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撤军和追击

“我军阵亡二十八人,伤六十六人!”

石琅翼听罢上尉的回答道:“还好,比预期的要少一些!”

“是啊,多亏王连长的骑兵袭击了贼军的炮兵阵地,不然的话我们的伤亡会大的多!”

对于在城头进行防守作战的余胜军而言,给他们带来大量伤亡的并不是那些直接攻城的太平军步兵们,实际上那四千来攻城的太平军士兵没有一个都能够爬上城头,全都是在城下被余胜军当靶子打。…≦小,..o

偶尔用火枪以及弓箭向城头的余胜军射击,所造成的伤亡也是极其有限的。

真正给太平军造成较多伤亡的还是太平军的火炮,这些火炮朝着城墙进行猛烈炮击的时候,余胜军的士兵由于要拦截城下的太平军士兵,根本不可能躲下城墙,只能是硬扛着太平军的炮火开枪射击。

每当太平军的炮弹击中城头,就会给余胜军带来或多或少的伤亡。

幸运的是王吕云和钱牛北的骑兵及时出击,并杀进太平军的炮兵阵地,杀伤了他们大量的炮兵,迫使太平军的火炮因为缺少炮手而无法开炮。

后来林成庭虽然急忙抽调了部分普通步兵去给炮兵部队帮忙,但是这些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步兵根本无法胜炮手的工作,勉强能够让火炮发射就不错了,至于精度和射速是不用抱有任何的指望。

所以战斗的后半段,太平军的炮兵几乎是失去了应该发挥的作用。

没有太平军的火炮压制,也就使得余胜军的士兵可以从容开枪射杀城下的太平军步兵,最后依靠密集的步枪火力杀退了太平军的攻城部队。

看着退回来的这三千残兵败将,再看看依旧乱糟糟的炮兵阵地,林成庭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今天是没有办法继续攻城了,没有大量火炮的支援,他的步兵估计都冲不到城墙脚下。

只是要等到明天甚至后天炮兵部队那边缓过来后再进攻,那时候林哲率领的余胜军主力怕也是要抵达了,届时自己需要攻克的是五千余胜军防守的湖州城,而这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是时候走了,反正也不可能攻下这湖州城了,还不如临时退回去,然后再做打算。”

再看一眼湖州城,林成庭虽然满脸的遗憾,但是依旧果断道:“传令下去,全军提前埋锅造饭,吃过午饭后开拔!”

“开拔?去那里?”有个脑袋还没转过弯来的太平军将领一脸疑惑的问道。

林成庭没好气道:“还能去那里,回广德!”

既然这湖州城拿不下来,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意义了,还是先回去广德再说,自己在这湖州一场大战后,也需要休整休整,再抓些壮丁扩军,最重要的就是得重新练出大量的炮手,不然的话那三四十门火炮就等于是废铜烂铁,半diǎn作用都发挥不了。

林成庭要走,这自然不可能瞒过城内的余胜军。

城头上,看着城外的太平军正在开拔,许鹏安道:“石兄,你说我们要不要出城追击?”

石琅翼却是摇头:“你没看到吗?他们就算是撤退,但也是防备甚严,阵型一diǎn都没乱,我们如今只有千人兵力,出城追击的话太过冒险!”

林成庭是个老将了,自然知道撤退不能说走就走,他的大营是分批撤退,而且始终有部分精锐部队在后方戒备,,明显就是防着余胜军主动出城追击。

再说人家万把人攻不下你防守的湖州城是一回事,但是你区区千人,还没有大量火炮、骑兵的掩护下就出城追击,保不准林成庭就反咬你一口,到时候谁胜谁败可就不好说了。

见林成庭的撤退行动非常稳健,并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机会,石琅翼自然也就不会傻乎乎的冒险出城追击。

林哲给他的命令有两个,首要任务就是保全第一混成团的安全,,第二才是守住这湖州城,至于说杀伤多少太平军根本就不重要。

为了避免无所谓的伤亡,他可不会冒险进行追击。

再者,余胜军守城数天,尤其是昨天和今天的战斗都是相当的激烈,士兵们的体能大量消耗之余,一直持续的紧张精神也需要及时的放松下来。

纵然余胜军的士兵被训练的非常麻木,可以近乎本能的作战,但这只是一个外部表现。内心里这些余胜军士兵依旧是一个普通人,也有着害怕和紧张,只不过战斗的时候这种个人的情绪都是被命令和军纪压制住了而已,如果一直保持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些士兵们最终还是会崩溃的。

余胜军的步兵们没有进行追击,不过城外的两支余胜军的骑兵部队却是跟上了太平军的撤军步伐,他们也没有靠太近,就是在后头吊着。

董阳红的骑兵部队几次想要出动出击把他们驱散,但是这个时候王吕云和钱牛北的骑兵已经合兵一处,四百骑兵还真不怕你派出来的一两百骑兵,吃了一次亏后董阳红直接带上八百骑出战,但是王吕云和钱牛北见此就是直接撤退了。

但是董阳红的骑兵一退,他们又是追了上来,搞的董阳红不厌烦无比。

后来还是林成庭下令:“他们想要跟着就让他们跟着,反正一万多大军的行军也不可能瞒过余胜军的侦骑,只要他们不出动来袭击那么就不管他们!”

于是乎,太平军的八百骑兵和余胜军的四百骑兵就这样若即若离的前后走着,偶尔打几次小规模的侦骑之间的交战,互有死伤,但是大规模的骑兵交战却是一直没发生。

就当太平军撤兵的时候,林哲也终于是带着他的数千大军抵达湖州城!

进入湖州城的时候,林哲下马的时候,这大腿内侧还是火辣辣的痛,这一路上他可都是骑马,别以为不用走路,有马骑就轻松,一整天骑在马上实际上比不行更折磨人,时间久了甚至会磨损大腿内侧的皮肤。

虽然林哲骑马的时间不短了,但不管是骑术还是体能上,都和余胜军内其他骑马的军官有着极大的差距。

别看林哲统帅了数千大军就当他是个军人了,实际上他并不算是军人。办团练之前,他是林家这个富豪之家子弟,虽然吃得好喝的好但是体能上也就是个普通人,说他是个娇滴滴的公子哥其实也是没错的。

林哲给余胜军的将士们制定了严格的体能训练制度,但是他自己却是从来不会按照这些制度来训练的,ding多就是偶尔自行锻炼锻炼身体而已。

毫不客气的说,五千多余胜军里头,林哲的体能应该是倒数百名之内,那些士兵就不说,大半年训练下来一个个壮的跟头牛似的,而那些军官们大多是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体能也相当不错的。

也就是军部各处各局里的行政军官们,由于他们大多是文案清书或者商人掌柜出身,身体素质要差一些。

不过下了马后,感到自己身体虚弱,大腿内侧发痛的林哲却是没有下决心天天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把自己练成壮汉,而是生出了心思以后长途行军就不摆弄什么军人威仪了,得给自己弄辆马车,和军部的其他行政军官们一样坐马车行军。

虽然整个人疲惫不堪,但是刚下马的林哲自然不会在众多前来迎接的湖州官员以及第一混成团的军官士兵们面前露出明显表情来。

只见他穿着深蓝色的双排扣军服,肩章上佩戴的是他这个统帅的专属肩章,肩章以金丝铺底,上有一颗六角星,六角星中间雕刻着一朵盛开的牡丹。

腰间佩着一柄鞘镶玉石,柄缠金丝的军刀,脚下穿着的是长筒皮靴,腰间扣着皮带,皮带右手下佩戴着一把被枪套包裹着的柯尔特式1851手枪。

仅仅是从他这个穿着和佩饰来看,就能够清楚的知道此人是余胜军的最高统帅林哲。

尤其是那柄佩刀,更是让人一目了然,这柄军刀乃是余胜军军械局的韩向方假公济私特地为林哲打造的。其刀鞘、刀柄以及刀穗的用料和做工极其华丽,而刀身则是雇佣工匠花费数月精心打造。

该刀的样式上和余胜军其他步兵军官们的佩刀一样,都是典型的西式指挥刀,详细的说是英国陆军1845年式指挥刀。

余胜军算得上是一支典型崇媚洋外的军队,相当多东西都是直接仿效的洋人军队,不管是战术还是编制又或者是武器等,都是带有浓厚的洋人军队的痕迹。

其中的军刀也不例外,虽然余胜军的军刀大多是自己雇佣铁匠打造的,但是样式却是仿效的西洋军刀,其中的骑兵军刀采用的是西洋式的弯刀,外观上和法国拿破仑的骠骑兵军刀极为类似。

步兵军官以及炮兵军官们的佩刀,则是采用了采用刀身笔直,刀柄同样笔直的西洋指挥刀,其实这种佩刀就是根据汉特·威廉自己的佩刀仿制的,而汉特·威廉的佩刀就是英军的1845式步兵军官指挥刀。

之所以用洋人的指挥刀,倒不是因为林哲觉得清军使用的腰刀不好,而是想着既然学了洋人建军那就学干脆diǎn,别只学了那么一diǎndiǎn,最后弄成和淮军那样的半吊子。

林哲下马来,面带着淡淡的笑容一一问候前来迎接的这些官员将领们,然后也没有闲工夫和他们废话,而是直接把石琅翼叫过来闻讯之前的详细战况。

得知林成庭已经在前天率军撤离后,林哲皱了皱眉,没想到自己匆匆赶了一路,还是迟了两天,不然的话自己就可以在这湖州城下来一个歼灭战,彻底打消太平天国想要南下的念头。

不过现在林成庭虽然走了,但是并没有打消林哲要彻底歼灭林成庭所部的年头,,当即冷哼一声:“以为逃回了广德就没事了?哼,他林成庭以为浙北是什么地方,想要来就来,想走就走,真当我余胜军五千将士是泥捏的不成!”

说了这话后,他又是转身对跟随的一大群将领们道:“吩咐下去,让将士们好好休息,明天我们直接北上广德!”

身后一群同样满脸疲惫之色的余胜军军官们此时一个个没有任何的埋怨之色,反而是露出兴奋之色。

这大老远跑了几百里来湖州,是为了什么?守卫国土,拯救黎民百姓?

扯淡,他们大老远跟着林哲跑过来打仗,所求不外乎升官发财而已,要想升官发财就得有战功,而战功怎么来?

当然是靠打仗啊!

如果大老远跑来湖州,一枪不放就回上海,那他们可不干,这样的话他们岂不是这来回几百公里的路都白跑了。

他们渴望着战斗,一场胜利的的战斗!

而身为他们的统帅,林哲现在要做的就是明天带着他们去广德,给他们一场战争!

至于能不能胜利,那就得靠他们自己了!

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90章 骑兵出击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4章 扩张护院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92章 抽十杀一第348章 对策第67章 协防上海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343章 侯客室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49章 董离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124章 这是抄袭!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441章 铁甲舰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84章 水师初成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76章 乱世重典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94章 狂傲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75章 出兵松江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98章 都是疯子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150章 劝进表第423章 北岸工业区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674章 围歼俄军
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90章 骑兵出击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4章 扩张护院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92章 抽十杀一第348章 对策第67章 协防上海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343章 侯客室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49章 董离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124章 这是抄袭!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441章 铁甲舰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84章 水师初成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76章 乱世重典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94章 狂傲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75章 出兵松江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98章 都是疯子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150章 劝进表第423章 北岸工业区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674章 围歼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