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

按照该计划书的规划,第六军将会是由全新的部队组建,预计辖有皇家陆军第六师、第八师这两支主力部队,同时再辖有一个直辖的重炮团、骑兵团,同时将会辖有一个独立工程团(清末枭雄266章)。

直辖炮兵团和骑兵团不算新鲜事,之前的第一军就是这种配置,但是这工程团倒是头一次听说。

目前中华军的各部队里的辅助部队,一般只有辎重部队,并没有专门开路搭桥以及负责营建等事务的工程部队,这部分任务一般由协防军负责。

在1858年度扩编计划中,林哲亲自对军方提出尝试组建专业的工程部队,而第六军预计所辖的这个工程团就是中华军里首个工程部队。

筹建专业的工程部队并不是林哲的心血**,而是军事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华军装备的火炮越来越多,后勤物资的增加也就导致了部队行军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遇到河流或者丘陵山区小道的时候,部队的行军速度简直令人难以接受,一直用协防军开路搭桥也不是个事,协防军虽然用着廉价,但是毕竟都是普通的炮灰,说起动手能力实际上还不如那些民夫呢。

因此组建专业的工程部队是必须提上日程的事!

只看这纸面上的编制,施清瑄就知道这个第六军一旦建成,拥有两个步兵师,一个重炮团,一个骑兵团以及一个工程团的总兵力是足会超过第一军的。

第六军的的兵力多并不足以说明他在1858年扩军计划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林哲还想把这个军建设成后续十年乃是二十年的标准军队。

因此第六军的装备也和以往的中华军有所不同。

第六军将会率先大规模装备前装线膛炮,还有在步兵装备上,将会率先装备林德机器厂仿制生产的线膛后装枪。

前装线膛炮在中华军里已经不是首次装备了,目前就有十来门在近卫师服役,不过那都是实验性服役,由于实验服役的效果不错,所以军械部那边已经向林德机器厂下了大量订单,首批订单就是五十门,这些火炮将会被配属给第六军的炮兵部队中。

前装线膛火炮的大规模装备。将会是第六军在炮兵行列上走在中华军的前列。

而线膛后装步枪,这玩意目前在第六军也算得上是实验性装备!

林德机器厂研发线膛后装步枪的时间也不短了,1854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研发,不过进度一直都比较缓慢。由于自主研发进度比较缓慢,后来干脆就是抄袭了德国的德莱赛步枪的部分设计,比如说采用旋转后拉机,不过也不是全盘照抄,而是针对德莱赛步枪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改进。同时也是对枪支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该枪符合中国士兵的体制。

比如说为了解决德莱赛步枪的漏气问题,林德机器厂是在新枪中的枪机里采用了橡胶垫,能够有效的防止漏气,虽然说射击多次后橡胶垫会迅速老化而失去效用,但是采取快速更换的设计,士兵完全可以在战斗中迅速更换橡胶垫。

同时把德莱赛的纸壳整装子弹里的底火从中部改为底部,避免了和德莱赛步枪一样,因为长击针过长而容易折断的问题。

同时还有一个改进就是进一步缩小了口径,从目前的十五毫米口径缩小到了十一毫米。缩小口径足以让步枪的重量有效降低。

最后林德机器厂完成最终设计,并制造出了少数洋枪交付军械部测试的时候,这支被林德机器厂内部命名为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步枪已经定下了它的性能数据。

整枪全长一点三米,枪管长度七十九厘米,重四点七千克,口径十一毫米,由于口径缩小使得子弹的初速更高,达到了将近每秒四百米,理论有效射程高达八百米,理论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十二发。

不过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橡胶垫非常容易老化,战场上需要频繁更换,这会极大的影响战斗射速,同时如果战斗紧张之时如果士兵忘记更换已经老化的橡胶垫。将会有严重的漏气问题,高温漏气将会伤害到士兵。

此外口径的缩小,初速提高也就代表着膛压的大幅度加大的,这对枪管的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提高就代表着造价的提高。

然后子弹方面,虽然采用的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纸壳整装子弹。但是和以往的米尼子弹不同的是,这种子弹已经不能和以往一样由士兵在战场上自行用简单的模具就大规模制造出来,因为整装子弹涉及到子弹的封装,底火等一系问题,士兵很难在战场上就使用建议工具制造出来。

如果让兵工厂集中大规模制造的话,成本虽然不会增加太多,但是对后勤运输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严格上来说,1858年型林德步枪在技术上并没有比德国的德莱赛步枪先进多少,对工业规模以及工艺要求并不会比米尼步枪更高,林德机器厂只是通过更加取巧式的设计来使得后装步枪的实用化而已。

这种步枪定型并造出了少量样枪后,在中华军里也是引起一番讨论,其中不少都是反对之声。

支持者说这种新步枪的射速更高,而且可以趴着开枪,装填方便可以让军队拥有更多的战术选择。

而反对者则是说新式后装步枪还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缺陷,在射击精度上甚至还不如米尼步枪,为何?

因为1858年型林德步枪在试验的时候就发现,由于初速太高导致铅制的子弹出膛后的飞行中直接变形,子弹都变形了这不影响精度才怪,而且杀伤力也是比不上米尼步枪。

同时整装子弹对后勤以及军工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对装备后装步枪的徐言青就说,一旦换装这种新式步枪,要维持装备这种步枪的一个师作战,每场战役就需要补充至少十万发子弹,而这将会对现有的后勤体系造成极大的压力。

然而还有成本问题,林德机器厂为了研发后装步枪已经努力了好几年,这投入了研发经费就高达数以十万计,而且要制造这种步枪就必须建立全新的步枪以及子弹生产线,需要建设厂房,购置机器,同时枪管需要的更好的钢材,需要橡胶等物资。

研发经验以及厂房建设经费之类的人家林德机器厂可不会自掏腰包,而是会把这些成本都转化到枪支的出厂价上。

毕竟林德机器厂虽然是皇室产业,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业公司,不仅仅不会做赔本生意,而且还是会从军火制造上狠狠的捞一笔,以维持自身的发展以及后续先进武器的研发费用。

为此林德机器厂对1858年型步枪开出的第一批次报价是四十圆之巨,比1855年型米尼步枪增加了足足十多圆。

同时该枪使用的子弹也不便宜,每千发达到了五十圆。

如此昂贵的价格让负责枪支火炮采购的军械部很不爽,军械部总长韩向方亲自找到宫务厅财务处处长潘立宣说项,但是人家潘立宣也是苦着脸说,林德机器厂上万工人也要吃饭啊,每年仅仅是支付给一百多号洋人工程师的薪资就将近十万圆呢,这新武器的价格要是不够贵的话,你让林德机器厂吃西北风去啊!

要用更先进的武器,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由于林哲的极力支持,面对这高价步枪也不得捏着鼻子下了五千支步枪的订单,不过林德机器厂也不是说会一直维持这个高价位,表示后续批次,也就是第二批一万五千支的订单将会把价格调低百分之十。

而后续如果军方继续采购,那么价格还会继续降低!

这步枪毕竟是工业产品,而工业产品往往是造的越多就越便宜,因为研发经验和前期建设生产线的费用会被平摊下来,军方订购的越多就越便宜。

这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加起来两万支的订单,就是预计给第六军的第六步兵师、第八步兵师以及骑兵等步枪装备的。

装备新式步枪的话,那么对第六军的编制以及战术使用就是提出了要求。

因为1858年型林德步枪是后装线膛步枪,射速快只是其一,更加重要的是后装步枪可以让士兵趴着装填开枪,而这就可以针对性的演变出来更多的战术。

联合参谋部的作战司就是提出了若干问题,那就是采用后装步枪后,继续沿用线列队形作战是否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这种步枪的优势?

如果说是要趴着装填和开枪的话,那么该怎么运用?

后装步枪的装备不仅仅是换一种步枪那么简单,它带来的还有战术的变化甚至军事理念的变化。

而这种事对于中华军来说也没有前例,施清瑄自己现在甚至都没有见过这种后装步枪,该怎么运用这种步枪继而带来更大的战术优势,这个问题施清瑄一时半会还是有些难以解决的。(。)

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668章 布拉镇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124章 这是抄袭!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618章 阅舰式第69章 江海关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48章 厘金初显第36章 追击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425章 提亲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233章 中华门第36章 追击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603章 倾销地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19章 主动追击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289章 惨胜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82章 组建水师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654章 火药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635章 李平桐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62章 破城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85章 大婚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89章 湖州之危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16章 贼军来袭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348章 对策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34章 危机!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18章 黎明危机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43章 惨胜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
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668章 布拉镇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124章 这是抄袭!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618章 阅舰式第69章 江海关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48章 厘金初显第36章 追击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425章 提亲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233章 中华门第36章 追击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603章 倾销地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19章 主动追击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289章 惨胜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82章 组建水师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654章 火药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635章 李平桐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62章 破城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85章 大婚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89章 湖州之危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16章 贼军来袭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348章 对策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34章 危机!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18章 黎明危机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43章 惨胜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