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

因为夏威夷局势,帝国陆海军已经是开始行动,而这种行动并不是特定的针对夏威夷,反而是针对香港乃至整个印度支那半岛(清末枭雄535章)。

英美法三国在夏威夷那边和帝国爆发的火奴鲁鲁海战,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夏威夷局势,而是帝国的全面对外政策。

林哲希望是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彻底的让英法美等国知道,帝国绝对不是以往的满清王朝,面对来自列强的挑战,帝国绝对不会妥协,同时也有足够的能力面对任何挑战。

如果说1858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让英法两国认识到了新生的帝国并不是可以他们随意欺凌的国家,那么这一次林哲就是要让他们,帝国不仅仅是他们无法欺凌的,同时还是能够和他们争夺海外利益的强国。

林哲的这种想法成为了帝国意志后,军方就是迅速行动了起来,陆军那边开始局部动员,驻扎广东地区的军队开始派遣部队进驻九龙半岛,如果有必要的话,下一步他们就能够直接登陆香港岛。

相对于陆军方面的行动直接,甚至都只是在广东这个省份进行局部动员,并且信息十足不同。

帝国海军那边却是要谨慎的多,甚至在诸多帝国海军的中高层将领心中,对这一次帝国和英法两国爆发的冲突保持了一定的悲观心态。

为什么陆军信心十足,而海军却是这么悲观呢?

这和两者的实力强弱有着极大的关系,帝国陆军不敢说全球第一,但是自诩在东亚这一片是找不到对手的,高达六七十万的庞大常备陆军,而且还是装备了这个时代最先进武器的陆军,足以让任何一个列强在试图进攻中国本土的时候慎重再慎重,因为到时候极有可能重演1858年英法联军全军覆没的前事。

因此帝国陆军是信心十足,因为他们有信心面对一切挑战!

然而海军那边却是不一样了!

帝国海军的假想敌可不是什么二三流的海军,而是这个时代最为庞大的海上力量,英国皇家海军。

现在的英国海军有多强大?

其他的先不去说,只说1860年到1866年这区区六年里,英国人服役了多少艘铁甲舰就可以看得出来了,从1860年的勇士号开始,英国海军到目前为止已经服役了二十多艘铁甲舰,而且这些铁甲舰中,大型铁甲舰占据了绝对数量。

其中最顶级的万吨级别铁甲舰就有六艘,分别是九千一百多吨的勇士级两艘,九千八百吨的阿基里斯号,去年陆续服役,排水量已经超过一万吨的米诺陶级三艘。

此外五千吨到八千吨之间的大型铁甲舰有十三艘。

再过来则是那些一千多吨到五千吨之间的中型铁甲舰有七艘。

上述铁甲舰的总吨位超过十六万吨!

这个数字是足以让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海军感到窒息,因为目前为止,全球其他国家的海军的所有铁甲舰都加起来,都没有人家英国佬一家多,其他列强不说,作为对比,帝国海军从发展铁甲舰到现在,一共服役了多少铁甲舰呢?

目前为止拥有一千八百吨的女蜗级两艘,两千四百吨的盘古级四艘,四千吨的炎帝级两艘,总吨位只有两万四百吨。

至于镇广级小型铁甲舰五艘,济宁级炮舰八艘这些,不能算是主力铁甲舰的行列,无法参与到舰队决战中来的,但是即便把这些小型铁甲炮舰算进去,然而帝国海军的铁甲舰总吨位也不过两万四千吨而已。

这个吨位和英国人的十六万吨一比,根本就没发比!

同时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英国人的铁甲舰都是大型铁甲舰为主,绝大部分铁甲舰都是六千吨以上甚至九千吨万吨。

而帝国海军呢,最大的炎帝级也不过四千吨而已,盘古级只有两千四百吨。

至于万吨战舰,现在还只存在纸面上,短时间内并没有开工建造的计划,至少在八年甲舰计划顺利成功之前不会开工。

除了铁甲舰外,英国人还有着一大票的各类木制战舰,相对于铁甲舰而言,人家的木制战舰更多,更让其他国家的海军绝望。

帝国海军和英国海军比起来,总吨位,战舰性能,甚至官兵的训练水平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帝国海军内部的将领为什么会对这一次的冲突那么谨慎,甚至有着一定的悲观态度了。

仅仅是因为潜在的冲突,帝国海军就是倾巢而出,这支已经驻扎在广州的帝国海军舰队包括了帝国所有的主力舰。

其中有第一舰队的所有主力舰,两艘炎帝级,四艘盘古级,然后还有三艘木制战舰。

此外东洋舰队的女蜗号、两艘镇广级小型铁甲舰,南洋舰队所述的的毕方号,一艘镇广级小型铁甲舰也是汇集在广州(清末枭雄535章)。

这些战舰将会在帝国海军部大臣林达标的亲自率领下迎战可能出现的英国海军!

帝国海军几乎倾巢而出,这就已经足以证明帝国海军高层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冲突并不保持乐观态度。

但是不管怎么说,帝国的海陆两军都已经是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就得看英法美等国,尤其是英国人的反应了。

三月十二号,帝国外务部大臣宋关前正式向英国驻华公使递交了国书,要求两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

帝国方面再一次强调,帝国并不承认前清和英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更不承认香港岛的割让。

为此,帝国方面希望英国人尽快的撤离香港岛,并称帝国将会近期内重新登录该岛行驶主权。

此举让英国方面自然是严重不满,根据双方在1858年的中英谈判里,可是承诺说暂时搁置香港问题,而这个暂时搁置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中华帝国默认英国对香港岛的所有权。

然而现在中华帝国方面却是再一次把香港问题拿出来,而且摆出了一副哪怕是进行战争也要夺回香港的态势,这让英国人相当的不爽。

身为世界老大,英国人有着自己的骄傲,面对帝国试图收回香港的方案,英国人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并且是直接抽调驻扎在印度、新加坡等地的战舰前往香港。

“现在英国人拒绝了,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军方的内部会议里,林达标一脸担忧的问着施清瑄。

施清瑄却是不以为意:“他们的拒绝早在预料之中,没有谁会轻易放弃已经吃进嘴里的肉。”

“他们既然拒绝了,那么我们就可以适当的展开相关行动了!”

“什么行动?直接登陆香港岛吗?”林达标问道。

施清瑄道:“自然,要不然我们囤积在九龙半岛的部队岂不是白去了!不过登陆一事恐怕还需要你们海军多多配合!”

林达标道:“配合陆军行动,我们海军自然是责无旁贷的,只是现在直接登陆香港岛,恐怕会彻底激怒英国人啊,而且我们已经得到情报,英国人已经正在印度洋集结舰队了,到时候恐怕我们面临的压力不小!”

和林达标的畏畏缩缩不同,施清瑄却是道:“怕什么,他们要是敢来,我们就敢把他们揍趴下!”

当军方的内部会议过后,很快军方的海陆将领就是到了宫内,这是一次是召开正式的御前战略会议。

众人坐定后,施清瑄作为此事的负责人,很快就是直接讲解了起来。

“根据目前的形势,英国人调遣舰队过来已经是可以确定了,此外我们还预计,他们有可能还会派遣一定的陆军兵力过来,但是具体数量有多少暂时还无法得知!”

“遵照皇上谕旨,联合参谋部为此做好了详细方案,具体如下:

为了顺利收复香港岛,逼迫英法两国在夏威夷问题上做出让步,帝国海陆两军将会进行一系列的战术动作。

在缅甸方向,对宁王国施加压力,迫使他们站在我们这一边,一旦我们和英国人爆发大规模冲突,那么我们驻扎在云南的部队就会第一时间内进入上缅甸,汇同宁王国向下缅甸地区发起进攻,以夺取仰光为首要战略目标!

在越南方向,为了迫使法国屈服或者退出,帝国将会从广西方向增援驻越部队,稍候和越南王国宁王朝的部队对南圻地区发起进攻,以消灭南圻地区的法军为核心目标。

香港方向,以目前的第四十二旅为核心,直接登陆该岛,目前该岛上的英军暂时不多,只有大约千人不到,我军完全有足够的能力在短时间内攻克该岛!

除了上述三个方向外,中亚方向也可以适当的动一动,如有必要则是直接出兵印度的西北部地区,给英国人施加压力!”

“同时在各地非战斗区域,主要是各沿海省份以及台湾岛,琼州岛等区域提高到二级战备状态,防止敌军的可能登陆!”

“夏威夷方向,则是以固守瓦胡岛为要!”

施清瑄说完陆军的部署后,就是说海军方面了!

“海军方面,以拦截英法舰队的来袭为要,包围帝国沿海安全,详细请林大臣来说!”

这一次和英法美的冲突,不管是在夏威夷还是在香港等地方,最核心的角色其实并不是陆军,因为要等到陆军登场的时候,说明帝国海军已经失败了,只能依靠陆军保卫本土!

因此这一场冲突最后发生到什么程度,直接取决与帝国海军和英法海军的战斗结果。

林达标当即道:“为迎接可能之挑战,海军方面已经集结了绝大部分的主力战舰于广州,目前舰队全员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当中,船只也在时刻进行保养维护,以保证敌军舰队抵达时我军有最完好的状态!”

此时,林哲开口问道:“如果英法舰队来袭,海军是否能够把他们拦下来?”

面对林哲如此直接的问题,林达标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帝国海军不过是新生的海上力量,还非常年轻,非常弱小,面对英国海军这种庞然大物其实胜算是非常小的。

而且帝国海军能否拦住英国海军,并不是取决于帝国海军有多强大,而是取决于英国人派了多少战舰过来。

如果英国人抽调了数量众多的大型铁甲舰过来,那么根本没有获得海战胜利的可能性,如果英国人派的战舰少了,那么倒是有希望拦住英国人。

这个主动权并不是在帝国海军手里,而是在英国人手里。

所以林达标只能是面露坚毅道:“启禀皇上,海军数万将士必将竭尽全力控卫帝国海疆!”

这表决心的话听上去很好听,但是在场的人都能够听得出来,林达标这是间接的说海军并没有把握拦住英法舰队的来袭。

尽管林哲自己也已经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但是真听林达标这么说还是忍不住的叹气,海军建设了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才能堪用啊!

海军建设每年都是投入众多的资金,但是海军到底是和陆军不一样,陆军要扩充实力的话,只要经费到位,那么陆军有把握在半年内就把现役部队的数量达到一百万以上,一年内有把握扩充到一百五十万甚至更多。

然而海军却是不行,海军是一个吃老本的军种,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提高战斗力。

一个合格的海军军官,需要多年的培养,一艘主力战舰,其开工到服役的时间动辄三四年,哪怕是再压缩时间,但是也得两年以上。

一个国家的海军从建设到拥有战斗力,经费充裕,船厂等技术能力充足的条件下,至少也需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而要想拥有海军精神之类的,没有五十年以上的时间,根本就别想打造出来一支海上强军。

现在就算突然冒出来几十艘铁甲舰,但是现在的帝国海军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把这些战舰开动起来并形成战斗力。

现在的帝国海军实力还是太弱小了,主力舰只有两万吨,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辅助舰,小型炮舰之类的,总吨位也不到三万吨。而人家英国人光光是米诺陶铁甲舰就有三艘,三艘加起来就是三万两千多吨。

这根本没发比!

不过帝国海军实力弱小,不代表着就不敢和英国人发生冲突了。

1858年的时候,新生的帝国甚至连成规模的海军舰队都没有了,当时连长江入海口都守不住,海军只能退守江阴,但是还不是一样打赢了?

甚至还取得了全歼英法联军三万人的战绩。

而现在,帝国比1858年更强大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林哲还要忍着不敢把香港收回来的话,那就是懦夫了。

一番御前战略会议后,林哲直接批准了联合参谋部的作战计划。

而该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登陆香港岛,帝国要在英国人的增援舰队抵达香港之前,先把香港给占领了。

三月十八号,帝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向香港岛的英军发去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十二个小时内放弃抵抗并撤出香港岛。

英国人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次日凌晨时分,帝国海军第一舰队驶近香港岛进行炮击,并掩护陆军第四十二旅登陆!

香港登陆战由此正式展开!(。)

第7章 募兵买枪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592章 作秀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37章 遭袭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69章 江海关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57章 一路横扫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4章 扩张护院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618章 阅舰式第15章 公然敲诈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337章 继承人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289章 惨胜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73章 设卡收税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98章 都是疯子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11章 山阴陈家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36章 追击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
第7章 募兵买枪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592章 作秀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37章 遭袭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69章 江海关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57章 一路横扫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4章 扩张护院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618章 阅舰式第15章 公然敲诈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337章 继承人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289章 惨胜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73章 设卡收税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98章 都是疯子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11章 山阴陈家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36章 追击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