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十一月初十,这个刚刚经历了战火的冬天,并没有显出几分萧索。

至少在神都这一隅之地,大伙儿的热情依旧健旺,除了东郭外那一片破烂的瓦房废墟,还倔强地记录着战火之外,其余便没有这么不知识趣的,都早早忘了伤痛,“积极”地投入了新的生活。

陆鸿人在神都,身边的几个弟兄也没见齐整——陈三流和王正一直在南边料理大战的后事,最近才打算回京与他团聚。

这两个家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恐怕也是要升将军的了。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道理在陆鸿身上印证到了十分——如今早早跟着他的,哪一个单独拎出来,在军营里都是响当当的脚色,就连最默默无闻的小金子,如今也是从六品的校尉了。

当然了,这一切也要靠他们自己的本事。

那天在花家躲到夜饭过后,到一更天,本以为街上便清净了,谁知道宫里发了召喻,下令宵禁临时取消三天,举城欢庆!

宫里也因为庆祝这次大捷,将节宴一再延长,丰庆帝迟迟不令“赐茶”,每每起而更衣也是少刻便回。

眼看着天色渐渐黑透,丰庆帝干脆便命太子与陈州王二人,代表大伙儿去太庙祭祖,其他人继续宴饮,不去也罢……

武氏诸王当然也在这“其他人”当中,当然也就“不去也罢”。

这种做法虽然对于祖宗来说,好像颇有些随意敷衍、大不敬的意味,但是如此情势之下,谁也说不出甚么怪话来。

就连一向刻薄的言官,也都警觉地闭口不言,负责记录《起居注》的起居郎,也偷偷将原先记录的“帝曰:今天下始初定,大周得其鹿……命太子、陈州王代祭太庙,告慰祖灵,其余诸公安坐,不必随同罢了!”这句话,稍作修改,随手将后边儿那句不大恭敬的话删去了。

那边皇帝带着百官玩儿的尽兴,同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将陈州王的“好事”给搅黄了。

可是这边的陆鸿便又走不得了。

天街之上的人群陆陆续续散了一阵,分批回家吃过了晚饭,跟着又来哄闹,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因为几乎每隔半个时辰,宫里便要派人到万国天枢之下向民众传话。

头先传的是“犒赏三军、押解俘虏进献”,引起了一阵拍手欢呼。

到了一更天时,已经传出来“两京之地,免赋一年”,整条天街更是山呼万岁。

至二更天,平日里开始宵禁的时节,宫里更是搬出了库存的烟花,到端门外大放特放,不知道的几乎以为是正月十五了……

最后还是花三爷出面,带了家丁人马掩护,将陆鸿等人送到南面的观德坊,然后绕道遮掩,这才悄悄摸回了修业坊中。

那天之后陆鸿就一直待在了陆府之中,他要等待赵大成与左虎的回话。

杀王睿,是势在必行的要事,也是他的头等大事!

随后朝廷便没在发生甚么了不得的新闻,除了每日价捷报像雪片子一般飘进神都之外,南方各地相继传来投降、占领的消息。

陆鸿的书桌上也不断地被人递进前线的战报,以及韩清、司马巽等人给他发的私信。

看着那些喜气洋洋的词句,以及其中快要满溢的自豪感、兴奋劲儿,陆鸿都由衷

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也会写个回信,为那些拓展河山的功臣们予以夸奖和鼓励。

唯一让他不高兴的是,他的桌上,始终没有赵大成和左虎的信,也始终没有王睿的消息……

那天花大爷的消息很笃定,王睿已经踏出安西,到了关中道的地界。

花家虽然把这是拜托到了陆鸿的头上,但是身怀大仇的还是他们自己,因此他们动用花家在朝廷之中根深蒂固的资本,想要得到这些情报并没有多难。

况且以花大爷这般持重的老人,既然给出了情报,也必定是十拿九稳!

陆鸿自然在第一时间联系赵大成,可是,一直没有等到他想要的消息……

此时陆鸿就站在神都城东的十里亭中,裹着厚厚的裘袍,尚未痊愈的身子微微有些索瑟之感——李钰最后的那一剑,余力之威,弥久如新!

因此饶是陆鸿的身子健壮,底子十分牢固,直到今日也没能完全康复过来。

他在十里亭中等的不是别人,而是陈三流和王正。

韩清与司马巽一个就地镇守江南,一个随军继续南下,收拾岭南道,想要一鼓作气,在年前平定中原!

陆鸿对此做法是十分赞同的,早早定了天下,来年开春便尽量不误农事——早一年恢复晚一年恢复,其中相差何止道里计!

他和司马巽都是这么想的,尽管前两天有人以“师老兵疲、三军厌战”为由,力请班师回朝,换番出征,或者至少修养三月至半年,再行全克天下之大任。

而且力持这种建议的人并不在少数,兵部为了这事三天两头召开会议,在神都的有名有姓的将军们,几乎都遭到了政事堂的垂询,可是闹了七八天,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在又一次兵部商讨会议上,终于有人提了出来:“请问诸位,陆帅对此是个甚么看法?”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立刻便鸦雀无声了。

没过一会儿,便有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开始陆陆续续地退场。

——是啊,这等重要的事情,陆帅都没参与,咱们一个个张牙舞爪激动个甚么劲儿?

这个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即便他们这些人开会定下了决议,退兵或者继续攻扫,都没用。前线都是陆鸿的军队,是打是撤,还不是听陆帅一句话?

跟着便有人被推为代表,拿这个议题找到了陆鸿的府上,这个人自然非汤柏莫属。

其实这个争论陆鸿早就听过了,只不过十分不以为然而已,因此便没有多加管顾,谁知道竟然真成了个事儿!

他见了汤柏之后,倒没有说甚么大道理、大兵法,只写了一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陆鸿是偶然间想起这首诗的,当时琢磨两遍,觉得再贴切不过,难以抑制地便抄了出来。

这首诗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神都,其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一句,直接被政事堂和兵部联文发到前线,作为最新、最高的指导思想……

当然了,汤胖子难得来一趟,

陆鸿可没放过了他,一顿威逼利诱之后,硬生生让汤胖子这位兵部侍郎点了头,奏请朝廷就地犒赏三军,及时叙功论赏、就地升迁提拔,以资士气。

汤胖子是明白人,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因此拍着胸脯表示一定办到!

果不其然,昨天陆鸿接到军报,说朝廷已经决议大赏三军,请前线各军拟定功劳簿本,送回神都审定,一经核实,立即办理!

同时朝廷将暂时能够拿得出来的大部分老本,全部归拢一处,再分散往各地犒赏官军……

这件事尘埃落定,黄历已经翻到冬月初十了,今天就是陈三流回到神都的日子,因此陆鸿没喘上几口清闲气,便带着胡小五他们兴兴头头地赶到了十里亭等候。

李嫣没来,她在南郊的庄子里替陆鸿准备夜饭,为陈三流和王正接风……

记得丰庆七年正月,他和司马巽、皮休、郑新、吴卫几个人,就是在这座亭中,饮酒互践、依依惜别的。

也就是在这亭外,邓老帅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以及李长山、李长河两兄弟,专门捧了辟水刀来,送了给他。

陆鸿伸手摸了摸身边的宝刀,心中感慨万千,前几天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是邓家军在进攻黔中道的时候,邓老帅中了流矢,当场坠马,也不知是真是假……

他一时间心绪不宁,忍不住站起来踱了两圈,心中不祥之感愈发浓重。

就在这时,神都城的方向忽然传来一阵喧哗的马蹄车辙之声,陆鸿转眼望去,只见一大队人马,簇拥着一辆极其豪华的四乘马车,正不疾不徐地向十里亭行来。

“好像是陈州王的亲事府卫队……”边上的胡小五皱起了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道。

陆鸿第一眼就瞧出了那队人马的身份,也知道车中坐的,必然就是陈州王,心中也是微微有些别扭,嘴上却说:“今日倒是巧了,等会给殿下让个地方。”

他这次来也带了十几名侍卫,早早分散四周,布下了关防,此时听了命令,无不轰然应诺,悄无声息地退了开去。

不多时陈州王的马车已经到了十里亭外,许是一早接到了禀报,不等车辙停下,陈州王便掀开车帘,探出了头来,亲切地招着手打招呼:“见渔,今日倒是巧了!”

陆鸿远远地站起来拱手为礼,走近了两步笑呵呵地道:“殿下也来等人?却不知是甚么人劳动殿下亲自前来,当真好大的面子!”

他一面说着,一面自己在心中猜了起来。一时想该是王兖,陈州王为表礼贤下士,要对得胜归朝的王兖显示亲信之意,纡尊降贵前来也说得通。

一时又想,会不会是在陈州的家眷要来,或者谯岩、陈石之类有师导身份的人物……

就在他乱猜的当口儿,只见漫漫关道之上,十余铁骑风驰电掣而来,当先两人,正是风尘仆仆的陈三流与王正!

陆鸿心中欣喜万分,急忙向陈州王告罪一声,带着胡小五他们迎了上去。

可是等他们走到近前,陈三流等人滚鞍下马,陆鸿才察觉到,对面众弟兄的脸色,都是说不出的难看。

陈三流头一个说话,不等叙说离别之苦、相见之喜,眼光向前方的陈州王仪仗乜了一眼,一脸不忿地向陆鸿道:“鸿哥,王睿的人马在后面,马上就到!”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十三章 征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上架感言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十三章 征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二十三章 新旅帅高登第四十五章 初见将军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边军大寨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西战线的局势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缴海匪(五)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五章 蹊跷的刺杀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临的问题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二十五章 㶟水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零六章 苦难第十三章 征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传奇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报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专家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上架感言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十三章 征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二十三章 新旅帅高登第四十五章 初见将军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边军大寨第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西战线的局势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缴海匪(五)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九十六章 平海军副使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难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五章 蹊跷的刺杀第三百三十二章 无我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八十二章 归去来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一章 丰庆六年春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临的问题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后生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二十五章 㶟水写在前面的废话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