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

“他们肯定是说谎,陛下虽然没有和我们汇合,但是他们有第一镇护送,第一镇有兵力万人,虽然战斗力不如我等,但也不是寻常旧军可以相比的,逆军在北边的部队也就几千人而已,乐善统制不可能轻易战败,这些逆军是想要用计策动摇军心(清末枭雄397章)!”有些人是不愿意相信咸丰以死这种事的。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谨慎的意见:“那为什么这么多天过去了,第一镇那边还没有和我们联系上?”

“现在外头的施清瑄正磨拳搽掌呢,怕是三五天他们就要发动总攻了,到时候就算是凭借山海关这等雄关,但是要想守住也不容易啊!”

“施逆所部的快枪实在太犀利,而且他们的重炮极多,打的又远,到时候这山海关的城墙怕是要守不住啊!”

“难不成你们还想真的要投降,有我陈某人在,你们最好别有这种心思,否则别怪我陈某人翻脸不认人(清末枭雄397章)!”

“谁说要投降,我不过是为了我们两万将士考虑而已!”

看着麾下的这些将领们说了没几句话就是吵了起来,史荣椿也是陷入了沉思。

如今这个局势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到了穷途末路也不为过,一路逃跑倒不算什么,关键的是看不到未来的路啊。

咸丰还活着吗?第一镇还存在吗?如果他们还在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不联系自己,而且自己派往北方的侦骑也没有探知第一镇的消息啊,反倒是遇上了不少第一镇的溃兵,根据他们的说法,第一镇和中华军打了好几次战役,每次都是第一镇惨败,但是这些人都是前期逃跑的那些,根本不知道最近几天的情况。

就算是咸丰还活着,最后顺利抵达盛京,但是以东北这苦寒之地怎么养活这好几万的新军?如果养不起新军怎么抵抗中华军的东进?

要养新军可不是什么容易事,一年就算再节省但是也得几百上千万啊,而现在东北一共才多少人啊,多少地啊。

如今的东北还不是后世闯关东以后的东北,现在的东北人口极少,大部分都是前清入关后留在关外的民众,同时东北的大量土地也没有开发出来,还不是后世的粮仓,东北大米这个名词还没出现呢。

现在的东北就是名副其实的苦寒之地,以这样的地方要想养上好几万新军就是痴人说梦,别的不说,单单是粮食都不够,更别说军饷以及武器了。

史荣椿想过很多,但是不管他怎么想,都是不觉得东北有什么潜力。

而且现在史荣椿还面临着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下个月他就没钱给将士们发饷银了,而且部队储存的弹药以及军粮已经到了枯竭的状态。

如果没有军饷以及军械粮食的补充,不用中华军来攻打,他都撑不了两个月。

后方没有一个政权支撑的军队,尤其是还是将近两万人的近代军队,根本是无法独立支撑多久的。

尽管他已经是紧急向盛京将军那边发去了凑集粮饷以及军械的请求,但是谁也不知道盛京那边能不能筹集到这么多的米粮以及军械。

而且粮饷其实还好说,更关键的是军械问题,之前的清军新军之所以能够和中华军作战,背后依靠的是天津机器局。

正是因为有了天津机器局存在,都兴阿的部队才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军械武器,而现在天津都被中华军控制了,天津机器局也是落入了中华军之手,现在都兴阿所部的军械是用一点少一点,根本没办法获得补充啊。

难道真的要降吗?

山海关内的清军这几天并不好过,这倒不是说缺衣少食,也不是施清瑄的第六军已经对山海关发动了进攻,而是因为清军内部已经是陷入了大规模的争论。

随着时间的过去,诸多消息也是不断的传进山海关之中,尤其是一些第一镇的逃兵们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他们坐不住了。

根据那些溃兵们的消息,已经是可以判断出第一镇已经是彻底溃败了,据说连第一镇统制乐善都已经兵败战死。

在这种情况下,咸丰被击毙或者被或抓的可能性就是相当大了。

人心浮动之下,不少士兵甚至一些军官们都是开始为自己打算起来,已经是陆续有士兵偷偷离开军营,然后不是直接逃亡就是跑到中华军这边来说要反正。

四五天后,甚至一些中低级军官们都是忍不住,开始偷偷的带着人跑到中华军这边说要反正!

大清已经完蛋了,这已经并不是什么虚假的消息,而是逐渐得到了证实,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继续和中华军打仗还有意义吗?

而这种军心混乱的情况随着都兴阿终于是撑不住在二月四号晚间病亡后,更是引发了全军的混乱。

都兴阿对于满清新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满清新军可以说是他一手创立的也不为过,他在新军内的权威是史荣椿、乐善等新军将领无法比拟的,甚至对于清军新军来说,都兴阿的重要性比咸丰都要重要的多。

之前都兴阿虽然病重,但是好歹没死呢,所以这支逃亡的新军虽然军心混乱了些,也出现了一些逃兵,但总不至于彻底大崩溃。

但是等都兴阿一死,别说普通士兵了,史荣椿等高级将领们自己就是闹翻了。

有的人说要死守山海关,有的人说干脆跑到盛京去,有的人说干脆就地解散,大家解甲归田算了,而有部分人更是直接喊出了要投降。

都兴阿刚死呢,山海关内就是出现了混乱,而且这种混乱并不是说个人的混乱,而是在高级将领率领下的混乱。

当天就有人率领数千人大军想要离开山海关奔赴盛京,也有人想要率军出降。

史荣椿虽然说之前就被都兴阿委以重任,成为这支大军的临时统帅,但是他到底不是都兴阿,之前能够代替都兴阿掌控全军,那是因为都兴阿还没有死,可以说他是靠着都兴阿的威望来统帅全军的。

如今都兴阿死了,史荣椿也就没有足够的威望来收复诸多将领!

不得已之下,史荣椿率领其嫡系第二镇的部队强行阻拦那些想要离开山海关的部队,试图剥夺其他将领的军权。

但是其他人那里肯啊,直接就带兵反抗了起来。

于是乎施清瑄这还没开始攻打山海关呢,人家自己就开始窝里斗了起来。

当施清瑄听到山海关里传来的枪炮声,尽管还无法察觉到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从这几天反正过来的一些清军新军军官们带过来的消息判断,施清瑄很确定山海关内肯定是发生了内斗。

“立即传令全军,即刻展开对山海关的总攻!”施清瑄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的话,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

有可能是山海关的敌军从四四分五裂,也有可能有人重新掌控该军,然而到时候会出现什变化就是不可预料的了。

有可能是集体投降,但是也有可能继续顽抗。

有可能各自散开了,有人投降,有人跑到盛京去。

这些变化都是施清瑄无法预料的,而施清瑄不能让局势脱离自己的掌控之内。

所以不管山海关内的清军如何变化,他都是必须立即展开总攻,他必须把局势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于是乎,一场原本是属于艰难的攻坚战就是变成了一场相当滑稽的战斗,第六军的士兵们原本打算强攻山海关的,但是刚抵达城下呢,一个负责防守城门的清军协统就是下令打开了城门,然后直接阵前就是宣布了反正,表示归顺中华军。

但是另外一侧,也有着清军继续顽抗,死活不降。

也有的将领看局势不对,直接带着人就是离开山海关,然后直奔盛京而去。

等到了中华军杀入山海关后,史荣椿深深地叹了口气!

如今这个局势,他已经是深感绝望了。

逃去盛京?难道人家中华军就不会追过来了?到时候一样是个死。

继续抵抗?同样是死。

苦思了良久之后,史荣椿终于还是做出了投降的选择,他个人生死倒是没有什么,但是他总不能让麾下上万将士和他一起死。

再说了他就算不愿意投降,但是看着那些一心想要投降的军官们,估计只要自己不答应的话,他们就得把自己绑了或干脆杀了,然后向中华军投降。

一场原本应该是艰难而壮烈的山海关攻防战就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展开并结束。

这一场混乱中,山海关内的将近两万人清军新军有三四千人逃往盛京,大部分超过万人选择了投降,也有几千人顽抗不降最后被中华军以及史荣椿麾下的反正清军联手击毙。

而第六军自身的损失不超过三百人!

随着山海关内这支清军的覆灭,基本上也就代表着北方清军已经是被基本歼灭,少数残余的清军根本无法掀起风浪了。

当击毙咸丰,俘虏了大量满清权贵,同时收复山海关,击溃收编了都兴阿麾下最后一支新军主力部队的消息传到南京后,让整个南京上下都是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里。

哪怕是普通民众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能够预测的出来,随着咸丰身死,清军新军的覆灭,所谓的大清皇朝已经是被彻底的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今后的九州大地唯一的主人只有中华帝国!(。)

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69章 江海关第92章 抽十杀一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48章 厘金初显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92章 抽十杀一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700章 战争,起!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38章 身陷危机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441章 铁甲舰第289章 惨胜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90章 骑兵出击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32章 大战前夕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18章 黎明危机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27章 刺刀肉搏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476章 炮击下关第343章 侯客室第96章 沉默冲锋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83章 添船够炮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14章 自筹军费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316章 国宴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149章 董离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5章 轻松胜利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91章 攻城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62章 破城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656章 智利购舰
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69章 江海关第92章 抽十杀一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48章 厘金初显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92章 抽十杀一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700章 战争,起!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38章 身陷危机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441章 铁甲舰第289章 惨胜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90章 骑兵出击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32章 大战前夕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18章 黎明危机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27章 刺刀肉搏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476章 炮击下关第343章 侯客室第96章 沉默冲锋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83章 添船够炮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14章 自筹军费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316章 国宴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149章 董离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5章 轻松胜利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91章 攻城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62章 破城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656章 智利购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