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关陕17

经略关陕(17)

那少年对众人的夸奖原也不放在心上,只是见赵桓气度不凡,身后或站或坐,十几个大汉环顾左右,他心中一惊,知道眼前这貌不惊人的清瘦男子,必定非富即贵。

赵桓看他眼神,已知对方有所警惕,便用诚恳的语气向他道:“我别无他意,不过看公子气宇不凡,想与公子交个朋友罢了。”

那少年二十不到的年纪,气度却很是从容,原是吃了一惊,待赵恒话一说完,便又恢复常态,只笑道:“我是寻常白身,又哪里有什么气度可言了。乡野鄙俗之人,也不敢和贵人折节相交。”

说罢,站起身来,向着赵桓略拱拱手,便自去会了帐,匆忙离去。

他生的浓眉大眼,又是方脸,站起身来,身高竟是接近两米,不论古今,都是气宇轩昂的大汉,只是气度从容,神态安祥,显然又是读书明理的书生,气质与长相身高绝然不同,令人一见而产生好奇之意。

赵桓想与他结交,也正是这样的原故。

见他匆忙离去,薛强怒道:“这人怎么这么不知道好歹!不如我带几个人出去,把他绑了,到时候却看他是不是还这么不近人情。”

赵桓冷哼一声,向他训道:“我只是看他年纪轻轻,大不了你们几岁,气度行事就很稳重,想看看他是哪家的子弟罢了。至于你,一年二年的下来,就跟在我身边,别的没个长进,脾气越来越大,了不得了!”

薛强很少见他如此发火,吓的小脸发白,立刻闪在一边,不敢说话。

其实他年少机敏,手脚利索,很得赵桓的宠爱,今日被训,固然有不是处,却也是赵桓看得那几个农人如此困苦,再加上自秦岭而来,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四处都是破败景像,刚刚入城后,稍觉好些,却又见着那些刚从富平归来的农人。此时都是深秋,想来这些农民家中景况很是不堪,秋种春收,这时候才回家准备秋播,农时却是误了。

康承训见他神情不悦,忙劝道:“既然他不识抬举,便也罢了。这会子早市要开,咱们且去看看再说。”

赵桓点头应允,当即命人上前会过了帐,便由这小小铺子出来,沿街随意闲逛。

他们清早进城,看到的还多半是由乡间入城的农人仆役,待到东方的太阳升起,天色大亮时,城市内千门万户,一起打开,沿着城内几条热闹的大街各处行走,却明显能感受到整个城市的活力。

城门口是聚集成堆的人力。

木竹匠人、杂作挑夫、砖瓦泥工,僧尼道人,还有奶妈、女伎、厨娘、相扑力士,纷纷扰扰,熙熙攘攘。

赵桓仔细看去,热闹却是热闹,只是这些由下等市民组成的劳力大军,却多半脸带菜色,或是萎顿无神,一看到赵桓一行人走近,便一窝蜂般拥将过来,讲价自荐,甚至只要管顿饱饭,便可成交。

康承训等人都是叹气,铁青着脸,摇头不止。

赵桓暗自点头,心中明白,适才那些铺子里的市民,口里叫着难过,其实还算小康之家,而眼前的这些市民,才能真正代表整个城市的现状。

大道两边,机坊、织坊林立,等候着牛车来拉走织好的丝绢用户。

钢铁作坊、铁匠铺子,制作着针灸用针、缝纫针、剪刀、钢锅、耕具,适才那些来自富平的民伕,便是在这些铺子里购买急需的用品。

金银铺子、扎纸铺子、香料铺子、水果铺子、酒楼、茶楼、都开门营业,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早起沐浴的商人从散发着香气的浴室中出来,满是自信的笑容走进旁边的中药铺子,购买着四川本地的土产药物。

达官贵人府中的下人,在人市上雇佣了各式各样需要的人力,趾高气扬的带回家去。

酒楼里的粗手伙计们,在店堂后面,宰杀着当天要用的鸡鸭猪羊。

赵桓看了半响,深深感受到宋时盛世时的繁华与商业活力。成都尚且是内陆城市,不但不能和首都东京相比,就是和江南大城和临海的贸易城市,也是无法相比。饶是如此,尚且如此繁华,若不是战争影响,这城市还要将展现出如何生气勃勃的一面!

怪不得后世有言,宋朝守城门的一个老军,也比当时的一个欧洲小贵族活的更舒服。

别的不说,每条大街上,都有数不尽的生活用具出售,都有巍峨高耸的酒楼茶楼,甚至连洗澡用的开水,都有专门的行当应承!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

中午时分,看着一群群的游人从酒楼里钻进钻出,赵桓心中,却是忍不住在脑海中冒出这样的一句诗来。

都说皇帝孱弱不想打仗,其实在这样都市里生活的市民,又怎么会真正的想战争。而与他们息息相关,生活在一起的文官集团,自然也锐气全消,哪想闻兵戈之声。被人侵略时自然要抵抗,而稍一安逸,则必定流于苟安,不思进取。

中华文明的进步,在宋时,确实到了一个转折的时刻。若是能抗住外敌,这样的商业社会,讲究实际和科技进步,火yao已经开始应用,发展到工业文明,却比明末有着更大的可能。

赵桓连连摇头,把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

后事如何,现在却不是思虑的时候,就算宋朝能发展到工业文明,也需得渡过眼前的难关才行。

他一路观察,成都当是他眼前能直接影响和命令的地域中,最繁华的大都市,西安残破,荆襄是军事要地,却不是财赋之地。

而成都虽然保持着表面的繁华,却也明显看出力不能支。供应富平一战尚且如此,若是自己当日听信张浚等人的意见,稍加休息后便继续攻击陕西门户,甚至以重兵直上河东,只怕会适得其反,一面耗空了川陕财力,一面又兵溃城下,使得富平一战的胜果,化为乌有。

一行人在城中东转西看,待到响午时分,却也将这成都城内有名的大街看了个遍,康承训眼看各人都是一脸倦色,更有几个少年侍卫肚皮咕咕直叫,便向赵桓笑道:“东家,也走的乏了,咱们随便寻个酒楼,先祭过了五脏庙再说?”

赵桓摇头道:“不,咱们现下去见赵开。”

康承训道:“那待城外卫士一起进来,宣明圣驾到了成都,然后命所有官员一起到府衙来见,这样可好?”

赵桓笑道:“不过是叫赵开供咱们一顿饭,不必如此惊动。”

赵桓知康承训难以放心,便又道:“我带着薛强他们先去见赵开,你出城引着所有班直待卫进城便是。”

“是。”

康承训知道皇帝一旦做了决断,便再也没有人可以改变,只得答应一声,又向薛强等人吩咐几句,便孤身一人,匆忙向城外赶去。

第146章 精忠岳飞第十九章身返故国8第52章 潼关大战(21)经略关陕15第二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56章 将军无义经略关陕2第168章 突围第152章 士气高昂经略关陕23第156章 大胜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一 卷蒙尘北国3经略关陕23第四十章身返故国4第165章 翻越太行第22章 学习心得身返故国8第87章 胸有成竹第51章 潼关大战(8)第96章 岳家军身返故国6第126章 上京风云第157章 亲临太原第二十六章第66章 解衣衣之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116章 兄弟辩论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十八章第二 卷身返故国1第7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58章 折家将经略关陕24经略关陕2第133章 大战在即第一 卷蒙尘北国8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167章 相峙燕京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51章 潼关大战(5)经略关陕26身返故国8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4章 行人司第三十九章第73章 战场搏奕第97章 争执第十七章第四十四章第151章 唯死战耳经略关陕13第146章 精忠岳飞第51章 潼关大战(16)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经略关陕23身返故国5第一 卷蒙尘北国17经略关陕23第75章 兄弟别离经略关陕19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108章 突火枪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三十九章身返故国9第141章 血色战场经略关陕22第四十四章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166章 真定第152章 士气高昂第85章 长安道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57章 传令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72章 破敌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168章 突围第十三章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107章 步人甲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67章 大驾起行第四十二章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173章 尘埃落定经略关陕24
第146章 精忠岳飞第十九章身返故国8第52章 潼关大战(21)经略关陕15第二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56章 将军无义经略关陕2第168章 突围第152章 士气高昂经略关陕23第156章 大胜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一 卷蒙尘北国3经略关陕23第四十章身返故国4第165章 翻越太行第22章 学习心得身返故国8第87章 胸有成竹第51章 潼关大战(8)第96章 岳家军身返故国6第126章 上京风云第157章 亲临太原第二十六章第66章 解衣衣之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116章 兄弟辩论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十八章第二 卷身返故国1第7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58章 折家将经略关陕24经略关陕2第133章 大战在即第一 卷蒙尘北国8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167章 相峙燕京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51章 潼关大战(5)经略关陕26身返故国8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4章 行人司第三十九章第73章 战场搏奕第97章 争执第十七章第四十四章第151章 唯死战耳经略关陕13第146章 精忠岳飞第51章 潼关大战(16)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经略关陕23身返故国5第一 卷蒙尘北国17经略关陕23第75章 兄弟别离经略关陕19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108章 突火枪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三十九章身返故国9第141章 血色战场经略关陕22第四十四章第98章 大道渊深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166章 真定第152章 士气高昂第85章 长安道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57章 传令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72章 破敌第131章 坐看风云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168章 突围第十三章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107章 步人甲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67章 大驾起行第四十二章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173章 尘埃落定经略关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