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

话谈到此时,顾综的心思已经有七分活泛。此时也不禁心想:我顾敬宗一直以来,倒真正小瞧了这位陆经略,所谓软硬兼施,言下非虚也!

他想着自己家中的几十顷地,却仍旧拿不定主意。有心再探探自己这位年轻上司的底子,便问:“大人,那这田收了回来,却又如何发卖出去?百姓手中要拿出十贯也难,如何买得起土地?”

他这个问题也很有道理,南唐之政利于官商,而不利于农民,因此农民穷困,加上地主巧取豪夺之下,只得出卖田地维持——假若手中尚有余钱,谁肯卖地?

陆鸿却不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张镒。

他早已看得出来,顾综一方面是他的下属,一方面也是江南氏族地主阶级的代表,因此在陆鸿近乎铁腕的改革面前,他还是存着“待价而沽”的意思。

自己出价,等别人来挑拣,这不是陆鸿想要的结果,也不是他的办事风格!

以他一向的作风,只要他认定了的事情,不乏独断专横之处,因此像顾综这种讨价还价的行为,很不合他的胃口。

但是这毕竟是政治场,而不是军队,其本身便是讨价还价、鸡毛蒜皮,最后追求平衡的一套把戏。因此陆鸿虽然反感,却还能容忍。

尽管如此,他还是期待一位,敢于不计后果,断然出来支持他的人——这种人他着实找到过一些,在得到这些人的帮助之后,他也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

比如朱胤、汤柏、孔良、温蒲、韦曈、岑维元,还有他军中麾下所有的将校,这些人发达的发达,升迁的升迁,甚至在无形之中树立起一个大名鼎鼎的“安东帮”。

本来他很看好顾综,也曾想过将此人培养成另外一个温蒲——这人和当年的温蒲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地头蛇的代表、都是他政务上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但是温蒲能够最终获得他的信任和反馈,而顾综此时让陆鸿失望透顶,就因为他们两人在相似之外,还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

温蒲甘为安东之大局,而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但是顾综却对氏族小利念兹在兹,即便他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也绝不肯主动站出来为他分忧、为江南解困……

陆鸿已经没再对顾综报以希望了。所以他不急着拿出自己的底牌,就是想等一等,等等看张镒的态度。

他之所以十分期待张镒的表态,正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认为,张镒这位“栋梁”人物,对于江南,应当是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可是他再一次失望了。

从问过“如何软硬兼施”之后,张镒始终都没再开过口,显然他也想听听,陆鸿要怎样把“软硬兼施”收来的田亩,交到百姓的手上——总不可能白送?

那对府库、国库的损失将是极其巨大的!

而且若依市价收购,府库之中的余钱,刨去必要的开支之后,绝对无法承担这么一大笔的出项!

只有分批收购私田,随收随卖,随卖随收,把从百姓那里

收到的买地钱,再拿出来买下一批的私田,这桩买卖才能盘活!

最大的难题是:他们不可能从佃农的手中,收到足够的钱。收不到钱,也就无法再买下一批私田充公……除非是抢……

刚才陆鸿虽然说了软硬兼施,但在座的几位都心知肚明,这种事毕竟还是要以软为主,若太过强硬,那些士绅土豪们也绝非吃素的好好先生……

所以收倒是其次,卖才是关键。

陆鸿见两人都不肯表态,只是坐等他的办法,心中失望地叹息一声,正要开口,早早出去操持酒宴的张家老大,此时终于回转了来。

“父亲、陆经略、敬宗兄,酒菜已然齐备,请入席。”张家老大逐一行了礼,恭恭敬敬地说道。

这人与张二郎兄弟俩面庞极为相肖,只是看上去有些木讷,礼数周到,不似其弟一般浮躁轻急,倒有几分端凝之态。

张镒点了点头,毫不恋栈,直接颤巍巍地站起了身子,说道:“陆经略,请入席。”

顾综显然有些失望,他知道张老爷子虽然好酒,但是有个好处,酒一沾唇绝不再谈公事,幸得如此,张老爷子掌舵南唐几十年,从未因酒而出过错乱。

但是这个好习惯,在今日看来,却十分扫兴,因为顾综还等着听一听陆鸿对“卖田”的看法——如今只能明天再去讨教了……

就在顾综胡思乱想的时候,陆鸿已经与张镒两人,并肩站在了厅中等他。

陆鸿见他魂不守舍的模样,连忙趁着这最后的机会,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说道:“怎么,敬宗已经在考虑出让几顷田了?”

顾综站起身告了个罪,陪着干笑两声,说道:“大人取笑了。”

陆鸿脸上笑容渐隐,更加失望。

这时却听张家老大奇道:“怎么,敬宗兄,你手头紧?万事有张家,何至于卖地?”

顾综连忙打个哈哈,笑着解释道:“不不不,不是我手头紧。是陆经略,要令江南‘耕者有其田’,打算推‘公田法’,想收我的私田哩!”

张镒对长子那句“万事有张家”十分中意,却又不想在这事情上漫谈,盖因他瞧出了这陆经略的用意,就是想叫张、顾两家主动开口投效,好收最大之利。

他骨子里就是守成的思想,绝不肯站出来做这个出头鸟!

所以他虽然对陆鸿“卖田”的办法很好奇,也很感兴趣,却已经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假如这陆经略主动请求他张家出面带头,并且开具足够优渥的条件的话,那他倒不妨顺水推舟做件好事——毕竟在如今的局势看来,那所谓“公田法”已然势在必行!

所以,他还是存着待价而沽的想法,而且将自己看作是吃亏帮忙的一方,总是要拿捏几分的。

因此他见自家老大有深询的意思,便果断喝道:“仲宽,怎磨磨蹭蹭,怠慢贵客?”

谁知那张仲宽双眼发亮,正色说道:“父亲,酒倒不妨慢吃。陆经略的主张再好没有、

再对也没有——江南之弊政尽在于此!儿子名下八顷上田、十六顷中田,不妨拿出来充公好了。”

他说着大手一挥,好像三言两语已经做成了一桩极大的买卖!

张镒瞪大了眼睛,几乎为之气结!

他深知儿子的脾性,自己在南唐朝廷执政之时,这个大儿子就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要想长守社稷,必须遏制大肆兼并土地的弊病。

今日这东西听到这茬,心思果然又活动起来,而且开口就要送二十几顷田充公,那不是成心要把他气死?

这些田,按照市价的话,总要卖到十七八万贯!

陆鸿没想到灰心丧气之时,半路杀出个张仲宽来,哪能不喜出望外,连忙说道:“不用充公,一律折算市价。”

张仲宽道:“也好。”

张镒面色一沉,顾综也急忙在旁敲起边鼓:“仲宽,开玩笑也需适可而止!”

他这是给张仲宽一个台阶下,好收回承诺。

谁知那张仲宽早已打定了主意,摇头道:“怎么是玩笑,江南再也开不起玩笑!”不过他也不全是一腔热血,随即便问陆鸿:“敢问陆经略,田亩收归公有简单,却如何分发给佃农?”

他不假思索地发问,显然也是早早想过这一节的困难。

张镒本来打算喝止,听见他问了这个问题,当即闭上嘴巴,因为他也想听听陆鸿会怎么回答。

陆鸿见有人出面,自然无需再藏私,大大方方地说道:“我打算走两条途径。”

张镒一愣,这个难题困扰了他几十年,他连一条途径都找不出来,这小子怎么就能找到,还一开口就是两条?

张仲宽虚心地道:“愿闻其详。”

陆鸿道:“第一条,买地的钱暂且不出,算是朝廷向地主借贷,分期付款,利息具体再谈。佃户向朝廷买田也是贷款,同样分期付款,利息与朝廷借地主的利息相同——我算过了,如果农户每年拿四成粮食出来发卖,总要二十五年左右还清。”

他这话一出口,顾综与张仲宽同时掐着手指算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张仲宽便摇头道:“不不不,大约要三十五年。”

又过了一会儿,顾综也算清楚了,说道:“至少三十年!”

陆鸿微微一笑,说道:“两位是按照如今下田亩产二石七、中田四石五、上田八石二来计算的。但是各位请想,佃种别家田地,与营务自家田地,哪个劲头足、功夫细啊?”

张仲宽恍然大悟,抚掌叹道:“不错不错,营务自家的田亩,自然更加卖力些,收成提高也是理所当然!”

陆鸿接着道:“况且朝廷造渠修路,绝不落下,总是有益的。”

其实他还有一个因素没说,也没算,那就是洪成的“占城稻”。如果事成,一季变两季,亩产还要翻倍,说不定要不了十年,也就全部还清了!

随后他又说了第二条路:“还有就是发售国债,集资购田!”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剑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二十三章 新旅帅高登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军的墙角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之前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萧宛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跷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陈三流的亲事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剑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亩上田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选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的宁静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气的神武卫第六十四章 后军副指挥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凶险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积善坊的丧事第二十三章 新旅帅高登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八十章 连环计(六)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伪装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谈话与安排第三百零一章 夙愿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鸿门宴”(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阵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一百章 录事范翔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种马引发的血案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战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敌营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见的敌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缴海匪(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扫北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问题第十二章 北国剧变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军的墙角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怜的崔兆贤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四章 鲁国公大驾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万贯的商机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军的办事方法(上)老板坐牢,太忙请假第九十八章 侯义的投名状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杨秀还是李世民?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与政事堂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来访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之前第一百零四章 牵连甚广的贪污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诡异气氛(中)第七十四章 被抓了现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陆鸿的疑惑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萧宛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雾消散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事突变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会(中三)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业坊的大院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练兵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四十八章 诡异的妫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