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

昭阳殿中一时间静到了极点,月光残照,尸首陈横,原本是一副惨烈景象。

但是陆鸿的神情中,却没有半分悲戚之色,而是倏然变得阴寒、冷酷,浑身都散发着丝丝的寒意。

他缓缓地横抱起广平柔弱无骨的尸身,对隐在阴暗处的那些人恍若未见,径直向大门外走去。

忽然从那圆柱的阴影后面,走出一个人来,那人穿着一身绯色戎常袍、外罩铠甲,腰间跨着横刀,拦住了陆鸿。

“陆帅,请将尸体留下。”

那人的脸庞在月光下清晰可辨,眼眸中分明闪烁着犹豫、畏缩的神情,但是右手笔直而坚定地悬在陆鸿身前,半步也不肯退让。

陆鸿抬眼望去,拦着他的那位将军,竟是王兖……

那么这一切的幕后指使者,便不言而喻了。

陆鸿根本不愿与他废话,狠狠一脚将对方踹了出去。

王兖捂着腰间踉跄两步,终于一脚踩滑,栽倒在地。他目送着陆鸿出门、远去,眼中却分明露出几分轻松与释然的神色。

阻拦陆鸿,那是他不得不做,就像毒杀广平一样。如今他已尽到其责,眼见着陆鸿离开,自己受了他的一脚,忍受着身体上的痛楚,心里却不由得有种赎罪后的安慰之感……

几名侍卫狠狠地瞪了一眼躺在地上的王兖,左右簇拥着陆鸿上马,结队扬长而去。

去从来处去,整个东宫虽有千人万人,却呼吸不闻,只有陆鸿等人轰隆隆的马蹄声,从昭阳殿一直传到重光门,然后在皇城无数禁军、官员、宫人的倾听下,洒然离开。

……

……

政事堂中,还是崔景芝的一手棋,自打马蹄声进入皇城以来,便一直悬在了空中。

等到马蹄声再从右掖门中穿出,他的一颗白子才“嗒”的一声落在了棋坪之上。

曹梓自始至终都未曾催促,他的心思显然也已经不在这盘棋局之中,而在这庭院之外,那更大的宫城、皇城、神都城的棋局之内。

他还在恍然出神,却听对面的崔景芝叹道:“你这外孙女婿,真正是个英雄人物!所谓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说的约莫就是这般情景罢……”

他俩虽然坐在政事堂的庭院之中下棋,完全不曾瞧见外边的情景,但是仅从那两阵急促的马蹄声,以及零星的一声叱喝、惊呼,便差不多能够猜到外边的情形。

曹梓欣慰地笑了笑,最后却化作一抹酸涩,沉默不语,随手拈起一枚黑子落在某处,竟然又怔怔地开始出神。

崔景芝见他无心再下,自己也神情颓丧,便随手将棋一推,怅然道:“罢了,你我两个,倒不如一同告老还乡,换个清净地方再下这盘棋。”

曹梓眼望着一株半开不开茶花,忽然笑道:“你舍得这些种了多年的花花草草?”

崔景芝知道自己的老搭档、老对手的这句话意有所指,所谓那些花花草草,其实指的就是这朝堂,这江山。这些都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与精力的,他当然舍不得。

但是他舍不得又能怎样?

他和曹梓两人说得好听一些是执宰天下,说得难听些,其实就是两具牌坊、两只傀儡……

这江山已经不再属于他们君臣,也不再受他们掌控。

听说陈州王在内廷之中搞了一个“学士府”,来代替政事堂的权力,还专门将集仙殿划出来

给这些学士们办公,那些人也就是所谓“集仙殿大学士”。

其中为首的那位,据闻还是陆帅的兄弟,叫做胡效庭。其他还有诸如谯岩、陈石等等,不过真正拿主意的,就只有胡效庭这么一位……

“长安那边有奏疏来了,你知不知道是甚么内容?”崔景芝忽问。

曹梓点头道:“我知晓得并不真切,似乎是与武氏诸王有关。”

崔景芝轻叹一声,浑身涌起一阵无力之感。他们两位虽然身在政事堂,却已经连半点儿公务也不得与闻、片纸公文无权参观了。

曹梓伸手推开棋坪上的棋子,在棋坪的空处,拣黑挑白又布下了一排,只不过这一次与上次想比,黑子显然要多上一颗,而白子则随之减少。

一增一减,相去倍数以计。

“中午褚垓死了。”曹梓面无表情地说道:“死在右金吾卫的卫署之中。”

崔景芝黯然摇头,站起身轻轻踱着步子,背脊佝偻着,空荡荡的袍子显得他形容萧索,颇有几分落拓沧桑之感。

曹梓又道:“现在只有花小侯和马威一力坚持,却不知陆帅那边布置得如何了。”

崔景芝仰头望天,怆然道:“恐怕不容乐观,否则他今日也不至于亲身犯险,震慑诸军了。”

曹梓深以为然,点点头道:“不错,这一着真正险之又险,却有极大的好处——总算赌对了一着,希望能够延缓得二三日。”

崔景芝道:“不过此法可一不可再,今日之后陈州王必有安排,陆帅再想如此从容进出,恐怕便没那么容易了。”

曹梓苦笑道:“何止是不易,进郭城尚且好说,因为左右监门卫还在花小侯的手上。若要再进皇城、宫城,唯死而已……”

崔景芝却还算乐观,说道:“不过内城所恃者,便是皇城、宫城的高墙厚壁、圆壁城这座大仓,以及挟天子、挟花家的手段。只要圣君和花小侯支持得住,事情便不会太糟。”

曹梓“嗯”了一声,同意道:“圣君只要咬定牙关,陈州王便不敢妄动,想要除掉他,只有陆帅及时搬到了救兵,以内攻外,陈州王拒内城而守,圆壁城中给养完备,须臾守个一年半载不在话下,仿佛唐太宗攻王世充之故事;但是假若圣君支持不住,禅位给了陈州王,那么陆帅和花小侯再想反对,就是抗旨、大逆,道理便又在陈州王的那边。”

崔景芝补充道:“不过花家是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一旦花小侯妥协,那么内城外城尽在陈州王之掌握,有数十万百姓为质,再想攻城便千难万难了……”

两人左一句有一句,半天也没考虑出可行的办法来。

实在是他们手中无权无势,就连通风报信的能力也是欠奉,陈州王早在赶到神都之前,便已经掌控了朝中上下绝大部分官员——一如当年临泉王一夜之间羽翼遍布天下,二者如出一辙!

“说到底,根源还是在咱们政事堂啊!”

曹梓再度苦笑,自打文帝创制计税房以来,谁能想到,这个最高主事只有从六品的小衙门,给这个王朝带来无限富庶的同时,也能带来毁灭……

……

……

陆鸿背着广平的尸身,一路打右掖门冲出,经过万国天枢、天津三桥,再度踏上了天街。

可是就在他驰下天津桥的一刹那,却勒马停了下来。

就在他的右手边,就是盛极

一时、几乎见证整个大周王朝兴衰的积善坊花家……

可是如今,那座曾经辉煌、昌盛的庭院,此时却死寂沉沉,巷口街角都隐隐约约闪着刀兵的光芒。

陆鸿定定的望着那两扇朱漆大门,双拳捏紧又松开。

这时王正凑了上来,提醒他道:“鸿哥,咱们该走了,夜长梦多。”

陆鸿咬咬牙,正要打马前行,眼角一瞥,却忽然见到那大门的阴影下,似乎站着一人。

那人见他发现了自己,忽然轻笑一声,背着手缓缓踱步出来。

只见他神情阴鸷,双眼闪烁着残忍冷血的光芒,挺拔的鹰钩鼻更加显得他脸上阴影深重……

“王晖?”陆鸿全身都冷了下来,他终于知道,为甚么神都的局势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这种混乱不堪的程度。

怪不得他总觉得这种情形似曾相识,如今见到王晖,他才想了起来,当年临泉王仿佛一夜间的得势,也是这么突然,这么彻底。

他也终于明白,当时为甚么陈州王宁愿与他撕破脸皮,甚至不惜自己陷入八面埋伏的境地,也要坚持保住王睿,绝不仅仅是要借重王睿在军方的影响力,来与陆鸿抗衡,而是另有原因……

因为陆鸿始终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王睿的手中,握着临泉王遗留下来的东西,那件能够掌控天下百官的利器!

这件利器,就是计税房的账本……

那个据称所有的官员在它面前,都毫无秘密可言的账本!

如果当时陈州王与陆鸿保持良好的关系,那便始终要依存于陆鸿,朝中所有的官员们,依然视其为异类,依然无法接受他这个崇慕前唐盛世的大周皇子……

所以在掌控所有官员,与依附于陆鸿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陆鸿在见到王晖的这一刹那,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前所有悬而未解、无法解释的事情,便都有了答案。

如果当时王睿没有被他半道斩杀,如果能够安全进入神都的话,或许现在的变故,早已发生了……

可惜王睿死了,还有王晖。

陆鸿漠然看着一步步走近的人,没有说话。

他不必说话。

当年在绿杨楼,在吴卫面前,他还只是个小小的校尉时,面对王大将军的长子,他没有说话。

如今他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天下第一大将,更加不用对这个偏执、神经质的人有任何表示。

但是他也不愿意走,因为那仿佛是他因害怕而退避,虽然那是绝不可能的!

于是陆鸿就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王晖,像看一只蝼蚁。

——这也是对他的警告,警告他不要妄动花家的人。

可是王晖不买陆鸿的帐,因为王晖被他的眼神看得很不爽,他涨红了脸,鼻孔之中喘着粗气,并且捏紧了拳头,像一头蓄足了力气的猎豹,想要扑上去撕咬!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忽然卸了气力,望着陆鸿,笑了。

“你在杀死我弟弟的时候,可曾想到今日?”

他说完这句话,便得意地仰头大笑,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好似夜枭般的嘶鸣。

(明天争取多更一些,深感时间不够,一来事忙,二来要分出时间筹备新书。史料读了许多,但是越准备越感觉准备不足……因此迟迟不敢开写,还在挣扎当中。)

(本章完)

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七十三章 纠结的李嫣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边军大寨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二百零三章 都里镇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七十章 倒霉的汤柏(下)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
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会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缴海匪(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三百零六章 谁看了我洗澡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六十五章 神机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迁酒宴(上)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师的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八十八章 大演武之后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经略揍了顾大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七十三章 纠结的李嫣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与黑暗中的敌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边军大寨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一百九十八章 陈三流的相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势异常紧张第二百零三章 都里镇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七十章 倒霉的汤柏(下)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斩田永年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五十七章 军官们的心思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章 这是个问题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