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这一番情形,看到的人当真是成百上千.苗傅和刘正彦都是没有心机的武夫,哪如秦桧一般,知道避嫌,他们只道是皇帝下令,反正是办的皇差,虽然杀的是亲王和前任皇帝,却又有甚可怕。

存了这样的心思,动起手来时自然是觉得百无禁忌,大吉大利。

等赵构尸体被捞上来时,跟随他二人前往荆湖的近万扈从禁军已经尽数得知此事。

当日与他们逼赵构退位,诸军将士并无二话。

一则是王渊在渡江时太不得人心,三军将士怨惧,而赵构重用王渊,则使得上下不服,怨声载道。

二来,则是康履等御前宦官,依仗皇帝宠信和王渊的交情,横行军中多行霸道,结果更使得军中将士恨之入骨。

再加上将士心中的正牌皇帝赵桓已经回来,赵构的身份从正统变为尴尬,苗刘二人反乱,却让禁军将士自觉不是叛逆,而是唯护朝廷的纲常法统。是以刘光世围城时,凭着苗刘二人,竟然能据城坚守,也是因着禁军将士士气高涨,自觉所为正确所致。

而苗傅如此残杀前主,不论事出何因,都不能使得三军将士心服。待孟后暗中派人前来打探,则前后情形自然知道的清清楚楚,无人加以隐瞒。

此次孟后对赵恒极是不满,也是因为知道赵构死的凄惨的原故。

此时见秦桧如此解释,孟后心头怒火大盛,忍不住站起身来,指着秦桧骂道:“你还敢为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逆贼开脱吗?”

秦桧见她气的发抖,心知大事不妙,连忙答道:“为臣岂敢,只是将当时情形禀报给陛下知道,苗刘二人照顾不当。以致康王意外落江,其罪难逃,陛下会有处断。”

赵桓也知道此事不能再拖,脸上一阵青气掠过,当即断然令道:“苗傅与刘正彦虽然立下大功,官拜节度,不过犯下如此大过,也不必再提功劳了。”

他环顾左古,此时群臣震摄。都知道他要处斩苗刘等人,便一起屏息躬身,不敢有丝毫的动静。

“薛强?”

“臣在!”

赵桓厉声一喝,站在他身侧不远的薛强吓了一跳。连忙站起班来,向他躬身行礼,静候吩咐。

“朕命你权为御营左军统制官,前去襄阳。将苗傅、刘正彦二人赐死。刘湛等陆行统制以上军官。悉数绞死!如此,权慰康王在天之灵罢。”

说到最后一句,赵桓语带伤感,谢亮等宰相先行出语安慰。然后群臣一起开声,竟将薛强的回答声完全遮住。

赵桓见眼前的薛强懵懵懂懂,显然是还没有从刚被任命地官职和差遣中回过神来,虽然已经行礼答应,尚且不曾退下。

他暗自发笑,用眼角扫了一下按剑侍立在旁的康承训,让这个殿前班的都指挥使,将正在兀自发呆的薛强带将下去。

处置完此事,便是迎接奉迎太后的官样文章。

由赵桓带着。山呼拜舞,群臣紧随其后,一起行礼。然后上表称贺,进奉礼物,迎到太后时不到午时,到得闹腾完毕,已经是时近申时。

孟后卸下赵构这桩心事,被眼前这些大场面也是弄的满心欢喜,只是到底她年纪大了,闹到后来,已是满脸倦意。

赵桓见她如此,自己也是倦了,便下令省了不少繁文褥节,下令起行,奉迎太后返回长安宫中安居。

他如此郑重其事,大张旗鼓,也是因着宋朝皇室蒙羞至今,宗室中别无长辈,隆估太后在百官和百姓心中的地位也很高,此事越是办的热闹,越发显的赵桓自北国返回后,诸事顺遂,原本随着赵构四处逃窜,甚至曾经困顿海上地老太后,将回到长安天子身边,安享尊荣富贵。

皇帝一声令下,大队人马立刻起行,沿途大道也尽是闻风而来的百姓,见得皇帝和太后的仪仗经过,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响彻云宵。

自赵桓到长安来,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整治城市,安抚流亡,阖城百姓,不但没有感受到皇帝到来的不便,反而沾光不少。

很多举措,要等很久之后,宋朝境内地其余城市才能享受,长安百姓因着赵桓驻跸于此,确实是得了不少实惠,如此一来,对皇帝的拥戴之诚,却也是其余地方不能比拟。

赵桓自己眼见如此,也是心中得意。

前世为官,今生为帝,只要是个人就自然有愿意为百姓做事,搏一个身前身后名的想法。只是前世碍于现实,做了许多不愿做也不该做的事,今生为帝,却正是可以大展手脚。

有地人喜欢金钱美女,有地人喜欢逍遥自在。赵桓这一类人,权力最重,而借由权力所带来那种满足感,也使他极为欢喜。

及至城内皇宫正门,虽然这宫门不过是用经制府邸的大门改制,与东京城的宫室不能相比,今日却也是张灯结彩,喜气盈盈,诸官将天子和太后送至于此,便又跪于正门两侧,眼看着皇帝将太后车驾送入宫中。

长安宫室,只有原本东京城的十分之一大小,因着要迎太后来此,赵桓痛下决心,将宫室附近地几百户人家迁走,扩大宫室,虽然如此,也只有当日东京宫室的一小半大,甚至比赵构经营一年不到的临安宫室也远远不如。

待百官退尽,赵桓奉着孟后入得后宫,见孟后坐在轿中,不住看向两边。

虽然也是繁花似锦,宫墙碧绿,到底格局稍小,不过片刻功夫,便已到得孟后居处。

各人依次坐下,房里一时寂静,竟是隐隐约约。听到宫外市集的叫卖声。

赵桓大感尴尬,开口道:“国家艰难,宫室格局也太狭小,原本想着借太后来的由头,好生整治一番,却偏生荆湖出事,金兵犯境,国用不足,竟是筹措不出。”

孟后含笑举手。虽然脸部疲惫难掩,却也是看的出心情转好,见赵桓如此一说,却又将笑容敛去。只道:“我在临安时,常听人说官家为了省钱,宫室也不加修茸,你九弟说你没有帝王体统。我到以为。官家以百姓为重,倒是有当年唐太宗以百姓为水,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东京来复,战乱不休。天下百姓不堪其苦,以我看来.现下的宫室格局,都属过分了。”

这老人家能如此深明大义,赵桓到着实意外。

楞了一下,又道:“究竟是距离闹市太近,只怕吵闹。”

孟后合笑道:“闹市近些才好,久在深宫,吸不到一点人间活气。便是好了?我宋室一向宽仁,做官家的也并没有象前朝那样深居九重,你九弟也常出宫去,你父皇更是如此。咱们现在居处,就是叫些顽意小吃,也很便当,有什么不好。”

见赵桓还要说话,她轻轻摆手,面带倦意,只道:“官宋去忙罢,听说前方军务也很紧急,加上荆湖路地事,官家也很发愁,不要在我这老婆子身上太费精力才是。”

如果说适才赵桓还是敷衍,此时却很是感动,忍不住深深躬身,答道:”是,那么儿臣去了。”

说罢,又吩咐了太后左右宫人几句,便自己倒退退出。

他甫一出门,便有一直等候在外地近从官员,棒着大量的文书军报,簇拥上前,等候他的处断。

赵桓看着厚厚一摞文书,皱眉摇头。

他又不是朱元樟,勤劳到变态的地步,只是很多事情做起来平常,却是暗合将来的变局,非他自己不能为。

况且,眼下的宰相们虽然都是方正君子,也有才干,不过说要倚为腹心,分散自己权力交付由人,却也不能做到。

他长叹口气,原是要回自己办事的偏殿,却突然想起一事,挥手道:“先送到我案上,一会再说。”

待众人退下,他便只带着几个从人,沿着朱栏游廊,一路到得后园。

此时天将向晚,一棒红日斜斜挂在远方,园内又经扩大,芳草成片绿树成荫,更有繁花似锦,点缀其间,原本的小小池搪经过整治,也是婉若玉带,盘旋环绕,再加上珍惜异兽游戈于草间林中,却是令人心旷神怡。

赵桓每到此处,燕坐安然,便觉得心神一松,悠然自得。

每每听人说起东京宫中的御园规模,比之此处更是百倍之上,却是令他明白,为什么宋朝皇帝都是意气全消。

待他坐定,自由小宦官呈上凉茶,又有人在旁挥扇消暑,更加惬意。

赵桓稍歇片刻,便令道:“让薛强过来。”

薛强虽然已经做到统制,却仍然份属殿前班直,令日皇帝命他前往襄阳,更使他觉得会被召见,因此便仍在宫中等候,待赵桓一传,便即刻来到。

因为已经外派为官,薛强也不如在宫中做卫士时那般随意,见得赵桓,便跪下行礼。

赵桓面色轻松,见薛强跪估在自己身前,竟是大笑,身体微微前倾,亲手将他拉起,道:“好小子,真是出息地紧了。”

见薛强站在自己身前,很是木讷,赵桓拿他打趣,又道:“你在朕身边多年,一向能说会道,怎么今日如此寡言,难道不舍离朕身边?这却难了,当日我就曾说过,你心灵手巧不以男儿,不如净身到朕身边侍候,难道果真要如此?”

薛强原本当真有不舍离开的意思,此时被他一打趣,却是吓了一跳,只道:“臣绝无此意,请陛下慎言。”

赵桓想起当日事,忍不住哈哈大笑。

薛强看他神情,却是欲言又止。

当日赵桓拿他打趣,他说赵桓不象人君,而今日皇帝又拿他打趣,这“不似人君”的话,他却再也说不出口来了。

第四十二章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87章 胸有成竹第160章 置之以法第101章 坐而论政第90章 壮士意气第11章 苗刘兵变第83章 初见易安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11章 苗刘兵变第77章 灯如幻梦第11章 苗刘兵变(2)经略关陕4第四十章第96章 岳家军第四十四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65章 出巡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51章 潼关大战(13)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161章 攻心为上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8章 秦桧第10章 登闻司第170章 苦斗第63章 赦封降将第65章 出巡第170章 苦斗第四十章第76章 上元夜第四十八章第68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120章 出使第四十七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第十三章第4章 行人司第54章 攻伐河东第144章 战胜第51章 潼关大战(7)经略关陕18第8章 秦桧第四十二章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21章 重用余平经略关陕25第117章 论剑第87章 胸有成竹第51章 潼关大战(5)经略关陕8第66章 解衣衣之第72章 破敌身返故国2第148章 朱仙镇第6章 学习班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168章 突围第11章 苗刘兵变第四十五章第77章 灯如幻梦第一 卷蒙尘北国5第2章 合纵连横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一 卷蒙尘北国1第三十八章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130章 血雨腥风第二 卷身返故国1第57章 传令经略关陕15第150章 阵斩万户第62章 白龙鱼服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经略关陕18第四十五章身返故国6第126章 上京风云经略关陕19第151章 唯死战耳经略关陕21第三十六章身返故国9第四十六章经略关陕12身返故国6第67章 大驾起行第80章 往事可追第5章 政事堂第二十四章第68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51章 潼关大战(8)第99章 军事会议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142章 铁骑狂飙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2章 合纵连横
第四十二章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87章 胸有成竹第160章 置之以法第101章 坐而论政第90章 壮士意气第11章 苗刘兵变第83章 初见易安第103章 天子诏来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11章 苗刘兵变第77章 灯如幻梦第11章 苗刘兵变(2)经略关陕4第四十章第96章 岳家军第四十四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65章 出巡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51章 潼关大战(13)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161章 攻心为上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8章 秦桧第10章 登闻司第170章 苦斗第63章 赦封降将第65章 出巡第170章 苦斗第四十章第76章 上元夜第四十八章第68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120章 出使第四十七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第十三章第4章 行人司第54章 攻伐河东第144章 战胜第51章 潼关大战(7)经略关陕18第8章 秦桧第四十二章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一 卷蒙尘北国7第21章 重用余平经略关陕25第117章 论剑第87章 胸有成竹第51章 潼关大战(5)经略关陕8第66章 解衣衣之第72章 破敌身返故国2第148章 朱仙镇第6章 学习班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168章 突围第11章 苗刘兵变第四十五章第77章 灯如幻梦第一 卷蒙尘北国5第2章 合纵连横第一 卷蒙尘北国11第一 卷蒙尘北国1第三十八章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130章 血雨腥风第二 卷身返故国1第57章 传令经略关陕15第150章 阵斩万户第62章 白龙鱼服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经略关陕18第四十五章身返故国6第126章 上京风云经略关陕19第151章 唯死战耳经略关陕21第三十六章身返故国9第四十六章经略关陕12身返故国6第67章 大驾起行第80章 往事可追第5章 政事堂第二十四章第68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51章 潼关大战(8)第99章 军事会议第51章 潼关大战(5)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142章 铁骑狂飙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2章 合纵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