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

造不如买的例子最为明显的就是战舰的主要子系统:蒸汽机(清末枭雄564章)!

林德机械公司生产的舰用蒸汽机系统,由于单个型号产量低,同时由于要追赶列强的最先技术步伐,不断的投入资金进行仿制,研发,而且帝国海军的规模也不像英国那样,可以造很多战舰。

由此就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林德机械公司花费巨资研发的某一型号舰用蒸汽机,最后只能装机几台,比如炎帝级铁甲舰上的蒸汽机,一共就三套而已。

这研发频繁,而且耗资众多,这军方又采购不了几套,所以平均下来的单套采购价格就相当之高昂。

这最后就会反应到中国战舰的造价上来,人家英国人建造一艘万吨铁甲舰,也就五十万英镑上下,但是帝国海军已经开工的蚩尤号铁甲舰,其预计造价也是将近五十万英镑。

要知道,人家英国工人的工资可是比帝国工人的工资多了好大一截呢!

明明自家的人工费用比较低廉,但是为和总造价还是会和英国人的战舰造价总体持平呢?就是因为那些高技术产品极大的抬高了价格。

国内的一些民用产品成本倒是控制了相当不错,同样是蒸汽机,这给海军建造的大功率舰载蒸汽机和给民间使用的中小功率的工业蒸汽机是两码事,一个价格昂贵无比,而民用的则是因为产量大,同时技术也是成熟可靠,所以能够极大的控制成本。

当年林德机械公司的民用蒸汽机,尤其是企业用用来带动各类机器的蒸汽机,虽然性能上可能会略逊进口货,但是胜在便宜啊,林德机械公司当年就是依靠价格战才硬生生的抢夺下来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透过手中这款性价比相当低的望远镜,李炳龙看见了港口上已经是出现了骚乱,到处都是跑动的人群,而这副景象让李炳龙露出了笑容。

随即他略微转过身子,然后对身旁一个穿着陆军秋冬礼服,肩膀上挂着陆军少将的肩章,神情还略有些疲惫的中年男子道:“陈兄,我们已经到了这碧德城,想来以帝国将士的勇武,不用几天时间就应该能够把陛下的旗帜插在该城的城头上了吧!”

碧德城,其实就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因为其俄罗斯的原名音译过来实在又拗口又难记,再加上帝国的官员们大多有着一副****上国的优越心理,自然是不会认同俄国人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所以很经常对外国人起的地名进行改名。这碧德城源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音译前面两个字‘彼得’,但是彼得这个词汇带有浓厚的洋人气息,一点也不符合国人对地名的喜好,所以在换了两个同音字,彼得换成了碧德。

同样例子的还有鄂霍次克海,这也是俄国人以及国际上的称呼,但是中国就直接称呼为北海。

等以后,估计阿拉斯加也会改名!

那陈姓陆军少将看见远方的陆地,可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身为一个标准的旱鸭子,之前可是没有做过船,更加不知道自己竟然还会晕船,以至于刚出海那几天可是天天晕船呕吐,后来吐着吐着就吐习惯了!

现在看见了陆地,哪怕是知道前头有着好几千俄国人在那里,但是也依旧挡不住他对陆地的向往,这再在船上待下去,他恐怕要成为第一个因为晕船而死的陆军将领了。

“嗯,我们下午就登陆!”言语中,他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船只然后踏上陆地了。

“陈兄你们先准备准备,我先去把他们的炮台扫一遍,免的让他们破坏你们登陆!”

陈少将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一场作战尽管预计是陆军的步战为主,但实际上就和去年的夏威夷战役一样,依旧是海军当主角,他们这些陆军不过是配合而已。

这一次攻略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总指挥官是帝国海军北太平洋特遣舰队司令李炳龙,而他陈月川虽然也是陆军少将,并负责指挥混成旅进行陆战,但是在整场战役里,他依旧是属于副指挥官。

由于这两人军衔都是少将级别,为了避免指挥不通畅的问题,最高统帅部任命李炳龙为堪察加半岛战役的最高指挥官,他陈月川乃是副指挥官。

也就是说,这一次行动是以李炳龙为主,他陈月川为辅。

两人又是商议了一阵稍候登陆行动后,陈月川则是坐上了交通艇,然后转到了一艘运输舰上,他陈月川是准备带着部队登陆作战的,自然要和他的部队待在一起,至于李炳龙,他等会则是会带着特遣舰队里的多艘战舰,即盘古号,太原号等战舰前出,对炮台、港口内的船只甚至陆地上的敌军兵力进行炮击,以掩护第一混成旅的登陆作战。

第一混成旅,也就是专门为了攻克碧德港以及阿拉斯加等地组建的部队!

该混成旅所属的部队以陆军第五十一步兵团为核心,另外配属了陆军一个炮兵营,海军陆战队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

再加上一个辎重连、一个工程连以及一个小小的军乐队等辅助部队,由此组建了第一混成旅。

不过这个第一混成旅并不是嫡属于陆军的固定编制,实际上陆军早在进行编制改革的时候,就已经正式撤销了混成旅的编制,全部陆军部队清一色的步兵师,并没有混成旅的正式编制。

不过在实战中,部队的师级规模用来参加大规模会战是很适合,但是对于一些小规模的战役,尤其是到海外进行登陆作战之类的,往往是用不了一个师,甚至有时候一个旅都用不上,这些年,帝国的主要军事行动都是以步兵团为核心展开的比较多。

再加上很多时候陆军会和海军的陆战队一起作战,这也就导致了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夏威夷又或者是现在的碧德港,陆军都是无法派出太多部队,往往一个步兵团就是极限了。

为了指挥上的便利,最高统帅部也是捡起了以往的混成旅、混成团这种称呼,然后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称呼,比如某某守备团,某某支队之类的。

这一次登陆碧德港的部队比较多,用混成团,守备团之类的不适合,所以干脆就用了混成旅的名头,称之为第一混成旅。

这里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第一混成旅并没有‘皇家陆军’的前缀,其他陆军部队的话,比如第一师,虽然大家日常口头上都是叫第一师,但是正式文件上的称呼乃是‘皇家陆军第一步兵师’。

而第一混成旅是没有皇家陆军的前缀,因为这支部队不仅仅有陆军,还有海军陆战队,甚至以后都还有可能辖有水兵,成分是相当复杂。

因此这个‘第一混成旅’并不是说某种固定编制,仅仅是一个战时的临时编制,大体上和‘某某方面军’‘某某特遣支队’类似,也可以称之为‘碧德混成旅’‘或者阿拉斯加混成旅’之类的。

陈月川回到了运输舰准备登陆工作的时候。

李炳龙则是回到了他的指挥室内,然后开始对下属们传达命令!

“传令第一队列随本旗舰前出打击敌军炮台!”

想到等会俄国人在自己的炮火中仓皇逃跑的情景,李炳龙脸上的笑容就更浓郁了!(。)

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18章 黎明危机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05章 铁路通车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779章 立储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66章 许乃钊之邀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414章 方德嫔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603章 倾销地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83章 添船够炮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85章 大婚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52章 上海乱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19章 主动追击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654章 火药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32章 大战前夕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47章 入城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54章 兵指青浦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315章 帝国风气
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18章 黎明危机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05章 铁路通车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779章 立储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66章 许乃钊之邀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414章 方德嫔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603章 倾销地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83章 添船够炮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85章 大婚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52章 上海乱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19章 主动追击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654章 火药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32章 大战前夕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47章 入城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54章 兵指青浦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315章 帝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