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子诏来

想到这亘古未有的大变局,李纲也是极为兴奋。目视岳飞,抚须笑道:“若是全国上下皆行事顺利,一年之内,政府收入不减,而可用之处增多。政事堂秉承帝命,规划道路、桥梁、水利诸事,一俟手中宽裕,则可举行。五年之内,再看天下,必是局面一新。而朝廷有钱,用于理民,则天下益发富庶,不必增税则岁入迭增,流水不腐,开源增利,正是此理也。”

岳飞满脑子想的却是军费增加,朝廷用于军事上的开支年年增多,有许多以前不敢为不可为的事,可以从容着手实行,心中高兴,嘴上却答李纲道:“秦皇汉武,竭天下之力修直道、辟南疆、灭匈奴,今看陛下与诸相公行事,乃是富民而定天下,可谓开前人未有之变局,当真令人思之而欢喜若狂。”

“这话说的近了。”李纲点头称是,却是不再这个话题上继续与岳飞讨论,武将干涉政治仍然是大忌,这一点没有任何变化,岳飞若不是在私邸与他闲谈,适才的话也不必几他说起。

当即转了话题,向着岳飞笑道:“将军军务繁多,驻襄阳的大营绵延各地,老夫每出门,一近军营则喊杀声震天,有马之后,日夜奔驰操练不停。以将军繁忙之身,今日到得此处,绝不会只是探望老夫这么简单。”

“相公说的是。”

李纲如此直接,岳飞也是爽郎一笑,答道:“末将的心思不出相公所料。练兵已经有了成效,粮草医药甲仗器械都已经齐备,就是观看大局,似乎也没有到动手的时机,末将心里踌躇,也不知道陛下和枢府诸相公的想法,所以来寻平章。打探一下消息是真的。”

两人相视一笑,李纲也甚喜岳飞坦诚,他虽是文臣,脾气向来爽直,甚少禁忌,也不喜欢勾心斗角,所以宦海沉浮,极少有被真正倚重重用的时候。便是在京西多年,行事多有果决专断之处,若不是赵桓深知其人,也容不得他继续担任平章军国事。

不过,赵桓放他坐镇地方,不让这个刚毅严明的大臣留守中央,也是忌惮李纲威权太大,容易掣肘的原故。

却听李纲又笑道:“你说的不错。现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岳飞收了脸上笑容,欠身正色道:“请相公垂教。”

“金兵在潼关吃了亏。失了太原。韩、杨两将军今春又入山东,伪齐不能抵挡,金兵仓促调动。王师既退,金兵竟不能追。力疲之状,已经显然。今襄阳所驻兵马精锐,金人中尽有才智高卓之士,如何不曾见得?总因太原危胁更大,所以不理会襄阳,只着令伪齐派大将李成统兵至宛、洛备防,以守土便可。而金兵精锐则屯集河北,对着太原磨刀霍霍,太原失。则战守之势又易,而至今未动手地原因有二,一者夏天金人不耐热,战马也未到力气最好的时节。二来,金人中战和两派也在争斗。”

李纲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继续侃侃而言,向着岳飞详细解释。

金国的战和之争早已有之,不过向来是主战派势大,主和派势弱。

因着金人有着在武力上的绝对优势,能用武力解决的事,自然不屑于乞求于和议。而现在根据各种消息判断,上京的金国贵族因战和两派的争斗,局势早就呈白热化,向来主战的宗辅成为主和派地新领袖,宗瀚垂垂老矣,不理政事,完颜昌、宗磐等人向来主和,得辽国土地后,沉溺富贵,早就不复当年进取,宗幹向来无可不可,置身两派之外,不问战和之计。因此现下算来,真正主战的,只有太祖第六子,在开国初还只是一个万户,连副都元帅也没捞着的后起之秀,新封的右副元帅,沈王完颜宗弼。

而更令金国上层混乱的,还是国主完颜吴乞买的病重。这几年来,金国战事不顺,吴乞买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计划落空,诸事不顺,又弹压不了诸多子侄兄弟,心绪不加国事纷扰,再国中女真人生活习惯尚在野蛮与文明之间,饮食皆以肉食为主,于健康殊无益处,去岁潼关与长安兵败后,就有风声传出来,吴乞买病重难治,恐将不起。

如此一来,金国上层的争斗还涉及到皇权之争,更加的错踪复杂,不但宋朝摸不清虚实,便是金国上层贵族,诸多统兵大将,有的参与其中,有地唯恐连累自己,闭嘴不言政事,只等着局势大定后,再向新主效忠便可。

李纲说到这里,岳飞已经全然明白。局势如此错踪复杂,原本地作战计划是待敌先动而后动,而金国政治如此,整个大局都是不利,指望金兵先动绝无可能。

而李纲并不曾明言的就是,宋朝使臣枢密副使韩肖胃尚在上京,虽然韩肖胃并无议和的使命,不过身负地却是探视上皇赵佶的重要使命,金人议和派占据上风,则赵佶和很多宗室可以放归回来,而如果主战派得势,则宋金会再次开战,迎还上皇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大局面前,则又不足为道。

虽然话没有点明,岳飞心中已经完全明白,从皇帝到枢院到李纲都没有动静,却是因为顾忌上皇一事的原故。

若是金人来攻,自然要战。而当此微妙之时,宋兵主动出击进攻,不论局势如何顺当,皇帝也当不起一个无视父亲安全的罪名。

他在心里叹息,痛苦失去战机,却对迎还太上皇一事全无抵触心理。在岳飞这种纯粹的武人心中,太上皇的被俘仍然是军人最大的耻辱,军队的职责保家卫国,而“国”这个字,原本就是包括皇帝在内的。

知道此事后,岳飞反而变地轻松下来。既然局势焦灼,不如拭目以待也好。反正兵贵精不贵多,多余点时间出来训练也是好的。

他又与李纲闲话几句,知道李纲虽然私邸,其实每时每刻都有公务缠身,眼瞅着又有一群青袍或黄袍的官员已经等在外室,他也不便久留,向岳云一使眼色,父子二人站起身来,向着李纲笑道:“今日已经搅了相公好久,时辰不早,末将父子这就告退。”

“好。“李纲也不虚留,也站起身来,笑道:“我这里每日如闹市一般,要真的与三五好友饮茶谈心,是万万也做不到了。还待以后天下无事,到时候再与将军把酒言欢。”

岳飞当着这个海内人望,也只唯唯诺诺,躬身退出。

待退出门外后,其余诸官早就等的不耐烦,各人也不等李纲叫进,早就鱼贯而入。

岳飞尚未走远,里面早就吵嚷起来,岳飞又闷声走得几步,才转头向岳云道:“臣门如市是好事,位高权重,却也是坏事,这样的日子,我一天也受不得。”

岳云除了与李纲寒暄问好外,再也不敢插话,早就闷的厉害,此时先长出一口大气,笑道:“儿子也受不得,还是做武将好,一刀一枪,谋略算计都只对着敌人,这样自己人天天上门来闹,打不得骂不得的,委实头疼。”

岳飞摇头一笑,也不答儿子的话,父子二人透逦出了后园,仍由侧门出去,外头等候地亲兵们上来迎着,待二人上了马,便簇拥着出门,往城外大营中而去。

此后岳飞整军顿武,日夜不缀,同时密切留意北方消息,又过得十余日,却是接到长安诏书,皇帝命他赶往行在述职。

如此一来,显然是一时半会不会再有军事上的行动,除了太行一带义军仍与金兵接锯外,全国各地这半年多来,竟是太平无事,两边偃旗息鼓,若不是矛戈相向,竟隐然有了几分太平时节的景像。

岳飞接到诏命,心中知道这是皇帝要更加倚重自己的表示,却总觉有些忐忑不安。

靖康二年时,他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小校,哪有机会目睹天颜。其后数年,他屡立殊郧,赵构对他信有加,已经做到了镇抚使的位置,若不是苗刘兵变,刘光世悍然起兵,岳飞终在最紧要的关头,为大局计不惜背弃赵构,听命赵桓诏命,起兵扑灭刘光世叛乱的话,赵桓获得大权之后,是否能如构一样对他信任倚重,也委实难讲。

他自己当然不知道赵桓之所以用他,是对他太过了解的原故。而深夜静思,反而觉得自己发迹颇有些不光彩处,而赵构失足淹死,明眼人都知道究竟是谁下的命令,也使得他对赵桓很有戒心,甚至有些许的不满。

他这些心事,只能深藏心底,平时别说宣诸于口,连自己私下想想,也迅速转过念头,不敢多想。天下大势如此,赵桓的表现已经折服所有文武官员和百姓的心,便是他自己也清楚明白,赵桓不论有什么不是处,也是现下大宋最英明果决和最值得信任的君主。

接到诏命之后数日,岳飞终将手头军务分别交待下去,营中尽是他的亲信大将,加上有李若虚参赞提调,还有李纲在不远处的襄阳城中,诸事皆可放心。到得八月二十这一日,岳飞带上岳云与王德诸人,连同几百亲兵,带着一些土产礼物,一行人清晨起身,除了几辆大车外,俱都骑马上路,以便早些赶到长安。

第142章 铁骑狂飙第130章 血雨腥风经略关陕1第73章 战场搏奕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52章 潼关大战(15)第四十四章第58章 折家将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身返故国9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52章 潼关大战(15)第三十五章第83章 初见易安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162章 拜帅第一 卷蒙尘北国1第2章 合纵连横第四十一章第二 卷身返故国3第107章 步人甲第三十六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3第十三章第88章 兵临城下第51章 潼关大战(3)第四十章第57章 传令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110章 讲武堂经略关陕12第51章 潼关大战(22)第76章 上元夜第53章 龙口大捷第52章 纵论天下第12章 安抚江南第132章 明枪暗箭经略关陕26经略关陕15第109章 车阵第四十六章第59章 兵临城下第168章 突围第51章 潼关大战(13)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6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142章 铁骑狂飙第58章 折家将经略关陕10身返故国6第148章 朱仙镇第73章 战场搏奕第98章 大道渊深第6章 学习班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112章 收发自如第129章 巧笑嫣然话典故第十三章经略关陕22第167章 相峙燕京经略关陕18第三十三章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十八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第一 卷蒙尘北国3第51章 潼关大战(7)第一 卷蒙尘北国6第4章 行人司经略关陕4身返故国4第106章 初见岳飞经略关陕12第51章 潼关大战(9)经略关陕25第一 卷蒙尘北国4第148章 朱仙镇第115章 郓王楷第138章 接战第52章 潼关大战(18)经略关陕15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139章 前夜第10章 登闻司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154章 再见铁浮经略关陕18第10章 登闻司第6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06章 初见岳飞身返故国8第四十九章第58章 折家将经略关陕2引子
第142章 铁骑狂飙第130章 血雨腥风经略关陕1第73章 战场搏奕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52章 潼关大战(15)第四十四章第58章 折家将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身返故国9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第52章 潼关大战(15)第三十五章第83章 初见易安第153章 临颖决战第162章 拜帅第一 卷蒙尘北国1第2章 合纵连横第四十一章第二 卷身返故国3第107章 步人甲第三十六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3第十三章第88章 兵临城下第51章 潼关大战(3)第四十章第57章 传令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110章 讲武堂经略关陕12第51章 潼关大战(22)第76章 上元夜第53章 龙口大捷第52章 纵论天下第12章 安抚江南第132章 明枪暗箭经略关陕26经略关陕15第109章 车阵第四十六章第59章 兵临城下第168章 突围第51章 潼关大战(13)第121章 壮怀激烈第6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142章 铁骑狂飙第58章 折家将经略关陕10身返故国6第148章 朱仙镇第73章 战场搏奕第98章 大道渊深第6章 学习班第140章 钢铁洪流第112章 收发自如第129章 巧笑嫣然话典故第十三章经略关陕22第167章 相峙燕京经略关陕18第三十三章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十八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第一 卷蒙尘北国10第一 卷蒙尘北国3第51章 潼关大战(7)第一 卷蒙尘北国6第4章 行人司经略关陕4身返故国4第106章 初见岳飞经略关陕12第51章 潼关大战(9)经略关陕25第一 卷蒙尘北国4第148章 朱仙镇第115章 郓王楷第138章 接战第52章 潼关大战(18)经略关陕15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139章 前夜第10章 登闻司第164章 有文有武是曲大第154章 再见铁浮经略关陕18第10章 登闻司第6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06章 初见岳飞身返故国8第四十九章第58章 折家将经略关陕2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