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设卡收税

吴健彰见林哲一上来就是谈正事,也是把事先准备好了一些客套话吞回了肚子里,而是略微组织了语言后道:

“虽然抚台大人是让我们一起办这事,但是此事自然应该以林大人为主,大人如果有什么主义,下官定当无所不从!”

说了这话后,吴健彰并没有停下话头:“只是林大人来上海不久,对这海关一事怕是不太熟知,下官就卖弄一二,为大人讲解海关一事!”

“江海关历来都是我江苏的税金主要来源,自从上海开港后更是如其,当初为了向洋商征税,是把江海北关直接设在了租界内,而上月贼军叛乱,不仅仅江海旧关陷入贼手,就连租界里的江海北关也一度陷入贼手,随后洋人从江上的兵船调兵回防租界,驱赶了这些贼军但是也顺势占据了该关,并宣布《申报纳税暂行条例》由英美领事先行代收,由于当初上海陷入贼手,而下官也是身陷贼军中,收税事宜无从安排,所以被迫答应了此事。每天都是忙碌着更新章节,客官记得常来哦。≧小,..o”

“随后下官试过从洋人手中接管江海北关,但是奈何官印丢失,洋人以此不认,稍候下官又借得常州督粮通商借官印应用,宣布征税事宜一应照旧,并照会英人领事征税事宜继续由我等进行,但是英人领事不从!”

“前几天,下官照会英人领事把上月他们代收的税款交付,同样被拒!”

吴健彰并没有说上一大通废话,而是简单的把过去一个多月里江海北关的事说说了一遍。

“这么说来,这些洋人还在继续用《申报纳税暂行条例》代征税了?”林哲对这些事自然也大多听说,不过由于都是道听途说算不得准,如今听吴健彰说来,算是证实了自己前些时候所知的事不假。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先从这个《申报纳税暂行条例》着手!”林哲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吴健彰道:“林大人莫非已经有了什么好办法?”

林哲道:“多好的办法谈不上,他们既然还站着江海北关,那么我们就直接在江上设卡收税,同时宣布《申报纳税暂行条例》作废!”

现在最紧要的并不是从洋人手中拿回江海北关衙门,那只是一片建筑而已,并不具备什么实际价值,如今最重要的是先把收税权拿回来再说。

只要自己这边宣布《申报纳税暂行条例》作废,就算是英国人反对也是找不到什么理由反对的。

如今小刀会已经覆灭,洋人最大的借口‘保护江海北关’以及‘中国无力自行征收’已经不消而散,没有了这些借口,他们不可能继续把持征税的权力。

“只要把这收税的权力先拿回来,稍候把江海北关衙门拿回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哦,具体该怎么做?”吴健彰很清楚,在许乃钊的指示中,此事是以林哲为主,他吴健彰只是辅助而已。

而且和洋人打交道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容易惹得一身骚,吴健彰见林哲愿意主动承担此事,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林哲道:“吴大人你手底下不是有着兵船吗,这样抽调几艘出来,我们直接在江上设关办公!”

反正都是收税,也没说非得要在陆地上的江海北关衙门才可以设关收税,直接在江面上的船只设卡收税一样可以。

只要能够把税收收到手,那么这收税的名份也就回来了,迫使英美等承认申报纳税暂行条例作废,只要这个条例被废除,那么后续收回江海北关也就顺利成章了。

听到林哲这么说,吴健彰担心道:“万一那些洋商不交税呢?”

林哲此时站了起来:“那我就派兵直接进入租界,直接夺回江海北关!”

听到林哲这么说,吴健彰是被愣住了!

这个林哲看样子也是个毛头小伙子啊,直接派兵进入租界,万一和洋人引起直接的武装冲突,到时候恐怕会发生不可控的事啊,一旦事情闹大了,引来洋人的怒火,他的官帽子还想不想要了?

和吴健彰内心里满是惧怕不同,林哲对于派兵进入租界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要知道现在才是1853年,现在的上海英租界还不是后世人所熟知的那个独立王国。

根据早些年签订的上海租界章程以及后续苏松太兵备道陆续补充的一些条例,这片租界里大体上有这几个主要内容,那就是英国人有权力在这片土地上租用土地。

但这种租地行为是属于民间的普通商业交易行为,并不属于官方行为,官府只是圈定了一片地区,说英国人只能在这片地方租地,并统一的租地的价格,并不是说官府直接把地租给他们了,而这一dian对于主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两dian,那就是允许洋人建设必要的市政设施,并为此向各洋商摊派。另外一个就是后来只允许英国人在租界里悬挂国旗,不允许其他国家的洋人悬崖国旗。

前面一dian被英国人所利用,并以此筹建了一个所谓的码头管理委员会,并在租界内开始征税用于市政建设,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租界内部的部分行政管理权,不过目前来说这种行政权力相当有限。

后世众人熟知的租界工部局(即npaon,直译为市政委员会)一直要到1854年的上海英美法租地章程签订后,明确了租界当局的行政权力权后,才被组建。

而现在只按照原来签订的诸多条约,中国还没有丧失对租界的行政管理权!

至于只允许悬挂英国国旗这一dian,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因为此举把租界把一个算得上半公开的居留地变成了英国人独享的居留地,并因为这事引起了一系列麻烦事,后续法国人和美国人更是直接要求开辟独属于自己的居留地,造成了历史上美租界、法租界的出现。

只有详细的了解了‘上海租界章程’以及其他一系列已经签订的条约章程,那么就会发现,现在的中国依旧拥有对上海英租界的行政管理权以及驻军的权力,洋人只是获得了必要的居住权以及极少量的行政管理权力。

这从江海北关就设在租界内可以看的出来。

所以林哲要是直接率军进驻租界,并接管江海北关衙门的话,并不存在什么法理上的问题。

但是问题是人家洋人不愿意啊,你都把军队开进来了,那些洋人肯定是惊慌失措,立马就会从江面停泊的兵舰上抽调大量士兵上岸,一个搞不好那就是会打起来的。

而以这年头朝廷那些窝囊废的性子,这一旦打起来甭管谁对谁错,也甭管谁胜谁败,肯定第一件事就是严惩林哲这个当事人,然后就是跪舔洋大人们赔款裂土。

有清一代,甭管是朝廷中枢还是地方官员全都是窝囊货,每次被人在沿海打了几下就都缩了,看人家登了岸进军百多公里打进北京,就全跟死了全家一样。

也不想想中国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怕是整个沿海丢了但是你就耗着死活不投降,这些洋人能耐你何?

一年不行,就耗两年,两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反正死活不降,拖上个十来年,甭管是拿破仑还是维多利亚或者是明治都得跪!

人家蒋光头就深得此理,打败仗不要紧,丢了大半个中国不要紧,但老子就是不投降!

鉴于朝廷里的那群没卵的货色,这直接引起军事冲突肯定是麻烦多多,但是林哲也知道,这些洋人本质上还是商人,贪婪无比的商人,这一味的退缩只会让他们更加猖獗,忍一忍可以,但是必要时候也得展现展现肌肉,得让这些洋人们知道!

他林哲是和他们以往遇上的所有清廷官员都不同!

次日,林哲和吴健彰一起发文照会租界内的英美领事,正式废除《申报纳税暂行条例》。

然后林哲就是直接派了士兵登上了吴健彰的那几艘兵船,带上江海关的官员以及收税吏员们驶往江心。

挂着江北海关的旗帜正式收税!

当天他们就拦住了一艘怡和洋行的商船,并收取了了税金,造成既成事实。

此举的效果非常明显,当天英国领事、美国领事、法国领事就是联合传来口信,说愿意就居留地以及海关税收事宜和中国官员进行谈判,以求解决双方误会。

林哲知道,这并不是什么英国人屈服了,而是想要通过这个谈判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林哲也是想要和这些租界里的英美领事面对面谈一谈。

总的搞清楚他们具体想要什么,这后续自己才好制定策略啊,总不能说谈都不谈直接带兵打进租界去不是,如果谈不拢再采取激进措施也不迟!

次日,林哲和吴健彰一起出城,在北门外的一个庄园里和英美法三国领事进行首次面对面的接触。

当林哲走进作为会议室的正厅时,他看见的有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已经等候着了,这些洋人个个都是穿着正式的礼服。

很快吴健彰就是从中当起了翻译,用着一口熟练的英语向那几位洋人介绍着林哲,随口再用中文向林哲介绍那几位洋人。

居中的那个红头发,年纪略大,留着八字胡须的洋人名为‘麦莲’是为美国驻华领事。而他身旁的那个中年人则是英国驻华领事包令,以及法国驻华领事布尔布隆。

这三个人乃是各国在华的最高外交代表人了,通常都是由他们和中国官员们进行各种谈判,而中国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外交部,处理这些外交事务的时候也不是中央直接出面,通常都是由地方官员出面。

以往这些外交事务都是由苏松太兵备道监督江海关道吴健彰出面处理!

而今天,又是多了一个林哲。

待简短的介绍过后,双方就是齐齐坐了下来,然后为首的那个英国人包令直接就是开口:“林将军,我希望贵方能够尽快的结束在江面上的设关行为,江心上商船云集,贵方的多艘船只已经赌塞航道,严重影响了商船的进出港口!”

林哲听罢,不等吴健彰翻译,就是直接道:“要撤关也不是不行,只要能够回到江海北关衙门办公,这临时关卡自然会随之而撤!”

此时一旁的法国人布尔布隆则是开口了:“由于现有居住地拥挤不堪,不知可否让我国商人效仿英国商人另择一地,用以居住、贸易!”

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308章 胜了吗?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83章 添船够炮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25章 广德激战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35章 李平桐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700章 战争,起!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25章 广德激战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43章 惨胜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71章 扩军五千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632章 帝大系第274章 应对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17章 长兴初战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604章 北海国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173章 冯宝才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10章 出征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520章 夏威夷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97章 城头激战第147章 围攻杭州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
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308章 胜了吗?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83章 添船够炮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25章 广德激战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35章 李平桐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700章 战争,起!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25章 广德激战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43章 惨胜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71章 扩军五千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632章 帝大系第274章 应对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17章 长兴初战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604章 北海国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173章 冯宝才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10章 出征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520章 夏威夷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97章 城头激战第147章 围攻杭州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