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

花二爷死了。

那位脾性有些暴躁,但是在他们这些后辈的眼中却颇为可爱,而且精神头儿十足,瞧上去龙精虎猛的老人,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这是花老太爷去世的第一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当然,只是这么个形容,花二爷年届七十,也早已是满头白发了!

“明日一定去给二爷吊唁。”陆鸿先向花大爷拱手,然后跪拜下去,与那些同辈们见了礼,跟着站起身来,有些悲戚地问道:“老太爷如何?”

在他想来,花老太爷眼看着亲生儿子走在了自己的前头,心中必然不会好受!

那位九十岁的老人,遭受了这种打击,可不知能否挨得下来……陆鸿有些担忧。

花大爷道:“父亲还成,身子挺硬朗,便是不爱说话。”因着花源的关系,花大爷便将陆鸿当成了自己人,说话间便不如何客套,也没有许多逊谢的虚礼。

不过陆鸿觉得这样挺好,而且在听闻花老太爷的消息之后,也着实松了口气。

“老太爷没事便好——大爷、各位,也请节哀。”他叹了一声说道,“不过有一件事倒要请教大爷,二爷不幸过世,怎么不等花源回来发丧?”

他倒不是责问对方,花家既然这么安排了,定然有其道理处,因此他也只是心有不明,便诚意请教。

花大爷神情忽然变得悲愤起来,咬牙切齿地道:“陆郎有所不知,实则七月初圣君突围之日,舍弟便遭了毒手!舍弟死前叮嘱,他要等圣君归复,天下澄清,方得安息——如今灵柩已在家中停了数月,圣君已然回归神都,又等不及源儿从安东抽身,再不发丧更待何时……”

他絮絮叨叨半晌,陆鸿却只听见上半句,随后那些话语确实半个字也不曾入耳。

等到花大爷说罢了,陆鸿这才捏着拳头,带着寒声问道:“您说二爷是被人害死?是谁害的!”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大直巷前前后后数十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知道内情的花家人,年轻些的一个个露出雀跃痛快之色,年长的则老泪纵横,纷纷举袖揩起了眼泪。

事实上,花大爷亲自带着半大家子男丁来到修业坊,出于礼节和亲近,专门来亲自邀请陆鸿参加祭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来请这陆帅为他们主持公道!

他们在来此之前,花老太爷便交代过:倘若陆郎出手,那么花家今后但凭驱策;倘若陆帅明哲保身,那便客客气气请了来,今后只当是朋友……

不过花老太爷还是加了一句:陆郎是重情义的人,必定不会弃花家这些老头子们于不顾的!

花大爷此时才知父亲所料不虚,脸色涨红一片,口沫横飞地控诉道:“是王睿!老二不许他挟持圣君,他便派了兵士上家中来,当着老爷子的面,将老二杖杀!若不是老爷子弹压着,咱们花氏一门不复存于世了!”

他通红着脸,满是褶皱的面颊上隐隐透着青紫之色,原本柔顺齐整的长须也根根翘起

,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

身后那些花家的子侄们尽都低着头,刚才那番雀跃之意全然不见,既羞愧,又痛恨,这件事无疑是积善坊花家数十年来最大的悲剧和耻辱!

“等等为二爷下了葬,我便启禀圣君,发兵征讨王睿!”陆鸿也是悲愤难当,当即一口将这件事应承下来。

虽然他归权皇室乃是迟早之事,但是趁着他在军中还有几分影响力,趁着他还节制着大周近七成的兵马,何妨再最后出一次鞘,杀死王睿?

谁知花大爷摇了摇头,说道:“倒不必陆郎辛劳,实则陈州王已经将这厮招安,并且允诺封侯拜将,更胜往昔……咱们不久便要在神都冤家路窄了!”

他将“冤家路窄”四个字说得咬牙切齿,仿佛立时便要杀而食之!

陆鸿这才明白这件事情的难处——他要对付的已经不再是人人喊杀的王睿,而是站在王睿背后,那个已经真正将影响力渗透到了整个大周的陈州王……

杀一个拥兵自重的叛贼王睿,和杀一个已经归降并且封侯拜将的王睿,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差别!

不过陆鸿并没有表现出没有任何犹豫,更加不曾反悔,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说道:“没事,我自有主张!”

花家几个年轻的少年听了他这么说,脸色显然多了几分变幻,也有一些犹豫、失望。

因为陆鸿说的这句话丝毫没有底气,也没有任何慷慨激昂的语调,甚至连神情都带着几分惘然……

这些涉世未深,又血气方刚的少年们,以为这便是害怕,以为陆鸿想要妥协,以为他说这句干巴巴的话,只是为了支撑一个门面罢了。

不过花大爷却对此深信不疑,陆鸿既然说有主张,那便是真的有主张!

这种事情不需要激烈言辞的表态,也不需要慷慨激昂的担保,一句“没事”,便已无所畏惧;一句“自有主张”,便绝没有退缩。

陆鸿便在大直巷与花大爷平静地拱手作别,在目送走了花家的一行人之后,便转身回到陆府之中,走进提前烧起地龙的暖阁里,写两封信,一封给李安,一封给赵大成。

给李安的信很简单,只有五个字:我要杀王睿!

发给赵大成的信更简单,只有四个字:阻杀王睿。

他根本不用担心提前告知李安会打草惊蛇,事实上,他正是打算着惊一惊王睿这条蛇,让他在有限的生命之中都要在惶惶不安当中度日!

同时他也要向李安表个态:如果你想留点儿面子,这件事最好不要插手,因为王睿肯定会死……

这是他给李安的一个忠告,当然了,这种忠告很可能没有甚么用处。

因为李安肯定会插手,因为他将王睿招安过来,正是要利用此人在大周军中固有的影响力,以及手中的安西军,来对陆鸿进行制衡!

这一点上,从花大爷说出李安将其招安的消息之后,陆鸿心中便已经十分笃定了……

本来在李安眼中,担当制衡陆鸿的这项重

任,最好的人选便是王兖。

如果不是王兖太过弱势,而且并没有立下过多少扎实的战功的话,根本就不会有王睿翻身的机会!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假如王兖抓住了陆鸿与姜炎两军对峙僵持的机会,立下一些扎实的战功,并且迅速在军中积累到足够的威望,那么李安此时对待王睿的态度,绝对会截然不同。

因为陆鸿曾经与李安闲谈,那时刚刚打下龙门,并且从王睿的手中夺回了丰庆帝,他俩之间还是亲密的战友关系,李安便对王睿与临泉王的存在显示出了深深的忧虑。

陆鸿当时便分析说道:王睿即便得到太原铁骑,恐怕也不会是姜炎的对手。他最后的去处一定是在安西!

他还半开玩笑地说,等到未来天下大定,王睿这家伙完全可以交给王兖去对付,对于王兖增长资历功勋,好处极大。

他记得当时李安是十分动心的,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

假如他们两人的矛盾从来不曾激化,那么陈州王很可能还是会采纳这个建议,将王睿留给王兖。

可是现在,李安却不得不放弃这个培养王兖的大好机会,反过来与王睿联手,只为了对付陆鸿……

与虎谋皮!

陆鸿心中暗想。

要知道,王睿的手中还有个李贽,他将二十岁不到的李贽挟持到安西,所打的注意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大周的形势已经基本趋向于明朗化。

丰庆帝年岁渐老,身体的情况也大不如前,甚至听闻在韩城的时候,大周群臣议政的朝会,皇帝已经连续三个月不曾亲临了。

以丰庆帝过去对待朝政的躬亲态度,这已经是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而在丰庆帝身后,当今太子弱势,手中只有一干文臣耆宿,而缺少军方支持,本身也没有多少功绩,加上他本身的并不比丰庆帝康健的身体素质,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最叫人诟病的缺陷,那就是无后!

当然了,这里的“无后”,指的并不是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子嗣。

只恨广平是个女儿身罢了……

而陈州王,不仅在一系列的战役当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也在龙门期间,通过对外作战,对内祭天大典等事的积极谋划、参与,迅速培植起了一股新的势力。

加上他长子荥阳郡王与萧婉的婚约,又有了外交资本,更加让人无话可说的是,当年正是那帮太子的支持者们,将陆鸿“慷慨无私”地推给了李安……

因此至少在表面上看来,如今执掌全国兵权的陆鸿,正是陈州王最大的倚靠!

所以在这种形势之下,陈州王未来接替丰庆帝登基帝位,可以说并没有多大的阻碍。

但是,李安却招安了王睿。

而王睿带着李贽,李贽代表着已故临泉王的血统,所以,眼看着已经颇为明朗的态势,因为陈州王的某些想法,而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本章完)

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帮忙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罴将军之死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桥北的争端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陈森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于安东的治理设想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发难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
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将军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帮忙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罴将军之死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桥北的争端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陈森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于安东的治理设想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发难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