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

就在陆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了平海军贪墨集体的三名主犯后,以赵大成为首的几个文武要职全部来到指挥所负荆请罪。

可谁也没想的,这些本来已经做好了接受重罚准备的人们,却被陆指挥使一句“每人罚俸半年充公,以儆效尤”轻飘飘地揭了过去。

而且陆鸿特别强调,这是内部处罚,暂不上报朝廷,一干涉事人等统统戴罪留职,以观后效……

这与处置刘德海等人的雷霆手段截然不同,而且多了几分宽和安抚的味道,他们在惊喜之余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就在众人们尚未从心理上全盘适应一场大处决带来的的新环境时,我们的陆指挥使仿佛并不打算让他们松口气,紧接着就通过范翔的录事处接连下发了三道命令:

其一:迅速清点刘德海等三人遗留,财货一律充公,其他具有罪证价值的物品统一收集整理,往都督府和兵部各发一份,请上级示下最终的善后要求!

其二:全军撤改编制,在团与队之间新增一级“哨”,相当于开国最初时的“旅”,每哨辖二队,共一百人,暂设哨长、副哨各一名,所有新任哨一级的正副军官都由下辖的两位队正兼任。从今起,每哨轮流巡视海防,为阻杀海匪作准备!

其三:各团立即上报急缺物资,如棉袍、兵甲等,以及平海军拖欠的所有军饷明细,交由录事处,由指挥所统一厘定采办。

指挥所大门正对的校场边,新竖立的一块告示牌上,三道命令整整齐齐地贴成一排,一份长长的五十人正副哨名单挂在后面,头一个哨长就是一团耿四!

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

所有人都像瞧西洋景一般,围在这块新牌子前头指指点点,这东西虽然在各个州县城、乡村间屡见不鲜,却还是头一次出现在平海军里——别说平海军,就是从前在别处当过兵的也从未见过这样的通告形式!

好家伙,从来军队中的任何决策都是由头头脑脑们开个会便定下来,普通的小兵哪里能有机会参与?他们往往只能从自家团校尉、甚至旅帅口中漏出的只言片语来猜测传言,现在倒好,从前只有军官专属的东西,如今不仅大大方方地张贴出来,还有一位专门的文书在告示牌前不厌其烦地讲解说明!

一开始众人还在心里头便带着褒贬不一的想法冷眼旁观,但是在赵大成等中级军官带头学习,和耿四等新晋哨长、副哨们明确表示拥护的前提下,这些看热闹的心态也立即转变过来,所有人都开始试着接受这种不同寻常的变化。

就在三道命令贴出来不久,刘德海等三人所有遗留物品都

已清点出来,并且完整地记录成了清单,也贴在告示牌上。

根据范翔初遍统计所得,这三人就房中所藏制钱、飞钱合计一万三千余缗,与海匪、平海军供应商人的来往书信,以及其他犯罪凭证林林总总。其中钱货当即充公,证物归拢备份,准备呈送上级。

这些清单一经贴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几年来遭受盘剥克扣的士兵们情绪险些失控,怒骂痛斥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提议将刘德海等人鞭尸泄愤!

好在陆鸿早有预料,已经事先通知各级军官做好安抚弹压工作,并且再一次派人强调了第三道命令,让所有人等待指挥所的补偿方案,这场小规模的骚乱才顺利消弭下去。

在上上下下全力行动下,这些工作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便全部宣告结束。

整个平海军便在一片忙碌之中迎来了“后刘德海时代”的第一个晌午……

而就在午饭时,大家又发现了一个同往常不大一样的新规矩——原先军官们另起小灶吃饭的小餐堂今日一片冷清,不仅他们的团校尉们,甚至连陆指挥使本人都像所有的大头兵一样,端着饭盆规规矩矩地排着队等待厨子发放吃食,而且饭菜的样式、数量和他们完全一样!

每人一个白面馍加四个杂粮菜团子,外加一勺酱菜和一碗肉汤。

当陆鸿在大家各色的眼光之中,端着属于他自己的晌午饭往回走的时候,便被范翔叫住了。

“大人,一个人吃?”范翔或许是早上最忙碌的一个,此时脸上不仅还挂着没来得及擦洗的汗迹,甚至连下巴上都染着一道显眼的墨渍。

陆鸿奇怪地瞧了范翔一眼,并没有回答,因为他的嘴里还叼着刚刚打来的白面馍。他只能拿眼睛往旁边的小金子身上撇了撇,表示并不是一个人。

范翔一时间还没办法接受他这幅“雅相”,在他看来,这种行为与那件浅绯色戎常袍无论如何也搭不上边,甚至只有穿着灰布军袍小兵才能干得出来……

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上头多作纠结,他还有事要找陆鸿,于是干笑两声,说道:“职下是一个人,不如搭个伙儿罢。”

此时陆鸿已经用胳肢窝把嘴里的白面馍夹了下来,空出了一张嘴道:“老范,我瞧你像是有事哩!”

范翔被他瞧破了心思,索性打了个哈哈,承认下来:“有点小事,边走边说、边走边说……”说着用胳膊肘摇了两下,让陆鸿赶紧回指挥所,此时已经有三三两两的熟人停在一旁打量他们了……

陆鸿明白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着说:“从前在老后军就是这样,一到吃饭的时

候你争我抢的,落下这么个德性,叫你笑话了……”他说着话,脚下已经走了起来,“你跟我去指挥所一道儿吃好了。”

范翔见他想左了,也不解释,自己埋着头便在前头走,他现在就想尽快到指挥所去,躲开闲人,好把自己的事情分说清楚,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了上官的前面——这比陆鸿嘴里叼着馒头还要失礼得多……

好在陆鸿没有在意这些虚礼,而且从范翔的举动上,他也大约猜到,自己刚才八成是想岔了,看来是范翔自己有事要说。

于是三个人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穿过空荡荡的校场,直接到了指挥所里。

此时萧宛已经被陆鸿移到了刘德海住的那间房去,并且派了一伍人轮流值守,反正现在也不用担心再有人来行刺了。

指挥所里如今就他们三个,小金子知道他们有话要说,自己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门槛后头埋头吃饭。

范翔随便寻了张椅子坐下,把碗筷一丢,便开始犯愣怔。

陆鸿觉得这个胖子越来越奇怪了,半晌等不到他开口,只能自己先问:“老范,你有啥事尽管说,以后整治咱们平海军还要仰仗你哩,有话可不兴憋在心里,不利于工作!”

范翔垂着眼睑,酝酿了半晌,才艰难地说:“那甚么……前头刘德海给过我一百多贯钱,我想交还回来,可是有一部分已经贴补家里用了,你看能不能先还部分,剩下的我慢慢再想办法……”他越说声音越低,最后陆鸿不得不竖起耳朵才能听清。

“就为了这?”陆鸿差点没给他气死,摆下脸严肃地说,“对你们几个的处置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而且我不记得有‘罚没赃款’这一条!”

小金子似乎感觉到气氛不对,嘴里嚼着馍回头瞧了一眼,又转过头来默默吃饭。

范翔挣得脸都红了,搓着手说:“我知道你后头还有好多大事要办,这都需要钱哩,咱们手上可缺得多,就我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陆鸿把筷子放了下来,看着范翔认真地道:“老范,你的心意我领了,你们要是真有心啊,就帮着我把这个烂摊子好好操持过来。就好像你说的,你们那点钱根本不够塞牙缝的。我都打算好了,没钱我就上都督府去伸手要,李督不能把我撵出去,仨瓜俩枣总会放些给我的!”他想了想似乎又觉得没甚么把握,毕竟李毅这东西是出了名的翻脸不认人,于是把手一摊,又说,“他要是真不给我就上兵部告状去,要么大家都别过了!”

范翔已经说不出话了,他忽然站了起来,走到大堂当中,对着陆鸿深深地作了一揖……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十三章 征兵上架感言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八十章 战江东大曲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二十四章 青州军北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二十四章 青州军北征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二百四十九章 辞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三章 坝集二月二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锁安东的钥匙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
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来了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十三章 征兵上架感言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八十章 战江东大曲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二十四章 青州军北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二章 北周与南唐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二十四章 青州军北征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二百四十九章 辞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三章 坝集二月二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二百六十一章 单挑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锁安东的钥匙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四)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