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

海军的花销昂贵是出了名啊,再加上这二三十年里战舰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很多时候战舰还在船台上呢,就已经过时了,如此也就导致了这年头战舰的寿命其实是非常短暂的(清末枭雄587章)。

后世一艘军舰,随便都能服役十几二十年,而且还不会落后太多,依旧能够充当主力。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不行,这倒不是说现在的战舰质量差,服役几年就破旧不堪用不了了,而是技术发展的实在太快,一艘战舰充当主力舰的时间段只有三年到五年左右,超过五年后基本就沦为二流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国人的勇士号,服役五六年后就已经直接进行大规模的中期改进了。

这从战舰的装甲厚度就可以看得出来,1860年左右,主力铁甲舰的装甲厚度不过四点五英寸,但是到了1870年后,一等铁甲舰没有十二寸厚的锻铁装甲带,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新舰。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再过几年,那就是钢面装甲,然后是硬化装甲(哈维装甲、克虏伯装甲)。

从木甲到木甲外批锻铁,再到柚木锻铁混合装甲,钢面装甲、硬化装甲,仅仅是装甲的变化就这么大了。

然后这还有其他技术的进步呢,舰炮从前装线膛炮,再到后装线膛炮,然后是中口径速射炮,大口径主炮的身管也是越来越长,口径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先进。

此外还有火药,从传统的黑火药到栗色火药,再到苦味酸和TN`T。

动力装置从早期的水平往复式,到高低往复式,再到三胀式,后面的蒸汽轮机乃是二十世纪以后才大规模使用的技术,现在就不说它了。

锅炉,也从火管锅炉变成了水管锅炉,哪怕是火管锅炉,里头烧的水也是从海水变成了纯净水。

太多的技术突破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中后期了。

而技术的快速发展,就直接导致了各国海军的战舰过时的非常快,在船台上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等正式服役三五年后,基本就是被那些新战舰吊打的命,而不得不退居二线或者是进行重大升级改装。

在这样一个战舰更新换代速度如此快的年代里,也就代表着战舰的使用成本非常的高昂,要像维持一支大规模的舰队,而且还得保证舰队里的主力舰都是最新锐的战舰,这对财政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这些情况不仅林哲清楚,海军的高层将领同样清楚,他们和路局相比就是小弟弟,陆军能够拿到手的军费是海军无法比拟的(清末枭雄587章)。

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下,还要保持一直尽可能庞大并且保持先进的舰队,这就是诸多海军将领们日夜所思的事。

这种考虑,也就直接反应到了帝国海军的新战舰设计上。

比如说近海铁甲舰,实战中,近海铁甲舰的局限性非常大,并不是参与舰队决战的良好选择。

但是帝国海军在女蜗号战沉后,却是依旧选择了再动工一艘近海铁甲舰,是为帝喾号,而且这艘帝喾号依旧延续了女蜗级铁甲舰的一些典型特征,比如厚实的装甲以及较为强大的火力,但是航速以及适航性就不用提了。

帝喾号近海铁甲舰,标准排水量两千五百吨,和盘古级铁甲舰相当,但是其长宽比是非常低的,只有五点几,粗短的船体也就让铺设厚实的装甲带成为了可能,其装甲厚度达到了六英寸到十英寸,而炮塔的前段更是达到了十二英寸,防护能力仅次于蚩尤级一等铁甲舰,甚至还要优于帝国海军正在打算建设的装甲巡洋舰。

火力上拥有四门双联转的两百五十毫米舰炮,在两千五百吨的吨位上就装备四门两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可以说是典型的小船抗大炮。

厚实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带来的就是帝喾号低得令人发指的航速,设计航速只有八节,搭载的煤炭数量也不多,续航能力只有可怜的一千海里,基本上跑远点就回不来了。

同时由于吨位有限,又装备了大厚度的装甲以及舰炮,造成该舰的重心过高,为了降低重心,不得不采取了低干舷。

这种低干舷遇上浪大的时候,海水很轻易就会涌上来,遇上暴风雨的话,估计跑着跑着就沉掉了。

低干舷设计,乃是1866年后各国海军通用做法,英国、法国以及帝国海军,新设计的主力铁甲舰或者近海铁甲舰清一色的低干舷,蚩尤级一等铁甲舰就是其中的典型。

各国海军不是不知道低干舷的风险,但是面对越来越厚的装甲,为了砸开这些乌龟壳,各国主力舰的主炮都是直接奔着九英寸、十英寸走,而且都喜欢装备多门的主炮,如此沉重的火炮就必然会造成重心不稳。

可以说,低干舷设计,乃是各国海军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共同选择,适航性不好总比让敌人击沉来的好。

帝国海军因为经费有限,选择了继续建造近海铁甲舰,用以加强战略防守能力。

同时,装甲巡洋舰的出现,其中固然有了战略上的选择,但是同样也是有着海军经费不足的原因。

一艘装甲巡洋舰不管怎么说,都比一等铁甲舰便宜,而且这种装甲巡洋舰的防护和火力也是可以直接上战列线参与舰队决战的,同时装甲巡洋舰又可以出远洋猎杀敌军的运输舰队。

如此同一款战舰,就能够执行两种以上战略行任务,不仅仅具有更大的战术选择弹性,同时其使用成本就具备了相当大的性价比。

镇广级以及后续的近海炮舰的继续大规模建造,同样是帝国海菊军费不足的一个体现。

毕竟要是帝国海军经费充足的话,那里还会要这些廉价货啊,直接造个几十艘巡洋舰或者两三千吨的铁甲舰不就完了,何至于让镇广级这种小身板的近海炮舰充当日常巡弋任务啊。

帝国海军目前的战略说起来复杂也复杂,但是要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建造并保持一支大约六艘的一等铁甲舰舰队,然后则是建造并保持大约相同数量的二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上述由一等铁甲舰和二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组成的主力舰队,就是帝国海军的镇国支柱,用以威慑潜在的敌人,必要时候和敌舰队进行决战!

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军舰则是能省就省,并且是倾向于一些使用成本比较廉价的军舰,因为其他的军舰,包括包括那些防护巡洋舰或者无防护巡洋舰、近海炮舰等军舰,都是使用比较频繁的,因此这全寿命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同时对次一等军舰的数量要求比较多,所以造价也是需要保持低廉,尽可能的形成量产,并使用成熟技术。

1867年的年底几个月,林哲是把相当多一部分时间都是放在了海军发展上,尽管他不会亲自插手海军的发展,但是却是一直都关注着海军的发展,以确保海军的发展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而等到了1868年一月份的时候,海军那边终于是结束了长达一年多关于二等铁甲舰的各种争论,并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那就是选用胡立才的一等巡洋舰方案。

其实海军之所以在一月份确定了二等铁甲舰以及一等巡洋舰之间的争论,并作出了最后选型,是因为上海造船厂的主厂四号船坞已经扩建完毕。

帝国的造船厂虽然不少,但是可以建造大吨位船只的船台却是不多,目前可以承建五千吨以上的船台只有十二座,万吨船台更是只有三座。

为了解决大吨位船台不足的问题,海军是积极鼓励各大造船对基础设施进行扩建,甚至会给予一定的补贴,现在正在新建的有广州造船的两万吨船坞、上海造船厂宝山分厂第二座一万五千吨船坞。

并且各大造船厂也是正在对现有的一些大型船台进行扩建,以容纳更大吨位的船只,比如上海造船厂的原来两座五千吨的船坞就已经是陆续该级,1866年的时候为了承建后羿号二等铁甲舰,该厂的三号船坞进行了扩建,不过扩建规模不大而已。

等到了去年,上海造船厂的四号船坞空出来后,没有继续上马新船的建造,而是投入了资金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把原设计的五千吨扩大到八千吨,如果不是一些硬件设置限制,估计都能直接扩建到一万吨了。

这座船坞经过半年的升级施工后,已经正式完工,并可以重新建造军舰。

海军那边可是等这船台等了好久了,这船台有了后,海军那边自然不可能无休止的争论下去,很快林达标这个不懂战舰的海军部总长就是亲自拍板,决定先建造一艘装甲巡洋舰,并给予了一等巡洋舰的正式分类。

这艘一等巡洋舰被命名为嫦娥号,设计排水量为七千五百吨,拥有六门两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和多门副炮,蒸汽机输出功率六千二百匹,最大航速可达十六节,续航距离为三千海里,装甲厚度从四点五英寸到八英寸之间,指挥塔和炮塔正面则是加强了十二寸的装甲带。

这艘战舰预计会在1868年的三月正式铺设龙骨,整个建造周期和一等铁甲舰差不多,估计要差不多三年完成船体施工然后下水,舾装、试航也要差不多一年多时间,加起来的话估计要大约四年才能够进入海军服役。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嫦娥号要在1872年才会进入海军服役,该舰的预定作战目标实际上并不是六十年代的各国战舰,而是各国在七十年后服役的战舰。

接到嫦娥号的订单合同后,上海造船厂就是迅速展开前期工作,开始抽调技术人员以及工人进驻。

宋朝江从上海造船厂的总部大楼里出来后,精神有些恍惚,现在的他还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被总部任命为海军新型战舰的项目总监。

宋朝江现在的心情可是相当的激动,谁能够相当他一个只有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能够击败其他几个资历深厚的候选者,并挑选新型战舰的项目总经理啊!

宋朝江早年也是留营学生之一,不过他当年学的并不是造舰,而是机械方面,回国后他却是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上海造船厂,但是所做的也不是技术类的工作,而是工程管理。

他一步一步做起,这两年也是逐渐爬了起来,已经负责了多艘船舶的项目管理,在接任新式战舰的项目总经理之前,他是在宝山分厂那边担任项目的副经理。

主管的就是风伯号一等铁甲舰的具体施工!

宋朝江并不知道,他之所以被上海造船厂总部选择新式战舰的项目总经理,是因为总部这边实在没有什么好人选了。

其他的几个候选人虽然资历和年纪都比较深厚,但是能力实在堪忧,让他们负责普通商船或者中小军舰的施工可以,但是让他们负责嫦娥号这种新式主力舰的项目工程,上海造船厂的几位负责人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宋朝江虽然年轻了些,资历浅了些,但是到底是留过学的人,对现代的工程管理颇有一套,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几年里就升任风波号项目的副经理了。

至于不懂战舰设计这些也没有关系,战舰设计这种事自然有舰政部的海军军官们操心,船厂这边只要按照图纸施工就可以,考验船厂的并不是设计能力,而是施工能力。

因此对项目总经理的要求是,你可以不懂造船,但是项目管理能力必须过关,要组织好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施工,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造出来。

如果施工超期的话,到时候海军那边可不是那么好摆平的。

施工超期就会造成成本上涨,到时候不是船厂亏本就是海军要出更多的钱,而到时候,对于船厂的管理层可不是什么好事。

上海造船厂作为一家皇室企业,那些高管们可都是直接嫡属于皇室资产管理处的管辖,这做不好的话,可是会被直接赶下台的。

宋朝江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马车,当马匹迈动步伐,拉动着这辆双轮马车前进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平静过来。(。)

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76章 乱世重典第618章 阅舰式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14章 自筹军费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15章 公然敲诈第636章 风波起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441章 铁甲舰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59章 炮击上海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438章 电报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83章 添船够炮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52章 上海乱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
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76章 乱世重典第618章 阅舰式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14章 自筹军费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15章 公然敲诈第636章 风波起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441章 铁甲舰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59章 炮击上海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438章 电报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83章 添船够炮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52章 上海乱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