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英俄威胁

当新疆那边发生的事情传到位于中华军这边的时候,那都已经是九月份下旬了,这消息还是从一些清军俘虏口中得知的(清末枭雄412章)。

清军虽然从新疆之前抽调了大量兵力,但是少量驻防兵力还是有的的,而这些少数驻防清军那里是阿古柏的对手的,都不能说是战败,而是人家还没靠近呢就已经是全数崩溃,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清军知道新疆那边的消息了。

接替施清瑄担任第六军新任军长的乃是原第八师师长边成勋,他之所以能够接替施清瑄担任第六军的军长,可以说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过的。

因为第六军的赫赫战功,已经成为了中华军里名副其实的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该军队的上任军长施清瑄乃是中华军里名副其实的第一将领,战功显赫无比,那么下任军长怎么说也应该是军方大佬啊,比如说其他几个现任的军长啊。

至少当初施清瑄被调回南京担任联合参谋部总长时,有好多人都对第六军军长的位置虎视眈眈,比如第一军军长沈驰云,第三军军长陈云陶,第七军军长曲攀云等,还有第一师师长,资深少将宋向堂等人也是对第六军军长之位有着极大兴趣的。

但是当时的林哲并没有第一时间任命第六军军长,而是让第八师师长边成勋暂时署理第六军事务。

然而就在所有人,包括边成勋自己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临时负责人的时候,在七月下旬,林哲却是直接把边成勋的‘署理’二字给去掉了,直接任命边成勋为第二任的第六军军长。

这个认为可以说是最近两年来中华帝**方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一次任命了!

往常的时候,林哲对军方将领的任命一般都是极为谨慎保守的,别说是军长了,就算是普通师长都是仔细考虑的。

按照林哲的传统任命习惯,应该是会从几位比较空闲的军长里头选择一人担任第六军军长的,再不济也应该选一个资历深厚兼具才华的少将,比如说许鹏安这个和施清瑄等人同一时代的老资格师长,又比如说战功显赫,北伐主力先锋,攻克北平,号称击毙咸丰活抓载淳等诸多满清皇室权贵,受降恭亲王的第一师师长宋向堂。

当代中华军里头,除了那些中将级别的大佬外,少将里头也就这两个人名声最大的,也是最有希望近期内获得晋升的少将。

但是不管是沈驰云等军长还是宋向堂以及许鹏安这些资深师长,都是没能坐上第六军军长的宝座。

接管第六军军长的却是虽然在军内略有名声,但是资历却是严重不足的第八师师长边成勋。

边成勋,和诸多军方高级将领一样,都是属于随营学堂第一期毕业的学生,早年的经历略过不提,1857年还是一个陆军中校而已(清末枭雄412章)。

1857年底施清瑄组建第六军,边成勋被调往第六军第八师,先担任第二十三团团长,这一次调任给他带来了陆军上校的军衔,随后他兼任第八师参谋长的职务,开始全权负责第八师的编练工作。

1858年初,第八师正式成军,他因为协助施清瑄编练第八师,摸索新式步兵战事,后装步枪的运用战术等有功,进而被林哲任命为第八师的首任师长,也是成功的被晋升为陆军少将,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就是连升两级。

稍候的上海之战、聊城、济南以及天津之战中,第六军麾下的第八师是频繁获胜,甚至可以说是从未一败。

然而既然在施清瑄这等名将麾下作战,就得有被他遮挡一切光芒的觉悟,第六军的频繁获胜给施清瑄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所有人都把第六军的新式战术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施清瑄身上,导致了边成勋等第六军的其他将领们存在感非常低。

但是哪怕是名声不显,很多人军方内部的军官们都没有听过边成勋的名字,但是林哲对他却是一直影响非常深刻。

当初施清瑄编练第六军的时候,在摸索新式步兵战术的时候,是绝对无法离开边成勋的协助的,边成勋在第六军的组建当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比施清瑄少多少,要不然去年他也不会短时间内连升两级然后一步登天被晋升为第八师师长,跨过了无数校官都无法跨越的门槛,成为一名陆军少将。

而后续的一系列战事中,边成勋也是充分发挥了新式步兵战术的优势,连续取得数场大捷,并为他自己博得了一个子爵的头衔。

第六军乃是林哲重点关注的部队,别人不知道,但是第六军具体到下面的每一个营长林哲都是略有了解的,而团长以上军官的履历他都是熟知的,所以边成勋的名字出现在诸多捷报上的时候,自然也就让林哲对他的影响更加深刻。

所以尽管之前的边成勋在中华军军方内部名声不显,但是早已经是简在帝心,只是林哲不说没人能够知道而已,就连边成勋自己都是不知道的。

今年夏天施清瑄调离第六军后,林哲就是压下了军方内部的非议,亲自把边成勋这个军方的后起之秀扶上了第六军军长之位。

甚至为了让边成勋能够在第六军军长的位置上站稳脚跟,林哲给他送去第六军军长委任书的同时,还给他送去了陆军中将的肩章,同时还有另外一堆的杂七杂八的赏赐,比如时候赐予位于南京内城的宅院一栋,皇家马场培育的洋马一匹,林哲早年佩戴过的佩刀一把。

林哲是通过一系列的赏赐告诉军方的其他高级将领们,这人是老子看重的,你们别乱打心思拖他后退。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资历可以说是严重不足的边成勋站稳脚跟,不至于在非议中摔跟头。

边成勋获得了林哲的重要,内心自然是滂湃激动无比的,而他给林哲的回报就是拿下西安收复了整个陕西。

而当他就等着拿下兰州向南京报捷的时候,却是从诸多请军方俘虏口中得知新疆那边突然冒出来了一个叫什么阿古柏的人占据了大半个新疆。

“从那些清军俘虏得知而来的消息,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个阿古柏是浩罕汗国的一名将军,毫无疑问,这是浩罕汗国对我大中华的一次侵略,我们应当立即发兵把他们收拾掉!”第九师师长费才仕道:“现在甘肃这边的清军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根本用不着我等两万多大军在这里,我们应当立即分兵一部去新疆!”

不过另外一边的新任第八师师长黄彬却是道:“这甘肃地广人稀,虽然该地的清军已经数量不多,但是逐一清剿也会牵制我们的大部分兵力,而且新疆那边的阿古柏据说已经拥军五万,而且那些清军俘虏说这些阿古柏的军队骑兵甚多,而且步兵也广泛装备火枪,战斗力不弱!”

“那些俘虏说什么你还都信啊,在他们眼里,就算是普通的盗匪也是战斗力强悍啊,至于说阿古柏的有五万大军我是不信的,当初的都兴阿不是在山东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吗?石达开不是在湖北四川号称有百万大军吗,就连林成庭也说自己有大军二十万呢,但是实际上有多少?能够有半数都不错了!”很明显,费才仕是想要立即出兵新疆的。

几个手下争论着的时候,边成勋自己也是考虑着这突然出现的新疆乱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阿古柏出现的时机实在有些巧合,正好处于清廷崩溃,中华新生之际,趁着清军在新疆的全面退缩,中华军的兵锋还没有进入新疆的时候,就一举占据了大半个新疆。

而且,到现在边成勋现在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个阿古柏占据新疆的行为到底是他自身的行为,还是说浩罕汗国那边官方主持的入侵。

还是说有着俄国人以及英国人的支持?

新疆的西北边就是俄国人,西边是浩罕汗国,南边就是英国人控制的印度,多方势力掺杂其中,边成勋不得不考虑新疆动乱的背后是不是有俄国人以及英国人的插手。

尽管边成勋常年在外率军作战,但是也多少知道一些南京方面传过来的消息,虽然去年中国就已经和英法停战并签订了条约,英国和法国等已经正式在南京设立了公使馆,中华帝国也是在英国伦敦以及巴黎设立了相应的公使馆。

但是签订了条约不代表双方已经可以握手言和了,条约的签订只是双方的一个妥协而已,香港问题,英国对缅甸、尼泊尔等地挑战中国的宗主权,甚至想要染指西藏,这些都是中国和英国在未来的诸多矛盾之一。

而俄国那边同样如此,最近蒙古那边的少数王公们叛乱,宣布不服从中华帝国的中央领导,甚至要搞独立什么的,导致王吕云的骑兵在蒙古那边为了镇压叛军到处奔波,然后中华军进入东北后,第十四师歼灭清军在东北地区的残余势力时,发现俄国人开始渗透进入了黑龙江以北地区。

同时俄国方面一直要求中华帝国承认俄国和前清黑龙江将军于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中华帝国方面自然是绝对不承认的,为了彰显帝国对黑龙江以北地区的主权,第十四步兵师甚至在没有完全清剿完毕东北地区的清军残余势力时,就已经派遣了两个步兵营越过黑龙江,进入了黑龙江以北方面被俄国控制地区,同时海军方面也是派遣了由四艘蒸汽炮舰组成的分舰队进入黑龙江。

中华军方面和俄国在1859年里,已经在黑龙江以北地区发生了多次的武装冲突,导致双方死伤数十人,而中华帝国海军的黑龙江分舰队更是和当地的俄罗斯军舰进行炮击,摧毁了一艘俄国人的内河炮舰。

尽管这些和俄国人以及英国人的冲突都是一些小问题,在国内大战依旧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中华军方面甚至是没有做出太多的反应,战略会议上更是提都没有提到过,但是依旧不可否认,目前的中华帝国的外部环境其实是相当恶劣的。

北面和俄国冲突频繁,南边和英国也是矛盾不断,法国人甚至美国人也是隔三差五找上门来。

只不过这些外部问题有意无意之间都被帝国的上层所忽略了,全然没有后世人一提起欧美列强就心惊胆颤的那种害怕感!

为什么?

因为新生的中华帝国刚打败了英法联军,当初都抓了上万人的英法联军战俘,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依旧保持着一种天朝上国的自傲。

不管是内阁的毕余同等文官,还是说施清瑄这些将领们,其实都没把这些所谓的外部冲突当成一回事,俄国人的威胁,和英国的冲突对于他们而言,远远没有林成庭和石达开他们有威胁。

等他们把国内统一整合好之后,所谓的英国和俄国威胁算个屁啊!

没有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的他们依旧保持中华民族特有的自傲,那种除了天朝上国外,把其他国家的人都当成蛮夷土著的心态依旧保持着。

而这种心态有好的有坏,好的就是他们依旧保持着强大的自信,不会随便因为洋人的一句话就被吓得屁滚尿流,但是坏处也有,那就是无法充分认识到外部世界的变化。

帝国上层对外部问题不太重视,倒是前线的将领们却是不能视之不见,比如说在东北那边承受了极大压力的第十四师,比如说在蒙古方面因为俄国人的捣乱而疲于奔命的王吕云。

现在嘛,还得加上一个边成勋!

边成勋把新疆方面的消息写成紧急军情,并请示南京方面该如何做,然后派人快马送回南京,不过受限于当代的通讯水平,边成勋要得到南京方面的回馈,至少也得一两个月以后了。

不过对于地广人稀的大西北地区而言,几个月的时间差并不算什么,因为现在边成勋的部队就算要去新疆,那也得走上好几个月呢。

中国那么大,而部队越远离东北沿海的平原地区后,这行军打仗的时间都是以按月来计算的,个把月的消息延迟是极为正常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中华军攻占沿海东部地区只花费了几个月,甚至北伐战事的推进也是非常快速,但是进入1859夏天以后,中华军的动作彷佛是越来越慢,甚至江南地区的人们都已经感觉不到帝国还在进行着战争。

别说是普通民众了,就算是很多官员,甚至包括林哲自己现在都已经是逐步把主要精力从军事上转移到了工业经济民生事务上。

为了表明自己重视工业发展的态度,1859年十月份,林哲出巡皖南太平府的当涂工业区,预计将会前往支持江南矿务公司的第二期钢铁厂建成投产仪式!(。)

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78章 各方利弊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60章 久则生变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604章 北海国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14章 自筹军费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14章 自筹军费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441章 铁甲舰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
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78章 各方利弊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60章 久则生变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604章 北海国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14章 自筹军费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319章 特殊时期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14章 自筹军费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441章 铁甲舰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