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镇江战役

为了对镇江发起总攻,中华军除了传统的火炮轰炸外,还首次大规模的运用了小口径臼炮(清末枭雄161章)。

WWW▪TTkan▪℃O

为了对付越来越喜欢挖战壕的太平军和清军,中华军方面也是苦思冥想想要制定一些针对的战术和武器。

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榴弹和榴散弹的改进和大量使用,除此之外还研发了手榴弹和小口径的臼炮。

手榴弹这东西在中华军里也不算什么新鲜东西,早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运用,不过受到手榴弹重量过大,爆炸威力过小,同时火绳引信使用不便,哑弹率高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手榴弹的实际作战效能非常有限,所以早期的手榴弹往往只在防守作战的时候使用,也少量配属给进行肉搏作战的协防军士兵。

1856年后,林德机器厂那边对手榴弹进行优化设计,加大了手榴弹的破片数量,同时对火绳延时引信进行再设计,使得可靠性和便捷性大大提升。不过重量依旧比较大,普通的线列步兵在作战的时候,很难携带并使用这些手榴弹发起进攻作战。

所以目前来说,正规作战的时候这些手榴弹的应用主要还是在固定阵地防守作战上,用于进攻战上的不多,并且主要是频繁参加肉搏作战的协防团士兵使用。

不过面对镇江的城墙以及城墙外的壕沟体系,这种简陋的手榴弹却是迎来了他们的春天,为了攻克那些壕沟,中华军也是挖起了交通战壕,然后协防团的士兵们可利用战壕的掩护,把一枚枚的手榴弹准确的扔进二三十米外的太平军沟壕中。

这种战术下,让手榴弹的实战效能发挥的相当出色!

采取同样战术的实际上也不止手榴弹,同样还有小口径的臼炮!

早在1854年初次遇上了林成庭的战壕防御战术后,林哲就是让后方的军械局和林德机器厂一起,设计一款便携的小口径臼炮,并且把自己记忆里的迫击炮给画了个图样以及一些思路,本来林哲是想着能不能提前把迫击炮这个大杀器给搞出来的,但是发现林德机器厂设计出来的小口径臼炮和自己幻想中中迫击炮差距实在太大。

这炮管是采用铁铸,又厚又重,发射的炮弹重量在九磅左右,滑膛炮管。这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炮弹,竟然还是药包和炮弹分开的那种!

其实这个臼炮和中华军里大规模使用的三十二磅、四十八磅、六十四磅等大口径臼炮没本质上的区别,顶多就是口径小一些,重量轻一些,相对应的射程和炮弹的威力也要小得多。

这款被命名1856年型九磅臼炮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是对于急需曲射炮火对付太平军战壕的中华军来说,也算是一种比较应急的武器,所以才是大规模采购,并专门成立了几个九磅臼炮营。

而现在,这些九磅的臼炮就和手榴弹一起,直接前置部署在中华军挖的战壕里头,然后抵近轰炸不远处的太平军战壕,从而掩护后方更多的协防军士兵对镇江发起冲锋!

尽管中华军的将领们都比较在乎士兵们的伤亡损失,但实际上他们在乎的只是那些正规军的士兵,对于协防军士兵的死伤,他们并不怎么在乎。

这除了协防军的养军成本低,死了不心痛外,也和协防军的士兵大多数都是俘虏的太平军或者清军有关。

林哲以及其他中华军的文武要员们又不是什么慈善家,把众多俘虏留下,还天天给这些俘虏吃饱饭,为的就是关键时刻把这些俘虏送上战场当炮灰啊,要不然你以为中华军的军粮都是天下掉下来的,免费让这些俘虏士兵吃不成。

君不见那些老弱,没有资格当炮灰的俘虏士兵虽然也被编入了协防军,但是只能去从事苦力工作的俘虏们一天只有一顿干饭吗?

一天三餐,顿顿管饱是需要代价的!

而这个代价就是生命!

看着数以千计的第一协防师的士兵们挥舞着刀剑或者火枪冲向镇江,林哲等后方观战的高级将领们完全无视了冲锋途中倒下的协防军士兵!

半个小时后,第一协防师的士兵就是撑不住,最后溃退了下来!

对于第一协防师的士兵大量死伤,这些高级将领们视而不见,反而是一个个露出惋惜的表情:“可惜了,差一点就能够冲上城头了!”

“就是,如果安中校再加把劲,他的第一协防师就能够冲上城头了,可惜了!”

“这一次第一协防师死伤不小,先让他们缓一缓,调第九协防师去冲一冲!”林哲此时也是放下了望远镜,然后面无表情的道:“这一次务必冲上他们的城头,溃退者一律严惩!”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群依旧穿着太平军军服或者民间衣服的士兵就是从中华军的中军位置缓缓上前,这就是第九协防师的士兵们。

有意思的是,这第九协防师的士兵在数天前还是太平天国的士兵,李秀成战败后,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上万太平军将士被俘虏,对于这些俘虏中华军方面按照旧例,直接强行整编为三个协防师,其中两个是状态比较好的第九协防师和第十协防师,另外一个则是状态较差的第十一协防师。

如今,这些数天前还是太平天国将士的士兵们就是冲向了他们的昔日战友!

对于这些协防军士兵会不会临阵反叛,或者干脆投敌之类的行为,中华军方面并不太担心,至少目前为止中华军的诸多协防军士兵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投敌的行为,逃兵倒是有不少。

为了增加协防军士兵的战力以及忠诚,中华军方面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是充足的伙食供应,在这个年头想要吃饱饭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事,很多中下层的百姓终其一生,就没吃饱过……

太平军、清军里除了少数精锐外,其余的大部分普通士兵实际上也都是一群苦哈哈,饿得面黄肌瘦,跑个几百米都能累死的那种。

现在能够吃饱饭,他们那里还会管是给洪秀全卖命还是给林哲卖命啊,只要能够吃饱饭他们什么都不管。

除了充足的伙食供应外,中华军还对于有功的协防军士兵给予额外的赏赐,包括杀敌的赏金,补入正规军中,获得进修随营学堂的机会等等。

这些措施都是极大的加强了协防军,尤其是中华军早期编练的几个协防师的忠诚度。

此外,中华军执行的是严苛无比的军法制度,阵前溃逃的话后面的督战队可是不会手软,是敢直接开枪的。

这从第九协防师的士兵们试图悄悄后退,然后后方进行督战的正规军士兵就是毫不犹豫的开枪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华军杀起逃兵和溃兵来,丝毫都不手软。

啪啪枪响后,那十多个试图转身逃跑的士兵就是被打死在地。

于此同时作为这支刚组建了没两天的第九协防师的长官,高博君中校带着身后的十余名军官以及骑兵们骑着马从后排掠过,手中那条特地加长的马鞭不断的抽向那些试图转身的士兵。

“都给老子列好队了,等下冲锋的时候谁要是敢不上去或者转身逃跑,刚才的这些人就是榜样!”

“如无号令擅自撤退者,杀无赦!”

带着一群军官忙和了半天,高博君才算是把眼前的这四千多名俘虏士兵给整顿好,骑在马上的他还一边骂骂咧咧着:“妈的,被任命来带着你们这些狗崽子,老子算是倒了半辈子霉了,等下你们如果作战不利,让老子在陛下以及诸位将军面前丢脸,老子就让你们丢命!”

骂骂咧咧的高博君真的觉得自己很倒霉,他本来是第三师的一个步兵营少校营长,资历已经够深,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晋升为中校担任某一个步兵团的团长。

但是数天前在丹阳迎战李秀成的时候,他有点倒霉,发起反击的时候突进的太快,导致被太平军局部反击,最后他率领的那个步兵营死伤了六十多人。

ωωω●ttκǎ n●¢O

要知道那天的战斗力第三师、第五师一个团以及一个协防师再加上第二骑兵团一起一万八千多人,总伤亡数也才四百多点,而他一个营就死伤了六十多,这不战后虽然没被问责,但是却被调到了新成立的第九协防师担任师长,并晋升为中校。

别以为晋升为中校,甚至担任一个师的师长是什么好事,而对于在正规军里一个即将晋升为中校团长的资深少校而言,这无疑是贬职。

当今中华军里头,一般自认有才华,前途远大的军官们都不喜欢去协防军任职,哪怕是当协防师长也不喜欢。

现在的高博君就指望着等下自己的第九协防师发挥出色,好让上头的将军们知道,我高博君还是有能力的,快把我调回正规军吧!

就当镇江城外的中华军即将发起第二次大规模进攻的时候,镇江城内,隆隆炮声中吴汝孝展开一封信纸,这是一封由城外中华军使者送进来的劝降信。

这封中华军送进来的劝降信里对吴汝孝许诺,如果吴汝孝愿意率众归降,那么就可以保证吴汝孝以及其他太平军将领的性命安全,其余太平军将士也会优待,原则归附中华的可以加入中华军的协防军,不愿意继续从军打仗的一律给予遣散费。

同时还有一封李秀成签名的劝降信,说他李秀成已经归附大中华,劝吴汝孝也是迷途知返,尽早放弃抵抗,加入我大中华云云!(。)

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83章 添船够炮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318章 面圣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15章 公然敲诈第71章 扩军五千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348章 对策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30章 救援长兴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59章 炮击上海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36章 追击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304章 正面激战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643章 方家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343章 侯客室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147章 围攻杭州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348章 对策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1章 余姚林家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348章 对策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
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83章 添船够炮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318章 面圣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15章 公然敲诈第71章 扩军五千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348章 对策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30章 救援长兴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59章 炮击上海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36章 追击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304章 正面激战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643章 方家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343章 侯客室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147章 围攻杭州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572章 东北铁路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348章 对策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1章 余姚林家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348章 对策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