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移民屯边

毕余同身为帝国总理大臣,自然是不甘心郭龙云把全部风头抢了去,甚至有和他相提并论的趋势,这搞工业他是不在行,但是身为一个传统儒家出身的官僚,毕余同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却还是勉强可以的(清末枭雄419章)。

尤其是农业民生事务上,毕余同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帝国这两年来一边打仗一边恢复已占领地区的民生,这些都是细致而繁琐的工作,而毕余同却是一直主导着这些工作的进行。

玩工业他不在行,但是不代表他没有其他过人之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一直被林哲放在内阁总理大臣这个位置上。

至少目前为止,林哲都还无法找到一个可以代替毕余同的人来担任内阁总理。

要担任这个内阁总理,首先一点得是林哲信任的人,而且是需要一个能够忠实执行林哲各项政策的人,然后为人处事还得圆滑,可以协调内阁各部的冲突和矛盾,维持内阁的运转,再然后这个人也得有足够的资历和威望。

至于所谓的才华其实倒是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这个内阁总理就像是一个大管家,用不着他来做什么详细事务,他只需要管好内阁各部的人完成各项工作就足够了。

当然了,尽管林哲对内阁总理大臣的人选没有多大的才华要求,但是既然能够坐上内阁总理之位的人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毕竟没有能力的话他根本就无法积累到足够的资历以及威望,是没有机会进入内阁的。

毕余同有感于郭龙云在工业经济事务上已经把他摔在了身后,而他作为一个内阁总理自然有他自己的骄傲。

刚开始几天,他就是频繁召开内阁工业经济会议,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并且短时间内就是让司法部那边递交了编修了将近两年多的‘中华帝国民法’。

而民法对商法是具有指导作用的,比如帝国最早颁发的一部法律‘公司法’,严格算起来,公司法是属于民法的一种特别法,之间是从属关系。

现代法律体系大体上有宪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社会保障法等等,当然了这些说的都是后世的成熟法律体系。

对于当代帝国来说自然是不可能那么完善,过去的三年里,中华帝国陆续颁布了诸多法律,包括公司法、佃田法、税法等法律,但这些法律都是属于某个大框架下的细节法律,目前都是以行政条例来执行的,真正的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等成体系的法律却是尚未颁布。

只是毕余同现在已经等不及了,他迫切的希望用一个大项目来提升自己在林哲心中的地位,而刚好司法部那边的官员们历尽两年辛苦后,终于是在大清律例以及泰西诸国的法律体系里编好了属于中华帝国的民商法。

所以毕余同就是迫不及待的拿了出来!

当把看着林哲在这份民商法上签字自己的名字,该盖上国玺的时候,他终于是觉得自己找回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然了,这部民商法的正式颁发还不够,他还需要更多!

所以他转头又是向林哲提交了一份关于移民屯边的方案!

“如今东北以及蒙古地区频繁遭到俄罗斯人的侵扰,虽然我军将士作战勇猛,已经数次挫败俄罗斯人的阴谋,但北部边境人口稀少依旧是难以彻底控制北部边境的主要困难。

而东北一地虽然苦寒,但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如果加以屯垦至少可以安置民众千万之多。

同时山东、直隶、河南、山西等省是人多地少,诸多民众无地可种,食不果腹,如能把这些身份的无地农民牵往东北一带屯垦,不仅仅可以解决当地人多地少的问题,而且也可以充实东北地区的人口,有效控制边境地区!”

毕余同自己在那里说着的时候,林哲也是有些惊讶,这个毕余同的脑子倒是活络的很,竟然能够想到开发东北这上头来。

这倒是和林哲想到一块去了!

林哲身为后来者,自然是知道后世的东北乃是一座巨大的粮仓,同时还是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不仅仅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地可以用来耕种,同时还有大量的煤炭、铁矿以及其他金属资源,这些资源也都是较为容易开发的,所以该地毫无疑问是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

不过受限于东北地区人口实在过少,不管是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还是说进行矿产的开发都有相当难度,所以林哲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也没有具体去做。

而这些事他也没有对毕余同等臣子们说过,然而这个毕余同却是能够和他想到一块,并给他递交了这份移民屯边的方案。

这让林哲有些惊喜了!

说实话,他对毕余同的才华并没有太大的奢望,他之所以这些年来一直用着毕余同担任内阁总理,并不是因为他多么有才华,而是因为他能够忠实的执行林哲的命令,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让林哲对内阁各部的掌控更加轻松一些。

而过去毕余同也是一直老老实实的当着他内阁大管家的角色!

然而这段时间被郭龙云刺激到了以后,也是不甘于平淡,开始谋划着各种计划起来。

今天拿出移民屯边这项方案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林哲把手中的计划书略微看了一遍后,抬头看着毕余同,发现这个妻舅还是有些本事的。

尽管他的移民屯边和自己预料中的东北大开发有些区别,但某种程度上来说,毕余同的移民屯变方案更加符合现状。

因为都是往东北移民,但是出发点却是有所差别的,林哲自己构思的东北开发计划,其出发点主要有二,一个是为中国打造除了江南、湖广外的第三个粮仓,第二个就是在东北建立一个重工业基地。

然而毕余同的出发点却不是这些,他的出发点第一个就是解决东北北部地区的人口稀少,从而造成对边境控制不严,边境部队补给困难的问题,也就是囤边。第二个则是解决北方直隶、山东、河南等省人多地少的情况。

当然了,尽管最初的出发点不同,但实际做起来之后都是有着同样的效果。

搞东北开发的话,既能囤边,又能解决关内人多地少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为中国打造第三个粮仓,还能建立一个重工业基地。

另外,毕余同的这份移民屯边计划其实也不仅仅限于东北,其实东北只是计划里的一部分而已,除了东北外,同样地广人稀的蒙古草原、大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新疆两省同样是移民屯边的主要地区。

西北地区虽然农业环境差了些,也不可能和东北那样可以开发出一个粮仓来,但是那边本来就人口稀少,再怎么样也能够安置一部分移民,而这些移民就能够成为帝国掌控边地的重要支撑。

如果说林哲自己计划的东北开发计划是一份以经济民生为核心的方案,那么毕余同的提出的移民屯边就是以国防为核心的方案。

良久后林哲才道:“这个移民屯边大体上还是不错的,不过该计划过于庞大,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你们也要考虑到,另外计划的前期宜规模过大,要搞前期试点,有了足够的经验后,在慢慢扩大规模!”

林哲可不希望毕余同好大喜功,一下子就移民过去几十万几百万的,这样大规模的移民一个搞不好就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毕竟移民屯边不能简单把人送过去就可以了,你还得安置他们。

而安置可不容易,你得让他们有简单的住房,然而移民的前期刚开荒出来的土地还没有出产,为了避免这些移民饿死,你还得提供大量的粮食让他们度过第一年的艰难时期。

同时还得给移民提供农具、种子甚至耕牛等。

而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同时,也是需要官方相当强悍的组织能力。

而资源方面倒是勉强不算问题,如今帝国已经控制了大半个中国,除了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少数几个省份不在中央控制之内,其他地区都已经在中央控制之内。

同时帝国执行的现代税收政策,对工商业的合理征税,大规模发展工商业,让中华帝国的财政收入是远远超过了传统封建王朝的收入。

历史上的满清王朝在没有执行厘金政策的时候,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几千万两而已,但是洋务运动以后,尤其是清末十年新政以后,满清王朝在末年时期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两亿多接近三亿两银子,比现在帝国的财政收入还要多一倍。

由此可见,哪怕是封建王朝时期的中国,也是有着极大的潜力可挖的!

如今帝国对明年的财政预算收入也是达到了两亿圆,虽然暂时还比不上清末十年新政后的接近三亿两的数据,但是并不代表帝国的财政体系不如满清,而是帝国新建立,刚接手的占领地区都是饱受战争创伤的。(。)

第48章 厘金初显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82章 组建水师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55章 轻松胜利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98章 都是疯子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16章 贼军来袭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274章 应对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779章 立储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57章 一路横扫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8章 营制第47章 入城第559章 句容马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343章 侯客室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92章 抽十杀一第382章 武重文轻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1章 余姚林家第18章 黎明危机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7章 募兵买枪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414章 方德嫔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2章 土匪危机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206章 六安总攻
第48章 厘金初显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82章 组建水师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55章 轻松胜利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98章 都是疯子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16章 贼军来袭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274章 应对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779章 立储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57章 一路横扫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8章 营制第47章 入城第559章 句容马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343章 侯客室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92章 抽十杀一第382章 武重文轻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1章 余姚林家第18章 黎明危机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7章 募兵买枪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414章 方德嫔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2章 土匪危机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206章 六安总攻