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

吴卫笑着道:“王氏昆仲打小只喝神都的果酒,秀气得紧,这种烈酒是头一回喝罢?”

那面容稍长的王元亮面带愧色地苦笑道:“六哥说的是,毕竟还是陆将军英雄豪杰,我兄弟二人佩服得紧!”

那王元爽也连声附和。

众人见陆鸿淡淡的表情,并没有表现出高兴受用的意思,便知道这记马匹算是拍得歪了。

三流子便出面假意责备道:“大郎你可莫说些好听的话儿,我鸿哥不大喜欢光拍马屁不干事的,今后少扯这些有的没的!”

二王忙道:“是,今后一定踏实效力,不敢有负将军之望!”他二人异口同声,话里又是一语双关,显然是对过词的。

这种话听起来像是在对朝廷宣誓忠诚,对陆鸿表示尊敬,但是不知为何,一经这四人几唱几和地念出来,却全然变了味儿!倒好像说是要为他陆将军“踏实效力”,而陆将军也已经对他们报以期望了似得。

不过这种伎俩在陆鸿面前简直就是小儿过家家的玩意儿,他漫不经心地举杯同小五子碰了一下,饮了半口,点头说道:“你们说没错,今后在羽林卫努力报效朝廷,总是会有出头之日——吴卫也是,好好地在折冲府多看多听,多练多学,少管闲事!”

他一句点了三人,一时间这三人脸色都异常难看。

吴卫琢磨着他那句“少管闲事”,顿时脸上火辣辣的。

三人的表情被陆鸿尽收眼底,心里更加笃定。

这个甚么“太原王氏”出身的兄弟俩这次无缘无故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显然是有求而来,而且毛遂自荐的意思表达得十分明显。

不过陆鸿怎么可能点头——羽林卫转投千牛卫?堂堂太原王氏的子侄来投奔他这个无名后起之辈?

这他娘的不是笑话嘛!

太原王氏的当主是谁,他不是不知道,就是刚刚从扫北大战中载誉而归、大名鼎鼎的龙武卫大将军王睿!有这种靠山在,哪里用的上他?

要知道,王大将军家的小二子就是死在张如镜的手里……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陆鸿都嗅到了一丝深深的阴谋味道!

由于在玉浮观用过斋饭的缘故,陆鸿并没有再吃多少,各色菜都尝过一遍之后,便起身回房去了。

王氏兄弟既然此行的目的告吹,显然也没有多留的打算,不久之后便到他房里来告辞了。陆鸿也没有过多地摆脸色,甚至亲自起身将两人送至偏厅之外,直到二王连称“留步”,他这才站住了脚。

三流子则一路将两兄弟送到街上,并且不时出言抚慰。

陆鸿看着三人的身影消失在了大门之外,语气十分不善地说了一句:“吴卫!你说说罢,怎么回事?”

吴卫虽然早就有了被责问的心理准备,但是听了这句话还是忍不住一哆嗦,偷偷向他的侧脸瞧了一眼,心中虚得发颤,只好决定实话实说——他太了解这个老上司了,犯错误这种事在陆鸿眼里根本甚么

也不值当,但是只要态度有问题,哪怕你做得再好,也都别想有好果子吃……

“那甚么,这两个人也是过去一道儿玩耍的弟兄,人品家教都不错……”

陆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这个我能看出来,世家子弟毕竟有世家子弟的教养,你跟这两个人交好,甚至带着三流子一起开拓眼界我倒是乐见其成,不过这种废话你说它作甚?”

若是放到当年在徐州时,吴卫多半要跟他顶杠掰扯两句,可是此时他却半点不敢回嘴,只能干笑一声,认了错道:“是我啰嗦罢了。是这样,最近羽林卫不是出了一桩杀人越货的破事,正在风口浪尖嘛,新乐府那派文官成日里穷追猛打,王家兄弟听说了你在北边的事,知道咱们相熟,就托我来说项,看能不能从羽林卫调到你手下来——你知道的,我这嘴巴闲不住,成天在这些老朋友面前给你吹嘘,他们都把你当偶像哩……”他不着痕迹地连拍马屁,同时不断地偷眼观察着陆鸿的表情,却见陆鸿脸色越来越难看,心里头不禁“咯噔”一声,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时候小五子在旁插嘴道:“这可不是你们合起伙来给鸿哥下套的借口,你们先斩后奏,说难听点就是吃里扒外了!”

屋里的几个人除了王正和小金子还有点迷糊,另外三个显然都明白“吃里扒外”这四个字是甚么意思。

吴卫把脑袋垂到了胸口上,低声说道:“大人,我错了……不过我真没拿他们的好处!”

这点上陆鸿倒是愿意相信,这个吴卫虽然有小毛病数不胜数,但是在利益和义气当中,还是拿捏得住的。他拿眼睛瞪了小五子一眼,哼,别以为这点小伎俩就能骗过他了!

胡小五明着批评吴卫,其实还是在帮他们打圆场,只不过这招“以进为退”就比他们一味地狡辩高明多了!

陆鸿心中的一团闷气果然已消却不少,他转向吴卫问道:“你这么帮忙到底是甚么原因我也不问了,三流子等他回来我再收拾!你就说说,他们放着王大将军不找,为甚么巴巴地跑来找我?”

确实按照常理来说,王睿作为太原王氏的当主和靠山,显然最应该为这些子侄们出头平路,王氏昆仲去寻求同在禁军的叔伯帮忙也才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你不知道?”吴卫把头抬起来,惊讶地说,“二王家里是颍川王举那一支,虽然祖上确实出自太原王氏,从前也紧跟着本族的步伐,但是王举现在是新乐府一派,与他兄弟王建一同倒向老派王氏的对面去了!

“现在羽林卫的问题已经捂不住盖子了,听说王睿大将军打算把这两个叛支的后辈丢出来平息众怒,顺便清理门户。他们颍川王家只有这两个小的延续香火,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保下来的!可是他们在军中并没有多少根基,门路也完全谈不上,想要自保的话只能找到你——谁教你和王睿是死对头?”

陆鸿听了顿时大皱眉头,奇道:“放你个屁,我他娘的跟王大将军井水不犯河水,连招呼都没打过,甚

么时候就成死对头了?再说他们自家的事情凭什么扯到我的头上?还有,这个所谓的‘新乐府派’又是个甚么门派?”

这一连串问题问得好像义正言辞,吴卫带着半信半疑的眼光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好像要将他的内心瞧个透彻。

但是他终究连半分端倪也没瞧出来,只好大略整理了一下思绪,先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新乐府’可不是甚么江湖门派,而是朝堂上逐渐兴起一股文官势力,具体我也不懂,反正与诗派有关。明面上主要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其实背后一直是另有别人主持……”

他说的只是些谁都能探问到的只言片语,但是陆鸿敏锐地从中察觉到一丝不同!

大周是承唐之制,科举以诗取仕,整个文坛气象已经大大超越前唐贞观、永徽、显庆年间,诗人在政治格局之中往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至于皇帝身边一名办事太监也要读诗学诗,甚至引领一时风潮。

这种诗派之争明面上只是不足轻重的流派风格之争,但是在陆鸿主观的分析上来看,它本质上应该是为了左右科举风向,谋求政治上更大的话语权罢了!

陆鸿年前在神都时尚未听说有这样一个势力,那时朝堂上比较清晰的几大矛盾体主要就是文武之争,文官中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崔景芝为首的保守派,与门下侍中曹梓为首的改革派之间的碰撞;武将们就简单得多,卫军与禁军之间的掐架是永恒的话题。

谁知道刚刚过了半年,就生出了这样一股新势力,而且看起来活力十足,既与那些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文官势力抗争,也要在军队里面掺和——羽林卫的事情就是明证。

看来非但文人们在闹事,军方也一刻都未曾清闲下来……

“那个背后主持的人,是广平罢?”陆鸿语气笃定地问道。

广平郡主一直以来给他的感觉,就绝不只是个简简单单生性风流的女人,联想到她将在月底主持的那个诗会,他完全有理由做出这种判断。

吴卫嗫嚅了两声,模棱两可地说:“是……也不全是……我知道的真不多,纯粹是因为广平姐给我帮了不少忙,我才了解了一些,再往深里的情况就不是我能接触到的了!”

好在陆鸿没在这事上纠缠,毕竟这些狗咬狗的事情与他半点干系也没有,他也不想惹火烧身——现在他背负的麻烦已经够多了!

“那你说我和王大将军有矛盾,那是甚么意思?”他问。

吴卫十分不解地反问道:“王睿家的小二子难道不是你杀得?”

陆鸿大感惊讶,他倒不是为了这句问话而惊讶,而是为了吴卫说话时理所当然的语气,好像所有人都已经笃定他就是凶手一般!

这让他感到一丝冤枉和紧张,甚至隐隐感觉到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置的圈套里,他皱着眉仔细思量了一番,语气平静而决断地说:“那小子虽然罪有应得,但是绝不是我杀的!”

(本章完)

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发难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发难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军的墙角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剑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人的诡计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个真实的神机门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二十四章 青州军北征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鹭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
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八章 蓝鹞子遁走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发难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发难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军的墙角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以捉摸的形势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剑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拨人马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人的诡计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铁汉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与帝说(中)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二百七十一章 庞家的小动作(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个真实的神机门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四十章 游击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二十四章 青州军北征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鹭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爷的传话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