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

如果是余胜军时代,余胜军的各方面经费收入也就千万左右,主要是来自商贸区税收、上海新关以及湖州厘捐局(清末枭雄239章)。

而正式举旗后,中华军的前中期虽然说迅速占领了苏南、浙江两地,并依靠上述两地获得了数千万的财政收入,但是同时开支也是激增数倍。

其中大头就是军费方面,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中华军的大规模战事就没有停下来过,而战争经费已经是远远超过了和平时期维持军队的开销!

除开军费激增外,控制区扩大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这些地区也许需要投入众多行政经费的,建立中央各部机构,各省地方行政机构,别的不说,但是官员的薪资你得发吧,而仅仅是国家公务员的薪资就是一大头(清末枭雄239章)。

可以说,目前来说中华帝国的财政开支,绝大部分都是人员的薪资开销,包括军方的将士们的薪资,行政机构的公务员薪资,这些人员上的薪资开支至少占据了整个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1857年虽然还没有过去,但是对于财政系统而言,1857财政年已经算是撑过去了,年末最大的一笔开支,即军方的第四季度的剩余部分军费六百万已经支付了出去,而接下来财务部就要为明年的财政收支而努力了。

经过新占领区的有效加入,并预计在明年开始提供一定数量的税收,同时帝国的财赋重地苏南以及浙北两地受益于地方民生的持续发展,贡献的税收,尤其是工商税以及海关关税持续保持了增加的势头,再加上苏南和浙北传统的田赋,盐茶生丝等贡献的税收也是恢复到了战乱之后的和平时期水平。

而苏南和浙北这两个地方保持稳定并持续发展,足以有力的保障并支持帝国的统一战争!

不过收入多了,依旧架不住多方面的开支需求,首先大头就是军方!

军方那边根本就没有说派人来游说,他们听闻财政部那边对明年的财政收入预算有八千八百万的。二话不说,立马就是按照了总预算的百分之八十,即七千万圆的开支来制定了 明年的扩编以及作战计划!

统帅部里参谋部、军训部、军械部以及军需部、海军部等诸多部门联合起来,一起制定了1858年度整训扩编计划!

首先是海军。他们提出了在1857年底、1858年初分别投资订购五艘千吨级蒸汽暗轮战舰,同时投资研发排水量达到两千吨的战舰,并预计到1858年底争取让上海造船厂、林德机器厂完整船体、舰炮的技术准备以顺利开建。同时建造的还会有多艘内河近海炮舰,百吨以下的内河炮艇。

同时为了满足今年和明年陆续建成并服役的海军军官以及水兵的需求,预计今年年底以及明年年初同时进行水兵的招募。预计招募水兵八千人,争取到明年年底把海军的总兵力扩张到两万人。

如果顺利完成,那么将会拥有千吨战舰七艘以上,三百吨到一千吨的内河炮舰或小型远海战舰十艘以上,三百吨以下的内河炮舰四十艘以上,其他运输、传统帆船,小型巡逻艇等预计超过一百艘。

但是海军作为一个技术兵种,其发展并不说只有军舰以及水兵的扩张上,实际上海军还需要修筑港口,而海防炮台也是他们负责的。

所以同时为了满足海军扩大后的基地需求。提出在上海、福州各修建一座大规模的军港设施!

又提出为了加强上海海防,控制长江出海口,控卫京畿重地,在上海修筑一座规模庞大的炮台以及要塞设施,这个计划里,光光是六十四磅的岸防重炮的数量就达到了二十六门之巨,同时还计划装备后装线膛炮!

海军计划装备的后装线膛炮,其实就是林德机器厂在几年前到英国那边购入的‘阿姆斯特朗炮’的半成品,当初林德机器厂到欧洲求购先进火炮,到最后没能找到成熟的后装炮技术。只找到一个尚未完成设计,只算得上是半成品的阿姆斯特朗炮,而那时候阿姆斯特朗炮因为不成熟,也没能进入英军的视线里。实际上到目前英军依旧没重视该公司的线膛后装炮的设计。

所以那个时候就通过信德洋行,花费了一定的代价购入了该炮的部分技术资料,并顺理成章的获得了中国地区的专利使用权。

而后林德机器厂就是在这个半成品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设计,当然了,主持后续设计的还是那些洋人工程师。

前些时候听说他们已经制作出了两门洋炮,并取得了试射成功!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相反还问题多多,尽管林德机器厂里是以洋人工程师为主要研发人员,以进口设备而主要设备,如果单论工作人员和设备的话,勉强跟得上欧洲二流水平。

但是即便如此依旧难以解决后装线膛炮的诸多技术难题,试射成功的洋炮存在锁尾栓和锁栓极大的质量问题,试射火炮上的这两样零部件均不同程度出现裂纹。更关键的是这纯粹是技术工艺问题,依靠林德兵工厂自身的技术能力根本难以解决,后来不得不提出,限制装药量,降低射程,同时加厚上述零部件的厚度,尽量延长零部件的寿命的同时,也是严格规定,每门火炮射击二十五次后,必须更换锁尾栓和锁栓,才能继续进行射击!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费用,林德机器厂对海军提出的报价是,每门一百磅的后装线膛炮为七千圆,一百五十磅后装线膛炮为九千圆,至于超过一百五十磅的口径,林德机器厂暂时还无法制造,至于口径小于一百磅的,林德机器厂干脆就没提出设计方案,为什么?

因为性比价实在太低,采用阿姆斯特朗炮为技术蓝本的林德后装线膛炮,其造价极其高昂,因为该炮要拉出多重膛线来,这道工艺复杂而且加工难度极大。根本无法大规模批量生产。

大体上,生产一门六十四磅的阿姆斯特朗炮需要的成本并不会比生产一百磅的阿姆斯特朗炮多出多少!

而阿姆斯特朗炮的新时代的技术特性也就决定了,这种火炮根本无法批量装备,而且是造的越大。性价比越高!

而越大,重量也就越重,这也是海军目前为什么不在战舰上采用后装炮的理由,太贵,性价比超低!

但是这些问题在陆地上的话。勉强可以得到解决,充当岸防炮的话重量不是问题,可以造的大大的,而口径大了这性价比也就上来了,而更关键的是,海军提出的是建立长江入海口岸防要塞,用以控卫京畿。

说实话,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个要塞的重要性比海军一整支舰队都要重要,所以获得经费装备更新式的火炮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海军的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花费自然也是超大的,提出超过一千万圆的军费预算!

相对于海军各种要塞,舰队,港口计划不同,陆军方面的计划要简单的多!

提出在现有的基础上,皇家陆军要再扩充五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一个炮兵旅,两个骑兵团的规模!

目前皇家陆军有步兵师七个,近卫师一个。骑兵团三个,独立的炮兵营若干!

这个扩军计划如果完成的话,那么就代表着皇家陆军的规模将会爆涨到十二个步兵师、两个近卫师、一个炮兵旅,五个骑兵团的规模。总兵力将会达到十二万的规模,拥有将近三百门十二磅口径以上的火炮,而六磅,四磅以及九磅的臼炮数量就更多了。

整体上,皇家陆军是想要把规模再翻上一番,而翻上一番的话。明年皇家陆军的扩编费用、维持经费都得几千万,更陆军还在打仗呢,这战争时期里,实际上部队的维持费用还是小的,更多的还是战争经费。

你想啊,一颗开花弹就得几十两银子,这一场战役里,少说也得打出去几百发啊,而且这年头的线膛步枪的寿命其实非常有限,往往一场大规模战役下来,部队的枪支损耗会非常严重,这给部队补充枪支以及弹药就得耗费大量的军费。

然后陆军也不仅仅只有皇家陆军呢,还有一支协防军呢,而预计明年协防军的规模还会继续增加,虽然说这些协防军士兵都是强制他们服役当炮灰,但是有时候也的发发赏银,另外基本口粮还是要保证的,给他们配置冷兵器虽然没什么技术难度,但是刀剑其实也不便宜,这装备的多了,对军费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对于这些,统帅部给陆军制定的诸多计划里,不多不少,正好要六千万的军费。

和海军的一千万加在一起,就是凑足了七千万!

面对军方的狮子大开口,财务部的齐宣浩是气的不行,这一共才八千多万,军方要去了七千万的话,那么整个帝国的行政机构还要不要运转了?

“皇上,对于海陆两军的困难,我们财务部也是了解的,光复神州也是我等的所有人的期盼,但是今年军费不过三千万,而明年却是高达七千万之巨,财务部这边实在是难以为继啊!”齐宣浩说话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沮丧极了!

林哲听着,并没有直接说话,为什么?

因为军方的计划提出来,并最后得到军费的预算提到财务部那边去,中间林哲肯定是知情而且是默认的。

不过看齐宣浩的这个表情,他就知道,这一次军方实在是把财务部逼得有些狠,但是也不能因为财务部困难就让军方的发展受限。

所以他道:“军方那边的计划朕是知道的!”先说了这话定下了基调后,他又是道:“前些时候朕让你搞的债券准备的怎么样了,到时候如果能够顺利发行的话,应该能缓解部分财政的压力!”

齐宣浩一听,内心里叹气,之前林哲和他说要搞什么债券,然后发行的时候他就纳闷,这摆明是要向民间的富商要钱啊!

自古以来,官府向民间伸手的例子很多,但都是直接抄家白拿的,比如说清朝的盐商就被清廷当猪养,养肥了就杀几个,转眼就能够捞上几百万两银子,足以有效缓解国库的压力!

但是天子说的这个债券,却不是向这些民间富商举起了杀猪刀,竟然说要借?

而且还是会给利息的那种!(。)

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1章 余姚林家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19章 主动追击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18章 黎明危机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632章 帝大系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559章 句容马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57章 一路横扫第55章 轻松胜利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10章 出征第60章 久则生变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20章 伤亡悬殊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51章 团练大臣第559章 句容马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635章 李平桐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76章 乱世重典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292章 大战前的影响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
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1章 余姚林家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19章 主动追击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18章 黎明危机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632章 帝大系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559章 句容马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57章 一路横扫第55章 轻松胜利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10章 出征第60章 久则生变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20章 伤亡悬殊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51章 团练大臣第559章 句容马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635章 李平桐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76章 乱世重典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292章 大战前的影响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