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营造皇宫

拿下扬州后,不仅仅代表着中华军的兵锋已经深入到苏北地区,更重要的还是彻底保障了江南地区的战略安全,中华军已经不用在长江南岸的镇江,无锡等地囤积重兵防备清军的渡江南下(清末枭雄188章)。

如果江北地区的中华军不大规模惨败,那么就已经可以宣告江南地区已经告别了战争,从而可以放心的恢复生产。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镇江府、江宁府这两个府,一个月前还是人烟稀少,人们卷缩在家里不敢出来,但是自从中华军拿下扬州后,彷佛一夜之间大量的人口就是冒了出来。

有些是躲在乡下的人陆续回城,而大量前几年逃难到松江府甚至浙北地区的人也是陆续回乡。

昔日的军事重镇镇江、丹阳、南京等地也是有了些商业气息,商人们开始打开大门做生意,从上海地区运送过来的大量货物陆续摆上货架。

而长江上的货船也是多了起来,前几个月见到的船队大多数都是由海军的炮舰进行护送,而现在这些商船也是敢单独航行,不比担心遭到北岸清军的拦截和炮击。

潘立宣坐在蒸汽客轮庆昌号上,看着长江两岸炊烟升起不由感叹:“这打了这么多年,这两岸总算是安定下来了!”

一旁的剃着寸头,身穿中华装的中年男子也是道:“是啊,虽然只有几个月的功夫,但是听说镇江和江宁那边的恢复很快,听说圣上恩典,免去了镇江和江宁两府、太平、宁国四府今年的田赋,好让农家修生养息!”

“这四府在过去几年受创良多,皇上体恤民生自然不能不管!”潘立宣道:“救济灾民,帮助百姓耕种恢复生产所需颇多,也不知道财务部那边能不能撑得下来!”

“潘处长也不用担心,如今帝国虽然艰难,但是赋税多在工商,财政上还是勉强支撑得过去的。再加上浙北、苏松太一片听说今年农业态势良好,顺风顺水,不出意外的话是又是一年丰收之年!”

看这潘立宣身旁这人的穿着就知道,此人是帝国官员。自从林哲正式颁发圣谕推广中华装以来,这中华装已经成为了帝国文官的标准着装,只要是行政官员大多数已经是换上了中华装。

不过在民间,由于没有强制性的推广,其民众着装大多数还是马褂长袍。而上海地区,尤其是从商人员相当多一部分该穿西服,也有些人玩复古穿汉服,这中华装在民间倒是不多见。

所以单单看这人的着装,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应该是帝国官员。

此人名为林岚,乃是林哲的堂兄,严格上来说算得上是皇室族亲,不过林哲制定的皇室规章中,可没有以往那些封建王朝以往,是亲戚都当成皇室。所谓的皇室基本只限于林哲的直系族亲。

而很不巧,林哲这一长房嫡系素来人丁单薄,林哲所在的长房这一支已经连续两代单穿,林哲别说兄弟了,就连嫡亲堂兄弟都没一个。而林哲的爷爷有兄弟二人,也就是林家二房,而这二房也是人丁单薄,二房长子无出,二十几年前就已经病亡,二子也是个早亡的命。年不足三十就是在行商时被匪徒谋害,只留下膝下也只有一子,名为林览,今年二十六岁。

林家三代直系内。男丁只有两个,一个是长房的林哲,一个是二房的林岚。

这血脉单薄,面对唯一的堂兄,林哲虽然见都没有见过他几次,但还是很大方的封了他一个不世袭的子爵。并委任其为宫务厅宗内室的室长,让他处理皇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戚。

从血脉来说,如果林哲一直没有儿子,那么这个林岚就是合法的首位皇位继承人,当然了,这种事绝对不会出现,如果林哲一直没有儿子而且突然暴死的话,估计领兵的那几个大将一个个就举旗反旗自己登基了,谁还在乎你林岚啊。

这次去上海,就是因为林哲的一个姑姑的儿子,也就是林哲的表兄打着皇室的旗号在上海兴风作浪行欺男、霸女之事,小事也就算了,但是竟然敢以皇室采购的名义诈骗了多个商家数万两银子,这不没几天就被商贸区巡警处因诈骗罪逮捕了,巡警等司法机构也是不好擅自处理,所以报告到了宫务厅宗内室。

虽然林哲并不怎么待见这些亲戚,但是好歹也是事关皇家脸面,所以宗内室的室长林岚亲自跑了一趟上海,把这个败坏皇室脸面的表亲给抓了回来,现在还被关在客船上呢,

提着人回南京的时候,林岚刚好遇见潘立宣也从上海回京,两人都是在宫务厅办事,虽然一个是管钱,一个是管人,但是平日里也有交往,所以索性同船而回。

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是让这两人感到战争似乎已经远离了江南。

抵达南京后,林岚告别潘立宣,然后带着人把犯法的表亲直接带走,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林哲的表兄将会被非常低调的依法审判,当然了事关皇室脸面事后肯定不会直接关进监狱,宗内室已经在老家余姚设立了一座很特殊的皇室别院,嗯,说是别院其实也就是条件好一些的监狱,专门给这些犯事的皇室族亲准备的。

而潘立宣虽然是宫务厅的人,但相对于宫务厅的其他机构来说,他主管的财务处以及宫务厅的另外一大实权机构:情报处,实际上和皇室内务扯不上关系,都是正儿八经的行政机构,这财务处和情报处的办公地方都不是在临时行宫的宫务厅内,而是各自另选择地方办公。

而潘立宣的财务处办公地点乃是距离临时行动一千多米外的一栋宅院里,就和南京的其他军政机构的办公地方一样,都是临时挑选的民宅。

没办法,石达开实在太狠,撤离南京之前一把火把所有王府之类的烧了个精光,以至于林哲这个帝国皇帝都找不到什么好地方安身,只能征用民宅作为临时行宫,而其他军政机构的办公地方就更是如此了,大多数都是征用那些规模大一些的民宅。

至于皇宫以及各机构的办公建筑,目前已经正在大规模建造当中,由内阁工商部、农林部、民政部等多个部门派出的相关人员,联合组成了临时性机构,也就是‘营造事务处’归属内阁直辖。

由于时间紧迫,不管是林哲还是各大军政机构,总不能一直待在条件不恰当的民宅里生活办公,所以营造事务处的任务还是比较紧迫的。

其中重中之重自然是皇宫,一开始营造事务处是准备仿效明清宫殿,打算建一座新的紫禁城出来,这提案刚报上来就被林哲当面驳回,开什么玩笑,如今中华军四处开战,军费开支庞大无比,人家北边的满清都知道暂停修宫殿之类的事,我这中华帝国新立怎么能不顾国力大肆营造宫殿,怕死的不够快啊。

再者,身为一个后来者林哲也不愿意住在这些规模庞大,但是阴深无比的庞大宫殿啊,所以指示了营造事务处,新皇宫要中西结合为主,甚至还亲自画了简图给他们。

所以这新皇宫虽然占地面积会相当大,几乎把原来的太平天王府占地全部笼罩进来,不过在设计上南边部分会是以个巨大的绿地广场,中轴位置是一个巨大的三层砖石建筑,该建筑主要是林哲办公,接见群臣,外宾之类的建筑。

在后方的大片园林中,还有数座三层小楼,主要是皇室家人的生活居所,两侧还有一些比较低调的平方,主要是宫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办公所在。

整体布局非常简单明了,但实际上这只是看似简单,实际上建筑规模相当大,尤其是主殿,说是三层呢,但是面积那么大,而且用料都是清一色的石料,造价比那些传统宫殿还要高得多。

林哲也没让他们一下子就造出来,这样工程太大,耗费国力太大,所以只是让他们先建造后半部分,也就是北面的几栋宅院。那里原本就是后宅,虽然经历大火但是水池子假山也烧不坏,把残骸清理了,移植一些草木就能恢复如初,再在中间修几栋洋楼的话,基本就差不多了。

至于前半部分的巨大广场以及那座庞大的主殿,慢慢修吧,没有个一两年功夫修不起来。

林哲的宫殿都是用的西式宫殿,对于军政机构的办公建筑就更是要求用西式的了,毕竟当初的中央机构在上海办公的时候,大元帅府周边的三栋巨大的办公建筑可都是西式建筑,也都是用惯的了。

为了求快,以及减少花费,林哲亲自要求不要搞乱七八糟的花样,什么石雕,壁画之类的一律不要,就光推推的一栋建筑。

这些办公建筑一部分是沿着新建皇宫两侧建立,也有一些则是分散在城内其他地方,凡是部级以上的中央机构都有一栋,而一些较为特殊的机构也能独自分一栋,虽然各建筑的内部设计不同,外部也是有些差矣,但是都是营造事务处建起来的,而且清一色的西式砖石建筑,所以在很多当地人的眼中,这些办公建筑都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不管是皇宫还是那些办公建筑,现在都还没建成,林哲这个帝国皇帝都只能委屈在民宅里头,而其他各办公机构的办公条件更是简陋,潘立宣的财务处也不例外!(。)

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62章 破城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668章 布拉镇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149章 董离第38章 身陷危机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779章 立储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71章 扩军五千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47章 入城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441章 铁甲舰第36章 追击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75章 出兵松江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8章 身陷危机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69章 江海关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13章 见黄宗汉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69章 江海关第76章 乱世重典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173章 冯宝才
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62章 破城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668章 布拉镇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149章 董离第38章 身陷危机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779章 立储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71章 扩军五千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47章 入城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441章 铁甲舰第36章 追击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75章 出兵松江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8章 身陷危机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69章 江海关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13章 见黄宗汉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69章 江海关第76章 乱世重典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173章 冯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