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

两人在街口站了一会,胡立涛突然问了一句:“陆相公,冒昧地问,您是在军中高就的罢?”

陆鸿一愣,脚步停在了牌坊下面,奇道:“你怎知道?”他猜想是不是韦家的人泄露出去了,不过他也并没在意,本来他的身份也没有甚么不可告人之处。

胡立涛小心翼翼地笑了笑,说道:“小人久已仰慕我大周天兵,老早便想建功立业,只是投效无门……”

陆鸿更加奇怪了:“你不是好好的做道士吗,怎么想当兵了?”

胡立涛小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神色,不以为然地说道:“做道士没甚么……没甚么报效朝廷的机会……”他本想说“没甚么油水”,亏得临时反应过来,刹住了嘴。

可惜陆鸿委婉地拒绝了他:“若想从军可以等待朝廷的征召,我虽是在军中,但是一无实职,二无兵权,恐怕帮不上你了。”

他这么说倒也没错,千牛卫中郎将的职务就是辅佐千牛卫大将军,率领千牛备身和备身左右升殿供奉,以及代替通事舍人为皇帝宣告口敕的。

而在他接任之前,左右翊中郎将府其实已经有满员的四位千牛卫中郎将,他这个职位完全就是挂个闲职,这个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更何况,千牛卫责任重大,陆鸿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折冲战将,皇帝也不可能真的让他来负责宫殿宿卫和朝会升殿列侍。这种事万一闹出了笑话,不仅陆鸿本人难辞其咎,皇帝和群臣的脸上也不见得多有光彩……

所以他说自己没有实职并不是欺瞒。

再一个就是,千牛卫主掌侍卫及供御兵仗,相当于“大内侍卫”,并不是作战军,所以整个千牛卫拢共才两百多人不到三百。

不论是执御刀的千牛备身和执御弓矢的备身左右,还是次一等的备身、主仗,都要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个人素质和家室背景都极为重要,不仅要保证刀、弓技艺超群,还要对皇室绝对忠诚,往往由皇帝亲自任命。

因此千牛卫大将军一般由亲信皇子或者皇室重臣担任,即便陆鸿高居千牛卫中郎将,也完全没有招收和调动兵员的权利。

所以他说自己没有兵权也是实情。

他现在除了能调动三流子那几个人,其实已经只剩个空架子了……

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经过前头张如镜那件破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兴趣随便招人了!

况且这个小道人给他的印象颇为狡狯滑头,显然不是甚么忠厚良善之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现在他家里坐的那几个,加上他自己,又算甚么忠厚良善了……

嗯,除了小金子。

此刻在那座无名大院里,小金子就被人从房里抬了出来,和那几个家伙一齐围在偏厅里吃晚饭。

其实他也并不是专门为了吃饭,桌上一大堆酒肉,他并不能多吃,只是难得与大家聚在一起,听他们谈谈笑笑,总是好的。

陆鸿回来

的时候刚刚酒过三巡,吴卫正在屋里一叠声地嚷嚷:“我就说郑新是个傻鸟,非得把老子拐骗去折冲府给他作伴,结果错过了扫北的大好机会!”

三流子嘴里不知道塞着甚么好吃食,含含糊糊地奚落他道:“你哪怕晚走十天哩,就能跟小五子到咱们平海军上任了。瞧瞧江庆那小子,白捡个奚王牙帐,转头就升了正六品,明天正式行赏,也不知会不会再往上拔一级……”

一提到江庆,吴卫的语气里酸味就更加浓重了:“庆哥儿是走了大运啦,当日可是广平郡主一力要把他塞到平海军去的,你们不知道,我可是清楚!这回有广平姐的照拂,升五品是没跑了——而且这功劳勉勉强强也尽够了。”

只听三流子哼了一声,叫道:“我就说这小子准没安好心,原来是说媒拉纤来的——我可把话撂下了,我陈三流绝对支持李嫣李校尉——虽然他是李毅那个老贼的女儿——你们谁要敢吃里扒外站到广平郡主那头去,休怪洒家翻脸!”

这回小五子笑着接口道:“你可拉倒罢,人家陆大文豪月底要去参加郡主的诗会,你能拦着?”

三流子也笑了起来,胸有成竹地说:“他爱去不去,论打仗我可服,但是论诗书,就他那二钱重的书袋子,能装得几本?去了还不是丢丑!”

屋里顿时笑声一片。

陆鸿也没忍住,在院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屋里顿时安静得呼吸可闻。

他推开门,朝着屋里满塌的人笑道:“哟呵,人不少啊!”说着自己也脱下鞋袜,光脚走上新换的竹榻。王正和小五子自觉地挤了个位置出来给他,并且帮他把杯碟碗筷都排好了。

“怎,这样早就回咧?”三流子为了掩饰尴尬,故意像没事儿人一般说道。

“早早回来读书呗!”陆鸿自己斟了一杯酒,笑道,“省的月底去丢丑。”

三流子更加难堪,只能喝了杯酒遮遮面。

“啊哈哈。”吴卫连忙出来打圆场,“大人,您瞧,我带了两个小弟兄来,都是太原王氏的杰出子侄,如今在羽林卫里从军,一向仰慕你,这回非得求我来引见。”

那两名禁军此时已经避下席去,以士兵参见将军的礼节深深下拜,齐声道:“在下王元亮(王元爽)参见将军!”

陆鸿令人难以察觉地蹙了下眉头,他现在可不想跟任何军方的人打交道,特别是羽林卫的!

最近神都坊间尽是些激烈言辞,说羽林卫杀人越货,横行霸道,几乎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而且他前两条才听三流子说起过这事,今天就在新买的《新乐府诗集》上瞧见了这样的诗句:洛阳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天明下值明光宫,散入龙门松柏中。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这是一首叫作《羽林行》的诗,作者是许州王仲初。诗中意思简洁明了,直言羽林卫中的京

城恶少公然劫财杀人,却被皇帝包庇,逃脱律法之事!

“羽林行”虽然是乐府古题,却收在那本《新乐府诗集》里,只因为这首诗是借古题而抒今意, 借描写羽林卫的恶行而批驳朝廷纲纪腐败、军法涣散,起到“补察时政”的作用,完全符合新乐府的主张。

陆鸿因为身在其位,读到此诗时愈发义愤填膺,甚至当场便在这首诗的下方题了“赤胆忠谏,风骨任侠”八个大字。

后来又瞧见此人后一首《别杨校书》:从军秣马十三年,白发营中听早蝉。一别北口照星斗,再闻征鼓已梦然。

诗后注明“丰庆七年六月廿四于北口守捉”,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王仲初也是参加今年扫北的将士之一,因此愈发敬重,与之相应的,对羽林卫的恶行也愈发不齿!

此时他见吴卫带着两名羽林军来,心中颇为不悦,这两个人油头粉嫩的,保不齐就是那些所谓的“洛阳恶少”。

但是他不能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千牛卫中郎将,代表着卫军的中高层,一言一行都必须谨而慎之,特别是在隶属禁军的羽林卫军人面前。

南衙卫军与北衙禁军之间的是是非非由来已久,一向都敏感得紧,他可不敢做这个撩拨两军毛刺的出头鸟!

更何况那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同龄人,正像晚辈面见长辈一般,一脸期盼地望着自己。

所以他还是尽量和颜悦色地点了点头,道:“既然是吴卫带来的,只要不谈公事,那就是自家弟兄,坐下说话罢!”

他虽然说得轻松,却摆明了车马“不谈公事”,那两人连带着吴卫神情之中都有些掩饰不住的失望。

这时三流子笑道:“你们兄弟两个还不快坐下来敬酒?”

那两人急忙回到席上,举起酒杯殷勤地劝道:“将军,请!”

陆鸿目光不经意间在三流子脸上转了一圈,十分随和地举起酒杯:“不必拘谨。”说罢一饮而尽,吴卫急忙再给他满上。

他们用的酒杯是盛二两的铜爵,颇为古朴厚重,但是满杯而饮毕竟不是易事。那王氏昆仲本没打算饮干,但是陆将军在前,两兄弟只得愁眉苦脸地对望一眼,同时一仰脖子“咕咚”一声喝了下去,然后强忍着满腔冲烈的辛辣劲儿,匆匆亮了一下杯底。

陆鸿心中暗笑,他一进门便闻出这阵酒香,乃是正宗的青州云门酿。朱胤还曾经送过他二百斤,多多少少也喝了一些。这酒如今被朱家造得烈性十足,颇受东北军中追捧。

那二王双手扶着膝盖,挤眉弄眼地咽着唾沫,陆鸿却像没事儿人一般,拿筷子在菜盘上叮叮叮地敲了敲,笑道:“吃菜啊,别客气!”说着自己夹了一片江南进来的肴肉,蘸着醋吃了。

那两人方才如蒙大赦,连忙夹菜往嘴里塞,好压一压酒气。

(感谢土豪们的捧场,《别杨校书》前两句是真实原句,后两句是作者杜撰,望察。)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二百九十三章 岳婿之争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十三章 征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六十八章 建春门外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
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二百九十三章 岳婿之争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县的原野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八十五章 西苑大演武(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意难猜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十三章 征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乱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开战!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六十八章 建春门外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袭营闹剧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都来了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缴海匪(二)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一百七十章 古超兴的尴尬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观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