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

进入1869年后,帝国的外部环境又是迎来一段比较难得的和平时期(清末枭雄611章)。

在西伯利亚方向,自从帝国海军和陆军联手攻克堪察加半岛的碧德港后,帝国海陆军又是针对阿杨、鄂霍茨克等俄国的北太平洋西海岸沿海据点发起进攻。

自从帝国控制了黑龙江流域的控制权后,俄国就已经无法通过河运或者海运的方式对这些沿海城市进行增援了,至于通过漫长的陆路补给,困难度太大,而且距离超远,因此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陆续攻克了阿杨等北太平洋西海岸的的诸多俄军据点。

等到1868年秋季的时候,帝国海陆军在冬季到来之前,对俄军的最后一个沿海据点,即靠近北冰洋的新马林斯克(阿纳德尔)展开了最后攻势,并顺利攻克该城。

新马林斯克的失守,宣告着俄国失去了最后一个太平洋的出海口,再也无力在太平洋沿岸和帝国进行竞争。

帝国对俄罗斯的太平洋沿海据点进行跳跃式的登陆进攻时,也没有忘记继续向内陆挺进,帝国陆军在海军的内河炮舰舰队的掩护下,沿着黑龙江一路向西挺进,目前已经是屯兵在科奎附近,而继续向西的话,那就是尼布楚了。

只不过随着越来越西进,这补给线也就拉的越来越长,加上在这些北方地区里冬季非常的漫长,冬季一旦到来,对部队的机动和后勤补给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再加上俄国人也不是没有进行抵抗,沿着黑龙江这一条河流,俄国人是汇集了所能够集结到的所有兵力,据传俄国人在远东重镇赤塔附近,包括尼布楚在内,在这一区域已经是汇集了至少两万人的兵力。

从外交人员从欧洲收集到的情报显示,俄国人国内对太平洋沿海港口的失守大为震怒,已经是有不少高官和高级将领为此丢掉了官帽子,如今俄军以及是汇集了远东、蒙古草原等方向的兵力到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要想继续西进的难度非常大。

因此进军到科奎后,军方也是停止了继续西进的步伐。

帝国停止了大规模西进攻势,自然也就代表着北方的局势重新归于平静。

俄国和帝国中亚、乌台草原等方向是继续保持着对持的局面,一时半会估计是打不起来什么大规模的战役了。

除了在北方和西北方向外,帝国在其他方向也没有战争爆发,西南方向的缅甸局势虽然一度混乱,但是总算是平稳度过。

外部没有战争爆发,内部也没有什么革命党人起义之类的,所以也就让帝国迎来了一种非常难度的和平稳定发展时期。

趁着这个机会,林哲也是打算弄点鼓舞人心的事来,对过往几年里一些政绩卓越的官员、军功比较突出的将领们来一次集体的封爵。

因此在五月份,南京城也是开始出现了很多常年在外的官员和高级将领。

五月十八号,南京火车站,一身军服的陈月川走下了火车站台,然后和随从们一起出了火车站,这刚出火车站,他看到的是火车站外一片巨大的广场,广场上是来来往往的人群。

“没想到几年没回来,这京师变化这么大!”陈月川犹记得他两年前离开南京的时候,这火车站虽然已经捡起来并正式运营了,但是周边可没有这么多的建筑和人群,反而是一片空旷。

前来迎接他的好友宋柳章道:“你在北寒之地为帝国开疆可是不知道啊,这两年京师的变化是太大了,简直都让人无法相信!”

陈月川呵呵一笑:“嗯,就和宋兄你一样,变化也是很大啊,你在京师任职想必获益不少吧!”

“那里能和你比,我这几年只能是老老实实的熬着,年前才升的少将,而你当年去北疆之前就是少将了,这一次回来怕是一个中将也要到手了!”宋柳章却是面露苦笑。

他和陈月川是同班好友,在之前的服役生涯中,他的仕途是比陈月川还要更胜一筹的,不过自从两人晋升了校官后,他宋柳章就长期在参谋部门任职,陆续任职过师参谋长,然后调任到统帅部任职,而后就是在作战部的几个司来回爬。

虽说上头很欣赏他在参谋方面的才华,在升职速度也快,但是他已经是好几年没有担任过野战部队的主官了,而这一点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遗憾。

反观陈月川,他却是一直在野战部队里呆着,虽然按照常规来说在野战部队里任职,这晋升速度是不会太快的,但是也有着一个在军部任职所没有的机会,那就是一旦遇上了战争,立下战功的话,升职爵位是不在话下。

陈月川在北疆干了几年,就是晋升了少将一职,后续又急需在北疆任职,指挥过攻克碧德港,新马港(新马林斯克、阿纳德尔)的战斗,回国之前,他已经荣升‘新东省守备司令’。

新东省,即帝国攻克新马港后,以黑龙江省以北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新占领地区成立的省份(清末枭雄611章)。

该省的辖区包括后世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的外兴安岭以北地区、马加丹州、勘察加州、楚科奇自治区的部分区域。

当然了,这听上去兴许地方区域挺大的,但实际中帝国的控制区并没有这么大,帝国在上述地区的控制主要是各沿海城市、据点,以阿杨、鄂霍茨克、马加丹、碧德港、新马港等。

而其他的大部分内陆地区,实际上是处于荒无人烟的状态,有些有人住的地方也还在俄国人的控制中。

这个在1868年才特地设立的省份目前只有大约三万人不到的居民,大部分都是遗留下来的俄罗斯人,少部分是华人移民,而这些华人主要是特地跑过来从事渔业的渔民或者来收购货物的商人,除了平民外,就是分散在各沿海据点的军人了。

因此这个省虽然被称之为省,但并不算是常规的行政区,而是一个军管区域,其最高行政长官并不是说文官,而是由守备司令兼任。

说起来,这陈月川和宋柳章是相互羡慕,宋柳章羡慕陈月川有仗可打,可以捞军功,这一次陈月川为什么回国,不就是因为军功卓越,所以才特地被召回京师吗?

而回京干嘛,自然是升官授爵啊!

另外一方面,陈月川也是羡慕宋柳章,这宋柳章长期在统帅部任职,而且还是在作战部这种陆军最重要的部门任职,这平日里接触的可都是真正的陆军实权大佬,说起这人脉关系,自家是拍马也赶不上他的。

而且长期在作战部这种机构任职,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全局事务,关注的是全军的发展和全国的战略态势,这眼光自然是自己无法比拟的。

而这种大局观对将领的后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是一个少将的时候,只需要打好一场战役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中将甚至上将的时候,很多时候指挥打仗的能力强弱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全局的把控。

而这方面,是陈月川所不具备的。

所以这两人是相互羡慕,这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就是来到了广场边上,随即这两人就是上了马车,在卫兵的护送下开始进入内城。

坐上马车后,陈月川一边和宋柳章说着话,一边透过马车上的窗户向外头看去。

这看了半天后,他叹道:“这街面上的人多了不少啊,而且我记得这一片以往可都是空地呢,没想到现在也商铺林立了!”

“是啊,这几年京师的发展实在太快了,有是隔几个月去看,都不认得路了!”宋柳章也是如此感叹着,他是常年住在京师的人,原本来说常年在这里呆着的话,在潜移默化下应该是不会对城区的发展有所惊叹的。

但是这几年南京城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不仅仅是外人到了京师会后惊叹不已,就连他这个常年住在京师的人,有时候都会感叹,这样京师可是一年一个变化啊。

中华帝国于1857年正式定都南京,而后南京就是进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首先是人口上,中华军攻克南京的时候,偌大的南京城已经只剩下十几万人,而且多以老弱妇孺为主,整个城市到处都是透露着破败。

中华军入城后,城内的人口比例就是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大量的军人,然后是各种官员和他们的家眷。

等到了1860年的时候,城内人口数据已经是恢复到了三十万人,然而这三十万人里,有过半都是军人、国家雇员们以及他们的家属,另外也有大量外地人涌入南京城,早一次让南京城恢复了热闹。

人口的增加的同时,南京的各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就没有停下来过,南京作为帝国的首都,虽然说南京自身的地方财政收入并不多,但是有着中央财政的支持,所以基础建设基本是走在全国的前列。

定都之初,由于南京破败,很多的房屋不是被烧毁就是成为了一堆瓦砾,再加上诸多房屋都是失去了主人,所以当时帝国就是对南京城进行了重新的规划。

重新挖掘铺设排水渠,那些道路太小的,直接把两边的房屋都给拆掉,然后扩宽路面。

事实证明,拆房的效率比建设房屋要快得多。

十几年建设下来,现在的南京已经和十几年前的南京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说体现在商业上,事实上南京的工商业经济发展一直都是比较尴尬。

因为旁边就有一个芜湖工业区,那边是帝国的核心工业基地,钢铁、机械什么的都在那里,而南京过去,就是上海,而上海的各方面优势就不用说了。

再加上南京是京师,为了城市的美观发展,地方政府很多时候都不愿意接纳一些有不稳定因素的行业,比如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是南京所排斥的,基本都不让在城区内开办。

工厂少,这是南京城的一个明显特征!

工厂比多,人口数量也不多,现在的南京才三十来万人而已,而上海早就已经突破百万,想朝着两百万迈进了,甚至为了解决人口众多,城市拥挤,可用于发展的土地不多等问题,现在上海市政府那边正在积极谋求扩大上海的面积,想要把整个松江府都吞并了。

而此举也是得到了松江府上下的集体支持,甚至隔壁的太仓州都是想要把自己纳入上海的扩张版图,因为一旦成为上海的一份子,将会给当地的人民的收入带来极为可观的变化。

对此,内阁方面也是正在进行研究讨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确定下来。

南京的人口少,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消费城市,城内的主要居民群体并不是工人等接触,而是军政人员和他们的家属。

因此南京的主要商业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

陈月川和宋柳章两人一直抵达了陆军招待所后,宋柳章才是辞别而去。

陈月川在南京并没有住宅,他因为常年在北方服役,所以前些年都是把夫人和孩子接到了北方,一开始是住在沈阳,后来他常年又是待在新东省,那等北寒之地可不是什么安家的好地方,所以他干脆就是把夫人和孩子送回了老家。

在陆军招待所里,陈月川也是见到了一些同样从外面赶回来的陆军同僚们,这见到了自然免不了谈判两句。

到了晚上时分,他又是随同宋柳章等几个好友参加了一个酒会,来的都是一些陆军的同僚们,军衔也多以少将以下为主,毕竟那些中将甚至上将那些人,他们的交友圈子和他们不是同一批,这喝酒聊天自然也是聊不到一块来。

酒会上,陈月川主要还是以开阔人脉为主,能认识的都认识一遍,别人也都知道他这一次回来是要继续高升的,所以都对他颇为客气。

这酒会到了后头,却是有些变味道了,几个年轻的校官喝醉了,然后又不知道谁找了一群年轻姑娘过来,这些平日里以儒将自居的军官们自然是免不了一些文人的陋习,开始搂搂抱抱卿卿我我来。

陈月川看见如此,也就没有兴趣继续待下去,他和那些年轻的校官们不同,他好歹也是少将了,在军方里也算是高级将领,这自然不能和那些半大小子们一起胡闹,这要是闹腾起来,那些年轻校官们顶多就是被说一两句‘荒唐’。但是他陈月川的话,恐怕是要让那些欣赏他的大佬们不满意了。

尽管没有任何的明文规定,但是在帝国内部,不管是当官还是从政,都对军官和官员们有着极大的道德要求。

比如说,现在的帝国虽然已经改革多年,但是一些儒家的传统依旧非常深入人心,比如孝道,这一方面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那些军政大佬们,都得小心翼翼避免的事情,前几年的时候,浙江省的新任布政使就因为和糟糠之妻离婚,进而迎娶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进而引起了士林的公论,最后他是不得不向林哲递上了辞呈。

而林哲是很干脆的批了个准字,没有说针对其他官员的辞官折子一样,一般都会再三挽留,然后才会批准。

军官方面,如果军官长时间不结婚保持单身的话,军方的铨叙司就会认为你缺乏家庭观念,缺乏孝道等道德,为啥?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都不结婚生子,连孝道都无法做到,谈何为陛下效忠?

同时如果是出轨这些也是,对婚姻的不忠诚就会直接影响到上官对你的印象。

对军政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虽然没有任何的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却是一直存在,并且是非常严重的。

陈月川可不希望第二天那些陆军大佬们得知自己和女子鬼混的消息。

回去的路上,这夜风吹来,也是让他喝的有些迷糊的脑袋略微清醒了些,脑海里则是开始思索起来,明天该怎么向陛下述职了。

陈月川这一次回京师,和所有高级军政要员们一样,自然免不了要向陛下述职,而这种述职,也是很多常年在外地任职的军政要员们仅有能够面见林哲的机会,所以很多人都是非常忠实的。

陈月川也不例外,第二天他那里都没有去,而是好好的休息了一天,等到了第三天一大早,他就是穿着了全套的将官礼服,然后前往新华殿。(。)

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71章 扩军五千第10章 出征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43章 方家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79章 主政一方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274章 应对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42章 革职下狱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348章 对策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643章 方家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章 余姚林家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603章 倾销地第2章 土匪危机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94章 饿狼第34章 危机!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17章 长兴初战第348章 对策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391章 进城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598章 年轻一代
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71章 扩军五千第10章 出征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43章 方家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79章 主政一方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274章 应对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142章 革职下狱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348章 对策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643章 方家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章 余姚林家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662章 袁保恒的野望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603章 倾销地第2章 土匪危机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94章 饿狼第34章 危机!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17章 长兴初战第348章 对策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391章 进城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598章 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