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对决练军

身为练军大臣,都兴阿自然是对着各种火器有所了解的,他非常清楚自家练军装备的燧发枪,只有进入百步内开枪才能有所命中,而要想获得良好的射击效果,就必须进入到五十步甚至三十步内开枪,在射程上和以往的火绳枪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清末枭雄220章)。

但是对面的这些中华逆军竟然在两百步外就开枪,而更让他感到一丝惊慌的是,这么远的距离上,竟然还能取得不俗的命中,以至于自家的士兵倒下了好几百人。

早听闻这些中华逆军用的洋枪和我等朝廷大军的枪不同,但即便是早先八旗新军和江淮新军从洋人手中购买到的洋枪,也没听说过能够在两百步外就能形成有效命中的啊。

都兴阿心中有着疑惑,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催促着部队加快前进的步伐,如今不过两百步的距离,只要进入到八十步内,那么自己就可以让士兵们进行第一轮齐射了。

但是在中华军的米尼步枪面前,这区区一百步的距离是这么好跨越的吗?

只见超过万人的直隶练军和京畿练军迈着步伐继续前进,按照阵型行进速度以及地形上的限制,这些练军和中华军的距离逐渐缩短。

其最前锋的一个营直隶练军士兵已经距离对面的中华军只有百步距离!

但是这个时候,对面的一个步兵营的中华军已经是对他们开了第二轮齐射,随着枪声过后,这个营的直隶练军**声顿时响起,只见前排的士兵几乎倒下了半数多,让前排剩下的士兵都是惊呆了!

吓的连手中的枪都快拿不稳了,但是后头的一个营守备将领依旧大喝着让他们继续前进,而往日里的训练这个时候也终于是体现出来了效果,这些士兵们一边抖着手,一边继续前进(清末枭雄220章)。

而此时,后方观战的那些幕僚们看着前方的中华军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枪声后。最前排的练军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时,一开始也是被吓着了,但是当他们看见前头的这些练军士兵虽然前排死伤惨重,但是很快就是有后排士兵补充了上去。继续踏着正步前进着。

这个时候,他们才是重新露出了笑容:“不愧是朝廷的精锐之师,遭此猛击依旧不慌不乱!”

又有人说:“如今逆军刚放了一阵枪,如今正是冲阵之大好良机,等郭贝尔大人的大军冲上去放枪后。这些逆军必然转身而逃!”

但是还没过多久,事情并没有和他们想象的那样,只见这些练军硬扛着中华军的两轮射击后,终于是进入了距离中华军大约一百米左右的距离,然后前头领军的军官们兴许是觉得距离差不多了,当即一个个号令全军站定,准备射击。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又是遭到了来自中华军各个步兵营之中的四磅步兵炮的集中射击,瞬间里,只见他们又是倒下了不少人。

不过他们依旧没退。而是随着军官们的号令,相继扣下了手中的扳机,打出了他们此战中的首轮射击!

一百米的距离,尽管已经算是滑膛步枪的有效射程了,但是效果自然是无法和八十米内,甚至是五十米内相提并论了。

滑膛枪的精度和射程问题,以至于这年头西方线列步兵进行作战的时候,往往是在非常近的距离相互射击的,英法德军里,抵近二十米。三十米才开枪射击的例子多的是。

这一轮练军的齐射,毫无疑问是给中华军带来了一定的伤亡,只见各三排横队中的前排士兵瞬间倒下了数百人之多,但是这点伤亡对于一万多人的庞大阵型来说。完全不算什么,只见中华军里第二排的士兵上前,补充了前排的缺口位置。

而其他的士兵们连头都没抬,继续给着自己的步枪进行装填,现在双方距离一百米,比拼的就是射速以及精度。

精度上中华军无疑要远远胜过对面的练军。百发子弹中华军如果能够击中十个人的话,那么对面练军的百发子弹顶多能击中三四个人,这种武器上的性能差距是无法弥补的。

不过在射速上,双方却是差不多!

而且此时,中华军的军官们已经不再要求部队统一齐射,而是让各部队全力射击,这个全力射击一般而言也可以说是自由射击,士兵们装填好就开枪,而不用和以往那样等待战友也装填好了,然后才一起齐射。

不过许鹏安等高级将领下令的全力射击,一般是特指以营为单位各自射击,不用苛求一整个团,甚至一整个师统一进行齐射。

因此中华军的前线部队各自以营为单位,展开了全力射击。

而到了营以下的时候,则是依旧遵照统一射击的模式,因为这年头受限于枪支的实际射速非常有限,要想形成一场弹幕,在一阵齐射给予敌军最大之杀伤以及威慑,统一的齐射是非常有必要的。

即便是无法做到三排或者两排的齐射,但是单排的射击依旧会得到保持,很少说有同一排的士兵会分开来先后射击的。

随着阵阵的枪声再一次响起后,对面的清军练军又是哗啦啦的倒下了一大片,此时双方相聚百米,对于练军的滑膛步枪来说,这是属于比较远的距离,命中率很一般,但是对于装备米尼步枪的中华军而言,三百米开外就能够取得有效命中,而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命中精度是相当地高。

命中精度有差距,同时他们的实际战斗射速,或者说单位时间投送的子弹数量也是有着差距,一方面是中华军的训练比对面这些练军时间更长,实际战斗经验非常丰富,战场上进行装填的时候出了个别补充的新兵外,其他的老兵大多是能够做到从容装填,这样一来装填的速度就会更快一些。

同时中华军的米尼步枪使用的是火帽击发,其点火成功率要比清军的燧发式高得多,同样这么多枪开火,一边开枪成功的步枪多,一边开枪成功的步枪少,这样就造成了同等兵力下单位时间投射的子弹数量造成较大的差距。

精度和击发成功率。步枪的心理素质,上述三方面加起来就让中华军在和清军进行线列对射的时候,占据了极大的便宜!

这不,清军这边刚打完一轮齐射后。都兴阿焦急的等待着士兵们完成装填的时候,对面的中华军就已经是响起了一阵一阵的排枪。

而这个时候,距离中华军先前打出齐射是时间也就只有二十多秒而已,而一些训练良好的精锐步兵营,更是在二十秒内就打出了第二轮射击。这代表着他们的每分钟射速已经超过了三发。

当代的前装步枪,通常战斗射速一般是每分钟两发到三发之间,超过三发的相当少,只有极少数最精锐的部队才能够超过每分钟三发,达到每分钟四发或者五发的水平。

现在中华军里的少数几个步兵营尽管还无法做到每分钟四发甚至五发的水平,但是每分钟超过三发的射速,就算是放在列强各**队里,也算得上的主力部队的水平了。

中华军得以提前打出了又一轮的密集弹幕,不用怀疑,此时他们对面的那些练军又是哗啦啦的倒下了一大片。

如此的近距离射击。这命中率是相当的多,练军的前排士兵又是齐刷刷的倒下了一大片,大部分都是至少倒下了十分之一二,而个别倒霉的方阵,其前排士兵都有伤亡过半的。

当挨了这一轮设计后,如果此时有人在统计数字的话,那么他就会发现,经过行进中的两轮射击,停下对射后遭到的两轮射击后,位于清军中军方向。即都兴阿统帅的中军所属的各支练军部队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千人。

清军的左右两翼是以绿营、八旗旧军为主,另外还有四千骑兵游走在两翼,而中军主力的话则是都兴阿统帅的各部练军,包括都兴阿直属的京畿练军六千人。纳德统帅的直隶练军四千人,以及部分胡林翼手底下的山东练军四千人,山西练军两千人,上述各部练军共有一万五千人里头,而现在战斗刚开始,严格上来说从炮击开始。那么双方接战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而双方的步兵之间进行对射,从开始到现在也就几分钟而已。

然而短短的这几分钟里,都兴阿麾下的这支练军却是已经倒下了两千多人,再加上之前被炮击而死伤的数百人,总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三千,占据总兵力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如此巨大的伤亡率如果是换成了那些绿营旧军,估计早就崩溃了,但是这些练军就算战斗力差一些,但是好歹也算是新军呢,所以依旧在这里硬撑着!

但是众多士兵已经是被身前身后死伤的战友们影响,这些练军士兵可不是对面的中华军,中华军士兵尤其是皇家陆军的士兵都是打了好几年仗的老兵了,但是这些练军普遍是这两年才编练,更加重要的是他们普遍缺乏大规模战斗经验。

这低头一看,看见满地都是战友的尸体,而倒在地上的那些受伤士兵还在不断的发出痛苦的嚎叫,如何能让这些士兵快速完成装填这个简短的动作啊!

很多士兵的手已经是开始抖动,不是火药没能倒进枪管反而是洒在了地上,就是把子弹不小心给调了,又或者是用通条压实火药的时候用力过猛,等下开枪能不能打响还不好说,就算是炸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都兴阿身为这支练军的统帅,面对如此情况一时间也是有些慌了!

他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自问从头到尾都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他成功的带着士兵们冲过了数百米的距离,从而可以就近和对面的中华逆军进行对射,他也成功的让部队继续坚持下来没有崩溃,但是为何己方的士兵会一片一片的倒下。

而对面的中华逆军到现在为止,才不过死伤了两三百人而已!

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么久了,自家的练军为什么还不开枪?按照时间,他们就算开枪的时间会比对面的中华军晚一些,但是也不至于晚太多时间啊,而现在呢,他没能听见整齐如一的枪声,只能听见零零散散的枪声!

练军的这些情况,可是被对面许鹏安都看在了眼里,对此他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些练军,不过尔尔!”

对面的练军已经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齐射了 ,凌乱的枪声就代表着他们此时已经陷入混乱之中,而这个时候,只见对面的中华军几个步兵营已经通过渐进射击逐渐靠近,距离对面的练军大约只有五十米的距离,只见他们齐齐举枪开了最后一枪后,为首的一个军官就是单手拉着**战马的缰绳,然后右手高高举起了指挥刀:“上刺刀!”

“中华帝国,战无不胜!”

“冲啊!”

“杀!”

下一瞬间,最前排的中华军士兵已经是朝着对面的练军发起了刺刀冲锋!

看着蜂拥而来的中华军,那些练军士兵本来就已经快要接近崩溃了,现在看人家端着刺刀如同虎狼一样冲了过来,就和所有崩溃的线列步兵一样,他们转身逃了!

看着前方如同潮水一般涌上来的中华军,再看看不断转身逃跑的自家练军,都兴阿面如死灰,整个人呆呆的看着前方,彷佛入了魔一样。(。)

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94章 饿狼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414章 方德嫔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603章 倾销地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343章 侯客室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41章 三冲敌阵第34章 危机!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36章 风波起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668章 布拉镇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635章 李平桐第38章 身陷危机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414章 方德嫔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603章 倾销地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150章 劝进表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13章 见黄宗汉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80章 扶持军工第706章 凌晨海战
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94章 饿狼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414章 方德嫔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603章 倾销地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343章 侯客室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41章 三冲敌阵第34章 危机!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36章 风波起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668章 布拉镇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635章 李平桐第38章 身陷危机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414章 方德嫔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603章 倾销地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150章 劝进表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13章 见黄宗汉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80章 扶持军工第706章 凌晨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