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

孔良告辞了,他在接受了一顿醍醐灌顶之后,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功曹参军事和录事参军事,一个是正七品下五曹衙门主首之一,一个是正七品上大都护、副都护的全职机要秘书,都是一个掌握曹司实权,一个隐性权力极大,都是都护府要职!

临走时他没忘记把卢梁留下的信拿了出来,交给陆鸿,并且两相约定了,明天一早便在都护府衙门召集议事,虽然温蒲那边需要团结合作、不能妄动,但是那些署官曹吏们目无上官的行为必须敲打敲打!

虽说他现在总算已经和孔良达成了初步的默契——集合一切可用的力量、彻底治理安东,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要无原则、无底线地纵容这些官僚……

副都护府的会客厅里灯火通明,几只扑棱蛾子在紧糊的窗纸上无畏地噼啪碰撞着,似乎还充斥着无尽的生命力。院里的知了却有些偃旗息鼓的意味,无力的叫唤仿佛预示着渐浓秋意的来临。

平州的夏秋一直都并不算热,甚至还是个避暑的好去处——假如局势不是这样紧张的话。

陆鸿没有立即回房去,而是把老羊头儿叫了过来,吩咐把他的床铺全部搬到外院书房的隔间里,从会客厅东北角的小门直接就能进入他的书房。

既然后院去不得,他干脆也就搬到外院来住算了……

他妈的王正和小五子!

他倒不是反对这两个东西把婆娘带来,相反他十分支持这种做法——至少小五子不用像在神都那几天一样,因为想婆娘想得急切,做甚么事都毛毛躁躁的。

但是这他娘的一起赖在自己家里算是怎么一回事,这么大个平州城租两间小屋单住又能废几个钱?

亏你们还是朝廷敕授的七品军官!

陆鸿又是气闷又是无奈,想了想又有些自嘲地笑笑——还不是你自己把他们惯成这副德性的!

他踩着刚刚换上的木屐,伸了个懒腰,推开小门径直走入了自己的书房,不知是因为疲惫还是困顿,会客厅里亮堂的大蜡烛让他觉得有点儿刺眼。

书房里羊油灯柔和的光亮让他更加适应一些,不过约莫是制油的去膻没做好,不论是灯油还是燃烧出来的烟气当中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羊膻味儿。

不过陆鸿倒并没有在意这些,他在草原上把一辈子能吃的羊肉都吃尽了,对这种气味早就不大所谓。

他浑身放松坐在自己的圈椅里,闻着新置书桌上散发出来的木料香味,混杂着淡淡羊膻的气息,心中竟然渐渐平和下来。

他对书房一直是比较讲究在意的,从平海军到神都陆府,他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书房里,如今在平州也不例外。

他坐在椅子中,挺了挺背脊,将老师卢梁的留信恭恭敬敬地摊开在了桌面上,就着灯光仔细地读了起来。

信的内容不长,大概意思也就是三点:告诫他深思熟虑,不可意气为用

,交恶同僚;拉拢仕子及地方下民,以小搏大、以众搏寡;施恩与人,善待于民,效仿薛仁贵治辽东故事……

最后一句总结:民心向背,切记切记!

陆鸿一面因为没有找到半点老师鼓励和劝勉的话而失望,一面又为自己正确的选择和做法感到庆幸!

老师让他不可意气为用、交恶同僚,显然就是说的孔良与温蒲一事,他确实没有因为一时意气而找温蒲的麻烦,同时与另一位地头蛇成凹斗也相谈甚欢,这就有些不谋而合的意味了!

信中又命他拉拢仕子及地方下民,这个“仕子”当然就是暗指辽东仕子之首的都护府司马温蒲,他今天在司马府正是恰恰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善意,只不过他刚刚到任,暂且没来得及拉拢地方下民。

至于“以弱搏强、以众搏寡”,在他的理解上应该是说,结合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力量,打倒统治地方的傉萨豪强,这也与他的想法基本一致!

而且他比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有一个优势,他有充分的历史积累可以借鉴——比如伟人们曾经争取贫农支持的手段,土改……

这就与“以弱搏强、以众搏寡”这个意思差相仿佛了。

最后与民为善并效仿薛仁贵故事,这个倒真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他将手中这封沉甸甸的信纸仔细地收好,伸手搓了一把脸颊,脑子里一遍一遍地想着信中的内容,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

天快亮时,东南方的海风带来了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陆鸿从睡梦中睁开眼来,听着院里细密的雨点和屋檐下滴滴答答的动静,忽然一骨碌坐了起来,昨晚突然就睡了过去,今天上衙要商讨的内容还没准备哩!

总不能把大家都叫过来,然后大眼瞪小眼罢……

他环顾了一便四周,发现并不是他的书房所在,愣怔了片刻,才想起来自己已经睡在了隔间新铺的卧室里了。

他在怀里掖了一把直衫,从木榻上爬了起来,推开隔间的扇门,踢着木屐快步走了出去。

院子里还是静悄悄的,除了几个做事的仆从已经在蒙蒙的夜色之中起了来清扫打理,整个前后院还没有多少人声。那些仆从都还是静悄悄的,来来往往的脚步声甚至不如飘洒的雨点声,只怕打扰了主家们的休息。

就在陆鸿半敞着领口走出会客厅时,管家老羊头儿已经听见了他起身的响动,提早准备了脸盆手巾,就在廊下笑着向他打着招呼:“相公,醒得好早,是洗个脸就起呢还是再睡个回笼觉?”

经过一天的接触,这老羊头儿也发现,自己这一任主家从上到下都不是拿捏架子的人,为人都随和得很,因此他本来摆着的一张冷面也就融化下来,顾盼言语之间都多了几分笑意。

陆鸿抬头看了看天色,东边已经泛起了几层灰白的亮边儿,但是头顶上仍然是黑蒙蒙的一片,院子里也瞧不清物事轮廓,几个穿着蓑

衣打着油伞的人影正端盆提桶踮着脚尖,带着几分跳跃的意思来回走动着。

因为阴雨天的关系,他有点儿把不准时辰,便问:“老羊,现在是几时了?”

老羊头儿也抬头望了望,笃定地说:“还不到卯时——寅时三刻罢!”

唔——凌晨四点多钟。

陆鸿昨夜里困得早了,现在睡意全无,再说他也没有睡回笼的习惯,便接过了老羊头儿手里的脸盆,说道:“这就起了罢,今天还要上衙,第一天,可不能耽误了。”

老羊头儿任他把脸盆放在了门外的架子上,摘了挂在腕上的手巾便浸到温热的水里,问道:“今日要上衙?”

陆鸿正打算埋下头就着水面擦洗,闻言奇怪地抬起头来,说道:“怎,今个十五,不用休沐罢?”

他记得十二、十八才是休沐日啊,今天上衙不是很正常吗?这老头一惊一乍的作甚……

“是八月十五!八月!”老羊头儿强调了一遍月份,“今日是中秋!”

“嘿……”陆鸿一拍脑门,恍然大悟,看来今天确实不是上衙的时候。

没法子,只能往后再推一推了。

中国人都知道,八月半可是个阖家团圆的大日子,别说是他小小一个安东都护府,就算朝廷中枢今天也是例休罢朝——皇帝和大臣们都要陪着家人过节!

他放弃了上衙的念头,正好留一天把明天讨论的东西整理整理,思路理理清。

说实话主持军事会议他倒是轻车熟路,反正他历来都是一方主将,军伍之中主将说一不二,开会有商量则商量,不必商量就直接宣布命令,一切简单粗暴,又效率十足。最重要的是,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他,他的任何提案都能获得通过和支持……

但是这种政治会议他就拿不定了,那些文人们酸腔腐调张口就来,明里举手喊着支持拥护,暗中却在台面下跺脚反对。更有甚者,干脆仗着几分“文人风骨”,站起来就敢甩主政官员的脸子,引经据典、花样百出,偏偏又十分的义正言辞,叫人辩无可辩,只能吃瘪认错。

所以陆鸿还得趁这个空档去请教一下洪成和孔良两位前县令、前刺史,这个政治会议该怎样的开法……

他抄了一把水扑在脸上,又问:“你们都是这么早起来打扫吗?”

如果是的话,那么他得发个话了,这些仆从白天起得这样早,晚上还得等他们这些主家人都睡下了才能休息,明显是赤裸裸的压榨啊!

他可不愿意干这种事……

老羊头儿还是用那句话回他:“今日是中秋啊……我叫他们早点起来归置归置,相公新住进来,家里总不能邋邋遢遢地过头一个大节,平日不这样,总得卯时才开始忙活。——另外厨子也订好了,咱们是吃晌午还是吃晚上?”

陆鸿停下来想了想,还是打算按照保海县的习俗,中午吃个正餐罢了……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六十八章 建春门外事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变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缴海匪(一)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财主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二)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
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六十八章 建春门外事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变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实到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缴海匪(一)第九十九章 指挥使的赌约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财主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战(二)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