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忆江南

世界上的事情,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更加很难求得十全十美。

因为在三月之前,“公田法”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速度推广到江南两道全境……

当然了,这个目标本身就有些异想天开的成分,不过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陆鸿追求这个上上大吉,却只得了个中等偏下的结果。

尽管他绞尽脑汁找到可行之法,并且打通张镒这一关,得以顺利施行的“收私田”、“分公田”这两件大事。

但是在开了个好头之后,却没有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反而在句容就被绊住了脚步……

在张氏首例响应、顾氏紧随其后,打出个开门红之后,整个建邺城,对于衙门胥吏不厌其烦宣传的“公田法”,总算从意识上扭转过来,不再认为这是一桩多么骇人听闻、仿佛天塌下来一般的灭顶之灾了。

与此同时,部分政治嗅觉比较灵敏的人,也终于醒悟过来:如今江南的局势真正是天翻地覆了!

天都在变,朝廷已经变了,“栋梁”张镒也在变、“南朝之师”顾氏也在变,他们这些小士绅,小地主,若想求存,也必须随之而变化!

况且,就在二月初八那天,有人亲眼看见顾综头缠着生布,一圈一圈的从顶门到下巴颏裹着几十圈,用斗笠和袖子遮掩着,出现在了城外的松风观。

当即便有消息灵通的人说了:顾先生头上的伤,就是给北周朝廷派下的经略使打的!

听说那位经略使也很有来头,去年两国的一场大战,就是这位仁兄,把他们南唐的军神姜大帅,打得失了踪……

就在顾综出现于松风观外不久,紧接着,城里又传出一个,不啻于春雷炸裂的消息:苏州陆家的那位混世魔王,把松风观外宝贝似得的六顷上田,统统充了公!

还没等大家反映过来,城里城外全都贴出了告示:松风观玑真人响应号召,私田充公,实乃大公无私之举,朝廷特封正五品建邺司马,以示嘉奖。

而且有人亲眼瞧见,刚刚响应朝廷“公田法”的玑真人,就在城东经略署的衙门外头脱了黄冠、道袍,正式宣布还俗!

更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刚刚还俗的陆吉,当场就换上簇新的绯色五品官袍,直接进了州衙的司马署办公……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无数传言纷纷扬扬甚嚣尘上。

许多人都说顾综被陆经略暴打,陆吉则被陆经略委以高官厚禄,一个被威逼,一个被利诱,纷纷交出田契充了公。

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于是许多人都慌了神,害得州衙不得不连夜发布告示辟谣,顾综亲自裹着扎眼的生布,站在安德门城楼上喊话,稳定民心。

陆吉也接到了他为官以来的第一个任务:衣锦还乡。

他受了陆经略的命令,带了江南两道经略的钤印文书,以及三十几套八品到六品不等的官袍告身,敲锣打鼓地前去苏州“招安”陆氏一族……

建邺城在沸沸扬扬传了一阵可笑的谣言之后,便在陆鸿与顾综、张镒等人的努力之下,迅速进入正轨。

到二月廿五第三个

结算日这天,以建邺城为中心,方圆五十里之内,成顷的私田已经绝大部分收归公有!

与此同时,苏州那边也传来极好的消息:吴郡陆氏的家长,陆吉的父亲,邀请建邺城这边,派一位得力的要员,前往苏州面谈此事。

看起来整个形势一片大好,所有的事情都在往极好的方向发展,虽然速度没能达到预期,至少给人一种极有盼头的错觉……

是的,是错觉。

整个公田法的推进,到了这一步,就算彻底停滞了下来。

建邺周边向外辐射的进度,也在句容这个地方,被硬生生地掐了个头……

而苏州那边,尽管陆家释放出了很友善的信息,却依然令陆鸿十分犯难。

陆家的那位老夫子,显然并不信任自己的长子,建邺这边必须派出一个当的了家、拿得定主意,并且有足够威望的人去。

可是,现在陆鸿的身边,只有一个挂了彩的顾综,别的官员要么各司其职,要么还在牢里羁着,急切之间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本来张仲宽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因为陆吉的缘由,张、陆两家今年的关系及其恶劣,派他去还不如不派的好……

诸般事由急切间都找不出一个头绪来。

三月初一,陆鸿在经略署衙门里实在坐得憋闷,便邀了李嫣一道儿上方山走马。

阳春三月,这在一年之中是个顶好的月份,特别是在江南。

此时方山上一派大好景致,阳光明媚,花草映目,天水相照,春风携来野花香,放眼尽是青翠平铺、花红点缀。

道路之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大多是文人骚客,骑驴乘马、安步当车,一路踏青去也。

天空之中飘飞着两只纸鸢,一个是赤紫雷公虫,一个是托莲青鲤鱼,一高一低,一近一远,红绿两色,与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

陆鸿见了这等景致,心胸开阔,意兴纷飞,不禁曼声吟道:“三月里,春色剪风筝。才道春衫薄似水,又怪春露比霜寒。未敢把花簪。”

他这一首乃是教坊的乐府词,唤作《忆江南》是也。此时为眼前景色所动,兴之所至,忍不住便发了一通诗性。

李嫣见他兴致不错,心中也自高兴。此时微笑着听罢,正要抚掌叫好,却听不远处已有人抢先喝了一声采。

两人一阵错愕,不禁寻声望去,只见前方三个文人,穿着便服青衫,并肩缓行,都带着行李。乍一看之下,以为是远游的墨客,可是那三人三双官靴,却又极不寻常。

陆鸿定神望去,只见一人走在后边,瞧不清面目。两人在前,一个青年矫健,步履轻快;另一个中年白头,细细瞧来竟有几分面善!

刚才喝彩的那位,就是那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

陆鸿仔细辨认着那白了头的中年,李嫣却在着意打量那青年,两人不约而同地“咦”了一声。

此时那青年人向中年笑道:“乐天先生,这位相公做的一首《忆江南》,十分得味。先生何不指教一首,以赠雅士?”

陆鸿听那青年叫了一声“乐天先生”,心中

已经了然,不禁与李嫣相视而笑。

两人均想,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他们一方在江南,一方本在辽东,今日却在此相遇,不得不说世间机缘,忒也奇妙了!

只见那白发中年眯着一双近视眼,四野里漫顾一遍,张口吟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那青年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反反复复念诵了数遍,这才与身后之人同声喝彩,比刚才对陆鸿的赞叹更高了八调。

陆鸿此时也是心旌动荡,万万没想到,竟然又听到了这首中学必修的《忆江南》,而且还是白居易本人当场即兴所作!

更加机缘巧合的,是这首诗的成篇,全然是因为他方才那首的抛砖引玉,才有今日之作……

白居易显然对自己的所作,也有些满意,不料想,却听前方有人在叫唤自己。

“乐天公,别来无恙啊!”陆鸿微微一笑,骑在马上便向对方拱了拱手。

白居易下意识地拱手还礼,却因为隔得远了,瞧不清对方的面目。待又走了几步,眼前两人骑马的身形面貌才渐渐清晰起来。他瞧着那男子越来越清楚的轮廓,心中忽然一动,浑身微颤,双脚便定在了当地。

那青年还有些不明所以,却听陆鸿接着笑道:“那小子,你是叫韦绚不是?”

那青年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地退后半步,奇道:“你……你怎么知道?”

他这还是头一趟出远门,别说在江南,就是神都之中,除了自家上上下下的几十口,也认不得几个外人,哪里想得到竟在这异地他乡,被人一口便叫破了姓名……

其实陆鸿也不认得这小子,完全是刚刚李嫣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那后生与你的老邻居韦曈,倒有几分相似。

陆鸿细辨之下,发现果真如此。而且他知道韦曈的儿子还小,不过七八岁年纪,这青年应当便是韦曈的弟弟韦绚了。

他见两个都是熟人,便忍不住越过两人的肩膀,向后面的第三人瞧去,更好奇又是个甚么人物。

此时却见那人慢慢吞吞地走了出来,笑眯眯地向陆鸿、李嫣二人招招手,叫道:“见渔,李将军,别来无恙呐!”

陆鸿与李嫣一见此人,都是喜出望外,齐声叫道:“洪叔叔!”

此人四方脸,和气之中蕴着笑意,却不是洪成是谁?

韦绚此时方觉,感到眼前这一对男女绝不简单,便拉了拉洪成的衣袖,悄声问道:“文正先生,这位是……”

洪成哈哈大笑,指着陆鸿说道:“你心心念念要见的陆经略,一路吵吵嚷嚷也不知提了几十遍,现在当面见着了,原来竟然不识吗?”

白居易听了这话,再见韦绚又激动,又怀疑,又是窘迫的模样,也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陆鸿与李嫣下了马,一面笑意盈盈地望着三人,一面暗中思量——这三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是怎么走到一起,还同时来了江南?

难道朝廷上,或者安东,又有甚么变故?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财主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桥北的争端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会面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战(一)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
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二百五十八章 连环计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还乡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战(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周的烦恼第二百七十三章 萧婉出逃第二百七十四章 庞冠的目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一百六十章 爆发的前夕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财主第十三章 征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桥北的争端第二百七十八章 连环计(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一百三十章 清缴海匪(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敌境第一战第二百七十六章 连环计(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七十九章 连环计(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后一场黎明第三十五章 神机门人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会面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战(一)第十章 洪成的烦恼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六十六章 京都东郭城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驿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岂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三)第五十四章 错综复杂的青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五十二章 司马巽的一席话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三百六十九章 说客(二)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十九章 邓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