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谈判重启

林哲在这个时代是特殊的,他和那些被洋人吓破胆的官员以及百姓不一样,他对洋人并没有什么惧怕之类的心理,但是他又和那些天天认为当代中国还和汉唐时期一样是天下霸主,对洋人充满鄙视的迂腐之人不一样,他对洋人尤其是英法等国的实力之强有着充分的认知(清末枭雄310章)。

对待洋人,对待英法等国林哲始终是抱着理智而平静的心态,他没有狂妄到认为自家编练不过数年的中华军能够轻松击败英法联军,但是同样不认为英法联军能够和打清军一样把自家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

在他看来,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可以挡住英法联军进攻,从而在谈判桌上获得自己想要利益的(清末枭雄310章)。

对此林哲是有着心理准备付出一定代价的!

现在吴淞之战的万人伤亡,就是在林哲的代价预算之内,付出万人的伤亡就能够杀伤五六千人的英法联军,同时还俘虏高达两千多人的俘虏,这对于林哲里说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经过这一战也是给予了他更多的信心,只要自己坚持下去,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非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万人的伤亡会让人心痛,这个的确是让人觉得有些惋惜,但是两军交战有所死伤是正常的,而万人的伤亡也是在中华军的承受范围之内。

早在年初林哲就指示军方大规模招募士兵,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招募了超过六万人的新兵,这些士兵除了补充到现有部队以及编练了第八师、第九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四个新部队外,剩下的新兵还待在新兵训练营里,留待补充战斗损失呢。

也就是说,在战争爆发之前林哲就已经考虑都了超过万人甚至两三万人的伤亡,并为此提前做好了准备。

“让军训部以及军械部还有军需部等用尽全力补充吴淞方面的战斗损失,兵员以及武器还有弹药等消耗物资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补充完毕,朕不希望敌军发起第二轮进攻的时候,吴淞那边依旧没能恢复过来!”

战争嘛。死伤是正常的,而对于一个帝国的战争机器而言,只要能够及时补充兵员以及武器还有各种物资,那么就能够持续的把战争给持续下去。并最终取得胜利。

跟随在林哲身边的几个军方高级将领连忙点头称是,尽管这是一次紧急召开的会议,但是林哲并没有把会议持续太久,而是三言两语就把统帅部的将领们给打发了,现在可不是坐着开会的时候。还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这些军方的高级将领们去忙碌呢。

出了平仁堂后,哪怕是头顶上是阴沉沉的天空,但是林哲依旧觉得今天的天色不错,有些许春风,同时还有薄薄的细雨,这是一副典型的江南雨季景象。

对吴淞之战感到满意的林哲已经是有了获得战争胜利的信心,脚步轻快的他回了后宫后,难得特地抽出了时间来配合着走路尚不稳,奶声奶气喊着父皇的小公主淑纯玩。

一旁挺着大肚子的陈静面带着微笑看着林哲和女儿玩闹,女儿时不时传来的咯咯笑声让她颇感欣闻。尽管林哲大多时候都是非常标准的事业型男人,陪家人的时间少,平日里也很少失态,但是他对待这个长女却是极为宠爱,对女儿露出的笑容比对陈静露出的笑容都要多的多。

看着这父女玩闹的场面,陈静不禁想着等上几个月自己第二胎出生后,如果是生出来个皇子的话,那么一切都完美了。

只是方德嫔还是李惠嫔的预产期要比她早一些,如果她们两人有人能够生出儿子的话,这长子的位子就有些悬了。

林哲的儿子关乎国本重任。朝野上下一大群人都眼睁睁盯着这三个女人的肚子呢,就等着这几个人什么时候能够为帝国生出一个继承人来,而到时候如果生出来的儿子有两个,估计还会引起一番风波。毕竟帝国储君只有一个,到时候选谁都是麻烦事。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陈静心中虽然有时候会担心这些,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安心的。

陈静虽然是个一辈子都在后宅的传统女人,但是不代表着她是一个愚昧女子,能够把偌大一后宫管理的妥妥当当。丝毫没让林哲操心这就是普通女人很难办到的事情,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家闺秀,在这方面总是有着先天优势的。

而陈静也知道在历朝历代中,汉家王朝绝大部分都是奉行立嫡立长不立贤的储君政策,这是几千年来的古老传统,除了少数蛮夷王朝和极少数特殊时代外,数千年来中国的储君政策基本都是如此。

所以只要她陈静能够生出儿子来,那么子凭母贵,她陈静是皇后,那么她的儿子就是妥妥的嫡子。

只是现在林哲一直没明确立储的相关条例,而那些大臣们虽然一个个叫嚷着国本多么重要,但是怎么立储,立谁这些问题还是没胆子提出来的,因为现在林哲还年轻,更重要的是他现在一个儿子都没有,现在你们就敢叫嚷着立储问题,估计林哲第二天就把你脑袋砍了。

因此后续到底是用什么政策,现在是除了林哲自己外,谁都不知道。

实际上现在连林哲自己也不知道,他还没考虑过这一方面的事务呢。

目前有着太多的事务让林哲烦心,那里有心思去考虑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他一门心思想着该如何统一中国,打败英法联军,可没精力和时间去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务。

就在林哲难得在后宫扮演慈父的角色时,军方的各部门也是迅速行动了起来,设立在浙北以及苏南各地的诸多新兵营中的那些经过了初步三个月训练的新兵被成批调往上海,然后补充进入第二军以及第七军各部队,吴淞之战前后持续多天,总伤亡人数超过万人,这就代表着仅仅要把部队恢复到之前的局面,就需要补充万人新兵,此外第十一师步兵师本来就是不满编的,如果要补充到满编的话。还得再需要几千名新兵。

这一万多新兵的补充对于中华军的军训部工作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不仅仅新兵的补充麻烦,实际上此战中造成将近百名军官的阵亡以及不少军官的受伤,也是让吴淞方面的部队军官严重紧缺,毕竟这部队要恢复的话光是补充新兵可不行。还得补充相当数量的军官,要不然的话只有士兵没有军官,这军队就根本没有战斗力。

为此,军训部一方面是从其他部队抽调尽管,同时提前了军官学校第三期学生的毕业时间。还大胆改革。把部分表现优秀的士兵直接晋升为少尉级别的军官,以补充基层尉官的严重短缺。

相对于军官和士兵的补充比较困难,武器方面倒是没有太大问题,这是因为此战中中华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武器的损失并不算大,后续的战场打扫也是中华军方面进行。

不仅仅己方死伤士兵的武器得到了回收,同时还缴获了英法联军的四千多支米尼步枪,以及少量火炮。

只是战斗中也有大量的步枪被损耗掉,比如膛线被打光或者干脆是出现其他问题。

这一进一出,这步枪上还能多出一千多支来。

火炮方面的话。陆军方面的火炮损失不大,倒是海军那边的重炮损失不小,目前已经累计被摧毁了十余门重炮,这些损失的火炮都需要林德机器厂加班加点生产进行补充的。

弹药尤其是炮弹方面的缺口比较大,英法联军和中华军的交战过程中,实际上只有炮兵部队从头打到尾,双方的步兵决战阶段持续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如此也就代表着相对于步枪以及子弹方面的消耗,炮弹的消耗才是大头。

数百门火炮持续进行战斗,这消耗的炮弹可不是几百几千发。而是几万发之多,这些都是需要林德机器厂方面一一生产并补充的。

诸多武器和弹药的补充都需要依赖林德机器厂,这也好在是吴淞之战挡住了英法联军,如此军方才能够对皇室产业的负责人信誓旦旦的保障。上海绝对不会陷落,你们的上海造船厂,林德机器厂以及其他企业可以安心正常生产云云。

英法联军打不进上海来,那么搬迁一事自然不用再提,如此林德机器厂等企业也就能够继续保持高强度的生产,持续不断的给中华军提供各种军械弹药。

中华军方面补充弹药武器兵员的时候。额尔金伯爵率领的英法联军也是躲在舰炮的掩护下,构筑堡垒同时等待补给的抵达,他们的损失也不小,而且身在异国他乡作战,各方面的补给都非常麻烦,粮食以及生活物资还好说,带的算是比较充足,但是炮弹等作战物资被消耗了后就很难得到补充,他们需要用舰队从香港甚至从南亚地区运输过来,这来一趟少说也得十天上下。

双方都忙着舔伤口,一时间战争彷佛停止了一样。

吴淞之战后第三天,包令也是带着几个外交人员重返商贸区,和宋关前等帝国外务部的官员进行第二轮的谈判。

这一次谈判的核心内容却不是双方之前的争执内容了,而是英法联军的那两千多俘虏!

“请贵国能够对我军被俘将士给予充分人生安全保障,并给予被俘军官和他们相符合的待遇!”包令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战败者的觉悟,说的话彷佛不是请求,而是要求一样。

“哦,俘虏这事嘛,我军征战多年已经俘虏过不计其数的战俘,对于怎么处理俘虏已经有着一套成熟的体系,贵使不用担心!”宋关前呵呵说着,他其实也是瞎说,中华军虽然抓过数以十万计的俘虏,但是那些都是清军或太平军,而这次抓的却是洋人俘虏,这两者的差别可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处理。

这倒不是说中外有别,或者洋人比国人更高贵之类的,而是因为之前中华军抓到俘虏后一般是直接整编为协防军部队,可没有修战俘营白白养着战俘的习惯。

而很显然,那些英法联军的俘虏不可能会被收编,因此怎么处理这些战俘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对此军方也是懒得自己麻烦,直接把这些战俘的处理工作转交给内阁方面,自己只是充当看押者的角色。

但是不管现阶段怎么处理这些战俘,但是外务部方面很明显是想要把这些俘虏当成谈判筹码,为后续的谈判争取更多的利益。

只是这些洋人会在乎他们的俘虏生死吗?(。)

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604章 北海国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47章 入城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617章 出巡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635章 李平桐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90章 骑兵出击第47章 入城第2章 土匪危机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74章 上任设衙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471章 穷教育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274章 应对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471章 穷教育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78章 各方利弊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37章 甚于厂卫
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604章 北海国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47章 入城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617章 出巡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635章 李平桐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90章 骑兵出击第47章 入城第2章 土匪危机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74章 上任设衙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471章 穷教育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274章 应对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471章 穷教育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78章 各方利弊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37章 甚于厂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