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

也不知是因为老驿馆的地龙停的特别晚,还是因为屋内煮茶的炉火过旺的缘由,几位按察使都觉得有些许闷热、压抑,而且纷纷感到口干舌燥。

陆鸿坐在他们的对面,凝眉苦思,半晌也找不出一条可行的对策来……

汤柏与刘祯两人,将此行的主首杜预夹在中间,三人并肩而坐,皆默然无言。

若要论叙辈分的话,刘祯因为花大爷的关系,要低于陆鸿一辈,叫一声“师叔”;汤柏与陆鸿平辈论交;而杜预,因为陆鸿是杜二郎的表姐夫,因此老杜要高过陆鸿一辈。

但是现在大家谈的是家国要事,而不是论辈分、讲亲情的时候,所以,四位很有关系的人初次相见,都没有甚么热情话说,也没有多做攀交,反而在杜预等三人的一顿倾诉与乞援之后,气氛便陷入了一片僵局。

其实洪成对于这次按察使的目的,只猜到了一半。

明面上,按察使确实是为了各地叛乱的事情而来,说是要巡视各道,其实直接就穿过淮南道,直奔到了江南。

说起来,兵患这一点并不是无法可解的事情,也绝不至于使得陆鸿与三位按察使,如此愁眉苦脸、不知所措。

真正让他们束手无策的,是这些人在巡视的背后,背负着的那件不为外界所知、极其重要的事情,而就是这件事,使得如今屋内的气氛显得异常严峻。

或者说,这件事令得整个天下的形势,都严峻到了极点!

太子——第三次昏厥了!

而且今日不同往日,这一回上太医们尽管使尽了浑身解数,却再也无能为力。

“太医说,太子至多活不过四月开外!”杜预见压低了嗓门说道。

陆鸿不想问太子如今是怎样吊着命的,他知道太医们自有办法。但是即便如此有办法的太医,也只能将太子的性命留到三月底而已……

过了三月呢?

没有人知道,否则朝廷也不至于急急忙忙派遣三位大员,打着按察使的旗号,火急火燎、没头苍蝇一般来找他这个不声不响的当朝第一大臣……

“圣君怎么说?”陆鸿问道。

这个问题不能不问,丰庆帝的态度,显然是日后所有走向的关键。

杜预同刘祯、汤柏对望了一眼,都摇了摇头。最后还是汤柏说道:“圣君只下令太医务必治好太子……”

陆鸿的眉头刚要重新皱起,并且正打算为丰庆帝如此意气用事而感到不满时,边上的一个声音却打断了他。

“不,圣君不是这么说的。”刘祯纠正了汤柏的说法,“圣君是说:‘务必治好我的儿子’!”

陆鸿紧锁的眉头蓦然一轩,抬起头来望着三人,问道:“圣君真是这么说的?”

杜预点点头,道:“不错,一个字也不差。”

陆鸿的心中,好似被甚么东西给触碰了一下,他从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中,深切地感觉到了丰庆帝内心中隐藏的情感——那是一种与帝王权势毫无关联,最纯粹的父子亲情……

他有些动容,也有些感动。

之前因为丰庆帝迟

迟没有做出决定,而感到的不满与困惑,在这一瞬间,全都烟消云散……

至于丰庆帝应该做出甚么样的决定,自然是另立储君,重新打算!

或许正是这一点,使得朝中的大臣们,再没有任何理由去责怪这位孤独的皇帝,也没有任何办法狠下心来逼迫皇帝做出任何选择。

所以他们只能来找他。

陆鸿沉默半晌,才问道:“曹相和崔相,又是怎么个想法?”

杜预道:“曹相没有表态。崔相的意思很明了,要尽快在确立太子人选,同时及早对黔中道、岭南两道做出安排……”

他的话只说了五分,但是其中所表达的意思,陆鸿已经完完全全地接收到了。

几个月前,丰庆帝为了正式保扶太子,将陈州王派往岭南道、武孝宜派往黔中道,并且让陆鸿统领江南两道。

这一手安排看似毫无玄机,甚至看起来像是对有功之臣的分封奖赏。

但是在明眼人瞧来,却是一记极为巧妙的散手——江南两道之中,江南东道断绝岭南道北上之路、江南西道扼守黔中道腹背要冲,丰庆帝仅仅使动陆鸿一人,便看住了两位足以威胁太子之位的对手,显然是出于精心安排,也将丰庆帝的智慧和手段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这些按察使找到陆鸿,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像杜预刚才转达的,崔相的想法:及早对黔中道、岭南道做出安排……

至于是怎样的安排,还要看陆鸿的意思。

这两道的人马,是放是阻,都要陆鸿一言而决!

放武孝宜,则阻陈州王;放陈州王,则阻武孝宜!

如果两人都不选,而空着东宫之位,那么很有可能两处都要蠢蠢欲动。所以,崔相才要尽快确立人选,并且提前对两地做出放、阻的安排。

“我已经把突骑军派到洞庭去了。”

陆鸿没有直接表示他的意见,而是说了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

但正是这么一句轻飘飘,看起来只是一手单纯军事安排的话,却让对面三人同时变色!

洞庭,那是看住了黔中道,而使得武孝宜动弹不得的一着棋子……

“您打算迎陈州王进京?”杜预惊声叫道。

汤柏与刘祯两人,也都露出了紧张而踌躇的神色。

很显然,这三人都不怎么倾向于陈州王这个人选。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如今还没有做出明确选择的决心和勇气……

谁知陆鸿摇了摇头,又缓缓地说道:“在这之前,我已经先将司马巽派到了广州。”

陈州王就在广州……

三位按察使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脸上都表现出轻松快慰的神情。

刘祯忍不住心悦诚服地叹道:“陆帅不愧是陆帅,原来早早便做下了布置……这么一来,朝廷在进退之间,便从容得多了!”

他拍了一记马屁,另外两人也都点点头,对此表示同意。

这三人中,除了汤柏是深知陆鸿的手段之外,不管是杜预还是刘祯,对他都是只闻其名,而不知其人,今

日总算是当面领教到了几分厉害……

陆鸿此时却没有就着话题深谈下去,而是转回来问道:“那么,如今各地兵患,到底严重到了甚么程度?”

杜预嘴巴张了张,却没说话,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汤柏。

老汤是兵部侍郎,这事确实是在他的职分之内。

于是他开口说道:“其实兵患的消息,一个月前就有风言风语传到神都了。主要在黔中、山南、剑南一带,可是这三地经略都很默契地隐而不报,因此朝廷既没有确切消息,也没有应对之策。”

“那现在确定了?”陆鸿问道。

汤柏点头道:“十天前,武孝宜正式将情况详详细细地上报到了朝廷,黔中道失八州四十六县,快支撑不住了。”

杜预接口道:“朝廷也正好借着这个由头,派下了咱们几位按察使,先就到了江南来,特地向陆帅讨教计策。”

陆鸿想了想,摇头道:“恕我直言,这件事诸位办得不大对头。既然是武孝宜首先上报,那么你们就应该先去黔中道,也好摸清楚武孝宜的心思……”

还有一层意思他没有明说,这一次按察使表面上是为了兵患的事情,但是却首先到了并无叛情的江南,在太子昏厥的节骨眼上,怎么看都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别人自然不难从他们的行动中,嗅出朝廷的真实目的。这就有打草惊蛇之虞了……

杜预有些无奈地道:“此次出京,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兵患之事,因此径直到了江南——假如早知道陆帅已有万全的安排,那么咱们倒真不妨先走黔中道一趟。”

他这么说是对陆鸿做出解释,朝廷并不知道陆鸿已经做好了十足的部署,因此他们直接赶到江南,也是为了提早通信、尽快安排的打算。

如果这么算的话,即便是打草惊蛇,也无可厚非了。

陆鸿自然也想到了这一节,因此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样,你们也不必去黔中道了,直接去岭南道罢。既然武孝宜向朝廷求援,我就马上给突骑军下令,以帮助平叛的名义开进黔中道,接管武孝宜的兵权。”

对面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都觉得此计可行,便一起点了点头。

陆鸿接着补充道:“你们到了岭南道,务必安抚住陈州王,我再给司马巽写封信,那就万无一失了。”

杜预当即领命,说道:“是,就这么办。那咱们明早便启程南下!”

陆鸿又交代了一句:“还请三位给崔相回复,尽快劝圣君下定决心,拿个主意出来……”

杜预点了点头,给向刘祯说道:“世诚,麻烦你了。”

刘祯道:“好,下官立即给崔相写信。”

陆鸿见一切安排妥当,正要邀请三位同吃个晚饭,却忽然想到一件十分重要的细节,问道:“太子是因何而昏厥的?”

这一问杜预的脸色便又难看起来,他默然半晌,才道:“和前两次一样……”

“前两次?”陆鸿见他语焉不详,顿时疑心起来!

(因为最近一直在出差,所以只能单章更了。)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战(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问题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锁安东的钥匙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七十三章 纠结的李嫣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请假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请假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五章 蹊跷的刺杀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八十章 战江东大曲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乡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机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
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战(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问题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锁安东的钥匙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七十三章 纠结的李嫣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请假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请假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五章 蹊跷的刺杀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八十章 战江东大曲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乡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二百九十章 所谓封地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机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