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恩科放榜

帝国的首场科举分为两场,首场考四大科目,包括经学、史论、策论、格物(清末枭雄197章)。第二场考四小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算学。

不过为了避免报考的学子擅长后面的四小科目,但是前面的经学、史论等不突出,所以两场考试并没有说直接连接,哪怕是第一场考砸了,第二场依旧能够参加考试。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场科举并不仅仅是为了录取通古博今的人才,同样而是为了录取在近代科学方面的人才,而这两方面的人才录取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场考试里,董离和其他学子一样,传统的经学对于他来说没什么问题,出的考题虽然也算难,但是对于能够在前清时代一路杀到院试并考上秀才的学子们来说没杀大问题,因为做八股文章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本能了,大多都能够破题写出来,区别只是写的好坏而已。

但是其他的史论、策论以及格物三科的难度就是大一些,很多学子包括以前的董离,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传统读书人,天天埋首四书五经,有些人甚至连史书都看得少。

而史论和策论的题目虽然不要求文才,但是对考上的自主思考下以及博学要求相当高,要想说出个所以然来可不容易,尤其是策论的几道题目,都是当代的一些重大问题。

首题说的生丝和米粮的冲突利弊,第二题说的是司法问题,第三道说的是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你让内阁的那些官员们来作答都不一定能够说的出来,而考生们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就不容易啊。

反倒是格物一科,虽然是新出现的科目但是由于提前公布了要靠格物,教育部方面也是提前印刷发放了诸多书籍,这一个月来几乎所有学子都在临时抱佛脚,日夜苦读这些新书书籍,加上格物所谓四小科的一个汇总科目。出的题目出了少数几道压轴的题目外,其他的都是一些常识。

只要你在过去一个月里下了功夫死记硬背,不说拿满分,但是混一个及格线问题不大。

董离是一道题接着一道题写。其中在策论上花的时间最多,三道策论加起来,写了至少一万余字。

一场考完,整个人都是快要累虚脱了。

交了考卷出去后,路上不时听见其他学子在谈论考试的情况!

“唉。那几道史论实在太难,我往日里对史书看的少了,这一次要过恐怕是很难!”一个中年考生唉声叹气着。

也有人说着:“史论还好,策论的那三道我只做了一道,其余两道都是胡乱写的!”

很奇怪的是,大部分人都和董离一样,没觉得新加入的格物一科有多难,反倒是史论和策论两科难道了绝大部分学子。

此时,文昌林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是走到了董离身边,然后也是哭丧着脸道:“这一次经学估计是没考好!”

董离一听也不觉得意外。文昌林的经学功底本来就不怎么好,当初能考上秀才都是侥幸,他也不好出言安慰,不然有卖弄之嫌,当即就是道:“哦,那你其他三科考的怎么样?”

说起其他三科,文昌林却是马上转换了脸色,露出一脸喜庆道:“这还用说,你知道我的平时喜欢看杂书,这史论和策论六道题都做了。我想应该不会太差,格物的话也全答了!”

董离道:“这就好,很多人的史论和策论都没考好,只要把这两科把握好了。考上的希望极大!”

“是吗?”文昌林虽然说出的是疑问句,但脸上却是笑容更浓郁了。

“走,回去休息一番,然后我们秉烛夜读,备战下一场!”文昌林说罢,就是快步走了。前头有几个奴仆打扮的家人已经候着了。

董离自然没人来接,只能是自己徒步回家,回到家里,又是把考试的事说了给母亲听,董母听他说全部题目都答完了,面露欣慰之色:“好,这就好,我之前炖了鸡汤,你喝了再用功!”

说罢就是起身!

董离看着脸色苍白中的母亲,那里忍心让再其劳作,当即就是道:“我自己去就好,您歇着!”

董母没坚持,就是继续躺回床上。

董离出了房门,就见外头的妹妹董璇小跑了过来:“哥哥,哥哥,我都煲好汤了,娘说哥哥你喝了鸡汤就能中举呢!”

看着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妹妹,董离蹲下身来擦着她脸上沾上的草灰,可是越擦越脏,让她的脸上彷佛成了小花猫一样,再低头看看她身上穿着宽大、用自己的旧衣服改的衣服,一时间竟是说出话来。

前两年的时候自家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中等之家,家中有良田百亩,但是奈何多病多灾,如今田宅皆变卖,原来的一家老仆也是被迫送了出去,如今一家三口只能依靠自己给他当账房获得的微薄薪资过活。

十二岁的妹妹从以往的什么都不会做变成了如今样样家务都得做,得闲了还得和多病的母亲一起做针线活,做刺绣去卖给外头的铺子,以赚取微薄的银钱。

董离半响后起身,起身后仰起了头尽量不让眼泪流下来,口中说着:“把鸡汤送到母亲屋里去,我先去看书了!”

回到房中,他收拾心情直接捧起一本初等物理看了起来!

这一次乡试一定要中,绝对不允许任何的失败,不然自己有何面目面对对自己抱有所有期望的母亲和幼妹!

次日,文昌林也是跑了过来,要和董离一起作伴读书,他人来了不说,还带来了一箱书,另外还有几个食盒。

文昌林指着那一大堆的书说:“这都是我家老头子从商贸区那边新弄来的,都是一些考试用得上的书,嗯,我还约了陈兄和林兄他们等会也是要过来其抄书的!”

董离知道这些书籍的珍贵,文昌林为何要来他家里一起读书他也是知道的,相互学习倒是其次,主要的是董离没钱买书,这种新式书籍一本两本还好说,但是一卖就是十几本的话对于董离来说是一笔非常为难的开销,这文昌林来说是一起读书,但实际上就是让董离有机会自己手抄书,嗯,文昌林约的另外两个人也是如此。

就连那几个食盒里的酒菜,文昌林说的是:“酒菜下肚,这才有力气读书嘛!”

董离知道这是文昌林用另外一种方式帮衬自己,而且也是照顾到了自己的面子,没说直接送书或者送钱粮过来,虽然心中有所叹气但是也没有拒绝。

文昌林带过来的食盒有好几碟菜,而且多时一式两份,文昌林如此说:“我们把酒言欢,总不能让令堂和令妹一旁看着啊,又不方便同席,所以就让他们送了两份过来!”

董离没说话,只是倒了杯酒一灌而下,然后道:“今天我们便来论一论这个物理,昨夜我看至子时颇有所得……”

不多时,这董离和文昌林就是各执书讨论起来,而后又有两个书生来到董家,进入书房后,这四个年轻书生有时候在抄书朗诵,而有时候则是争论其对错来。

董离和文昌林等人的几日苦读,乃是名副其实的临时抱佛脚,也不求甚解,只求背得知识点更多一些。

三日后,他们再一次去了考场,一连四科考下来,所有学子都是愁眉苦脸,由此可见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考得好。

董离也不例外,这一次四小科目的题目比当初的汇总格物要难得多的,之前的格物一科都是考一些常识,但是现在四小科目靠的却是要深入的多,单单是为了算学的那几道题,董离苦思冥想草稿纸都用掉了好几张,最后算出来的答案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这考完后,众人就是提心吊胆的等待放榜的日子了!

这几天里,城内学子有些苦等,而有些则是流连于酒楼花船之中醉生梦死!

八天后放榜,这一天董离又和一群好友早早的抵达了放榜所在,其他学子也是早早候着了,等到时辰到了,就连里头出来了一队身穿黑色警服的巡警,他们的中间还有几个身穿中华装的官员。

不过帝国对官员的着装只规定了中华装,但是没有划分官员品级之类的,下到普通的科员上到内阁大臣,穿着的中华装都是一样的,所以也没办法从着装上分辨出这出来的几个官员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只见这几人在巡警的护卫下,把手中的几张大红纸展开,然后贴了上去!

贴完后,众多学子围上去细看,也有前排的好事者高声朗读着中举的名单。

“一等首名,绍兴府山阴县陈锦珍!”

话音落下,只见外围一个年约二十**的学子一声狂呼,很明显此人就是得了头名的陈锦珍了。

“一等第二名,嘉兴府嘉善县李南泉!”

“一等第三名……”

随着前头的中举人名陆续传出,人群中不时传来一阵欢呼,甚至有些中举的学子喜极而泣,也有的狂叫不已。

“二等三十六名,杭州府富阳县董离!”(。)

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97章 城头激战第84章 水师初成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62章 破城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枪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69章 江海关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465章 他他拉氏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73章 设卡收税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7章 入城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2章 土匪危机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4章 扩张护院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668章 布拉镇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441章 铁甲舰第97章 城头激战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91章 攻城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159章 王疯子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
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97章 城头激战第84章 水师初成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62章 破城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枪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69章 江海关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465章 他他拉氏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73章 设卡收税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7章 入城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2章 土匪危机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4章 扩张护院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668章 布拉镇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441章 铁甲舰第97章 城头激战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91章 攻城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159章 王疯子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