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

所有人都认为,花源已经被刺身亡了。

就连之前还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们,也不在保存着那渺茫的希望。

马威自始至终甚么都没说,除了在阵前指挥攻城,就是带着部下商议军务。

四月十二,距离第一次攻破端门——或者用“砸破”更加合适——已经过去了两天。

今日还算轻松,皇城外攻城的士兵们,虽然像往常一样,卯时初刻便起床、吃饭操练,但是一直到巳时三刻,也没接到攻城的命令。

他们已经连续对皇城攻打了六天,虽然并没有太大的伤亡——除了第一天发动了一次正面夺城战,往后基本上都是器械主要压制,床弩、投石机等装备远距离轰击城池和敌军——但是他们的精神,已经在连续几天的紧张之中,快要打到了一个极限。

如果有长途行军或者拉锯战经验老兵应该知道,其实只要挺过了这一段极限期,人们就会对随后而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感到麻木,然后就会陷入一种浑浑噩噩、只会听从军令行事的状态。

再等到度过这个状态,当一切成为一种习惯,身体和心理都彻底适应,人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的时候,这个兵就算是熬出头了……

所谓百战之兵,就是这种兵。

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经过类似的洗礼,他们很惬意地享受着今日整个上午“待命”的清闲时光。

早晨是死面馍就咸菜,中午是咸菜就死面馍。这绝不是虐待,因为这些府兵,也就是披上了军甲的农民,他们在家的时候,等闲也只是这种伙食。

但是今天好像不太一样,等到有些心急的人,把手中的咸菜团子和三个死面馍都咽进肚子里时,才万分懊悔地发现,今天中午竟然有加菜!

加的菜也不多,每人一勺青菜、半撇烧肉。

但是如果死面馍还有,那总是就着菜吃更香一些。

左武卫在两年之内换过三任大将军,丰庆八年那一任姓甚名谁,现在军中的士兵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现在这一任,大家都很清楚,就是连日来亲自站在最前线,指引着他们这些大头兵攻城的那位大将军,马威。

但是,在马威之前,还有一任大将军,足可称为左武卫的骄傲!

他就是陆鸿。

虽然我们的陆大将军,甚至一天也没有指挥过左武卫以及这些士兵们……

左武卫在四月初六攻城之前,有满员二万五千人。

四月十二攻城六天之后,还有一万八千人,伤亡将近三成。

左武卫中有一个突击营,是马威临时组建,用于登城破门的尖刀营。编入这个营的士兵,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怕死。

他们的伙食要比其他人好得多,白面膜管够,肉随便吃,每人每顿还能分到二两酒!

但是谁也没有因为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而抱怨,而心生不满。甚至所有人都认为,这完全是他们应得的待遇。

突击营从攻城到现在,原有一千四百人,现有三百九

十一人。

高达七成多的伤亡率,冠绝全军……

突击营仅剩的这寥寥的三百多人,如今就散布在天街上或坐或站,他们几乎脚一抬就能上天津桥,腿一蹬就能立即冲到城墙下面拼命。

他们的职责,用自己的生命和身躯,就是为大军开道,所以他们总是要冲在大军的最前端。

有一名突击营的士兵,靠在积善坊花家院墙的拐角处,两条腿一屈一直,懒洋洋地席地而坐。

他的幞头解了下来,盖在脸上,遮挡着略略有些刺眼的阳光。

说起来,他跟这积善坊花家的某一个人,还有些渊源。那个人就是现任神都郭城指挥使,花源花小侯。

他跟这花小侯,应该勉强算得上是同袍战友罢……

当年在青州行营的时候,花小侯已经调任右军当军指挥,而他,却是后军一个空架子校尉的亲兵。

当然了,当年谁也想象不到,那位委身在青州行营后军的那位空架子校尉,后来会有这样高的成就!

这个人就是张如镜。

他是陆鸿的第一个亲兵,也是最不成器的一个。

他也算是命大,自从在六乘驿杀死了王大将军的二儿子之后,他就被大人调到了郑新的手下。

后来随着青州行营的解散,他一再辗转,也打过不少仗,杀过不少人,到现在还能活下来,他自己感觉就是个奇迹……

其实他有好几次都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听着大人在上面威风凛凛地下发着一道道军令,那些穿红挂赤将军们,一个个对大人俯首帖耳,心里就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

张如镜被暖融融的太阳照拂着,感觉四肢百骸都透着困倦——春困秋乏夏打盹,他正处在困和打盹的季节交替之时。

这时突然一声令哨响起,使得他本能地一个激灵,身体像杆标枪一样嗖然站立了起来,伸手抄起头盔、横刀便向令哨响处奔去。

就在昨天晚上最后一轮攻城过后,他已经被马大将军从一个小小的什长,提拔成了这个突击营的校尉

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本事最大、功劳最高,而是因为职分高过他的军官,都已经战死了。

令哨从短促的连续吹响,变成了一声长长的拖音,张如镜在最后一声令哨吹完之前,出现在了议事厅前。

议事厅就在花府之内,他是唯一一个需要参与会议,却不在花府的大院之中办公、休息的人。

马威坐在议事厅的上首,他抬眼扫了一圈,见所有该来的军官都已到期,微感满意地点点头,用他那宏亮的嗓音说道:“今晚总攻——床弩、投石机二番压制之后,全军攻打皇城南墙!”他说到此处,看了站在末尾的张如镜一眼,“重点进攻,左掖门——突击营务必在大军第三次攀城总攻时,拿下城门。否则,军法处置!”

大军约定前两次攀城为佯攻,目的是将守军的防守重心转移到端门方面,第三次才是正式的进攻。

张如镜向前站了一步,昂着脑袋大声道:“遵命!”

马威再次扫了一眼全场,严肃而坚定地说道:“今晚五军集结,拿下宫城,在所不惜!”

众人俱各吃了一惊,四周一瞧,才发现这次到场的果然不仅是左武卫的军官,还有左右监门卫和左右领军卫的十几名将军、校尉。

还没等大伙儿全然消化这件事情,马威便又说道:“还有,今天不是本将指挥,到时候花将军亲自指挥全军攻城!”

这一句话顿时将议事厅炸开了锅,不是说花将军遇刺身亡了?

他们的惊讶之中,还带着些许的欣慰与兴奋,同时又带着一丝不解:为何一定要今晚攻下城池?如果攻不下,又该怎么办?

马威没有留下来回答问题的闲心,说完最后一句话,他便径直起身离开。

他要去见一个人,花源。

花源确实在李嗣原行刺的那天受了伤,不过并不是传言那种随时可能丧命的重伤——饶是如此,他的左臂的臂骨,也被李嗣原用一条拴马的麻绳给鞭断了……

他之所以躲到现在才敢露面,那是因为他根本不敢出现——因为那个刺客也并没有像传言之中那样,被人乱棍打死,而是在一刺不成之后,便迅速元遁。

花源之所以始终躲躲藏藏,并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自己一死,那么左右监门卫,左右领军卫四军,就成一盘散沙!

其实他倒想一直躲藏下去,可是天不遂人愿,他在今天早晨,收到了城外的来信:“今晚我与姜炎决战,生死难料,务在今晚放手一搏,攻下内城!”

信是陆鸿的手笔,所以花源甚至没有半分考虑,他就将原本用来预备城外敌军攻打郭城,而留守在城墙、城门边上的左右监门卫,都命令暂时放弃郭城,竭尽全力向内城攻打……

陆鸿在河阳桥边决战,若胜倒也罢了,若是打输,以后郭城必然是内外夹击的局面。

所以陆鸿给花源提议,让他今晚防备尽撤,全力进攻说不定能毕其功于一役,也是一场关乎江山,关乎天下的豪赌!

开元元年的四月十二,它的夜晚似乎是全年,或者说全历史最长的一个黑夜。

戌时三刻,当皇城之上的守军还在纳闷,郭城里的人为何还没进攻的时候,骤然间一声炮响,五军十万人,好像黑夜之中的幽灵,铺天盖地一般,从黑暗之中奔跑而来,转眼间就发动了两次十分有威胁的攻击!

远望着那些士兵,一个个好似蚂蚁一般,艰难地向城墙上攀登,并且在敌军弓弩和长矛面前,一个接一个的呼喊着,从六丈高的城头向下坠落。

城外大军的进攻,再次受到了阻隔,但是刚刚等大家退回本阵,攻城阵中,再度想起了进宫的号角!

不过这次的命令与前两次十分不同,前面两次进攻,就好像潮水拍岸,看上去波澜壮阔,其实并没有甚么实际的效用;但是这一次,他们就好像一辆钢铁般的战车,卷着滚滚洪流,向皇城碾压而去……

与此同时,河阳桥边,月黑风高,陆鸿作为先头部队,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次冲锋……

(本章完)

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六十八章 建春门外事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请假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二百四十章 新罗日本联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二百四十章 新罗日本联军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辞(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零三章 再见陈州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七十三章 纠结的李嫣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二百九十三章 岳婿之争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剑客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
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六十八章 建春门外事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请假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九章 陆鸿的伤势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六十九章 倒霉的汤柏(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二百四十章 新罗日本联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机推演论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决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势的转机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的局势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二百四十章 新罗日本联军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辞(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二百九十二章 都督府的神秘客人第三百零三章 再见陈州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七十三章 纠结的李嫣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五十章 尴尬的陆校尉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第四十二章 离开徐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二百一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七十五章 师兄的警告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三十八章 “同乡会”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七十八章 是祸躲不过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导致的暴躁?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三百五十二章 进宫去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变故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二百零二章 安东是个大难题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动静!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发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几件大事第五十三章 军医营之乱第二百九十三章 岳婿之争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剑客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一百二十章 小陈庄的约会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战(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缴海匪(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三十章 突厥人后裔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六十七章 东郭绿杨楼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