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

龙武卫此时就猫在濡河谷奋力拆卸带上草原的攻城器械,十五架轻型床弩和三架重型床弩挨个儿拆成细碎零件,然后斧劈锤砸,甚至于付诸一炬,就是为了不让胡人拿到了,转过头来用这些攻打汉人的城池关隘。

这种轻型床弩工部一个器械作坊每月可以生产六架,重型每月一架,现成的图纸和工艺,因此对胡人来说十分新鲜的玩意儿,在大周军队眼中并不是甚么了不得的珍惜物事。

而且听尚书省里面隐隐约约传出来的消息,天物寺最近已经开始研究一种更轻便杀伤力更大的玩意儿,据说是受到沭河大营那几门神火炮的启示,打算利用火药的威力造一些能够密集而快速打击的新式连弩——这种东西只要做出来,对骑兵的杀伤力简直是毁灭性的!

龙武卫们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女军反倒显得清闲下来。

而我们的陆鸿,此时就率领着五千多兵马,在距离濡河谷六十多里的某处,聚集着手下仅有的几位军官,商量着下一步的进程。

照例是没甚么水准的人先发话,这叫做“抛砖引玉”。

“我觉得还是按计划往东走,有仗打就进,打不赢也能顺利撤进营州。”说话的是梁海……

赵清德依然轻易不发表意见,但是坐在下首的三流子有不同的看法:“我看不如就在这等江副使和赵大成他们,咱们现在只有步军,追不上跑不远,打了也是白打。”他身负斥候之责,对周边的情势最是了解不过,因此也能坐在几个头头脑脑的中间发表意见。

赵清德摇了摇头,仍然没有说话,上头默默坐着的陆鸿也没有点头或摇头,甚至半分回应的表情都欠奉。

段兴——也就是段校尉——咳嗽了一声,等到大家都看向了他,这才说道:“那个……虽说这是贵军的会议,但是陆将军既然请了段某来,那段某就说一点儿浅见……”他见大家都没反对,便接着说,“瞧龙武卫王大将军的意思哩,似乎这几天就是准备突围的,我老段既然被派出来求援,那么最少也是要做任务应个景儿——现在胡狗也不知是个甚么想法,散在草原上的清扫明显收缩了不少。我觉得哩,不如再往濡河谷靠拢一些,等到大军突围的时候,多少襄助一把,也多几分胜算。”

他说完就闭上了嘴,也不管大家同意还是反对,总之好像真的只是“应个景儿”罢了。他约莫是这么多翻山越岭出来的人当中头一个找到“援兵”的,因此这点初衷总是要维持一下。

可是具有决定权的陆鸿依然没有任何表示,他的眼睛盯在舆图上几乎没有移动片刻,将那几条简单勾勒的表示山山水水线条看了一遍又一遍,忽然开口嘟囔了一句:“咱们往西口去好不好?”

梁海和三流子都是一愣,段兴半闭着眼静等下文,赵清德却缓缓地点了点头。

“赵旅帅,你甚么意见?”陆鸿索性直接下令让赵清德开口,他想听听所有人的看法。

谁知赵清德好像半点主意也

没有,干巴巴地说:“您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梁海却十分的不满意,抱怨道:“老赵,你这样可不成,现在不是拍马屁的时候!你的脑袋清醒,有啥想法就说!”他显然是不赞同往西的——那里太危险了!

赵清德乜了他一眼,摇头道:“我没拍马屁。”

陆鸿被他俩逗得乐了,笑道:“我的意思就是往西,我猜龙武卫大军多半还是往西突围,咱们该接应一下!东边反而不能再去,濡河谷东口有四万大军,只要他们听说奚王牙帐遇袭,肯定头一个回师救援,咱们这一向东正说不定好撞人家刀口上。”

赵清德又点了点头,说:“我就是这个意思!”他见梁海的眼神古怪,只好勉为其难又补充了一句,“濡河谷东口是为了严防大军向营州境内撤退的,肯定都是精锐,咱们可打不过。”

梁海奇道:“那西边就不是精锐了?”

赵清德道:“东边严整,西边松散,只要大军向西突围,局势大乱之下,咱们有的是机会浑水摸鱼……”他似乎觉得自己的语言还颇为诙谐,因此呵呵地笑了两声。

“那你们怎么知道大军会向西突围?不是说东边的精锐会回师去救奚王牙帐嘛,到时候围堵一空,龙武卫自然是向东走!”梁海还是不明白。

赵清德把嘴一闭,懒得解释了。他自从跟着陆鸿之后,久已觉得清灵军除了李霖没一个能真正说得上话的,他甚至认为自己应该和平海军的赵大成调换调换,把这几个愣子凑一起随他们去瞎咋呼!

而他,还是喜欢和聪明人说话,那不费劲,更不费口舌,所以他才应该在陆将军的手下带兵……

他不仅喜欢陆鸿,也喜欢将军身边那位胡校尉,在他看来,这位胡校尉虽然不带兵,却也是个会动脑子的,他倒不是瞧不上梁海,只是纯粹觉得他们不是一类人!

而且,最叫他不能忍受的是,这个梁海总是让他啰嗦一些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废话!

——明知道他懒得说话么!

陆鸿瞧着两人一到谈论正事的时候就开始鸡狗不到头,让他不得不想起赵大成和左虎两个,他不禁在心里喟然长叹一声:看来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梁海瞧出赵清德又犯臭脾气了,索性把脸转向陆鸿,直截了当地问:“将军,我的爷。你俩行行好,别老猜灯谜了,有啥打算直说好啦——要么干脆也别解释,就说怎样打,咱们拔刀就上,心里还轻快些!”

陆鸿看来是没法群策了,只得一层一层地给他们剖析讲解:“还记不记得当初朝廷发兵扫北是出于甚么目的?”

梁海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能在心里默默思索着前头看过的军报檄文:兹发天兵塞北,以惩侵犯之罪……务以清扫打击为要,断其根本……

如果没记错的话,檄文上就是这么写的。

断其根本,甚么是根本?

“‘根本’就是两胡的畜牧生产,这是他们赖

以生存的条件。咱们即便是打击了奚王牙帐,消灭他们几万兵马,但是只要草原还在,牛羊还能繁衍,他们终究还是可以死灰复燃!所以某一个具体的军事目标并不是这次扫北的目的,现在既然已经无法将战火烧到契丹人的领地上,那就只能尽可能地在饶乐草原上多烧一会,将这锅水搅得越混越好。”陆鸿在舆图上饶乐的区域画了一个圈,“王大将军是个对战略目的十分清醒的人,因此不会寻求向东方突围回到营州布防了事,肯定会向西再腾挪一番,多践踏几片牧场,多祸害几群牛羊,把春夏两季取得的战果巩固下来,最好是拖到深秋初冬,那么奚人就算是完了!至少未来几年都只有躲在草原舔伤口的份儿……”

梁海和段兴听得连连点头,赵清德又补充道:“而且奚人失去了牧场,只能往北寻求契丹人的接济,也就成了个大累赘,这就触及到契丹人自己的切身利益,八部人未必都能答应,说不定两胡联盟就此不攻而破。”

段兴也恍然大悟,配合着说:“怪不得出发时专门有兵部的人来开会,说北方的牛配种在三四月和七八九月,羊在六月以后这些,当时大伙儿还纳闷,咱们又不养牛羊,说这些作甚——原来是这么个缘由!”

梁海是久在关外的人,妫州地方就有很多游牧民族的习性,因此他知道的最清楚,连忙纠正了段校尉,说道:“兵部的人可能搞错了,塞外的牛羊九月初以后就不大生产了,因为九月后渐渐天寒地冻,牛犊、羊羔根本活不成……”

然后说了一大通草原上的民谣,甚么“春忙牛、夏忙羊,秋天早早迎姑娘”之类的,然后在一片欢快声中将草原畜牧经验交流大会推向了高潮……

六月初一,陆鸿部在斥候营的掩护下向濡河谷西口折返靠拢,傍晚时分到达距离西口三十里的一处河滩饮食休息。这里原本约莫是个部落的临时栖息地,河滩子上一溜排残破的木桩,是作围栏用的。

梁海应着陆鸿的命令,一叠声地催促众军尽快吃喝休息,拉屎撒尿也得瞧着时辰,然后抓紧赶向下一个地点!

这里绝对不是个安全的歇脚地,如果不是一天赶了六十里地都没歇气,而且已经有边军掉队的话,他们是不可能在这里稍作逗留的。

现在就斥候营已经探明的敌军就有好几处——他们屁股后面有个三百多人的骑队一直不紧不慢地跟着;北面有个驱赶羊群和运送粮食的辎重驼队,队伍前后近十里长,还有一千多骑军和三五百步卒护卫;西面还有一个奚人还是契丹人的简陋兵寨,里面驻扎着约莫七八百的敌军。

只是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就充斥着至少四路兵马,再往外可想而知。

他们此时所打算的,就是寻找战机干下那个驼队,然后找个地方好生挨过一夜,静等大军突围的消息。

可是谁也不知道,濡河谷中此时已经是一派肃杀,众军饱食披挂,衣不解甲马不卸鞍,都睁圆了眼睛等待着,因为突围的时辰就在今晚!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锁安东的钥匙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陆副都护看不下去了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五十一章 两大督查司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陈森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西战线的局势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一)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邺城(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锁安东的钥匙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陆副都护看不下去了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五十一章 两大督查司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陈森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韦曈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西战线的局势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一百零五章 刘德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