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谈判指示

高级将领们获得爵位封赏,中下层军官们也多有晋升,就连是普通士兵们也是获得了本月双饷的封赏(清末枭雄334章)。

而那些阵亡士兵们的抚恤金也是得到了翻倍提高,伤残士兵无法继续服役而退出现役的时候,军方也是承诺会给予更多的退役金,同时会帮他们安排工作,比如安排为巡警或者进入各大工厂工作。

可惜的是这些士兵都是文化水平不够高,要不然的话都可以直接安排去担任个级别的科员了。

尽管目前中华军已经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扫盲识字活动,但是士兵们能够认识的字还是非常少,只认识几百个常用字都非常少,而这样的水平可没办法担任各级行政机构里科员这一级别的工作。

因为一个县里才十几二十个科员,担任的要么是前清遗留下来的中低级官员,要么就是科举考试后举人出身的学生,还有极少数是新式学堂出来的学生(清末枭雄334章)。

这科员虽然只是最低级别的官员等级,但是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寻常读书人都考不上去,更别说只认得几百个常用字的普通士兵了。

所以安排退役士兵的最好途径还是巡警、要么就是科员下面的各种办事员,毕竟一个县那么多事务,不可能只靠一个县令以及十几个科员就完成管理,下面还会有部分各种名目的雇员,除了这些外,还可以安排到各大企业去当工人,这些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士兵一旦专业,其完好的纪律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产业工人。

大肆封赏后,林哲又是在八月下旬在南京举行了一次规模中等的国宴,此前在上海指挥作战的高级将领全部乘坐海军的战舰抵达,这场国宴算是给足了将领们面子,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这些武将们自己满足虚荣心也就算了,偏偏还喜欢跑到文官这边来嘚瑟。

这让一旁作陪的诸多文官心里很不爽,难道这场战争的胜利只靠你们这些丘八就能取得吗?

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人在后头累死累活,你们这些丘八拿什么去购买枪炮弹药,怎么打仗?

一旁的财务部大臣齐宣浩相当不爽,为了给军方筹集军费,最近半年来他是头发都白了小半,常常夜里醒来都是寻思着该怎么筹钱。

不仅仅是他,其他的文官大多也不爽,江道泉看着对面满脸笑容的军方将领,不由得冷哼一声:“一群喝水王了挖井人的家伙!”

倒是外务部的协办大臣宋关前一脸笑呵呵的走到他们两人身前道:“两位老哥别动气,这都多少年了,也不是不知道他们都是这些性子的人!”

看到宋关前再笑,齐宣浩和江道泉就更不爽了,我看军方那些丘八不爽,但是看你更不爽,凭什么我们一个个还没爵位,而你区区一个协办大臣就能够率先获得爵位,而且还是相当有含金量的子爵。

其实上海那边的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之前,早在六月份第一次吴淞之战后,宋关前就是受封子爵头衔,为何?

因为他成功利用各种借口的谈判,拖住了英法联军长达半年以上,使得中华军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战争的准备。

去年的时候,林哲就对他许诺过,只要他能够拖延英法联军三个月以上,就封他一个男爵,如果能够拖延半年以上,那么他就封他一个子爵。

而因为各种原因,英法联军一直到六月份才来到上海正式登陆,尽管其中不全是因为宋关前的外交谈判效果,但宋关前的确是在此事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林哲自然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

毕竟君无戏言,说给他一个子爵,那么就会给他一个子爵。

所以六月份的时候,林哲正式赏他子爵衔,成为文官系统里第二个受封爵位的官员。

而且听闻他这一次从上海返回南京,是因为陛下准备让他担任外务部大臣,全权掌管外务。

内给里这么多大臣,说起资历和能力来,有那个比他宋关前差了,可偏偏就他成为了文官系统里第二个受封爵位的文官,这让诸多阁臣们对宋关前的羡慕嫉妒恨更甚于对那些武将。

毕竟中华帝国从建国开始,其爵位的授予主要就是为了封赏军功的,文官一般是没啥机会获得贵族爵位的。

再者文武有别,反正双方都不是同一个系统,这军方里再多人获得贵族的头衔也和他们没关系,平日里彼此间甚至都见不到面。

但是同为文官系统内的宋关前却是被封为子爵,而且还是自总理大臣毕余同后的第二个文官贵族,这让他们多少有些心里不平衡了。

当然了,心中的各种埋怨绝对是不能针对陛下的,所以他们也就只能看宋关前不顺眼了。

对于他们的心思,宋关前多少也能猜到一些,不过对此他只是呵呵一笑,自己都捞了这么大的好处了,总不能说还不让人羡慕嫉妒狠不是。

一场国宴下来,宋关前就是被林哲再一次召见!

“这一次让你回来,主要还是给爱卿说说谈判的事,关于后续的谈判,宋爱卿你有什么章程?”林哲并没有和宋关前客套太多,他时间有限,等见完了宋关前,他还得去参加御前战略会议呢,所以宋关前一进来,他就是开门见山的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宋关前道:“回禀皇上,在臣返回京师之前,英国方面的包令等人已经重返商贸区,并和臣进行了两次接触,从他们的谈判语气看来,他们应该是没有能力把战争继续下去,试图把战场彻底结束掉,然后双方恢复以往的商贸往来!”

宋关前继续道:“对此,我们在谈判中是占据了主动优势,对此,微臣觉得可以在之前提出的条件上再提高一些,比如彻底禁制鸦`片贸易的,完全收回海关关税,废除商贸区的诸多外商便利,尤其是领事裁判权。”

林哲听罢点头:“不错,这个想法好,这一次的谈判优势,是上万帝国将士的牺牲换来的,朕不希望他们的牺牲变的毫无价值,这一次的谈判,绝对不允许出现人任何丧权辱国的情况,另外争取把香港收回来,还有相关战争赔款也要尽力争取!”

宋关前道:“微臣明白!”

林哲并没有让宋关前多呆,又是详谈了十多分钟的谈判事务后,他就是挥挥手让宋关前出去了。

这一次的上海之战的胜利,可以说是超乎了林哲的预料之外的,原本他以为能够和英法联军打个平手就很不错了,只要能够把英法联军的攻势挡下来,那么后续就拖下去,拖到英法两国对战争感到厌烦,从而在谈判桌上屈服为止,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施清瑄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上海之战不但打赢了,而为还是史无前例的大胜,来犯的两万多英法联军只逃回去四五千人,剩下的两万人被击毙一万人,另外有近万人被俘虏,再加上之前吴淞之战俘虏的两千低聚,如今中华帝国手中掌控的英法联军俘虏就有一万一千多人,其中还有联军统帅额尔金伯爵。

这样的大胜完全改变了林哲的初衷,既然在军事上彻底击败了对方,那么在后续的谈判桌上就不用客气了,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利益。

其中一些有损害帝国利益的条款绝对是要废除的,关税权力、领事裁判权这些都要通通废除,必要时候还可以争取把香港港给收回来,然后兴许还能够利用手中的一万多俘虏获得一些战争赔款。

不过以英国和法国的尿性,他们估计宁愿把战争继续下去,也不会支付所谓的战争赔款。

人家一个是世界老大,一个是欧洲霸主,就算是在远东遭遇了一次失败,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的国力就此遭到了削弱,只要有必要,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来远东作战,只是其中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而已。

而且赔款这事关乎国家形象问题,给英法两国的领导层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向一个落后的国家支付哪怕一个便士的战争赔款。

这就跟后世的非洲某个落后国家一不小心抓了几百个美国人,然后向美国所要战争赔款一样,人家美国佬会给你赔款?肯定掉头就抽调兵力来一场全面的灭国之战啊。

哪怕是之前的中华帝国和联军交涉的俘虏生活费一样,双方甚至连任何文本条约都没有,人家联军是私底下给生活费的,而且绝对不会承认是什么战争赔款,这些钱只是给俘虏的保持生活所需而已。

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只要能够废除前清时代和各国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就已经是得到了基本满足,尤其是关税和禁制鸦`片贸易,鸦`片贸易之害不用多说了,且说关税,只要能够自己掌控关税,那么对后续的中华帝国工业化而言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相对而言,其他方面的条件都是无关紧要的,比如赔款,人家是不肯赔的,而且赔的些许金钱没啥大用,毕竟人家就算是赔,也不可能赔给你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啊,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向联军支付的赔款也不过几百万而已。

还有香港,能收回来最好,但收不回来的话林哲也不打算强求,对于国内的工业战略发展以及军事的发展而言,香港问题可以暂时放一放。

现在中华帝国连中国都还没统一呢,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结束和英法两国的战争,然后调转精力来把清廷和太平天国以及镇胡军还有湘军等通通灭掉,只有彻底统一了中国,后续才有精力来关注和外国争霸的问题。

大不了到时候统一了国内后,随便找个借口和英国再打一仗,然后趁机收回香港就可以了,早几年晚几年区别不大。

带着林哲的指示,宋关前第二天就是坐上了蒸汽客轮,然后赶往上海,去上海之前,他的头衔已经是变成了外务部大臣,全权负责和英法两国的谈判事宜。

就当宋关前回上海的时候,林哲也是召开了连续数次的御前战略会议,讨论上海之战后,中华军的下一步战略方向。

如今英法联军已经被击退,而在可以预见的一年甚至两三年内,都应该不会和英法两国爆发大规模战争了,接下来的和英法两国的事都是外交谈判事务,和军事上关系不大了。

所以接下来,中华军方面就需要把注意力重新投向国内,是时候北上灭掉满清,西进荡平太平天国的时候了。(。)

第779章 立储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71章 扩军五千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52章 上海乱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71章 扩军五千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30章 救援长兴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11章 山阴陈家第274章 应对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391章 进城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414章 方德嫔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71章 扩军五千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89章 湖州之危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647章 皇子所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7章 募兵买枪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27章 刺刀肉搏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62章 破城第96章 沉默冲锋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341章 办学难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51章 团练大臣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61章 爆破攻城第96章 沉默冲锋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79章 主政一方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51章 团练大臣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76章 乱世重典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
第779章 立储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71章 扩军五千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52章 上海乱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71章 扩军五千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30章 救援长兴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11章 山阴陈家第274章 应对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391章 进城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414章 方德嫔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71章 扩军五千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89章 湖州之危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647章 皇子所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7章 募兵买枪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27章 刺刀肉搏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62章 破城第96章 沉默冲锋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341章 办学难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51章 团练大臣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61章 爆破攻城第96章 沉默冲锋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79章 主政一方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51章 团练大臣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76章 乱世重典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