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北上迎敌

十月二十五号,桃源县正西二十公里外的原野上,众多穿着深绿色军服的中华军皇家陆军士兵以及或者着灰色军服,又或者干脆穿着其他服饰,但清一色是光头或寸头的协防军士兵们正行走在原野之上(清末枭雄217章)。

他们以营为单位,排成了一个个纵队向前,皇家陆军的步兵们一个个肩扛着米尼步枪,协防军的士兵中有些是提着刀剑,背着盾牌,其中也有一些火枪兵扛着火绳枪或者滑膛洋枪(清末枭雄217章)。

除了大量的步兵外,大军之中的辎重兵们正驱赶着马匹或者骡子等牲口拖拉着一辆辆沉重的四轮或者双轮载重马车。

中华军在后勤运输上,除了广泛用内河运输外,在一些内河运输则是广泛使用各种陆上运输方式。

其中皇家陆军直属的辎重部队比较正规,大量使用自造的四轮载重马车,一个皇家步兵师里有马匹骡子等牲口近两千头,而其中的役用马、骡子等牲口就占据了一千五百匹以上,真正的乘骑用马实际上只有五百匹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皇家陆军是属于非常标准的骡马化部队。

不过中华军里也不只有皇家陆军,还有协防军呢,而且如果是远离补给中心的作战,仅仅依靠军方自身的辎重部队是很难把后方的补给品及时运输上来的。

所以不可避免的,中华军在实际作战的时候,广泛的征调地方上的青壮民夫,用以承担远距离的补给运输任务,而民夫的运输工具就不是什么四轮马车了,甚至两轮马车都少,绝大部分是一些独轮车,又或者干脆是肩挑。

因此如果把这些民夫也算进去的话,清军那边说施清瑄有五万人,也勉强说的过去!

但是施清瑄的第一军真正兵力只有三万五千人,其中作战主力,即皇家陆军只有一万七千人。

自家兵力不多。这一点施清瑄是非常清楚的,面临着清军从宿迁,淮安、沐阳等地增援过来的大军,施清瑄可没打算过让他们完成汇合。然后整合出将近十万人来和自己打。

“明天应该就能够抵达桃源县城下了,不过从时间上来看,恐怕宿迁的清军估计也能够在后天抵达桃源县城,淮安城过来的李鸿章所部估计也能明天抵达桃源县!”

宿迁、桃源、淮安这三个地方是一条直线上的,彼此间的距离非常短。从淮安到桃源,地图直线距离不过三十公里,实际行军日程不会超过两天。宿迁到桃源的直线距离也就四十五公里上下,大规模部队行军的话顶多也就三天时间。

所以说,第一军抵达桃源县城的时候,清军的援军基本上也快到了!

施清瑄此时却道:“我们先不去桃源县城!”

许鹏安面露疑惑之色:“不去桃源县城,我们先前的计划不是进军桃源县城,然后在桃源县城和敌军援军展开决战吗?”

施清瑄道:“桃源县虽然城不大,敌军也不多,但是一时半会也很难拿下。而看如今清军大举援救桃源,到时候桃源城下敌军恐怕要超过十万人,到时候可就不好打了!”

“所以,我们改变计划,不去桃源,直接北上迎战宿迁来援之敌!”

施清瑄当初说要进攻桃源,固然有着拿下桃源,然后合围淮安之敌,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把宿迁方向的清军吸引出来,然后在野战中击败他们。

如今既然清军敢主动来援。那么桃源县就不用急着打了,先北上把从宿迁南下的僧格林沁所部打掉再说。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头突然传来报告,一个少校快步走了进来:“第二骑兵团来报。第三师已和北面敌军前锋接战!”

施清瑄一听不惊反喜:“看来他们的速度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快一些!”

他没有再和在座的将领们商讨,而是快速下了命令:“立即传令全军,北上支援第三师,各部队的侦骑都散出去,严密监控桃源县以及其他方向的敌军动向!”

施清瑄的命令一下,原本朝着桃源县行军的第一师等部队立即转向北上。准备和北方十公里外的第三师汇合。

于此同时,第三师一个位于左翼的步兵营已经是收拾起了战场,该营的少校营长正在听着属下军官的战报。

“由于接战仓促,而且敌军中大半都是骑兵,所以战果不大只歼灭了敌军一百余人,余者已经北逃,我方阵亡三人,伤十三人!”

少校营长点点头:“嗯,让部队原地休整,清理战场,等待师部主力抵达!”

没多久,第三师的新任师长付林阳就是率领第三师主力部队抵达,而抵达后,付林阳就是下令全师择地扎营。

因为既然已经和敌军前锋接战,那么就代表着敌军的主力部队已经不远了,付林阳必须让部队休息,同时等待后方第一师等部队的抵达,如此才能够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战宿迁之敌。

于此同时,第三师的师属骑兵连已经是分散了开来,然后前出侦查,此外第二骑兵团也是派出了一部分骑兵外出侦查,试图找到并随时监控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队。

两个小时后,侦骑回报前方东北方向五公里外发现敌军一部,兵力约三千人。

三个小时后,侦骑再一次回报,正北方向十公里外,发现敌军主力,人数至少有三万人以上!

邻近午后时分,第一军传令兵抵达,说军长施清瑄已率领第一师、第九协防师等部队北上,并带来了施清瑄的最新命令,要求第三师等待第一师,不得提前浪战!

二十五号的这一天,以第三师为核心,中华军的侦骑们四出,严密监控着越来越近的僧格林沁所部,于此同时骑着马匹的传令兵也是快速来往于第一军各部队之间,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的命令。

傍晚时分,第一军第一师各部成功和第三师汇合,但是同时侦骑也传来消息,说敌军主力已经在七公里外停止南下,并扎营。

“看来他们也谨慎的很,一看势头不对就停止南下了!”许鹏安如此道:“停下来也好,现在临近夜色,我们正好休息一晚上,明日一早继续北上,直接击败他们!”

但是许鹏安的话落下没多久,侦骑又是传来消息:桃源县敌军已大举出城北上!

施清瑄一听皱眉,没想到桃源县的清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城,看样子是想要来这里和宿迁之敌汇合了。

但是自己忙和了这么久,那里能够让他们成功汇合了,当即道:“传令全军,举火赶路,继续北上!”

虽然夜间行军多有不便,但是后头桃源县的敌军已经开始北上,自己等一晚的话,估计就被人追到屁股后头了,到时候前后受敌可不好打,所以哪怕夜间行军多有不便,但是也不是无法忍受的。

第一师和第三军以及第九协防师等开始举着火把,继续北上,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七公里外的僧格林沁所部。

夜色的原野中,第一军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弯弯曲曲的向北移动着,而在北边,则是一座延绵数里,同样灯火通明的清军大营。

大营中军营帐所在,僧格林沁同样是听着侦骑探子的回报,而越听是越皱眉:“他们竟然要连夜赶路!”

都兴阿道:“逆军如此狂妄,竟然敢夜间行军,大人,您看是不是派出一队精兵进行夜袭!”

僧格林沁听罢点头:“可!”当即就是转头对一个穿着戎装的将领道:“你率本部精骑一千,去试上一试,切记事不可为的话立即回来!”

僧格林沁也没指望能够夜袭成功之类的,人家虽然是夜间行军,但是都是举着火把,而且肯定会在四周派遣巡逻队,己方人数少的话,趁着夜色说不定还能突进去,但是人数少了也很难有什么战果,反而会把自己折进去,如果去的人多了,人家又不是傻子,估计连人家的外围巡逻圈还没闯过就被发现了。

如今最为重要的,还是中军主力这边!

所以僧格林沁除了派遣一千骑兵去看看有没有便宜可捡的时候,也是传令大营严加警惕,同时又让部队分批休息。

因为他知道,今夜看似风云涌动,但是今夜是打不起来的,真正的战斗是在明天,所以他必须让士兵们提前养足了精神。

而事情也和他预料的差不多,他派出去的一千骑兵尝试了两次都没突破中华军的外围警戒线,第二次袭击的时候好不容于看到了人家大军的阵型,结果被王吕云的第二骑兵团绕道了后头,下马用米尼步枪进行了打击,虽然被直接打死打伤的没有多少,但是夜间作战很容易混乱,等到第二天黎明时分清点人数,这出击夜袭的一千清军骑兵已经少了近两百人,这两百人也不是说都是被打死或者俘虏了,而是大部分都是走丢了,收拢不回来。

次日天色还没亮呢,僧格林沁就是传令全军提前埋锅造饭,并下令米肉不限!

无独有偶,两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头后方,第一军的伙夫们也已经是开始准备早饭,不过更多的士兵们却依旧还睡着,昨晚后半夜他们才赶到这里也不扎营了,直接就地休息,士兵们都有着自己随身携带的毯子,虽然夜间有些凉但是也不至于冻着。

为了让士兵们更好的恢复体力,一直到军中的伙夫们把饭都做好了后,施清瑄才是把士兵们都叫醒,然后统一吃饭。

清军和中华军在大战来临之前,第一件事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吃饭!(。)

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43章 侯客室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18章 面圣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52章 上海乱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17章 出巡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38章 身陷危机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5章 轻松胜利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90章 骑兵出击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7章 募兵买枪第289章 惨胜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82章 武重文轻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74章 上任设衙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62章 破城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03章 倾销地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70章 整编扩军会议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286章 惨烈交锋
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43章 侯客室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18章 面圣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52章 上海乱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17章 出巡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38章 身陷危机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5章 轻松胜利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90章 骑兵出击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7章 募兵买枪第289章 惨胜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82章 武重文轻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74章 上任设衙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62章 破城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03章 倾销地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70章 整编扩军会议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286章 惨烈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