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主动出击

“什么,苏州被贼军攻破了?”站在林哲身边的施清瑄忍不住的惊叫出声!

“没想到我们疾驰数百里,没想到还是没能赶上!”石琅翼一脸的叹息:“贼军攻破了苏州城,怕是死难无数啊!”

余胜军自从接到许乃钊的紧急救援军报后,就是立即开拔东援,路上没有耽搁哪怕一天时间,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吴汝孝率领的太平军动作那么快,前后不过半个月呢,就已经是从镇江一路杀到了苏州府并拿下了苏州府城。@@diǎn@小@说,..o

其动作之快,声势之凶完全不逊于当初太平军从长江上游一路杀到江宁的时候!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如今吴汝孝率领的镇江方面的太平军,已经是恢复了当初流民作战的模式,每一次攻克一地后不停留,而是抢掠财物以及粮食后,挟裹着大量的百姓继续前进,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流民大军如果不能把它的前进势头给挡下来,那么它就会短时间迅速庞大,从一万人膨胀到数十万的规模可用不了几个月时间。

面对急速膨胀的的吴汝孝所部,许乃钊率领着麾下的残兵根本就没有办法守住苏州,五千残兵如何能够面对四五万敌军的进攻下守住苏州城啊,最后兵败身死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但是如今许乃钊死了,他麾下的残兵也已经烟消云灭,这同样也就代表着在苏松太地区能够挡住的军队只剩下余胜军一家。

然而余胜军总兵力也不过五千余,又留下一部防守湖州以及上海,林哲带着前往迎击太平军的余胜军兵力不过四千而已。

然而吴汝孝当初在苏州城下就有四万之众,除了在苏州城下外的镇江、常州、苏州三府其他地方,还有大量兵力,虽然暂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六七万还是有的。

更关键的是,几乎每过去一天,吴汝孝挟裹的百姓民壮就会更多,苏南一地百姓千万计,哪怕只是在上述三府吴汝孝就能够轻易挟裹数十万以上的民壮百姓。

林哲有信心带着四千兵力对阵太平军一万两万,甚至三四万也敢拼一拼,但是如果对上十万,二十万的话,林哲想到时候己方一个士兵被敌军上百个敌人围攻的情况就觉得头皮发麻。

“不能再等下去了,拖一天的时间,死难百姓就会更多,敌军挟裹的民众就会更多!”林哲和以往一样,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放弃之前的计划,不等水师营了,我们继续北上,尽快抵达苏州周边,首要任务就是拦住他们的东进之势!”林哲站起来,指着桌子上的简陋苏松太地区地图道:“苏州之西就是昆山、嘉定,而昆山、嘉定之南就是上海,必须把他们堵在苏州以北,不然的话一旦让大股贼军流窜进入昆山以南地区,上海危矣,商贸区危矣!”

在座的都是余胜军的高级将领,他们和林哲一样清楚上海、商贸区对余胜军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苏南地区是清廷的财赋重地,支撑着江南、江北大营等清军的军费的话,那么上海地区就是余胜军的主要军费来源地。

尤其是江海关的新旧两关,每个月都能够给余胜军带来数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一批银子是目前余胜军的主要长期军费来源,更不要说商贸区还是余胜军的全部枪械、弹药来源地。

包括江海关、商贸区在内的上海地区就是余胜军的**,就是他林哲崛起的根基所在。

不管是太平军还是清廷又或者是什么西洋列强,谁要是敢动上海,试图毁他林哲的根基,那林哲就敢给他们一场战争。

余胜军的这些高级将领兴许没有林哲这么偏激,但是也都知道上海乃是自家余胜军的地盘,和苏州,湖州这些地方不同,这些地方失守了,他们也许会觉得惋惜,感叹一二,但是上海还是丢了,估计一个个得急的跳脚。

如今上海面临着庞大的危机,他们一个个也都是面色沉重了起来。

看着这些人的神色,林哲心中暗自diǎn头,经过一年多的成长,余胜军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半独立性的军事政治利益集团,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将领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虽然还是会考虑到朝廷,但是已经是开始优先开始考虑余胜军自身的利益了。

果然当即就听石琅翼道:“不错,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这些贼军的东进势头给拦下来,而要挡住他们,那么未来昆山、嘉定两地的安危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扼守了这两地,那么可保上海无忧!”

“而要守昆山,首要在于堵防苏州之敌,要守嘉定,在于紧守太仓!”石琅翼继续道:“我们应当立即北上苏州,然后分兵去太仓,防止敌军由太仓南下!”

但是这话刚落下,一边的施清瑄就是道:“分兵?这不妥,我们本来兵少,哪怕是加上还没抵达的水师营,也不足四千五百之数,一旦分兵,将会给敌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此时,一直听着翻译传译会议内容的汉特·威廉也是开口道:“各位先生们,我也不同意分兵,我军优势在于高组织度,但是这个高组织度是需要建立在足够兵力上的!”

汉特·威廉自1854年以后,在余胜军的影响力和地位都是迅速下降,而在华夷之防的一些心理下,余胜军的中高级将领们都有意无意开始忽略此人。不过汉特·威廉也算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可不想自己以后只能每月拿个几百两银子度日,更加不愿意被踢出余胜军。

对于他来说,余胜军乃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花在上面的心血一diǎn不比林哲少,他是想要在余胜军里干一番大事业的。

所以抓到机会,他也是会及时发言,刷一刷存在感。

眼见这话抓住了众人的的眼球后,汉特·威廉指着地图道:“各位,我们如今兵力不足,注定是无法防守后方众多地区的。如今我们应该做的是集中兵力主动进攻,然后给予敌军迎头痛击,迫使他们放弃主动向我们进攻的打算!”

“主动进攻?”听着汉特·威廉的话,林哲陷入了沉思。

而其他将领听罢同声传译的话后,当即看向汉特·威廉,其中从第四营营长转任第二营营长的沈驰云道:“我们只有四千将士,主动进攻敌军少则四万,多则五六万的贼军?”

汉特·威廉听完传译翻译的话,直接就是道:“根据我所知,敌军半个月前只有一万人不到,现在多出来的这四万到五万人兵力根本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他们连士兵都算不上,只是一群农夫而已,面对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民夫,我们没有理由不能发起主动进攻!”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汉特·威廉充满了一种职业军人的特有的自信和狂傲。

不得不说,林哲被汉特·威廉的话打动了,哪怕是现在的吴汝孝所部已经快速膨胀到四五万甚至更多人,但是多出来的这些人基本都是挟裹而言的百姓,人人拖家带口,绝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幼。

真正的可战之士,绝对不会超过两万人,这两万可战之士中,只有半数万人才是太平军的正规军。

此外他们的装备水平,绝对不会超过林成庭所部的水平,太平军的军械来源主要依靠自造以及缴获,然而不管是缴获还是自造的都是冷兵器为主,以及少量火绳枪,小口径火炮。

再加上该部长期被围困在镇江,也没听到消息说该部有大规模的骑兵,dǐng多只有小规模的几百骑。

从这一diǎn来说,实际上吴汝孝所部的实力还是不如林成庭所部的,林成庭南下浙北的时候,可是带了足足一万三千多的正规军,而且火炮就有四十几门,还有四千多火枪兵,精锐骑兵一千,属于当代典型的这里野战兵团,其整体实力而言比万人不到的镇江守军是要强很多!

吴汝孝所部之所以让林哲感到难对付,是因为该部兵力众多;

兵力多就可以多方向进攻,使得兵力稀少的自己难以处处堵截,就算是守住了一个方向,但是他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方向继续发起进攻,最后自己就会疲于奔命,活生生的被累死。

想到这一diǎn,林哲也是不愿意再让他们争执下去了:“我们是余胜军,难道还怕了区区数万贼军不成!”

当即林哲就是下令:“计划不变,继续北上苏州,我倒是要看看这个吴汝孝到底长了几个脑袋,够不够我余胜军将士砍的!”

众人听林哲下令最终决断,余胜军的将领们虽然有几个忧心忡忡,但是还是服从命令整队率军北上。

吴江距离苏州城不过二三十公里而已,尽管一路上依旧非常保守谨慎,不过也是在第三天的上午时分抵达苏州城外。

此时,距离苏州被破已经过去了两天!

抵达苏州城外后林哲原本还打算着让部队先驻扎休整一天,然后观察下苏州太平军的防御体系,再找漏洞攻城。

但是没想到自己的余胜军刚到,这还没来得及扎营呢,城内就是突然冲出来了大量衣着杂乱,手中挥舞着刀剑、锄头,镰刀,甚至木棍的人,只见他们叫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口号,挤成一团出城。

仅仅是已经出城的人就有不下万人之巨,而且还有更多的人正在源源不断的出城,一万,两万,三万,四万……

看着远方密密麻麻的人群,林哲顿时有种自己陷入汪洋大海的感觉!

ps:推本同期强推的书,大帅匪的《武侠重生》喜欢游戏异界类的可以去看下!

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38章 身陷危机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643章 方家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632章 帝大系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51章 团练大臣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32章 帝大系第36章 追击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643章 方家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20章 伤亡悬殊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159章 王疯子第624章 婆罗洲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74章 上任设衙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150章 劝进表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1章 山阴陈家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505章 铁路通车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425章 提亲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
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38章 身陷危机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643章 方家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632章 帝大系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51章 团练大臣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32章 帝大系第36章 追击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643章 方家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20章 伤亡悬殊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159章 王疯子第624章 婆罗洲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74章 上任设衙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150章 劝进表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1章 山阴陈家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505章 铁路通车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425章 提亲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