便在朕的御马厩中了。后来赐给拓戈尔汗,没想到他肯送了给

你……”

这老皇帝看起来精神十分健旺,也十分健谈,全然不像当年传言的那般,昏厥之后便一直暮暮沉沉,精力欠佳。

陆鸿心中纳闷的同时,也因着笑了一声,点头道:“那是承蒙韩大将军照拂。”

丰庆帝“嗯”了一声,指了指陆鸿脚边的蒲团,自己走到对面,在小应九的搀扶之下坐了上去。

陆鸿正襟危坐,两人一个相对,便要谈到正题了。

“听说你想休假?”丰庆帝看似随口说道。

陆鸿欠了欠身,说道:“正是,战事旷日持久,臣下思及家乡、念及父母,好生挂碍,特请圣君恩准回乡过年。”

丰庆帝显然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点了点头,道:“那也未尝不可。”

陆鸿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真个又惊又喜,正要谢恩,却见丰庆帝抬了抬手,阻住了他。

“不过,如今朝廷有两件大事亟需解决。”丰庆帝说着眯起了眼睛,带着两分考究的意味,说道:“若是小陆将军帮我解决了这两件难题,那么任你天涯海角,自去自飞,我来不来管你……”

他的口气虽然严肃了一些,但是自称也从“朕”变成了“我”,算是折了个中。

陆鸿心中盘算,自己在神都的时日,拢共加起来也得有几个月了,这丰庆帝倒确实一次也没勉强过他上朝……

他能猜到其中一大难题,还是神都留守的问题,但是另外一个却是怎么也猜不到了——难道还真把他算进了宰相班子,他一走,政事堂三条腿便能缺了一条?

陆鸿也不敢自作聪明,便老老实实地请教:“不知圣君所虑者何?”

丰庆帝倒也干脆,朗声说道:“一者神都谁人镇守,二者南国何人经略!”

原来是经略南唐旧境……

眼看着过年开春,这倒的确是个问题!

实际上,他早早便与花大爷讨论过这件事,只不过当时谈的不深,也就没记在心上。

对于神都留守的人选,陆鸿已经有了备案,但是南国经略这个问题,却不曾仔细想过。

因此他略略沉吟了一会儿,才道:“神都可调花源将军回来留守,现任长史孔良尽能担当安东重任——再以温蒲、扶吐瀚、贺高等人辅佐,安东无需担忧。”

丰庆帝显然也早就想过这个方案,此时听陆鸿说的这般笃定,便点了点头,道:“安东是你一手操持来的,你说可行便一定可行。只是花小侯资历总归浅显一些,为何不请司马将军回京?”

所谓“资历”,一则是领军时间长短,二则是参战次数多寡,三则战绩功勋高低。陆鸿是二三条无人可及,因此可称有资历,而花源确乎显得不那么过硬。

不过陆鸿早有考虑,直接笑着说道:“司马将军还是继续接管安西的好,花小侯资历虽然稍显不足,神都还有卢大帅,尽可镇得住场面!”

既然提到了安西,那便绕不过王睿,以及龙武军去。但是两人都很默契地没有提这一茬儿……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辞(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零四章 到达业态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动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桥北的争端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之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临的问题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帮忙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难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辞(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三百一十八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零四章 到达业态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动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桥北的争端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之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临的问题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帮忙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难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