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战邙山之兰陵入阵

时值腊月寒冬,那罗延抹了把额头,却是一手的冷汗。

看向侯胜北,两人对视,不由都露出苦笑。

那罗延赶紧下令重整阵形,救护伤兵。

刚才那番短短交战,粗略一看已损失了近千名士卒,府兵损失二百有余,厢兵死伤更是惨重,行伍队列散乱,出现了溃散的征兆。

我军战力残破,怕是经不起再一轮类似的冲锋,硬抗看来是不行了。

侯胜北内心担忧,然而说出口的却是另外一番话:“伯父临别时曾经教诲,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当有坚忍不拔之志。战况一时失利而已,我们当坚忍不拔,力图扭转,寻找胜机,绝地反击才是。”

那罗延闻言精神一振:“侯兄弟说的是,骑战之道我比你略懂一些,能够连续冲锋两次的已是强军。连冲三次的甲骑具装,更是天下屈指可数。即便对方战力超群,马力也是支持不住。”

他继续道:“敌军两轮冲锋击破了我的骑军,又硬撼一次步阵,最多再有一次冲锋之力,而且势头一定比之前弱了很多。”

“所以我们这次只要扛住军阵不溃,哪怕被他们冲过去,也可以整顿振作,衔尾再战。到时候狠狠揍这些铁疙瘩出气。”

那罗延挥了挥拳头。

见他面对如此强敌,仍然士气不衰,侯胜北也放下心来:“如果如你所说,敌军只剩下一次冲锋的机会,那么我倒是有个提议。”

“侯兄弟请讲。”

那罗延见他面不改色,这可不是没有上过战场之人,硬撑就能够装出来的。

“敌军意在突破,前往金墉城。我军让开中路,避其锋锐。”

侯胜北解释道:“左右两翼逆进,袭击其尾。等这支敌军夹在金墉城和我军之间,骑兵活动空间受到限制,趁着他们急于入城,我军就有机会攻击!”

那罗延稍一思考,硬扛的胜算不过五五,侯胜北所说敌军目的是金墉城应该没错。

当机立断表示同意:“既然分为左右二翼,你我各领一军?”

“这当口开什么玩笑。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如何能战?还不速去安排!”

那罗延哈哈一笑,叫来同母胞弟,普六茹整和普六茹瓒:“二郎、三郎,左右两翼交给你们,我继续坐镇中军!”(注1)

……

“北周府兵果然顽强,以百保军士为尖刀的禁军铁骑,都不能一击而破。”(注2)

高长恭观察着对面的阵形。

之前突击陷阵打出来的缺口已经补上,阵列虽然被削薄了许多,还是恢复了整齐。

“大概觉得我军只有一冲之力,想再硬扛一波吧?”

高长恭冷笑一声,如果不吝惜马力,甚至施以刺血之法,最多还可以再冲三轮,只不过这批战马就废了。

本次起雾的遭遇战,不及带上从马,否则冲锋一轮紧接一轮,那会给你们这等悠然整理的缓冲时间。

麾下儿郎返回本阵,动作划一地下马,让乘马回气恢复体力,披甲挺身站立。

见所部将士的坐骑已经调息得差不多,高长恭策马来到阵前,高高举起手臂。

“此次当一口气冲破敌阵,直达金墉城下!”

百保军士跟随主将,再次翻身上马,来到全军前方,充当五百骑的锋矢箭头。

刚才没能击溃凿穿敌军,对于这些从六坊数十万人中选拔出来的精英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

无需任何言语激励,百保鲜卑乃天子亲选,每一人必当百人,临阵亲当矢石,锋刃交接,唯恐前敌不多,怀抱必死之心。

高长恭挥臂落下,跃马扬鞭。

数千铁蹄踏着冻土,百保鲜卑又来也!

……

“散开!散开!”

那罗延调整了部署,不再缩紧密集阵形,和对方正面硬抗。

不能等到敌军奔到跟前再下令,那样根本来不及应对。

“敌军一动,我军亦动。”

那罗延早已和两个弟弟下达了让两翼绕行敌军两侧的命令。

高长恭挥臂,骑军启动的几乎同时,北周军也采取了应对。

若是早一分,敌军注意到这边的动向,可能改变攻击方向。

若是晚一分,数百步距离转瞬既至,部队跟不上做出动作。

而今虽不免仍有部分不及变阵的士卒被撞飞,但主力避过了敌军突击的矛头所指。

但是有一个问题。

中军未动。

中军若动,敌军自然会明白己方的意图。

所以那罗延坐镇不动,坚持到敌军行动,才奔向一侧。

左右翼一分,中军会往哪边行动,敌军无法预先知晓,也就很难加以拦截。

骑兵冲阵的短短时间,来不及做出判断,进而发出指示,改变行军方向。

那罗延和侯胜北是这么想的,认为这个方案的风险并不大。

然而敌方主将的反应极快,操纵骑兵的手段,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想。

在百保鲜卑拱卫下,位于铁流先端的铁面将,竟然能于突击之中变阵,分出一支细流,截断了中军的去路!

-----------------

高长恭这次本是打算集中力量,一举击溃面前这支顽强的部队。

没想到却是率军一冲而过,彷佛一拳打空的感觉。

此时不容多想,眼前不远便是被围困月余的金墉城,解围事大,一路奔往城下。

只是敢在我兰陵王面前玩弄这种小把戏,怎能不付出代价?

要是能在这半队百保军士的手下留得性命在,说不定今后还有相见之日。

……

足足五十名百保鲜卑,横断在那罗延、侯胜北之前。

虽然这边有三百多名亲卫,人数是对方的数倍,气势上却被敌军压倒。

百保鲜卑以一当百,五十名可当五千之众。

一尊尊杀神,或端坐不动、或轻抚战马、或调节兵刃。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面无表情,漠视生死——勿论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

那罗延一时被对面的这副镇定模样震慑,忘了下令。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侯胜北提醒道:“伯父的临别教诲,两条都被说中了。如今我等当抱必死之心拼力一战,反倒可能有一线生机!”

那罗延一个激灵:“侯兄弟说得是,老爷子的话你比我记得还清楚。”

当即喝令左右亲卫:“敌军只有五十骑,绝对拦不住我们那么多人,越过他们!”

应该说,这道命令是没有错的。

多名亲卫遮挡在那罗延身前,也顺便护住了他身边的侯胜北,准备突破对面的拦截。

可是他们还是低估了百保鲜卑的战力。

五十人几乎做出了同样的动作——取弓,三石强弓;搭箭,穿甲重箭。

挽弓上弦、松手、射!

五十支利箭,几乎每支都咬中了一个目标。

被射中的军士,即便身披筒袖明光,也透甲而入,粗大的箭头刺进人体数寸,切断血管,足以致命。

被射中的战马,更是三尺长箭插入胸颈,直至没羽,惨嘶悲鸣,横倒在地抽搐。

那罗延的人马,瞬间折损数十。

侯胜北大惊,知道不能再停留原地,任由对方再射一轮,发一声喊:“走!”

二百余骑奔了出去。

正如刚才预料的,五十人怎么也拦不住数百人。

可是他们能够拦住最主要的那个目标。

那罗延被数名百保鲜卑盯上,挡住了前路。

侯胜北距离他不远,附近的百保鲜卑既然去围那罗延,他这边就露出了空档,本来可以一冲而过。

救,还是不救?

似乎是个无需回答的问题。

一个南朝细作,何必冒险去救一个北朝勋贵之后?

何况敌手个个都是久经沙场,杀戮无情的强人,有极大的可能会战死沙场。

要是自己死了,尚未得报的大仇怎么办?还在等待自己归来的家人怎么办?

然而侯胜北拨转了马头。

凡事但依本心。

本心认为,战场之上,不能舍弃同袍。

张安、张泰、麦铁杖见他掉头,也跟着转身迎敌。

……

此时那罗延的亲卫已经和拦路的百保鲜卑交上了手。

亲卫乃是精选之士,武艺高强。

然而百保鲜卑更是精选中的精选。

亲卫大多被一合斩落马下。

那罗延的眼中,已经可以看到敌军扬起的刀光,如同无常勾魂,封锁生路。

一骑介入,宿铁刀架住了当头劈来的一刀。

生机乍现。

那罗延双腿一夹,越过二骑,逃出生天。

被侯胜北破坏了斩首之功的百保鲜卑,淡定丝毫不受影响,挥出第二刀。

你既来救他,便拿命来换。

这次是张安挡下。

他一聚臂,胸腹间露出了大片空隙,斜刺里冲出一骑,长矟从刺入左肋,右胁穿出。

张安的气力瞬间消失,手臂软软垂下。

对面的敌骑毫不留情,当头一刀斩落,破开护甲,从肩至胸。

张安气绝身亡。

麦铁杖幽灵般从后闪现,挥起铁杖打断了偷袭那骑的马腿。

他不喜欢用刀剑,就像名字一样使用一根铁杖,棍头胡乱扎着几根铁钉,更增杀伤。

那名百保鲜卑方才刺杀一名敌人得手,没有顾及身后,只觉胯下战马后腿一软,朝后方一侧倾倒,身子跟着一歪,落马。

麦铁杖也不上前打掉兜鍪,割下首级,直接又是一杖,击中面门,深入脑骨。

侯胜北、张泰、麦铁杖没有恋战,摆脱了另一骑百保鲜卑。

然而张泰的手臂中了一箭,手指粗细的箭杆贯穿而过。

他一只手已经无力控马和把持兵器,稍一动弹,剧痛钻心。

本该由军医用锯子锯断箭杆,以钳子拔出,战事还在继续,那里有这等功夫。

侯胜北让麦铁杖握定长箭两头,挥起宿铁刀,一刀斩断箭镞一端。

握紧箭羽一端,用力一抽。

张泰几乎痛晕过去,然而兄长的战死,尸体都无法收敛的事实,更是令他痛彻心扉。

战场之上无暇感伤,侯胜北扯下一角战袍,替张泰裹住创口,轻拍他的背。

热泪无声流下。

……

短暂而惨烈的交锋过后,三人赶上那罗延时,见成功突围的亲卫只剩百余骑,彼此都是心有余悸。

汇合了三郎率领的右翼二千人,众人的面前摆着一个问题。

“还要不要去追击那群凶神恶煞?”

没有人愿意和野兽作殊死搏斗。

但人人若都是如此想,野兽便可恣意挑选目标吞食。

侯胜北看向那罗延,等待他的决定。

“要去!”

那罗延恨恨道:“杀我那么多部下,倒是要抓住那个铁面将,看看面具之下长的是一张什么脸!”

侯胜北想起自己也曾说过类似的话,然而此时并无调侃心情,只是简单答应道:“甚好。”

……

背后那支顽强的北周部队,阴魂不散地追了过来,三千多人还有一些骑兵,摆出半包围阵形,向自己杀来。

高长恭有些佩服敌将的坚韧。

能够在禁军和百保军士的几轮打击下,还能保持士气,敢于继续追击的军队可不多。

他看了看四周,马力已乏,城下也没有足够的冲锋空间。

战可一战,然则并无必要。

部下的性命不该白白抛洒,高长恭向城上守军呼叫,要求进城。

城上守军不敢轻易打开城门。

高长恭于是脱下了面具,展露那张北齐无人不识的面容。

金墉城头,犹如投下一颗猛火弹,登时炸裂开来。

“兰陵王!是兰陵王来了!”

守军群情鼎沸,被围困多日的愤懑烟消云散,士气一下子升到了顶点。

“快鎚绳放下弩手,掩护兰陵王入城!”

“速去通知独孤将军。”

“准备鼓乐,谁会奏琵琶?”

……

等到那罗延和侯胜北率军杀到跟前,见到的是奇异的一幕。

之前破阵的五百铁骑并不上前交战,缓慢有序地退入城中。

明明是血腥杀戮的战场,城头却奏起了悠扬的鼓乐。(注3)

琵琶飞扬激越,战鼓古朴悲壮,虽不知曲名,正是适合沙场氛围的武人之乐。

两人待挥军进攻,却被城内派出的弩手射住阵脚。

百保军士们拱卫主将,如同众星捧月。

那罗延和侯胜北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敌方将领殿后,在鼓乐琵琶声中悠然入城。

只见摘下铁面的这位大将,风调开爽,器彩韶澈,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白美类妇人。(注4)

他向着二人嫣然一笑:“我乃神武帝之孙,文宣帝之子,大齐兰陵王,高肃高孝瓘,字长恭。”

第30章 抗北齐之媾和第58章 平东阳前篇第113章 再攻江陵之周骑来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93章 返家乡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98章 争龙之立威望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战西堤第23章 下决意第114章 再攻江陵之夜袭城第89章 塞上风光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106章 重见冼姨第15章 死气沉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1章 少年胜北相关设定相关设定青年篇结语第94章 杨白华第49章 立新帝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58章 平东阳前篇第3章 逝去传说第34章 抗北齐之突阵第31章 抗北齐之小憩第105章 解心结第85章 战邙山之徒劳无功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119章 其次伐交之明方略第41章 天子坦荡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11章 最下攻城第60章 且听战报第116章 结百年好第47章 故人去第90章 柳庆问案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19章 赤子心第2章 十问十答第84章 战邙山之兰陵入阵第90章 柳庆问案第7章 讨贼难第87章 忆白袍后篇第71章 姓杨名坚第2章 十问十答第118章 其次伐交之考地利第78章 战邙山之先例前篇第4章 宝录初成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战西堤第27章 抗北齐之前哨第56章 战为何第100章 争龙之讨叛党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烧船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72章 周齐交涉第21章 返红尘第56章 战为何第78章 战邙山之先例前篇第34章 抗北齐之突阵第105章 解心结第41章 天子坦荡第102章 争龙之复旧职第5章 南康之战前篇第106章 重见冼姨第38章 预兆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第21章 返红尘第45章 阿父归第51章 战王琳中篇第110章 再攻江陵之重起兵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40章 少年不再第16章 湘州叛第83章 战邙山之斗百保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3章 逝去传说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55章 加冠礼第28章 抗北齐之绝粮第14章 萧妙淽相关设定青年篇结语相关设定第12章 平乱始末前篇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4章 宝录初成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5章 南康之战前篇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89章 塞上风光第1章 少年胜北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19章 赤子心第31章 抗北齐之小憩第47章 故人去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103章 争龙之得天命第37章 共饮
第30章 抗北齐之媾和第58章 平东阳前篇第113章 再攻江陵之周骑来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93章 返家乡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98章 争龙之立威望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战西堤第23章 下决意第114章 再攻江陵之夜袭城第89章 塞上风光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106章 重见冼姨第15章 死气沉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1章 少年胜北相关设定相关设定青年篇结语第94章 杨白华第49章 立新帝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58章 平东阳前篇第3章 逝去传说第34章 抗北齐之突阵第31章 抗北齐之小憩第105章 解心结第85章 战邙山之徒劳无功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119章 其次伐交之明方略第41章 天子坦荡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11章 最下攻城第60章 且听战报第116章 结百年好第47章 故人去第90章 柳庆问案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19章 赤子心第2章 十问十答第84章 战邙山之兰陵入阵第90章 柳庆问案第7章 讨贼难第87章 忆白袍后篇第71章 姓杨名坚第2章 十问十答第118章 其次伐交之考地利第78章 战邙山之先例前篇第4章 宝录初成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战西堤第27章 抗北齐之前哨第56章 战为何第100章 争龙之讨叛党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烧船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72章 周齐交涉第21章 返红尘第56章 战为何第78章 战邙山之先例前篇第34章 抗北齐之突阵第105章 解心结第41章 天子坦荡第102章 争龙之复旧职第5章 南康之战前篇第106章 重见冼姨第38章 预兆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第21章 返红尘第45章 阿父归第51章 战王琳中篇第110章 再攻江陵之重起兵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40章 少年不再第16章 湘州叛第83章 战邙山之斗百保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3章 逝去传说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55章 加冠礼第28章 抗北齐之绝粮第14章 萧妙淽相关设定青年篇结语相关设定第12章 平乱始末前篇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4章 宝录初成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5章 南康之战前篇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89章 塞上风光第1章 少年胜北第107章 铁杖传谣第19章 赤子心第31章 抗北齐之小憩第47章 故人去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103章 争龙之得天命第37章 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